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們,這就是震天雷,我軍和金人能夠連番大戰數場,這震天雷可是起了不少的作用。他也是現在我軍戰場的主要武器之一。”
賈貴在黑板上畫了一個拋物線,然後標上坐標,繼續說道:
“震天雷在空中的飛行速度大約是每秒20米,按照45度拋物線扔的最遠,那麽50米的距離,震天雷應該要飛出70米左右,需要3.5米。而震天雷從點燃到爆炸的時間為6秒,考慮到風速的影響,一般在點燃引線後,數兩下就要扔出,否則,震天雷在飛行到一段距離的時候,就可能已經爆炸,根本起不了作用。”
“若是距離對方是30米……”
賈貴計算了一下,繼續說道:“那麽震天雷飛行的距離是42米,時間是2.1秒,可以數三下後再扔出。”
所有下麵參加培訓的“講武堂”學員,數學物理是基本,因為所有火器的培訓,都要應用相當一部分的數學和物理知識。
李衛國舉了舉手,站起來問道:
“賈教官,我們在和敵方的戰鬥中發現震天雷在地上爆炸的時候,遠遠沒有在空中爆炸所產生的殺傷力大,這又是為什麽?”
賈貴點點頭,李衛國坐下。
“李衛國學員提的問題相當不錯!學員們,那麽,這是為什麽呢?”
“若是震天雷落地之後爆炸,地麵會更大的分散爆炸所引起的殺傷力,若是地麵鬆軟或者是泥地,震天雷的爆炸力會更弱。若是在地麵爆炸,彈片將會以圓環狀射出,彈片擊中敵軍的位置基本在腰部位置,殺傷力就會減弱不少。
“若是是在空中爆炸,因為沒有對麵的分化,彈片的力量更加強大,殺傷的範圍也將大大增加。”
學員們認真地記著筆記,有些人仔細的翻看著手中的軍事教材,整個課堂上寂靜無聲。
作為“中華鋼鐵製作總司”火器製造車間的一名匠工,賈貴因為是讀書人出身,又在大宋軍器監的火器製作工坊有任職經曆,在被“聚賢館”招收,在“鋼鐵總司”任職兩年之後,幸運地擔任了“講武堂”的教官。
對賈貴來說,也許這一輩子最幸運的,就是能夠接受王鬆的言傳身教,一展所長,把所謂的這些“奇技淫巧”知識,傳授給更多的人。
像他這樣,以前大宋軍器監的官員,如今不但在宣撫司的軍器司擔任要職,還在“講武堂”擔任教官的不在少數。
甚至有許多人,直接去了軍中,擔任軍隊的中高級軍官,也算是一種出路。
“學員們,上節課我們講了地圖的繪製,這一節我們來學習沙盤的製作。”
劉正,這位同樣的大宋舊吏,手拿粉筆,在黑板上開始寫下了“如何製作沙盤”的字樣。
“根據民間傳說,秦始皇在其陵墓中堆建了一個大型的地形模型。模型中有高山、丘陵、城池等,用水銀模擬江河、大海,用機械裝置使水銀流動循環,這應該是最早的沙盤,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曆史。
劉正侃侃而談,下麵的學員也是聽的津津有味。
“秦陵或許是傳說,但下麵的則是有史書記載。《後漢書?馬援傳》:漢建武八年,光武帝征伐天水豪強隗囂,大將馬援“聚米為山穀,指畫形勢”,光武帝頓有“虜在吾目中矣”之感,這便是是最早之沙盤作業。”
“所以,沙盤的功能就是複原當地地形,使河流、山穀盡顯,“虜在吾目中”,更好的伏擊和阻擊敵軍。”
同炮兵科的學員一樣,能夠繪製地圖和製作沙盤的學員,也是其中的佼佼者。
繪製地圖、沙盤製作,學員們需要學習繪圖、垂直和水平比例、等高線等稍微高級一些的數學知識。
沙盤的製作,是在地圖的繪製上麵完成的,劉正講的是津津有味,下麵的學員們也聽的是全神貫注。
他們中的許多人都明白,這一期學習完,他們就要被派往燕雲之地,測量和繪測尺寸,至於其中的目的,就是製作沙盤,為大軍北進做準備。
