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朕退位也可以。”
趙佶心中羞惱至極,麵上卻不動聲色。
曆經沉浮,又為君多年,政治修為上,養氣的功夫,又豈是城牆下這些粗魯軍漢所能相提並論。
“朕百病纏身,有心無力,決心禪位於皇孫趙旉,不知諸位將軍滿意否?”
眾人都是一愣,皇孫趙旉隻有三歲,趙佶立他為皇帝,肯定是要垂簾聽政了。
趙佶聰明,眾人也有自己的心思。
苗傅大聲道:“臣等多謝陛下!請陛下立刻下罪己詔退位,廢除太子,貶謫汪伯彥,立皇孫趙旉為帝!”
眾軍山唿海嘯,一起磕起頭來。
“陛下,暫且答應諸軍。苗傅、劉正彥眾將言明,陛下禪位後,陛下和康王的供奉給需一如既往;陛下下詔之後,眾軍就會迴歸各自軍營;苗劉等人發誓,他們一定會約束軍士,絕不搶掠縱火、騷擾百姓。”
曹勳看著臉色蒼白的趙佶,戰戰兢兢說道,聲音卻是低沉狠厲。
“陛下可假意退讓,待勤王之師到達,再秋後算賬不遲!”
“事到如今,也隻能如此。”
趙佶搖了搖頭,輕輕歎息了一聲。
想不到短短幾年,他又要從皇位上跌下來,而且局麵更加棘手。
“都是臣不孝,才惹出這麽大的風波!讓陛下難堪,孩兒情願以死謝罪!”
趙構在一旁哭泣道,連連磕頭,淚如雨下。周圍的大臣也都跪在地上,惶恐不已。
“都起來吧!”
趙佶輕聲道:“曹勳,起草詔書,朕下詔遜位。”
“陛下!”
城牆上的大臣哭倒了一片,卻難見眼淚。
“自金人南下,宋室南遷,盜賊四起、百姓饑寒交迫,生靈塗炭,朕宣布退位,望諸軍顧念國家,忠君報國,共扶新君。”
“太子趙構德不配位,免去其皇儲一職;右仆射汪伯彥專權放任,毫無政見,昏庸懈怠,罷免為觀文殿大學士、洪州知州……”
朱勝非心驚肉跳,踉踉蹌蹌下了城,在跪拜的眾軍麵前宣讀詔書,宣詔完畢,眾軍山唿萬歲,紛紛磕頭拜謝。
“天下太平!天下太平!”
眾軍揮舞著兵刃,在苗劉二人的帶領下,誌得意滿地退出了宮城,迴歸了軍營。
趙鼎微微搖了搖頭。一群無知莽夫,幾句空話就可以心滿意足,被糊弄的服服帖帖,豈不知事關皇權國運,又怎是幾句無足輕重的金口玉言就可以當真。
次日,宋故大臣劉正夫的故宅顯忠寺,被改名為睿聖宮,趙佶、趙構父子移居於此,趙佶為“睿聖仁孝皇帝”。宮內隻保留宦官十五人,其餘都編遣解散。
趙旉登基,顯肅鄭太後垂簾聽政,同時大赦天下,宮城內外均為苗劉二人部下掌控。
…………
“苗公,怎麽過了這麽久,朝廷還沒有遷都江寧?如此拖延,恐怕朝廷另有圖謀,苗公,禍不久矣!”
方雄麵色平靜,實則是氣急敗壞。
人算不如天算,苗、劉二人計劃好的遷都江寧,並沒有按計劃中發生。看來,這兩位仁兄又起了婦人之仁,渾然不知發動宮廷政變的後果。
“方兄,不必擔心。”
苗傅誌得意滿,滿不在乎,仿佛成竹在胸。
“朝廷已經答應改元,至於遷都,還需從長計議,需要些時日。”
“苗公、劉公,趙佶等人隻是答應改元,而不願遷
都江寧,這是緩兵之計啊。二位相公,你們可不能被蒙蔽啊!”
見方雄焦急萬分,苗傅淡然一笑,不屑一顧。
“方大官人,你太過疑神疑鬼了。如今臨安府城內城外,都在我軍的掌控之中,即便有人想造次,又能奈我何?”
劉正彥也不滿地說道:“方兄弟,咱們的目的也隻是殺王淵、除宦官、清君側,兄弟們都升了官,得到了自己想要的,難道非要拚個魚死網破,做個不忠不孝之人嗎?”
統製吳湛也有譏諷之語:“方兄弟,你莫不是要我等殺掉皇帝,背上千載罵名,這樣做,對我等又有什麽好處?你是不是別有用心?”
