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唐朝起,朝鮮半島從分裂趨向統一,新羅統一半島,與唐朝交好,仰慕唐文化,曾大量派遣留學生到唐朝學習,並引進禮樂製度加以效仿。
高麗王朝建立後,因為地緣的關係,長期受製於遼。但內心始終承認宋朝正朔,不斷派遣使者如宋。麵對遼國的威脅,宋朝和高麗之間國家層麵的聯係日益緊密,“宋風”也在高麗王朝內部大為普及,蔚然成風。
宋神宗熙寧9年,高麗派遣重臣使宋貢獻方物,宋朝禮待有加,派高官出城迎接,並將高麗使臣舍館題名為“小中華之館”。高麗和宋朝書同文,尊中華禮製,小中華實至名歸。
北宋時期,統治朝鮮半島的高麗王朝,一貫與宋朝交往良好,關係密切,但這一切到了金人滅遼、南下侵宋,便戛然而止。
靖康二年,金朝遣使來高麗,懾於金人強大的軍事實力,高麗重臣金富軾撰?誓表?,向金朝效忠。
而在金人包圍汴梁城前,宋朝派使臣來高麗,要求假道入金,高麗王朝拒絕了宋朝的要求。
宋朝和高麗間的兩國貿易,起初是由雙方官府通過朝貢和特賜的方式進行,太多,隻是有利可圖,民間貿易也就不可避免地變得頻繁起來。
每逢春末夏初,山東、兩浙、福建沿海的港口、尤其是明州岸邊,便擠滿了由高麗來的船隻。
夏日炎炎,膠西灣港口,一艘高麗的商船靠岸,一個高大的黑臉老者,在幾名剽悍的隨從保護下,踏上了膠西岸邊結實的土地。
金富軾,這位年過五旬的高麗重臣,高麗國內的儒學大家,此刻正一身漢服,滿腹狐疑、好奇地注視著渡口周圍的一切。
膠西灣裏停滿了大大小小的商船,從商人們交談的語言可以發現,大多數商船都是來自本國和日本,當然也有海外蕃國。
港口巡邏的戰船船舷上,一門門黑黝黝的火炮赫然在目,令人觸目驚心。金富軾暗想,這恐怕就是宋人的火炮了。
不管是船上的,還是岸上的士卒,抬頭挺胸,黝黑健壯,滿麵風霜,顯然都是久經沙場的虎狼之士。
金富軾不由得呆了半晌。高麗要有這樣的精銳之師,必能對抗金人,不致仰人鼻息,奴顏婢膝。
蕃長司的蕃長金有成帶著本國商人上來,恭恭敬敬地肅拜。
“小人金有成見過相公。”
宋朝將在中華的外國僑民聚居區稱為“蕃坊”,主要位於港口附近的城市。蕃坊中設有蕃長,其辦事機構稱作蕃長司。
蕃長司的蕃長由大宋朝廷在僑居的蕃商中挑選,宋朝官府授予其一定的官銜。比如這金有成就被授予“中朗將”之職。
蕃長的職責,是“管勾蕃坊公事,專切招邀蕃商入貢”,即協助宋朝官府具體管理本國僑民社區的具體事務,並替市舶司招徠更多的本國商人前來貿易。若是有本國商人在大宋境內違犯了宋朝的法律,蕃長還應及時向地方政府奏報。
金富軾轉迴視線,點了點頭,沉聲道:“金蕃長,無需多禮,咱們找個僻靜處詳談!”
金有成心知肚明。若是被金人的細作發現,金人猜疑生事,怕是和高麗又起爭端。
“金蕃長,照你這麽說來,這大宋境內,王鬆現在是一家獨大,可以和番子分庭抗禮了?”
蕃長司後院的一處密室,炭火熊熊,溫暖如春,金富軾喝了一杯茶,沉聲問道。
“
忠義軍兵鋒正盛,幾番大戰,女真人死傷慘重。以小人看來,若是王鬆集中全力,番子恐怕很難取勝!”
“如此看來,王鬆和女真人恐怕有一場國戰,西夏也會蠢蠢欲動!”
金富軾麵色凝重,壓低了聲音。
“宋廷情形如何,是否還有翻身的可能?”
“絕無可能!”
金有成搖搖頭,目光中露出一絲輕蔑之色。
“老公相,江南盜匪四起,光是一個荊湖的楊幺,已經令大宋朝廷疲於應付,更不用說其它的反抗勢力。宋廷能苟安江南,已是大幸。北上自然是無從談起。”
金富軾沉思了半晌,開口道:“金蕃長,如今兩河的情形如何?”