“要製作一幅精準的沙盤,主要有以下四個步驟。1.設置沙盤框;2.做好模型;3.設置地形和建築物;4.做好檢查。那麽,如何樣設置沙盤框呢?首先,按要求大小做好沙盤外框結構,並釘上木板,然後在沙盤上鋪上4厘米厚的黃沙,將沙壓實,然後在需要放置地形模型的區域畫下適當大小的標記,以及相應文字。”
“大家一定要記住!”劉正道:
“建造沙盤,主若是堆製地貌,其方法是:選定最低等高線及有關地貌特征點,並將其位置從地形圖上轉繪到沙麵上,按垂直比例尺計算山頂、腰部、山腳等處的插簽高度,對照地形圖進行堆製。”
和賈貴、劉正不同,同樣擔任教官的趙師中,則是實實在在的河東流民,隻不過因為他年紀小,讀過書,鐵廠創立時他就在,心靈手巧,加上經驗豐富,自然而然的就成為了“講武堂”的軍事教官。
忠義軍實行嚴格的教、軍分離,軍校裏麵學的隻是基礎知識,戰場上則是由經驗豐富的軍官帶領。
剛一開始,趙師中還有些忐忑不安,幾堂課下來,他已經安下心來,熟悉的其中的節奏,變得自信起來。
“炮彈發射後,把炮膛中的火藥殘留物擦洗幹淨,一是安全,二就是降溫作用,一共是兩遍,絕對不能馬虎,也不能改變。若是有一點火星或者高溫,裝藥的時候就很可能發生爆炸!炮膛清洗幹淨後,把火藥絲綢包放入炮膛內,之後壓實,再放入炮彈,再壓實,之後軍官們,也就是你們,要用這個鐵針,在炮膛的後麵小孔上穿刺放入引信,之後點火。你們要反複操作,達到非常熟練,才可以出去教軍中的炮手們!”
如今,趙師中就這樣自信滿滿的站在講台上。手裏拿著一本薄薄的?炮兵操作規程?,正在對下麵包括炮兵軍官張學智,劉宏津在內的一眾軍官講解著。
“到了戰場上,炮手們百姓按照火炮的操作規程來進行瞄準、裝填彈藥,一次小小的意外,不但有可能傷及自身,也有可能釀成一次大的軍事事故,影響大軍的成敗!”
炮科裏的軍官被學員們戲稱為軍校裏的“高材生”,這是因為炮科報名的人多,刷下來的也多。
炮科要考幾何、三角函數等數學科目,雖然都是最簡單的,但是仍然有大量的軍官培訓過後通不過,而最後能通過的,都是裏麵的“學霸”。
盡管如此,步兵科的學員依然是信心滿滿,並且經常洗嘴裏麵口放狂言:火炮打得再猛,最後還不是我們步兵一刀一槍解決戰鬥!
至於騎兵科,參加的軍官最多,因為這一科所需要學習和掌握的知識最少,一群軍中的大老粗紛紛是蜂擁而上。要不是軍校有明確的數量要求,隻怕軍校裏麵超過一半的都是騎兵軍官。
這也是,無論是步兵科、炮兵科、還是輜重科,別人手裏的筆記厚厚一疊,騎兵科的兩頁紙就行。
至於水兵科,因為主要使用的是火器,所以水兵科的軍官也要接受火器的培訓,同時又要學習相應的水兵知識。
水兵科最為枯燥和嚴厲,軍官除了要學習基本的火器知識,步兵訓練內容,還有水上、海上訓練內容,以及對火炮的維修,維護等。
“到了水上或者海上,對於使用的火炮,若是經常擦拭,以確保火炮的幹燥和不能生鏽。但要一定要特殊密封,而且要經常檢查,以防潮濕,影響戰鬥。”
“不要用千裏鏡直接觀察太陽,強烈的陽光經望遠鏡的聚焦,就像放大鏡聚光一樣,會灼傷你的眼睛;擦拭透鏡片時,要用附帶的絨布或其他柔軟、潔淨的布,不要用贓東西或者粗燥的物體!”
自從河北有了玻璃工廠,忠義軍中的軍官便都配起了千裏鏡,也就是後世的望遠鏡,大小軍官人手一個。
“作為一名軍官,首先是一名軍人,軍事訓練水平是他們每一個人安身立命之根本。戰場上,軍官們要身先士卒,若是跑不動、打不動,那就是整個軍官的恥辱。一將無能、禍及三軍,軍官們不要拿士兵們的性命,來做他們戰場的賭注。否則,軍官們就是全軍的罪人,是世人的笑柄!”
