騎士彪悍至極,身上的殺氣讓城門口的守兵們個個臉色煞白,有人腿已經發起抖來。
李夔的一番“義正言辭”,讓李彥仙感慨萬千,有些發笑。
他脫下了自己的鐵盔,上前幾步,笑著說道:“二哥,你怎麽現在做了鄉兵。難道說,連大哥都不認識了嗎?”
“大哥!”
李夔愣了一下,看的仔細,趕緊上前一步,緊緊抓住了兄長的胳膊。
“見過大官人!”
其他的軍士和閑漢們都是大喜過望,上前一起肅拜見禮。
“大家都起來吧!”
李彥仙抬手道:“我隻是迴鄉探親,大家都不必客氣!”
李沐看著眼前的鐵甲衛士們,暗暗心驚。他抹了一把頭上的汗水,賠笑道:“大官人,你這些部下,怎麽這般嚇人!隻是百十個人,就如千軍萬馬一樣,讓人好不驚慌!”
李彥仙笑道:“李沐,這些兄弟都是我的親兵,都是軍中百裏挑一的猛士,每個人手上,都有幾條番子的性命,你自然是要敬畏他們些。”
李沐肅然起敬,隨即大聲喊道:“城牆上的下來幾個,李大官人迴來了,我要去大官人家裏坐會,你們把城門守好!”
“李沐哥哥,盡管去就是,帶我等向老夫人問好!”
進得城來,看到了坑坑窪窪,塵土飛揚的街道,街道兩旁破爛的矮屋,隨處可見的人畜糞便,李彥仙不由得暗暗地歎了口氣。
和五年前離開家相比,如今的故鄉更加破敗了。
“兄弟,你這馬可真漂亮!”
“你這鎧甲可真好看,這圓鐵疙瘩是什麽東西?”
“你們忠義軍還招人不,我會騎馬射箭,從小學習槍術。”
閑漢們和李夔跟在李彥仙一行人的後麵,替軍士們牽著馬,一邊寒暄著,一邊羨慕地打量著對方。
“大官人,看你這陣勢,怕不是真的當大官了吧。你手下有多少兵馬?”
李沐上來,嬉皮笑臉地問道。
李彥仙微微搖了搖頭,笑道:“李沐,你怕是也年過三旬,要入伍的話,有些晚了。要是願意的話到河北去,我給你找個好營生。”
以他今日在忠義軍中的地位,給鄉親父老找些活路,自然是輕而易舉。
李沐大喜過望,抱拳道:“多謝大官人!”
他心裏暗暗吃驚,瞧李彥仙的做派,在河北定然混的不錯。
“大官人,到家了!”
幾個漢子前頭帶路,畢恭畢敬。
不需要別人引路,李彥仙很快就找到了家裏的位置,一切都沒有什麽改變,門前的兩棵棗樹還是蔥蔥蘢蘢。
李夔上前推開門,大聲喊道:“娘、嫂嫂、毅哥兒,你們看誰迴來了!”
李彥仙忍住心裏的激動,邁進了大門。
“咣當”一聲,頭發花白、打扮整齊、慈眉善目的李母定定地站在了院中,手中的水碗掉在了地上,摔得粉碎。
“我的兒呀,你可總算是迴來了,娘可是想死你了!”
李母流下淚來,就要上前一步,直奔自己的愛子。
李彥仙搶上一步,跪在了地上,磕下頭去,哽咽道:“娘,孩兒不孝,讓娘擔心了。”
話剛說完,他的淚水已經順著臉頰流了下來。
李母上前,扶起了兒子,一邊擦著眼淚一邊道:“迴來就好,迴來就好,娘可算把你盼到了。”
旁邊跟隨的幾個閑漢趕緊上來勸道:“嬸嬸,一家團圓的日子,你哭什麽,應該高興才是!”
“是是是!”
馬上有人接著續道:“大官人安然無恙歸來,還是忠義軍中的大將軍,是王相公眼前的紅人。這是咱們李家祖上積的德,菩薩顯靈了!”
卻是他們和將士們搭訕,知道了李彥仙的職位。
旁邊人的勸說,讓李母的心情也變得愉悅起來,她點點頭道:“大郎,進去給你爹上柱香,拜祭拜祭他,也讓他高興高興!”
“官人,你迴來了!”
一個三旬左右、青色羅裙、清麗脫俗的素顏婦人從屋中出來,牽著一個七八歲的小男孩。
“娘子,你受苦了!”
