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接到朝廷調其帶兵南下的消息以來,秦風路經略使孫渥就把自己一個人關在書房中,半日沒有出來。


    “帶兵南下,平亂……”


    看來為了保住臨安行在的安危,朝廷這是連陝西都不要了。


    “洞庭楊賊作亂,糜爛數州,荊湖南路已被其完全占據,荊湖北路也是岌岌可危……”


    孫渥眉頭緊皺,在書房中踱來踱去,嘴裏麵喃喃說道:“我大宋朝廷,何至於此,何至於此……”


    “姓孫的,你可聽清楚了,想讓老娘跟你去南方受苦受難,舍下這一大家子人,門都沒有!”


    前院傳來妻子粗魯的罵聲以及摔東西的聲音,孫渥不由得停下腳步,眉頭皺的更深。


    他是貧賤出身,辛辛苦苦考的功名,一路如履薄冰,才坐到了這陝西一路經略使的位置,所有的恩惠都來自於朝廷。


    如今朝廷的旨意下達,又讓他何去何從?


    妻子和他是貧賤夫妻,一路不離不棄,雖然不曾讀書,有些驕蠻,但卻是善良之人,心眼不錯。


    “你說咱們就這麽走了,這麽多親戚、鄉親怎麽辦,難道要把他們留給黨項人?”


    妻子的怒罵聲低了下來,開始絮絮叨叨,沒完沒了。


    孫渥不由得搖頭歎息。帶兵南下就是拋棄百姓,狼心狗肺;若是不走,就是抗旨不尊,忤逆朝廷,他可背不起這個罪名。


    “相公,這是今天的報紙。”


    下人在書房門外輕聲說道。


    “你這小廝,趕緊滾開,誰還有心情看破報紙!”


    孫渥習慣性地揮揮衣袖,不耐煩地說道。


    “相公,你最好還是看一下!”


    下人的聲音傳了進來:“報紙上好像有忠義軍的動向。”


    “叫你滾就滾,廢什麽話!”


    孫渥勃然大怒,現在的下人,越來越沒有規矩了。


    “管他什麽忠義軍、中二軍……”


    孫渥的聲音頓了一下,沉默了片刻,他打開了房門,還是接過了報紙,隨即又關上了屋門。


    “如黨項、蕃族,雖非華夏族類,然同生天地之間,有能知中華禮義,願為臣民者,與中華之人撫養無異……”


    報紙的頭版頭條,這一篇?征夏檄文?讓孫渥看的是冷汗直流,他坐在椅子上,呆呆地注視著報紙,半晌沒有說話。


    大宋朝廷要舍棄陝西,丟下陝西百萬百姓於不顧。忠義軍卻要北上征夏,恢複漢唐故地……


    孫渥苦笑著搖了搖頭,這真是人世間最大的諷刺。


    國之正朔棄百姓與不顧,一介武夫卻要逆流而上,拯救黎民於苦難。


    細細思來,朝廷也是沒有辦法。南方的匪災已經如火如荼,朝廷若不征調西軍南下,又如何應付匪軍的襲擾?


    怎麽這王鬆治下,就沒有聽過有如此多的匪災!


    孫渥心亂如麻,不由得握起報紙,又看了下去。


    “金賊厲兵秣馬,囤積十數萬於兩河邊境,意欲南下侵宋……”


    這些十惡不赦的畜牲,難道不燒殺搶掠,他們就活不下去?


    孫渥心裏狠狠地罵道。又不由得為忠義軍擔起心來。忠義軍又要征夏,又要對付如狼似虎的十數萬金人,若是萬一戰敗,大聲宋的百姓又要遭受罹難之苦。


    想到這裏,他的心裏莫名有些慚愧,小時候讀書時的那些情景,又浮現在他的眼前。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進則為


    循吏,退則為鄉賢,作為土生土長的陝西人,他對同為陝西同鄉的橫渠先生仰慕之至,對他的名言也是銘記於心。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孫渥如癡如醉,如夢似醒,頻頻苦笑道:“孫渥,你如今隻是個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的蠢貨!你連邊塞上的那些粗漢也不如啊!”


    枉他學了一肚子的聖賢文章,懷抱滿腔的家國情懷,到頭來,戰場上一敗塗地,為官一方,又棄萬民而去,個中憋屈,真是一言難盡。


    陝西一戰,西軍潰不成軍,他部下的秦風路西軍也是傷亡過半,不過這個“亡”,卻是逃跑的意思。他也知道,自己不是帶兵打仗的料。


    若不是他是文官出身,恐怕也和環慶路的趙哲一樣,人頭落地了。


    若是有機會,不如引官辭退,反正這一輩子的積蓄,也足夠度過下半生了。


    “相公,門外有故人來訪。”


    就在孫渥苦苦思索之時,下人的聲音又不合時宜的響起。


    “故人?”


    孫渥不由得一愣,開口問道:“你沒有問是何人嗎?”


    “相公,來人說,你一見他便知。”


    “格吱”一聲,書房的門被打開,孫渥走了出來,皺起來眉頭說道:“頭前帶路,我倒要看看,是何方故人?”


    經略使衙門大堂,劉子羽看著破敗不堪,卻又熟悉的故地,心裏頗有些感慨。


    幾年前,他還在這裏意氣風發,想要大展拳腳,做一番事業。如今他卻身在江湖,和這朝堂上的一切就此隔絕。


    隻用了不到半個時辰,他就接受了劉錡的邀請。王鬆在兩河頻頻對外用兵之際,他沒有任何理由拒絕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不過,在他動身前往河北之前,他還有一件事情要做,那就是勸說曾經的同僚,秦風經略使孫渥,希望他能夠留下,一起對付夏人。


    他的兩個好友宋炎和餘平已經迴去招募舊部,以及邊塞上的各路鄉兵,劉錡已經答應他們另成一軍,隨大軍一起北上征夏。


    熙河經略使劉錫是劉錡的兄長,不用他去擔心。朝廷的陝西宣撫使吳玠遠在四川,鞭長莫及,況且他也不相信吳玠會在此時,膽敢對忠義軍動兵。


    隻有這秦風經略使孫渥,如今是進退兩難,麾下還有上萬西軍精銳。憑著自己和他的故交,如何也能好好試試。


    “是尊駕想要見我嗎?”