“老公相,所有的調查都在此。”
金有成從旁邊的牆壁暗格裏拿出一疊紙張,放在了案幾上。
金富軾仔細看了一會,抬起頭道:
“照這紙上記載,這王鬆練兵,可謂是天下無敵了。”
金有成點頭道:“老公相所言甚是。大宋禁軍雖腐爛不堪,但王鬆部下忠義軍卻是輕生赴死。府州一戰,全軍萬餘,戰死至止剩600餘人,無一降者。其之壯烈、其之慘烈、其之輕生赴死,小人每每憶之,猶覺毛發聳然,三歎而不能食!”
“如此編練士卒之法,確實罕見。如此雄壯之士,也隻有中華才有。”
金富軾搖頭歎息,許久才道:“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這王鬆倒是位軍伍大家,頗有戰國名士之遺風。天朝上國,禮儀之邦,英雄輩出,人物風流,又豈是我區區高麗所比。”
他翻開案幾上的紙張,還有報紙的剪切,繼續看了下去。
“老公相,你為何沉思不語?”
迎著金有成的目光,金富軾指著麵前的紙張,緩緩道:“王鬆除了在兩河編練軍士,且還興修水利、勸課農桑、興業墾田、抑兼並、治貪墨,此舉與藩鎮無異。若是如此,這大宋恐怕要又折於武夫之手了!”
金有成點頭道:“老公相,宋太祖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社稷也不過取於孤兒寡母之手。王鬆即便奪了趙宋江山,隻要他尊禮樂文章,承中華文明,便是中華正朔,又與我高麗何幹?”
他俯下身子,輕聲道:“金老公相,難道你撰《入金起居表》、《誓表》,誓要效忠北虜,真的心甘情願?”
金富軾皺眉道:“女真虎狼之邦,不懂禮義廉恥,專橫暴虐。那些大遼漢臣又在中間煽風點火,以致宋人有滅國之憂,切膚之痛。此乃國仇,不共戴天,不是宋死,就是金亡。我高麗隻能在其中隨波逐流。至於向北虜稱臣,實乃情非得已。難道說,非要到北虜入侵,才臣服事之!”
金有成也是搖頭。以大事小者,樂天者也;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樂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國。高麗彈丸小國,自然要權衡利弊,利我唯上。
遼國末年,金盛遼衰,高麗調整對遼外交,廢年號改甲子,在高麗行用了120餘年的遼正朔被廢止,宣告了遼、高朝貢體係的終結。
事實上,曆史上金滅北宋以後,高麗馬上奉金朝為正朔,宋人借道高麗伐金,也被高麗王王楷拒絕。
“金蕃長,這些詩詞都是王鬆所作?”
麵對金富軾的目瞪口呆,金有成點點頭,微笑道:“詩詞歌賦,可知作者之胸襟、誌向,從而判斷對方的人
品以及喜好。”
他指著前麵的那首?破陣子?道:“老公相,此乃王鬆朝堂之上七步成詩,可謂驚天地泣鬼神。醉裏挑燈看劍,可見此人豪邁不羈,乃慷慨悲歌之士。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發生。此句卻是長風萬裏、馬踏燕然、酒徒蕭索。其人誌在千裏,卻又看透世間萬物,豁達瀟灑。比起蘇東坡來,亦不遑多讓。”
金富軾點點頭,低頭看了下去。首首都是直入心肺、意境深遠、流傳千古的佳作。看到最後,他已然是悵然若失。
“金蕃長,王鬆之妻乃是大宋官家的柔福公主,身旁女子有福建的黃馨和解州的趙若瀾兩位。”
金富軾沉思道:“我朝拒絕宋人借道伐金,恐怕王鬆會遷怒於我朝。觀其詩詞,鑒其所行,王鬆此人乃是中華百年難出的英雄。金人必敗,且會破國傷民,到時候,我朝何去何從,恐怕得提前布局,未雨綢繆!”
金有成低聲道:“這也是小人想要老公相前來大宋的原因。老公相可以去河北之地,見一下王鬆,聽其言、觀其行,也好早做準備。”
金富軾眉頭緊皺。國內紛爭不斷,國外又是虎狼環伺。“事大”結果如何,如今還未所知。
“那王鬆兵力如何?”