看到妻子瘦了一圈,李彥仙抱歉地說道。
他離開家這麽多年,弟弟是個逛家子,家裏的一切打點都是由妻子處理。說起來,他可是虧欠妻子許多。
“官人,都是一家人,就不要見外了!”
李妻輕聲對小男孩道:“毅哥兒,快叫爹爹。”
“爹爹!”
小男孩怯怯地喊了一聲。
李彥仙心中一股暖意流過。他上前,牽起了兒子的手,點頭道:“走,咱們一起,給你祖翁磕頭上香。”
恭恭敬敬上完香出來,李彥仙抬起頭來,對著院中的閑漢們說道:
“各位兄弟,多謝你們往日的照顧,一點薄禮,不成敬意。大家都不要推辭。”
他擺了擺手,旁邊的衛士拿出錢袋,給院子裏的閑漢一人發了十塊銀元。
“大官人,都是應該的。我等多謝你了!”
閑漢們個個眉開眼笑,趕緊把錢收了起來。這銀元一看就是好東西,絕對值些銀子。
“大官人,你先歇著,我們先把家裏清掃一下,迴頭來找你吃酒!”
閑漢們開始搶著打掃起院子,跳水,李彥仙反倒沒有了事做。
“大郎,你這次迴來幾日啊?”
“娘,最多隻有兩三日,大軍北上,刻不容緩。”
李母和李妻眼裏都是失望之色,隨即卻都釋然過來。
“兒啊,你忙你的!好好跟著王相公建功立業,將來讓鄉親們都過上好日子。”
李彥仙點了點頭。他和忠義軍將士所做的一切,不就是因為如此吧。
家中一切未變,一切都是那麽的熟悉。李彥仙隻呆了兩天,就不得不離開。
在呆的這兩天裏,他噓寒問暖,教兒子讀書習武,盡一份人子、人夫,人父的責任。
李彥仙心裏充滿了不舍,家鄉雖然貧瘠,但依然是心裏最溫暖的地方。
“孩兒,上了戰場一定要小心啊!”
“大哥,讓我跟你一起去吧!”
李夔急道:“我有一身武藝,到時也能幫助大哥。俗話說,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有我在,最起碼你手裏有能用的人。”
聽說大哥要遠征西夏,李夔趕緊上前請纓道:“再說了,李術、李沐他們幾個,都派得上用場。”
李彥仙搖了搖頭,溫聲道:“二哥,如今這戰爭打起來,已經是不同了。武藝再高,也起不了作用。你就留在家裏,照顧好一家老小吧。”
如今的忠義軍,火炮占了三成,擲彈兵占了兩成,剩下的就是長槍兵和刀盾手。
炸藥填上去,火炮齊鳴,沒有炸不塌的城牆,沒有攻不下的城池,補給隨時都可以來自對方,也就少了後勤不濟的麻煩。
“大官人,你身為一軍統帥,難道不能給我等在軍中找個職位?”
李術問道:“大官人,我可是聽你的部下講了,你手下千軍萬馬,光精銳馬軍就有三五千之數。難道還差我們幾個?”
“就是啊,大官人,你都和王相公能說上話,把我們幾個調入軍中,還不是易如反掌!”
這兩日,他們和這些軍士們打交道下來,知道李彥仙是征夏的副帥,統領馬軍。以李彥仙的官職,即便不能給他們安排官職,最起碼也可以給他們找個差事。
“征夏的大軍是不行了,你們沒有經過編練,讓你們上戰場,就是讓你們送死。”
李彥仙沉思了一下,溫聲道:“你們要麽都去大名府,要麽去京兆府,我給你們找份差事,保管餓不死你們。要麽就留在這裏,相公很快就要攻略陝西全境,到時,你們就留在本地官府做事,卻是如何?”
“全憑大官人吩咐!”
李術一行人都是喜出望外,趕緊上前謝道。
“大官人,多謝你的賞賜。”
李沐喜滋滋地說道:“你賞賜給我們的銀圓,我當時還怕用不出去。誰知酒樓的田大官人非要用1200錢兌換。我沒有同意,這是大官人你的賞賜,我要作為傳家寶,留下去。”
“就是,就是!”
李術也趕緊上前道:“大官人,昨日我把賞賜的銀圓剛拿迴去,我渾家就全給藏了起來,害得我想喝酒都沒有銀錢。”
眾人都是一笑。李彥仙也是莞爾,搖搖頭道:“這銀圓在兩河都已經用開了,一塊銀圓一貫錢。你們有事就用,該花就花,不是什麽稀罕物。”
見麵時,他多給了這李沐、李術二人每人20個銀圓作為禮物,這二人畢竟是他的本家,對家裏平時都有照顧,而且他們家裏也不富裕。
李沐、李術二人暗暗心驚。李彥仙出手就是20貫錢的賞賜,這餉銀肯定是不少了。
這才是大丈夫,做大事的人。急公好義,豪爽慷慨,縱橫天下,萬人敬仰。
“多謝大官人賞賜!”