    孫渥走進了大堂,裏麵有些昏暗的環境,讓他一下子沒有認出眼前的人來。


    “孫相公,莫不是真的連愚兄都不認得了?”


    劉子羽哈哈一笑,上前肅拜道:“孫相公,在下有禮了!”


    孫渥仔細打量了一下,拍了一下桌子,驚喜道:“好你個劉彥修,你如何會在此地出現,不是說你被貶到南地去了嗎?”


    插一句,真心不錯,值得裝個,畢竟可以緩存看書,離線朗讀!


    以前的劉子羽身居高位,養尊處優,自然和現在出入邊塞、櫛風沐雨的樣子相差許多,也難怪他一眼沒有認出來。


    “匈奴未滅,我豈能苟且偷生!”


    二人分賓主坐下,劉子羽正色道:“邊塞之上,還有這麽多百姓受苦,愚兄自然要為我漢人盡一份力,還請孫賢弟莫要笑話!”


    “果然還是那個誌趣高潔,嫉惡如仇的劉子羽,你可是一點沒變!”


    孫渥輕輕點了點頭,欣慰道:“劉兄,你果然沒變。不過,你今日前來,不會是隻為看小弟而來吧?”


    劉子羽的出現,他已經猜出了個五六分來。隻是他不知道,這位仁兄又代表的哪一方勢力。


    “賢弟所言不錯,愚兄今日前來,乃是勸你留下,共同對付夏人!”


    劉子羽麵色凝重,一言一字地說道。


    孫渥心中一驚,揚了揚手中的報紙,輕聲道:“劉兄,你此番前來,不會真如這報紙上所說,乃是王鬆的說客吧?”


    劉子羽搖頭道:“是也不是。愚兄馬上就要動身去河北,金人和忠義軍對峙北地,大戰一觸即發,愚兄可不想錯過這場盛會!”


    孫渥輕輕搖了搖頭,仔細的看著眼前的劉子羽,沉聲說道:


    “劉兄,你乃是名門之後,你父親又是朝廷的重臣,你為何要委身於王鬆,行此大逆不道之舉。官家和朝廷待我等天高地厚之恩,你我怎能棄官家和朝廷與不顧,做這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之人!”


    孫渥臉色凝重了起來,繼續說道:“劉兄,我知道你的意思,你是要遊說於我投靠王鬆。不過,要讓你失望了。我絕對不會對不起官家和朝廷,做這不忠不孝之人!”


    劉子羽心裏暗暗發笑。話既然說到這個份上,他也隻能直言不諱了。


    “你孫相公如何對大宋盡忠,我不管,也管不著!”


    劉子羽麵色變冷,聲音也重了起來。


    “我想說的是,請你不要禍害秦風路的百姓。你是秦風路經略使,作為一方父母,你要有自己的良心!”


    劉子羽的一番話,讓壓抑了許多日子的孫渥暴跳如雷,一下子全部爆發了出來。


    “朝廷的聖旨,我又能如何!”


    他麵色通紅,額上青筋暴露,大聲咆哮道:“我若是抗旨不尊,那就是大逆不道,不忠不孝,若是南下,又是無情無義,棄百姓於不顧!你讓我是如何抉擇?”


    他咆哮完,坐迴到椅子上,重重的一撥,桌上的茶盞飛了出去,摔得粉碎,落得滿地都是茶葉和茶水。


    “你若是帶兵離開,就是千古罪人!”


    劉子羽也是拍案而起,怒喝道:“你做了這麽多年官,撈也撈夠了,是不是也該為百姓做些事情,是不是也該考慮考慮後路了!”


    劉子羽怒不可遏,他還是小看了這些官員。他們口口聲聲忠君愛國,還不是無利不起早,利益為先。


    “我已經和劉錡談過了,他如今是忠義軍的征夏經略使。”


    劉子羽壓下了胸中的怒氣,沉聲說道:“隻要你交出兵權,還可以繼續做你的秦風路經略使,他可以保你一世富貴,你看這樣的安排是否妥當?”


    孫渥眼睛一轉,馬上安靜了下來,變得氣定神閑,剛才的憤怒和慷慨蕩然無存。


    “姓孫的,你還在思量什麽!”


    孫渥正在低頭沉思,冷不防他的妻子從後堂跑了出來。


    “咱們孫家不缺吃喝,劉大官人給你這麽好的官職,你還在猶豫什麽!你若是敢去南邊,我跟你沒完!”


    她扭動著肥胖的身軀,來到孫渥的麵前,一把把他抓了起來,一起來到劉子羽的麵前。


    “劉大官人,你盡管放心,我替我家官人答應了就是!”


    她肥臉上全是笑意,繼續道:“王相公大恩大德,奴家沒齒難忘。還請劉大官人在王相公麵前美言,莫要怪罪我家相公。”


    她轉過頭,臉色變得陰冷。


    “官人,咱們答應了劉大官人,答應了王相公,你說是也不是?”


    孫渥看著目瞪口呆的劉子羽,苦笑道:“劉兄,就依我家娘子的,我答應了,答應了!”


    劉子羽出了衙門大堂,這才變迴了臉色。實力麵前,人人早已有數。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宋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浮沉的命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浮沉的命運並收藏宋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