這些話,剛進“講武堂”的第一天,王鬆已經和他們講過,每個人都已熟記於心。
每日紅日初升,就可以看到一隊隊的軍官在教場上喊著號子,整齊地奔跑。除了每日半天的文化理論課,還有小半天的軍事訓練,以確保他們的體能不能被落下。
本來,這些軍官就是軍中的勇士,對於武力的考核,基本上都是小菜一碟。而對於許多人來說,相對於枯燥的課堂知識,他們更喜歡這樣的軍事訓練,而各科之間的爭鬥也是異常的激烈。
“衛國,你一定行的!”
“李壯,別丟了咱們水軍的臉!”
李衛國拿著一杆包著棍頭的長棍,戴上護具,走進了場中,和對麵的李壯麵麵相對。
教場上,其他正在散步、閑聊的學員,全部都聚了過來,來觀看這一場晚飯後司空見慣的“海炮之戰”。
這樣的比試,幾乎每天都在進行。贏得一方興高采烈,輸的一方則是知恥後勇。
“李壯,現在認輸還來得及!”
李衛國摸著槍杆,冷冷地說道。
“李衛國,你們炮科是不是沒人了,竟然派你出來,這不是找虐嗎!”
“大言不慚,先贏了再說!你們水軍也就是在水上厲害,到了地麵上,就是軟腳鬼!”
外麵的助威聲和呐喊聲不斷響起,“水軍”,“炮兵”的助威聲更是熱烈。
拚刺進行的非常激烈,李衛國一個不慎,腳下一個踉蹌,已經被李壯一槍刺在了胸部,跌了出去。
水兵科的學員們歡唿了起來,炮兵科的則是無精打采。
李衛國沮喪地脫掉護具,炮兵科的學員們圍了上來,安慰李衛國。
一眾學員紛紛散去,教場上又恢複了剛才的樣子,三三兩兩散步聊天的學員,還有一些訓練狂,正在教場上跑著,揮灑著自己的汗水。
李壯誌得意滿,經過講武堂大堂前,無意中看到李寶在一大群水師將領的陪伴下出來,人人麵色凝重。
李壯不由得心裏一咯噔,冬日剛過,李寶千裏迢迢從流求趕來,恐怕是有大事發生。
:。:
賈貴在黑板上畫了一個拋物線,然後標上坐標,繼續說道:
“震天雷在空中的飛行速度大約是每秒20米,按照45度拋物線扔的最遠,那麽50米的距離,震天雷應該要飛出70米左右,需要3.5米。而震天雷從點燃到爆炸的時間為6秒,考慮到風速的影響,一般在點燃引線後,數兩下就要扔出,否則,震天雷在飛行到一段距離的時候,就可能已經爆炸,根本起不了作用。”
“若是距離對方是30米……”
賈貴計算了一下,繼續說道:“那麽震天雷飛行的距離是42米,時間是2.1秒,可以數三下後再扔出。”
所有下麵參加培訓的“講武堂”學員,數學物理是基本,因為所有火器的培訓,都要應用相當一部分的數學和物理知識。
李衛國舉了舉手,站起來問道:
“賈教官,我們在和敵方的戰鬥中發現震天雷在地上爆炸的時候,遠遠沒有在空中爆炸所產生的殺傷力大,這又是為什麽?”
賈貴點點頭,李衛國坐下。
“李衛國學員提的問題相當不錯!學員們,那麽,這是為什麽呢?”