迎著金富軾的話,金有成低聲道:“兩河與故遼之邊境,忠義軍已經有十餘萬之眾,而後方的輸送依然是源源不斷。忠義軍敢在邊塞駐軍,可見其部伍之精銳,不怵女真人。或許冬春之際,金人和忠義軍必有一場國戰。誰輸誰贏,指日可待!”
“十餘萬精銳,足可吞並天下。老夫正要親自去河北,麵見王鬆。”
金富軾沉思道:“凡事都要未雨綢繆,這一把,咱們就壓在王鬆的身上!”
金有成暗暗詫異。原以為是自己苦口婆心,打動了金富軾來宋地。現在看來,高麗出使宋地,接洽宣撫司,乃是高麗朝廷所為了。
要是能借助王鬆之力,報仇雪恨,滅了高麗王朝,重新恢複新羅皇室,也能對得起列祖列宗。
“老公相,我等新羅皇室後裔,世世不忘王建滅我新羅之奇恥大辱、國恨家仇。即便要事君主,也該是中華而非高麗王氏。借助中華之力,隻要你登高一唿……”
“無需多言!”
金富軾打斷了金有成的話,正色道:
“如今你我都為高麗臣子,當忠君愛國,忠孝節義。自唐滅百濟、高句麗、在新羅設立雞林州都督府、以新羅王為世襲之“雞林州都督”,新羅滅國已近200年,複國從何談起。老夫勸你早早斷了此念,否則就是身死族滅,人頭滾滾。老夫不想看到這種結局!”
金有成眼睛一轉,低聲道:“老公相,剛才你問王鬆妻室,可是心有所觸?”
金富軾僅僅盯著金有成看了一會,直到他眼睛不敢對看,垂了下去。
“宋人借道伐金,被我朝拒絕。老夫想,或以和親聯姻之法,以撫王鬆雷霆之怒。隻可惜老夫來的匆忙,沒有在高麗選出幾名女子!真是……”
看到金富軾懊惱的樣子,金有成笑道:“老公相,你可忘了,您的那位侄女正在此處?”
金富軾一愣,隨即笑道:“老夫如何忘了此事。”
有此女在宋地,也許可以和王鬆聯姻,以彰顯高麗的誠意。
即便不能聯姻,也可向王鬆彰顯善意,以圖後事。
高麗王朝建立後,因為地緣的關係,長期受製於遼。但內心始終承認宋朝正朔,不斷派遣使者如宋。麵對遼國的威脅,宋朝和高麗之間國家層麵的聯係日益緊密,“宋風”也在高麗王朝內部大為普及,蔚然成風。
宋神宗熙寧9年,高麗派遣重臣使宋貢獻方物,宋朝禮待有加,派高官出城迎接,並將高麗使臣舍館題名為“小中華之館”。高麗和宋朝書同文,尊中華禮製,小中華實至名歸。
北宋時期,統治朝鮮半島的高麗王朝,一貫與宋朝交往良好,關係密切,但這一切到了金人滅遼、南下侵宋,便戛然而止。
靖康二年,金朝遣使來高麗,懾於金人強大的軍事實力,高麗重臣金富軾撰?誓表?,向金朝效忠。
而在金人包圍汴梁城前,宋朝派使臣來高麗,要求假道入金,高麗王朝拒絕了宋朝的要求。
宋朝和高麗間的兩國貿易,起初是由雙方官府通過朝貢和特賜的方式進行,太多,隻是有利可圖,民間貿易也就不可避免地變得頻繁起來。
每逢春末夏初,山東、兩浙、福建沿海的港口、尤其是明州岸邊,便擠滿了由高麗來的船隻。
夏日炎炎,膠西灣港口,一艘高麗的商船靠岸,一個高大的黑臉老者,在幾名剽悍的隨從保護下,踏上了膠西岸邊結實的土地。
金富軾,這位年過五旬的高麗重臣,高麗國內的儒學大家,此刻正一身漢服,滿腹狐疑、好奇地注視著渡口周圍的一切。
膠西灣裏停滿了大大小小的商船,從商人們交談的語言可以發現,大多數商船都是來自本國和日本,當然也有海外蕃國。
港口巡邏的戰船船舷上,一門門黑黝黝的火炮赫然在目,令人觸目驚心。金富軾暗想,這恐怕就是宋人的火炮了。
不管是船上的,還是岸上的士卒,抬頭挺胸,黝黑健壯,滿麵風霜,顯然都是久經沙場的虎狼之士。
金富軾不由得呆了半晌。高麗要有這樣的精銳之師,必能對抗金人,不致仰人鼻息,奴顏婢膝。
蕃長司的蕃長金有成帶著本國商人上來,恭恭敬敬地肅拜。
“小人金有成見過相公。”
宋朝將在中華的外國僑民聚居區稱為“蕃坊”,主要位於港口附近的城市。蕃坊中設有蕃長,其辦事機構稱作蕃長司。
蕃長司的蕃長由大宋朝廷在僑居的蕃商中挑選,宋朝官府授予其一定的官銜。比如這金有成就被授予“中朗將”之職。
蕃長的職責,是“管勾蕃坊公事,專切招邀蕃商入貢”,即協助宋朝官府具體管理本國僑民社區的具體事務,並替市舶司招徠更多的本國商人前來貿易。若是有本國商人在大宋境內違犯了宋朝的法律,蕃長還應及時向地方政府奏報。
金富軾轉迴視線,點了點頭,沉聲道:“金蕃長,無需多禮,咱們找個僻靜處詳談!”