二人一起上前,抱拳行禮。
“娘,等孩兒上戰場迴來,就接一家人去大名府。”
李彥仙在院中跪了下來,恭恭敬敬地磕了幾個頭。
“我兒,國事為先!”
李母畢竟是大戶人家,事情輕重緩急分的很清。她清聲道:“到了戰場之上,照顧好自己。家裏自有李夔和你渾家照料。”
李夔在一旁悻悻道:“大哥,恨不能和你一起上戰場!你要照顧好自己啊!”
眼見大哥在外縱橫沙場,氣吞萬裏,這次又要對西夏用兵,自己卻隻能蝸居在鞏州這窮鄉僻壤,心裏如何能甘心!
“二哥,等我從西夏迴來,就接一家人一起去大名府。到時候咱們一家老小團聚。這些日子,你要照顧好家裏,不可逞強好勝,聽到了沒有?”
李彥仙諄諄教導,李夔耳提麵命,再三發誓,李彥仙這才放下心來。
“李沐,李術,你們要帶領族人練習武藝,多讀些書,將來必有用武之地。”
李彥仙一一叮囑,等到了妻子麵前,施禮道:“家裏和毅哥兒,就拜托娘子了。”
他狠狠心,邁開步,走出了大門,一眾衛士和鄉鄰早已經在外等候。
李彥仙拱手謝過眾鄉親,麵前的人群卻是自行閃到街邊,一頂官轎正停在街中間。
“任相公,李相公出來了!”
衙役上前,鞏州知州從轎子裏麵下來。他咳嗽了一聲,走出了人群,上前來到李彥仙麵前,恭恭敬敬肅拜道:“李將軍,下官鞏州知州任得敬,率合州官員見過李相公!”
聽到“下官”二字,李彥仙不由得心頭一顫。大宋朝廷鞭長莫及,陝西人心皆失。到時候不僅可以占據陝西,而且可以一路向西……
李夔的一番“義正言辭”,讓李彥仙感慨萬千,有些發笑。
他脫下了自己的鐵盔,上前幾步,笑著說道:“二哥,你怎麽現在做了鄉兵。難道說,連大哥都不認識了嗎?”
“大哥!”
李夔愣了一下,看的仔細,趕緊上前一步,緊緊抓住了兄長的胳膊。
“見過大官人!”
其他的軍士和閑漢們都是大喜過望,上前一起肅拜見禮。
“大家都起來吧!”
李彥仙抬手道:“我隻是迴鄉探親,大家都不必客氣!”
李沐看著眼前的鐵甲衛士們,暗暗心驚。他抹了一把頭上的汗水,賠笑道:“大官人,你這些部下,怎麽這般嚇人!隻是百十個人,就如千軍萬馬一樣,讓人好不驚慌!”
李彥仙笑道:“李沐,這些兄弟都是我的親兵,都是軍中百裏挑一的猛士,每個人手上,都有幾條番子的性命,你自然是要敬畏他們些。”
李沐肅然起敬,隨即大聲喊道:“城牆上的下來幾個,李大官人迴來了,我要去大官人家裏坐會,你們把城門守好!”
“李沐哥哥,盡管去就是,帶我等向老夫人問好!”
進得城來,看到了坑坑窪窪,塵土飛揚的街道,街道兩旁破爛的矮屋,隨處可見的人畜糞便,李彥仙不由得暗暗地歎了口氣。
和五年前離開家相比,如今的故鄉更加破敗了。
“兄弟,你這馬可真漂亮!”
“你這鎧甲可真好看,這圓鐵疙瘩是什麽東西?”
“你們忠義軍還招人不,我會騎馬射箭,從小學習槍術。”
閑漢們和李夔跟在李彥仙一行人的後麵,替軍士們牽著馬,一邊寒暄著,一邊羨慕地打量著對方。
“大官人,看你這陣勢,怕不是真的當大官了吧。你手下有多少兵馬?”
李沐上來,嬉皮笑臉地問道。
李彥仙微微搖了搖頭,笑道:“李沐,你怕是也年過三旬,要入伍的話,有些晚了。要是願意的話到河北去,我給你找個好營生。”
以他今日在忠義軍中的地位,給鄉親父老找些活路,自然是輕而易舉。
李沐大喜過望,抱拳道:“多謝大官人!”