“若是震天雷落地之後爆炸,地麵會更大的分散爆炸所引起的殺傷力,若是地麵鬆軟或者是泥地,震天雷的爆炸力會更弱。若是在地麵爆炸,彈片將會以圓環狀射出,彈片擊中敵軍的位置基本在腰部位置,殺傷力就會減弱不少。
“若是是在空中爆炸,因為沒有對麵的分化,彈片的力量更加強大,殺傷的範圍也將大大增加。”
學員們認真地記著筆記,有些人仔細的翻看著手中的軍事教材,整個課堂上寂靜無聲。
作為“中華鋼鐵製作總司”火器製造車間的一名匠工,賈貴因為是讀書人出身,又在大宋軍器監的火器製作工坊有任職經曆,在被“聚賢館”招收,在“鋼鐵總司”任職兩年之後,幸運地擔任了“講武堂”的教官。
對賈貴來說,也許這一輩子最幸運的,就是能夠接受王鬆的言傳身教,一展所長,把所謂的這些“奇技淫巧”知識,傳授給更多的人。
像他這樣,以前大宋軍器監的官員,如今不但在宣撫司的軍器司擔任要職,還在“講武堂”擔任教官的不在少數。
甚至有許多人,直接去了軍中,擔任軍隊的中高級軍官,也算是一種出路。
“學員們,上節課我們講了地圖的繪製,這一節我們來學習沙盤的製作。”
劉正,這位同樣的大宋舊吏,手拿粉筆,在黑板上開始寫下了“如何製作沙盤”的字樣。
“根據民間傳說,秦始皇在其陵墓中堆建了一個大型的地形模型。模型中有高山、丘陵、城池等,用水銀模擬江河、大海,用機械裝置使水銀流動循環,這應該是最早的沙盤,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曆史。
劉正侃侃而談,下麵的學員也是聽的津津有味。
“秦陵或許是傳說,但下麵的則是有史書記載。《後漢書?馬援傳》:漢建武八年,光武帝征伐天水豪強隗囂,大將馬援“聚米為山穀,指畫形勢”,光武帝頓有“虜在吾目中矣”之感,這便是是最早之沙盤作業。”
“所以,沙盤的功能就是複原當地地形,使河流、山穀盡顯,“虜在吾目中”,更好的伏擊和阻擊敵軍。”
同炮兵科的學員一樣,能夠繪製地圖和製作沙盤的學員,也是其中的佼佼者。
繪製地圖、沙盤製作,學員們需要學習繪圖、垂直和水平比例、等高線等稍微高級一些的數學知識。
沙盤的製作,是在地圖的繪製上麵完成的,劉正講的是津津有味,下麵的學員們也聽的是全神貫注。
他們中的許多人都明白,這一期學習完,他們就要被派往燕雲之地,測量和繪測尺寸,至於其中的目的,就是製作沙盤,為大軍北進做準備。
“要製作一幅精準的沙盤,主要有以下四個步驟。1.設置沙盤框;2.做好模型;3.設置地形和建築物;4.做好檢查。那麽,如何樣設置沙盤框呢?首先,按要求大小做好沙盤外框結構,並釘上木板,然後在沙盤上鋪上4厘米厚的黃沙,將沙壓實,然後在需要放置地形模型的區域畫下適當大小的標記,以及相應文字。”
“大家一定要記住!”劉正道:
“建造沙盤,主若是堆製地貌,其方法是:選定最低等高線及有關地貌特征點,並將其位置從地形圖上轉繪到沙麵上,按垂直比例尺計算山頂、腰部、山腳等處的插簽高度,對照地形圖進行堆製。”
和賈貴、劉正不同,同樣擔任教官的趙師中,則是實實在在的河東流民,隻不過因為他年紀小,讀過書,鐵廠創立時他就在,心靈手巧,加上經驗豐富,自然而然的就成為了“講武堂”的軍事教官。
忠義軍實行嚴格的教、軍分離,軍校裏麵學的隻是基礎知識,戰場上則是由經驗豐富的軍官帶領。
剛一開始,趙師中還有些忐忑不安,幾堂課下來,他已經安下心來,熟悉的其中的節奏,變得自信起來。
“炮彈發射後,把炮膛中的火藥殘留物擦洗幹淨,一是安全,二就是降溫作用,一共是兩遍,絕對不能馬虎,也不能改變。若是有一點火星或者高溫,裝藥的時候就很可能發生爆炸!炮膛清洗幹淨後,把火藥絲綢包放入炮膛內,之後壓實,再放入炮彈,再壓實,之後軍官們,也就是你們,要用這個鐵針,在炮膛的後麵小孔上穿刺放入引信,之後點火。你們要反複操作,達到非常熟練,才可以出去教軍中的炮手們!”
如今,趙師中就這樣自信滿滿的站在講台上。手裏拿著一本薄薄的?炮兵操作規程?,正在對下麵包括炮兵軍官張學智,劉宏津在內的一眾軍官講解著。
“到了戰場上,炮手們百姓按照火炮的操作規程來進行瞄準、裝填彈藥,一次小小的意外,不但有可能傷及自身,也有可能釀成一次大的軍事事故,影響大軍的成敗!”