方雄心涼了半截,他看著大廳中的眾人,臉色一變。
“兩位相公,吳統製,這確實不關在下的事情。各位腦袋掉不掉,又與在下何幹?這下這就告辭。”
方雄臉色難看,拱手告辭,就要離開,劉正彥趕緊上前攔住。
“方兄弟,這裏都是自家兄弟,你怎麽還當真呢!”
劉正彥使了個眼色,吳湛趕緊上前,拉住了臉色難看的方雄。
“方兄弟,都是哥哥的錯,你就不要當真,饒了哥哥吧!”
我隻是不想各位身首異處。諸位,你們可曾聽說過農夫與蛇的故事?”
“各位兄弟,你們等同謀反,還這樣自以為是。刀已經架在脖子上了,你們還在這做著春秋大夢,兄弟我真是坐臥不安啊!”
方雄搖搖頭坐了下來,鄭重其事。
“各位威逼皇帝和太子退位,靠的是刀槍武力,威逼恐嚇。殺了王淵,當著皇帝、太子和眾大臣的麵殺了諸宦官,威逼皇帝退位,讓官家臉麵蕩然無存,你們覺得朝廷是誅殺叛賊,還是頂禮膜拜,尊為上賓嗎?”
房間裏一下子安靜了下來,苗、劉、吳三人都是麵麵相覷,臉色也變得難看。
羞辱皇帝,威逼皇帝退位,皇城內刀槍相見,此舉果然與謀逆無異。
頓了片刻,吳湛臉色煞白,這才開口,剛才的鎮定蕩然無存。
“方……兄,那你說,接下……來卻該如何?”
方雄暗暗歎息。一群有勇無謀的武夫,犯下如此滔天罪行,還天真地以為智珠在握,當真是愚不可及。
“皇帝退位大赦的消息傳遍四方,駐守在外的各路諸侯韓世忠、張俊、呂頤浩等人,恐怕早已得到宮變的消息,你們說說,他們會怎麽辦?”
房間裏麵死寂一片,半晌無聲。
各地的將領得知,自然是前來勤王,對付他們這些叛賊了。
苗傅結結巴巴,額頭汗水直流。
“方兄,如你所說,果真是……事態嚴重,該怎麽辦?”
劉正彥也是驚慌失措,不安地在屋裏走了起來。
“方……兄,這該……如何……是好?”
吳湛臉色陰沉,趕緊問道:“方兄,卻該如何,你給個主意!”
“別無他法,挾持皇帝太子北上,有皇室大臣在手,諒他們……”
方雄猶豫片刻,話未說完,已經被吳湛斷然拒絕。
“那豈不是成了亂臣賊子,此事萬萬不可!”
劉正彥也是搖頭道:“挾天子大臣北上,這就是謀反了。不要說我等,隻怕軍心難安,還是另作打算吧。”
方雄暗暗歎息,這些世家子弟勇猛有餘,謀略不足,對大宋皇室還有感情,慫恿這些人起兵反宋,恐怕是沒有什麽指望了。
要是能
殺了趙佶、趙構這些人,自然是再好不過。但是以這些人的秉性,恐怕隻能是事與願違,讓他們搞搞破壞了。
“各位相公,平江的張浚,吳江的張俊,江寧的呂頤浩,鎮江的劉光世和韓世忠,這些人手握重兵,定會前來勤王。諸位該想想退路了。”
劉正彥慌忙道:“韓世忠的妻子梁氏和兒子就在臨安府,可以扣為人質。至於張俊,讓朝廷免了他的職,這不就行了!”
苗傅臉色通紅,喏喏道:“朱勝非這老賊,他勸我把韓世忠的妻子和兒子送到鎮江,說可以安撫韓世忠。我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就答應了他……”
眾人都是大驚失色,怔了半晌,良久沒有人出聲。
軍士匆匆忙忙跑了進來,大聲喊道:“相公,大事不好了!”
方雄心裏一沉,恐怕要有大事發生。
劉正彥“啪”地一下,狠狠地抽了軍士一巴掌,怒喝道:“你這廝,慌慌張張做甚?有什麽事,從實道來!”
軍士不顧臉上火辣辣的疼痛,結結巴巴地說道:“張浚等人集結重兵,和劉光世、張俊、韓世忠一起,聯名傳檄天下勤王。大軍已經從鎮江出發,克日即到!”
屋中之人都是呆若木雞,一時說不出話來。
“克日即到個屁!”