他心裏暗暗吃驚,瞧李彥仙的做派,在河北定然混的不錯。
“大官人,到家了!”
幾個漢子前頭帶路,畢恭畢敬。
不需要別人引路,李彥仙很快就找到了家裏的位置,一切都沒有什麽改變,門前的兩棵棗樹還是蔥蔥蘢蘢。
李夔上前推開門,大聲喊道:“娘、嫂嫂、毅哥兒,你們看誰迴來了!”
李彥仙忍住心裏的激動,邁進了大門。
“咣當”一聲,頭發花白、打扮整齊、慈眉善目的李母定定地站在了院中,手中的水碗掉在了地上,摔得粉碎。
“我的兒呀,你可總算是迴來了,娘可是想死你了!”
李母流下淚來,就要上前一步,直奔自己的愛子。
李彥仙搶上一步,跪在了地上,磕下頭去,哽咽道:“娘,孩兒不孝,讓娘擔心了。”
話剛說完,他的淚水已經順著臉頰流了下來。
李母上前,扶起了兒子,一邊擦著眼淚一邊道:“迴來就好,迴來就好,娘可算把你盼到了。”
旁邊跟隨的幾個閑漢趕緊上來勸道:“嬸嬸,一家團圓的日子,你哭什麽,應該高興才是!”
“是是是!”
馬上有人接著續道:“大官人安然無恙歸來,還是忠義軍中的大將軍,是王相公眼前的紅人。這是咱們李家祖上積的德,菩薩顯靈了!”
卻是他們和將士們搭訕,知道了李彥仙的職位。
旁邊人的勸說,讓李母的心情也變得愉悅起來,她點點頭道:“大郎,進去給你爹上柱香,拜祭拜祭他,也讓他高興高興!”
“官人,你迴來了!”
一個三旬左右、青色羅裙、清麗脫俗的素顏婦人從屋中出來,牽著一個七八歲的小男孩。
“娘子,你受苦了!”
看到妻子瘦了一圈,李彥仙抱歉地說道。
他離開家這麽多年,弟弟是個逛家子,家裏的一切打點都是由妻子處理。說起來,他可是虧欠妻子許多。
“官人,都是一家人,就不要見外了!”
李妻輕聲對小男孩道:“毅哥兒,快叫爹爹。”
“爹爹!”
小男孩怯怯地喊了一聲。
李彥仙心中一股暖意流過。他上前,牽起了兒子的手,點頭道:“走,咱們一起,給你祖翁磕頭上香。”
恭恭敬敬上完香出來,李彥仙抬起頭來,對著院中的閑漢們說道:
“各位兄弟,多謝你們往日的照顧,一點薄禮,不成敬意。大家都不要推辭。”
他擺了擺手,旁邊的衛士拿出錢袋,給院子裏的閑漢一人發了十塊銀元。
“大官人,都是應該的。我等多謝你了!”
閑漢們個個眉開眼笑,趕緊把錢收了起來。這銀元一看就是好東西,絕對值些銀子。
“大官人,你先歇著,我們先把家裏清掃一下,迴頭來找你吃酒!”
閑漢們開始搶著打掃起院子,跳水,李彥仙反倒沒有了事做。
“大郎,你這次迴來幾日啊?”
“娘,最多隻有兩三日,大軍北上,刻不容緩。”
李母和李妻眼裏都是失望之色,隨即卻都釋然過來。
“兒啊,你忙你的!好好跟著王相公建功立業,將來讓鄉親們都過上好日子。”
李彥仙點了點頭。他和忠義軍將士所做的一切,不就是因為如此吧。
家中一切未變,一切都是那麽的熟悉。李彥仙隻呆了兩天,就不得不離開。
在呆的這兩天裏,他噓寒問暖,教兒子讀書習武,盡一份人子、人夫,人父的責任。
李彥仙心裏充滿了不舍,家鄉雖然貧瘠,但依然是心裏最溫暖的地方。
“孩兒,上了戰場一定要小心啊!”
“大哥,讓我跟你一起去吧!”