炮科裏的軍官被學員們戲稱為軍校裏的“高材生”,這是因為炮科報名的人多,刷下來的也多。
炮科要考幾何、三角函數等數學科目,雖然都是最簡單的,但是仍然有大量的軍官培訓過後通不過,而最後能通過的,都是裏麵的“學霸”。
盡管如此,步兵科的學員依然是信心滿滿,並且經常洗嘴裏麵口放狂言:火炮打得再猛,最後還不是我們步兵一刀一槍解決戰鬥!
至於騎兵科,參加的軍官最多,因為這一科所需要學習和掌握的知識最少,一群軍中的大老粗紛紛是蜂擁而上。要不是軍校有明確的數量要求,隻怕軍校裏麵超過一半的都是騎兵軍官。
這也是,無論是步兵科、炮兵科、還是輜重科,別人手裏的筆記厚厚一疊,騎兵科的兩頁紙就行。
至於水兵科,因為主要使用的是火器,所以水兵科的軍官也要接受火器的培訓,同時又要學習相應的水兵知識。
水兵科最為枯燥和嚴厲,軍官除了要學習基本的火器知識,步兵訓練內容,還有水上、海上訓練內容,以及對火炮的維修,維護等。
“到了水上或者海上,對於使用的火炮,若是經常擦拭,以確保火炮的幹燥和不能生鏽。但要一定要特殊密封,而且要經常檢查,以防潮濕,影響戰鬥。”
“不要用千裏鏡直接觀察太陽,強烈的陽光經望遠鏡的聚焦,就像放大鏡聚光一樣,會灼傷你的眼睛;擦拭透鏡片時,要用附帶的絨布或其他柔軟、潔淨的布,不要用贓東西或者粗燥的物體!”
自從河北有了玻璃工廠,忠義軍中的軍官便都配起了千裏鏡,也就是後世的望遠鏡,大小軍官人手一個。
“作為一名軍官,首先是一名軍人,軍事訓練水平是他們每一個人安身立命之根本。戰場上,軍官們要身先士卒,若是跑不動、打不動,那就是整個軍官的恥辱。一將無能、禍及三軍,軍官們不要拿士兵們的性命,來做他們戰場的賭注。否則,軍官們就是全軍的罪人,是世人的笑柄!”
這些話,剛進“講武堂”的第一天,王鬆已經和他們講過,每個人都已熟記於心。
每日紅日初升,就可以看到一隊隊的軍官在教場上喊著號子,整齊地奔跑。除了每日半天的文化理論課,還有小半天的軍事訓練,以確保他們的體能不能被落下。
本來,這些軍官就是軍中的勇士,對於武力的考核,基本上都是小菜一碟。而對於許多人來說,相對於枯燥的課堂知識,他們更喜歡這樣的軍事訓練,而各科之間的爭鬥也是異常的激烈。
“衛國,你一定行的!”
“李壯,別丟了咱們水軍的臉!”
李衛國拿著一杆包著棍頭的長棍,戴上護具,走進了場中,和對麵的李壯麵麵相對。
教場上,其他正在散步、閑聊的學員,全部都聚了過來,來觀看這一場晚飯後司空見慣的“海炮之戰”。
這樣的比試,幾乎每天都在進行。贏得一方興高采烈,輸的一方則是知恥後勇。
“李壯,現在認輸還來得及!”
李衛國摸著槍杆,冷冷地說道。
“李衛國,你們炮科是不是沒人了,竟然派你出來,這不是找虐嗎!”
“大言不慚,先贏了再說!你們水軍也就是在水上厲害,到了地麵上,就是軟腳鬼!”
外麵的助威聲和呐喊聲不斷響起,“水軍”,“炮兵”的助威聲更是熱烈。
拚刺進行的非常激烈,李衛國一個不慎,腳下一個踉蹌,已經被李壯一槍刺在了胸部,跌了出去。
水兵科的學員們歡唿了起來,炮兵科的則是無精打采。
李衛國沮喪地脫掉護具,炮兵科的學員們圍了上來,安慰李衛國。
一眾學員紛紛散去,教場上又恢複了剛才的樣子,三三兩兩散步聊天的學員,還有一些訓練狂,正在教場上跑著,揮灑著自己的汗水。
李壯誌得意滿,經過講武堂大堂前,無意中看到李寶在一大群水師將領的陪伴下出來,人人麵色凝重。
李壯不由得心裏一咯噔,冬日剛過,李寶千裏迢迢從流求趕來,恐怕是有大事發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