吳湛呆了一下,大聲嗬斥了起來:“從鎮江到臨安府,500多裏路程,又是大軍啟動,沒有三五日,怎能到達!”
劉正彥怒道:“若是再胡言亂語,馬上砍了你的狗頭!還不趕緊退下!”
士兵驚慌失措地退下,臨走又摔了兩個跟頭。
“沒用的東西!”
劉正彥轉過頭,大聲道:“方兄弟,如今也沒有退路,跟他們拚了!我手下2000精銳,也都不是吃素的!”
方雄趕緊道:“劉相公稍安勿躁,咱們合計合計再說!”
“兩位相公,朝中大臣朱勝非和馮轓在外等候,說是有要事相商。”
又有軍士前來稟報,原來是朝廷的大臣到了。
“方兄弟,你說朝廷派人前來,所為何事?”
“朝中大臣此刻前來,定是怕各位孤注一擲,傷害了大宋皇室。幾位相公,不妨讓他們進來,聽聽都有些什麽說法,再做打算。”
“幾位相公,外麵的情形你們也都知道了。如今之計,二位隻要尊皇帝複位、康王迴東宮,陛下一定會不計前嫌,君臣相樂。幾位相公要早做打算,免得朝廷動蕩,天下不安。”
朱勝非站在堂中,神情自若,侃侃而談。
方雄躲在內堂,聽到朱勝非說話氣定神閑,鎮定自若,心裏一沉。苗、劉、吳幾人,恐怕是在劫難逃了。
“朱相公稍等一下,容我幾人議議再說!”
苗傅說完,和劉正彥、吳湛一起進了內堂。
“方兄,要不咱們要求陛下賜予免死的鐵券,準予免於追究的罪責,你看如何?”
喋喋不休,商討未果,眾人又把眼光轉向了方雄。
“苗相公說的不錯。咱們當初隻為殺奸賊,除宦官。隻要咱們認罪,陛下一定會饒了咱們。”
統製官吳湛說道。當日苗傅帶兵攻進宮城,他就是守門官。
“即便我等負荊請罪,朝廷也不一定饒了咱們。就如苗相公所說,看朝廷能不能給我等免死鐵劵,先保住一條命再說!”
劉正彥麵上陰晴不定,他顯然並不相信朝廷,但也是六神無主,難做決斷。
趙佶心中羞惱至極,麵上卻不動聲色。
曆經沉浮,又為君多年,政治修為上,養氣的功夫,又豈是城牆下這些粗魯軍漢所能相提並論。
“朕百病纏身,有心無力,決心禪位於皇孫趙旉,不知諸位將軍滿意否?”
眾人都是一愣,皇孫趙旉隻有三歲,趙佶立他為皇帝,肯定是要垂簾聽政了。
趙佶聰明,眾人也有自己的心思。
苗傅大聲道:“臣等多謝陛下!請陛下立刻下罪己詔退位,廢除太子,貶謫汪伯彥,立皇孫趙旉為帝!”
眾軍山唿海嘯,一起磕起頭來。
“陛下,暫且答應諸軍。苗傅、劉正彥眾將言明,陛下禪位後,陛下和康王的供奉給需一如既往;陛下下詔之後,眾軍就會迴歸各自軍營;苗劉等人發誓,他們一定會約束軍士,絕不搶掠縱火、騷擾百姓。”
曹勳看著臉色蒼白的趙佶,戰戰兢兢說道,聲音卻是低沉狠厲。
“陛下可假意退讓,待勤王之師到達,再秋後算賬不遲!”
“事到如今,也隻能如此。”
趙佶搖了搖頭,輕輕歎息了一聲。
想不到短短幾年,他又要從皇位上跌下來,而且局麵更加棘手。
“都是臣不孝,才惹出這麽大的風波!讓陛下難堪,孩兒情願以死謝罪!”
趙構在一旁哭泣道,連連磕頭,淚如雨下。周圍的大臣也都跪在地上,惶恐不已。
“都起來吧!”
趙佶輕聲道:“曹勳,起草詔書,朕下詔遜位。”
“陛下!”
城牆上的大臣哭倒了一片,卻難見眼淚。
“自金人南下,宋室南遷,盜賊四起、百姓饑寒交迫,生靈塗炭,朕宣布退位,望諸軍顧念國家,忠君報國,共扶新君。”
“太子趙構德不配位,免去其皇儲一職;右仆射汪伯彥專權放任,毫無政見,昏庸懈怠,罷免為觀文殿大學士、洪州知州……”
朱勝非心驚肉跳,踉踉蹌蹌下了城,在跪拜的眾軍麵前宣讀詔書,宣詔完畢,眾軍山唿萬歲,紛紛磕頭拜謝。
“天下太平!天下太平!”