金有成心知肚明。若是被金人的細作發現,金人猜疑生事,怕是和高麗又起爭端。
“金蕃長,照你這麽說來,這大宋境內,王鬆現在是一家獨大,可以和番子分庭抗禮了?”
蕃長司後院的一處密室,炭火熊熊,溫暖如春,金富軾喝了一杯茶,沉聲問道。
“
忠義軍兵鋒正盛,幾番大戰,女真人死傷慘重。以小人看來,若是王鬆集中全力,番子恐怕很難取勝!”
“如此看來,王鬆和女真人恐怕有一場國戰,西夏也會蠢蠢欲動!”
金富軾麵色凝重,壓低了聲音。
“宋廷情形如何,是否還有翻身的可能?”
“絕無可能!”
金有成搖搖頭,目光中露出一絲輕蔑之色。
“老公相,江南盜匪四起,光是一個荊湖的楊幺,已經令大宋朝廷疲於應付,更不用說其它的反抗勢力。宋廷能苟安江南,已是大幸。北上自然是無從談起。”
金富軾沉思了半晌,開口道:“金蕃長,如今兩河的情形如何?”
“老公相,所有的調查都在此。”
金有成從旁邊的牆壁暗格裏拿出一疊紙張,放在了案幾上。
金富軾仔細看了一會,抬起頭道:
“照這紙上記載,這王鬆練兵,可謂是天下無敵了。”
金有成點頭道:“老公相所言甚是。大宋禁軍雖腐爛不堪,但王鬆部下忠義軍卻是輕生赴死。府州一戰,全軍萬餘,戰死至止剩600餘人,無一降者。其之壯烈、其之慘烈、其之輕生赴死,小人每每憶之,猶覺毛發聳然,三歎而不能食!”
“如此編練士卒之法,確實罕見。如此雄壯之士,也隻有中華才有。”
金富軾搖頭歎息,許久才道:“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這王鬆倒是位軍伍大家,頗有戰國名士之遺風。天朝上國,禮儀之邦,英雄輩出,人物風流,又豈是我區區高麗所比。”
他翻開案幾上的紙張,還有報紙的剪切,繼續看了下去。
“老公相,你為何沉思不語?”
迎著金有成的目光,金富軾指著麵前的紙張,緩緩道:“王鬆除了在兩河編練軍士,且還興修水利、勸課農桑、興業墾田、抑兼並、治貪墨,此舉與藩鎮無異。若是如此,這大宋恐怕要又折於武夫之手了!”
金有成點頭道:“老公相,宋太祖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社稷也不過取於孤兒寡母之手。王鬆即便奪了趙宋江山,隻要他尊禮樂文章,承中華文明,便是中華正朔,又與我高麗何幹?”
他俯下身子,輕聲道:“金老公相,難道你撰《入金起居表》、《誓表》,誓要效忠北虜,真的心甘情願?”
金富軾皺眉道:“女真虎狼之邦,不懂禮義廉恥,專橫暴虐。那些大遼漢臣又在中間煽風點火,以致宋人有滅國之憂,切膚之痛。此乃國仇,不共戴天,不是宋死,就是金亡。我高麗隻能在其中隨波逐流。至於向北虜稱臣,實乃情非得已。難道說,非要到北虜入侵,才臣服事之!”
