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早已過立春,天氣已經變暖,人們早已經換上了春衫。洺水清澈透底,歡快地流著;野外綠色一片,燕子在天空翱翔,柳絮飛舞。溫暖的陽光讓人昏昏欲睡,野外到處都是踏青的人們。
黃馨還是呆在固鎮,並沒有迴到大名府去。她害怕迴去,一看到王鬆和趙多福相偎相依的場麵,她就心裏難受。
坐在洺水岸邊,看著河中魚兒輕盈的遊動,岸邊的柳枝倒映在水中,微風吹來,波光粼粼,黃馨不由得從心底暗歎了一聲。
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翠樓上凝妝遠望的女子,還有心裏的人兒在等待,自己卻隻能望極春愁,感歎落花隨流水而去的無奈了。
雖然她如今執掌貿易大權,火器和玻璃的買賣都是由她一手掌控。但是私底下,黃馨隻是希望自己是王鬆的入幕之賓,而不是處在這樣一個幫手的位置。
雖然忠義軍的將領對她都是禮敬有加,她的身份依然也是尊寵無比,但她心裏還是有那麽一些放不開。
“王相公攜內眷柔福公主現身忠烈祠”、“磁州知州趙應、滏陽知縣曹舉因貪墨枉法鋃鐺入獄”、“河東遼州莊稼長勢喜人”、“陝西募兵順利”……
黃馨有些煩躁地把報紙翻到另外一頁,上麵“張用擄掠江西”、“福建路義兵範汝為入建州”、“巨寇曹成擾荊湖經年,大戰官軍”、“洞庭湖義兵楊幺大破官軍”等等,全部都是江南糜爛的消息。官軍輸多勝少,看來這形勢並不樂觀。
由於報紙是宣府司下屬機構所辦,而這新聞的消息來源,又都來自忠義軍各處的情報處,使得很少有人去質疑它的真實性和道德風向標。
這也使得黃馨暗暗欽佩。也隻有那個男子,才能想到用辦報紙這一招,來發出自己的聲音,作為傳播消息的喉舌。
黃馨仔細地看了下去,從上麵的消息可以明明白白的看到,荊湖兩路已經是糜爛不堪,百姓不堪重負,光是曹成、楊幺兩路人馬,已經是二三十萬之眾。大宋朝廷腐敗不堪,剿滅這些巨寇和義軍,恐怕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蔡主事,有一群客人可能要你親自招待。他們來自荊湖,由王機宜親自陪同,說是有要事相商。”
聽到軍士的稟報,黃馨不由得一愣。這些客人,由王鬆的哥哥王青親自陪同,身份一定非常特殊。
難道說,這些人就是自己剛才在報紙上看到的荊湖群豪?
黃佐和張過心思各異,坐在大廳之中。眾人風餐露宿,碾轉到了開封府,然後又折到了河北。一路上所見所聞,都是大開眼界。
整齊寬闊的道路,即便是相見也是如是;一望無垠的莊稼,百姓安居樂業,奔忙於其中;商販來往於道路和運河之上,絡繹不絕。
大名府中,酒樓林立,商鋪遍地,其熱鬧景象更是令人眼花繚亂,直逼昔日汴梁城的繁華,而整潔和有序則更勝之。
更加可怕的是,過了揚州,運河之上到處都是忠義軍的巡邏戰船,直到河南、河北,往來不絕。
兩年不見,兩河已經是翻天覆地,變化之大,欣欣向榮,讓張過不由得感慨萬千。
到了大名府,張過也沒有想到,王青竟然會親自接見自己一行人。二人秘密交談後,王青便帶著黃佐、張過一行人去了“中華鋼鐵製作總司”,也就是原來的鐵坊。
巨大的煙筒、上千的雇員
、源源不斷地有火炮、手榴彈、炮彈生產出來,一行人,包括張過自己都傻了眼。
黃佐連連搖頭。義軍還在泥濘地裏為搶點糧食而不得不大動幹戈,對方卻已經是精兵強將,開府建衙,牧民一方,控製了大半個北地,莫由來的地讓人氣餒。
“張過,你說這忠義軍會爽快地把火器賣給咱們嗎?”