眾軍揮舞著兵刃,在苗劉二人的帶領下,誌得意滿地退出了宮城,迴歸了軍營。
趙鼎微微搖了搖頭。一群無知莽夫,幾句空話就可以心滿意足,被糊弄的服服帖帖,豈不知事關皇權國運,又怎是幾句無足輕重的金口玉言就可以當真。
次日,宋故大臣劉正夫的故宅顯忠寺,被改名為睿聖宮,趙佶、趙構父子移居於此,趙佶為“睿聖仁孝皇帝”。宮內隻保留宦官十五人,其餘都編遣解散。
趙旉登基,顯肅鄭太後垂簾聽政,同時大赦天下,宮城內外均為苗劉二人部下掌控。
…………
“苗公,怎麽過了這麽久,朝廷還沒有遷都江寧?如此拖延,恐怕朝廷另有圖謀,苗公,禍不久矣!”
方雄麵色平靜,實則是氣急敗壞。
人算不如天算,苗、劉二人計劃好的遷都江寧,並沒有按計劃中發生。看來,這兩位仁兄又起了婦人之仁,渾然不知發動宮廷政變的後果。
“方兄,不必擔心。”
苗傅誌得意滿,滿不在乎,仿佛成竹在胸。
“朝廷已經答應改元,至於遷都,還需從長計議,需要些時日。”
“苗公、劉公,趙佶等人隻是答應改元,而不願遷
都江寧,這是緩兵之計啊。二位相公,你們可不能被蒙蔽啊!”
見方雄焦急萬分,苗傅淡然一笑,不屑一顧。
“方大官人,你太過疑神疑鬼了。如今臨安府城內城外,都在我軍的掌控之中,即便有人想造次,又能奈我何?”
劉正彥也不滿地說道:“方兄弟,咱們的目的也隻是殺王淵、除宦官、清君側,兄弟們都升了官,得到了自己想要的,難道非要拚個魚死網破,做個不忠不孝之人嗎?”
統製吳湛也有譏諷之語:“方兄弟,你莫不是要我等殺掉皇帝,背上千載罵名,這樣做,對我等又有什麽好處?你是不是別有用心?”
方雄心涼了半截,他看著大廳中的眾人,臉色一變。
“兩位相公,吳統製,這確實不關在下的事情。各位腦袋掉不掉,又與在下何幹?這下這就告辭。”
方雄臉色難看,拱手告辭,就要離開,劉正彥趕緊上前攔住。
“方兄弟,這裏都是自家兄弟,你怎麽還當真呢!”
劉正彥使了個眼色,吳湛趕緊上前,拉住了臉色難看的方雄。
“方兄弟,都是哥哥的錯,你就不要當真,饒了哥哥吧!”
我隻是不想各位身首異處。諸位,你們可曾聽說過農夫與蛇的故事?”
“各位兄弟,你們等同謀反,還這樣自以為是。刀已經架在脖子上了,你們還在這做著春秋大夢,兄弟我真是坐臥不安啊!”
方雄搖搖頭坐了下來,鄭重其事。
“各位威逼皇帝和太子退位,靠的是刀槍武力,威逼恐嚇。殺了王淵,當著皇帝、太子和眾大臣的麵殺了諸宦官,威逼皇帝退位,讓官家臉麵蕩然無存,你們覺得朝廷是誅殺叛賊,還是頂禮膜拜,尊為上賓嗎?”
房間裏一下子安靜了下來,苗、劉、吳三人都是麵麵相覷,臉色也變得難看。
羞辱皇帝,威逼皇帝退位,皇城內刀槍相見,此舉果然與謀逆無異。
頓了片刻,吳湛臉色煞白,這才開口,剛才的鎮定蕩然無存。
“方……兄,那你說,接下……來卻該如何?”
方雄暗暗歎息。一群有勇無謀的武夫,犯下如此滔天罪行,還天真地以為智珠在握,當真是愚不可及。
“皇帝退位大赦的消息傳遍四方,駐守在外的各路諸侯韓世忠、張俊、呂頤浩等人,恐怕早已得到宮變的消息,你們說說,他們會怎麽辦?”
房間裏麵死寂一片,半晌無聲。
各地的將領得知,自然是前來勤王,對付他們這些叛賊了。
苗傅結結巴巴,額頭汗水直流。
“方兄,如你所說,果真是……事態嚴重,該怎麽辦?”