李夔急道:“我有一身武藝,到時也能幫助大哥。俗話說,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有我在,最起碼你手裏有能用的人。”
聽說大哥要遠征西夏,李夔趕緊上前請纓道:“再說了,李術、李沐他們幾個,都派得上用場。”
李彥仙搖了搖頭,溫聲道:“二哥,如今這戰爭打起來,已經是不同了。武藝再高,也起不了作用。你就留在家裏,照顧好一家老小吧。”
如今的忠義軍,火炮占了三成,擲彈兵占了兩成,剩下的就是長槍兵和刀盾手。
炸藥填上去,火炮齊鳴,沒有炸不塌的城牆,沒有攻不下的城池,補給隨時都可以來自對方,也就少了後勤不濟的麻煩。
“大官人,你身為一軍統帥,難道不能給我等在軍中找個職位?”
李術問道:“大官人,我可是聽你的部下講了,你手下千軍萬馬,光精銳馬軍就有三五千之數。難道還差我們幾個?”
“就是啊,大官人,你都和王相公能說上話,把我們幾個調入軍中,還不是易如反掌!”
這兩日,他們和這些軍士們打交道下來,知道李彥仙是征夏的副帥,統領馬軍。以李彥仙的官職,即便不能給他們安排官職,最起碼也可以給他們找個差事。
“征夏的大軍是不行了,你們沒有經過編練,讓你們上戰場,就是讓你們送死。”
李彥仙沉思了一下,溫聲道:“你們要麽都去大名府,要麽去京兆府,我給你們找份差事,保管餓不死你們。要麽就留在這裏,相公很快就要攻略陝西全境,到時,你們就留在本地官府做事,卻是如何?”
“全憑大官人吩咐!”
李術一行人都是喜出望外,趕緊上前謝道。
“大官人,多謝你的賞賜。”
李沐喜滋滋地說道:“你賞賜給我們的銀圓,我當時還怕用不出去。誰知酒樓的田大官人非要用1200錢兌換。我沒有同意,這是大官人你的賞賜,我要作為傳家寶,留下去。”
“就是,就是!”
李術也趕緊上前道:“大官人,昨日我把賞賜的銀圓剛拿迴去,我渾家就全給藏了起來,害得我想喝酒都沒有銀錢。”
眾人都是一笑。李彥仙也是莞爾,搖搖頭道:“這銀圓在兩河都已經用開了,一塊銀圓一貫錢。你們有事就用,該花就花,不是什麽稀罕物。”
見麵時,他多給了這李沐、李術二人每人20個銀圓作為禮物,這二人畢竟是他的本家,對家裏平時都有照顧,而且他們家裏也不富裕。
李沐、李術二人暗暗心驚。李彥仙出手就是20貫錢的賞賜,這餉銀肯定是不少了。
這才是大丈夫,做大事的人。急公好義,豪爽慷慨,縱橫天下,萬人敬仰。
“多謝大官人賞賜!”
二人一起上前,抱拳行禮。
“娘,等孩兒上戰場迴來,就接一家人去大名府。”
李彥仙在院中跪了下來,恭恭敬敬地磕了幾個頭。
“我兒,國事為先!”
李母畢竟是大戶人家,事情輕重緩急分的很清。她清聲道:“到了戰場之上,照顧好自己。家裏自有李夔和你渾家照料。”
李夔在一旁悻悻道:“大哥,恨不能和你一起上戰場!你要照顧好自己啊!”
眼見大哥在外縱橫沙場,氣吞萬裏,這次又要對西夏用兵,自己卻隻能蝸居在鞏州這窮鄉僻壤,心裏如何能甘心!
“二哥,等我從西夏迴來,就接一家人一起去大名府。到時候咱們一家老小團聚。這些日子,你要照顧好家裏,不可逞強好勝,聽到了沒有?”
李彥仙諄諄教導,李夔耳提麵命,再三發誓,李彥仙這才放下心來。
“李沐,李術,你們要帶領族人練習武藝,多讀些書,將來必有用武之地。”
李彥仙一一叮囑,等到了妻子麵前,施禮道:“家裏和毅哥兒,就拜托娘子了。”
他狠狠心,邁開步,走出了大門,一眾衛士和鄉鄰早已經在外等候。
李彥仙拱手謝過眾鄉親,麵前的人群卻是自行閃到街邊,一頂官轎正停在街中間。
“任相公,李相公出來了!”
衙役上前,鞏州知州從轎子裏麵下來。他咳嗽了一聲,走出了人群,上前來到李彥仙麵前,恭恭敬敬肅拜道:“李將軍,下官鞏州知州任得敬,率合州官員見過李相公!”
聽到“下官”二字,李彥仙不由得心頭一顫。大宋朝廷鞭長莫及,陝西人心皆失。到時候不僅可以占據陝西,而且可以一路向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