金有成也是搖頭。以大事小者,樂天者也;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樂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國。高麗彈丸小國,自然要權衡利弊,利我唯上。
遼國末年,金盛遼衰,高麗調整對遼外交,廢年號改甲子,在高麗行用了120餘年的遼正朔被廢止,宣告了遼、高朝貢體係的終結。
事實上,曆史上金滅北宋以後,高麗馬上奉金朝為正朔,宋人借道高麗伐金,也被高麗王王楷拒絕。
“金蕃長,這些詩詞都是王鬆所作?”
麵對金富軾的目瞪口呆,金有成點點頭,微笑道:“詩詞歌賦,可知作者之胸襟、誌向,從而判斷對方的人
品以及喜好。”
他指著前麵的那首?破陣子?道:“老公相,此乃王鬆朝堂之上七步成詩,可謂驚天地泣鬼神。醉裏挑燈看劍,可見此人豪邁不羈,乃慷慨悲歌之士。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發生。此句卻是長風萬裏、馬踏燕然、酒徒蕭索。其人誌在千裏,卻又看透世間萬物,豁達瀟灑。比起蘇東坡來,亦不遑多讓。”
金富軾點點頭,低頭看了下去。首首都是直入心肺、意境深遠、流傳千古的佳作。看到最後,他已然是悵然若失。
“金蕃長,王鬆之妻乃是大宋官家的柔福公主,身旁女子有福建的黃馨和解州的趙若瀾兩位。”
金富軾沉思道:“我朝拒絕宋人借道伐金,恐怕王鬆會遷怒於我朝。觀其詩詞,鑒其所行,王鬆此人乃是中華百年難出的英雄。金人必敗,且會破國傷民,到時候,我朝何去何從,恐怕得提前布局,未雨綢繆!”
金有成低聲道:“這也是小人想要老公相前來大宋的原因。老公相可以去河北之地,見一下王鬆,聽其言、觀其行,也好早做準備。”
金富軾眉頭緊皺。國內紛爭不斷,國外又是虎狼環伺。“事大”結果如何,如今還未所知。
“那王鬆兵力如何?”
迎著金富軾的話,金有成低聲道:“兩河與故遼之邊境,忠義軍已經有十餘萬之眾,而後方的輸送依然是源源不斷。忠義軍敢在邊塞駐軍,可見其部伍之精銳,不怵女真人。或許冬春之際,金人和忠義軍必有一場國戰。誰輸誰贏,指日可待!”
“十餘萬精銳,足可吞並天下。老夫正要親自去河北,麵見王鬆。”
金富軾沉思道:“凡事都要未雨綢繆,這一把,咱們就壓在王鬆的身上!”
金有成暗暗詫異。原以為是自己苦口婆心,打動了金富軾來宋地。現在看來,高麗出使宋地,接洽宣撫司,乃是高麗朝廷所為了。
要是能借助王鬆之力,報仇雪恨,滅了高麗王朝,重新恢複新羅皇室,也能對得起列祖列宗。
“老公相,我等新羅皇室後裔,世世不忘王建滅我新羅之奇恥大辱、國恨家仇。即便要事君主,也該是中華而非高麗王氏。借助中華之力,隻要你登高一唿……”
“無需多言!”
金富軾打斷了金有成的話,正色道:
“如今你我都為高麗臣子,當忠君愛國,忠孝節義。自唐滅百濟、高句麗、在新羅設立雞林州都督府、以新羅王為世襲之“雞林州都督”,新羅滅國已近200年,複國從何談起。老夫勸你早早斷了此念,否則就是身死族滅,人頭滾滾。老夫不想看到這種結局!”
金有成眼睛一轉,低聲道:“老公相,剛才你問王鬆妻室,可是心有所觸?”
金富軾僅僅盯著金有成看了一會,直到他眼睛不敢對看,垂了下去。
“宋人借道伐金,被我朝拒絕。老夫想,或以和親聯姻之法,以撫王鬆雷霆之怒。隻可惜老夫來的匆忙,沒有在高麗選出幾名女子!真是……”
看到金富軾懊惱的樣子,金有成笑道:“老公相,你可忘了,您的那位侄女正在此處?”
金富軾一愣,隨即笑道:“老夫如何忘了此事。”
有此女在宋地,也許可以和王鬆聯姻,以彰顯高麗的誠意。
即便不能聯姻,也可向王鬆彰顯善意,以圖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