劉正彥也是驚慌失措,不安地在屋裏走了起來。
“方……兄,這該……如何……是好?”
吳湛臉色陰沉,趕緊問道:“方兄,卻該如何,你給個主意!”
“別無他法,挾持皇帝太子北上,有皇室大臣在手,諒他們……”
方雄猶豫片刻,話未說完,已經被吳湛斷然拒絕。
“那豈不是成了亂臣賊子,此事萬萬不可!”
劉正彥也是搖頭道:“挾天子大臣北上,這就是謀反了。不要說我等,隻怕軍心難安,還是另作打算吧。”
方雄暗暗歎息,這些世家子弟勇猛有餘,謀略不足,對大宋皇室還有感情,慫恿這些人起兵反宋,恐怕是沒有什麽指望了。
要是能
殺了趙佶、趙構這些人,自然是再好不過。但是以這些人的秉性,恐怕隻能是事與願違,讓他們搞搞破壞了。
“各位相公,平江的張浚,吳江的張俊,江寧的呂頤浩,鎮江的劉光世和韓世忠,這些人手握重兵,定會前來勤王。諸位該想想退路了。”
劉正彥慌忙道:“韓世忠的妻子梁氏和兒子就在臨安府,可以扣為人質。至於張俊,讓朝廷免了他的職,這不就行了!”
苗傅臉色通紅,喏喏道:“朱勝非這老賊,他勸我把韓世忠的妻子和兒子送到鎮江,說可以安撫韓世忠。我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就答應了他……”
眾人都是大驚失色,怔了半晌,良久沒有人出聲。
軍士匆匆忙忙跑了進來,大聲喊道:“相公,大事不好了!”
方雄心裏一沉,恐怕要有大事發生。
劉正彥“啪”地一下,狠狠地抽了軍士一巴掌,怒喝道:“你這廝,慌慌張張做甚?有什麽事,從實道來!”
軍士不顧臉上火辣辣的疼痛,結結巴巴地說道:“張浚等人集結重兵,和劉光世、張俊、韓世忠一起,聯名傳檄天下勤王。大軍已經從鎮江出發,克日即到!”
屋中之人都是呆若木雞,一時說不出話來。
“克日即到個屁!”
吳湛呆了一下,大聲嗬斥了起來:“從鎮江到臨安府,500多裏路程,又是大軍啟動,沒有三五日,怎能到達!”
劉正彥怒道:“若是再胡言亂語,馬上砍了你的狗頭!還不趕緊退下!”
士兵驚慌失措地退下,臨走又摔了兩個跟頭。
“沒用的東西!”
劉正彥轉過頭,大聲道:“方兄弟,如今也沒有退路,跟他們拚了!我手下2000精銳,也都不是吃素的!”
方雄趕緊道:“劉相公稍安勿躁,咱們合計合計再說!”
“兩位相公,朝中大臣朱勝非和馮轓在外等候,說是有要事相商。”
又有軍士前來稟報,原來是朝廷的大臣到了。
“方兄弟,你說朝廷派人前來,所為何事?”
“朝中大臣此刻前來,定是怕各位孤注一擲,傷害了大宋皇室。幾位相公,不妨讓他們進來,聽聽都有些什麽說法,再做打算。”
“幾位相公,外麵的情形你們也都知道了。如今之計,二位隻要尊皇帝複位、康王迴東宮,陛下一定會不計前嫌,君臣相樂。幾位相公要早做打算,免得朝廷動蕩,天下不安。”
朱勝非站在堂中,神情自若,侃侃而談。
方雄躲在內堂,聽到朱勝非說話氣定神閑,鎮定自若,心裏一沉。苗、劉、吳幾人,恐怕是在劫難逃了。
“朱相公稍等一下,容我幾人議議再說!”
苗傅說完,和劉正彥、吳湛一起進了內堂。
“方兄,要不咱們要求陛下賜予免死的鐵券,準予免於追究的罪責,你看如何?”
喋喋不休,商討未果,眾人又把眼光轉向了方雄。
“苗相公說的不錯。咱們當初隻為殺奸賊,除宦官。隻要咱們認罪,陛下一定會饒了咱們。”
統製官吳湛說道。當日苗傅帶兵攻進宮城,他就是守門官。
“即便我等負荊請罪,朝廷也不一定饒了咱們。就如苗相公所說,看朝廷能不能給我等免死鐵劵,先保住一條命再說!”
劉正彥麵上陰晴不定,他顯然並不相信朝廷,但也是六神無主,難做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