趁王青出去的機會,黃佐悄悄問道。
“大哥,你就放心吧!”
張過輕聲道:“就怕咱們帶的銀兩不夠!”
黃佐點了點頭。對方從昨日到現在,一直都是禮敬有加,甚是殷勤,不可能快要交易了才反悔。
“王大哥,到底是如何樣的客商,怎麽連你也來了,看樣子是條大魚?”
進了門,黃馨對迎上來的王青笑道。
“你們都先出去,守住外麵,不要讓任何人靠近!”
待眾人出去,王青才低聲道:“賢妹,確實是條大魚,咱們坐下再說。”
黃馨心裏一驚,心裏已經猜到了幾分。
“王大哥,此事我略知一二,你直言無妨。”
“賢妹果然是冰雪聰明!”
王青搖頭道:“隻可惜我家二郎榆木疙瘩,隻想著顧念舊情,和那趙多福廝纏在一起,對你甚是不公!”
黃馨臉色微紅,輕聲道:“王相公宅心仁厚,柔福公主千裏北上,二人苦盡甘來。王大哥有話直說,小妹洗耳恭聽就是。”
王青低聲道:“賢妹,這新來的幾位,乃是荊湖洞庭湖的義軍,如今已有十幾萬人。雖說是烏合之眾,但若是能立足,勢力不可小覷。如今義軍和朝廷對抗,雖然屢敗官軍,卻是死傷慘重。究其原因,就是沒有火器!”
“王大哥想賣火器給義軍,卻不想被王相公知道?”
黃馨心知肚明,也是輕聲道:“隻是紙包不住火,此事一旦被王相公得知,恐怕後果不堪設想!”
“沒有什麽不堪設想。”
王青笑道:“二郎難道還能殺了我不成。軍中將領都不願他和宋室糾纏不清。咱們這麽做,隻是幫他拿主意。”
看黃馨還在猶豫,王青道:“賢妹,我娘和我,早已把你當成一家人。咱們這麽做,也是在幫二郎。你可不能袖手旁觀!”
黃馨心頭一熱,點頭道:“王大哥,我聽你的。”
看到黃馨進來,黃佐、張過二人都是一驚,沒想到負責這事的,竟然是個少女。
王青在一旁笑道:“二位兄弟,黃小娘子乃是王相公最信任的人,你們有什麽事情,和他直談就是。”
黃佐和張過趕緊站起來,一起抱拳道:“見過黃小娘子。”
“黃小娘子,想必這位大官人已經和你說了我等之事。”
黃佐道:“我兄弟計劃買100門火炮帶彈藥,5,000枚手榴彈,還請在價錢上予以照顧。在下等感激不盡。”
黃馨和王青對了一下眼色,黃馨沉思了一下,輕聲道:“張兄弟和王大官人有舊,我就照顧你們一下,按最低的價格給你。一門火炮200貫錢,再帶30次發射的彈藥。手榴彈一枚3貫錢,再送你100枚。這已經是曆來的最低價,你們覺得如何?”
黃佐和張過相顧一下,都是點點頭。這樣的價格,已經和昨日的下降了不少。二人
迴去,也有了交代。
“二位客官,若是有多餘的銀兩,可以再付一些定錢,多買一些火器迴去,到了洞庭湖再付剩下的銀兩。火器這東西,一旦打起大仗來,消耗甚快,不可不備。”
黃佐大喜,抱拳道:“那就多謝黃小娘子和王大官人了。我等要再好好計算一下!”
若是如此,那麽二人就可以帶迴更多的火器,這一趟就是物超所值了。
王青擺擺手道:“二位兄弟慢慢算,倒是不急。不過,有一件事我卻要說在前頭,二位務必要記住!”
黃佐抱拳道:“大官人有何事需要交待,在下等洗耳恭聽。”
王青正色道:“二位兄弟也知道王相公和大宋朝廷的關係。我家相公並不想節外生枝,因此,咱們之間的買賣,希望二位兄弟守口如瓶,不要向外人泄露,以免我家相公難做。”
黃佐恍然大悟,連忙點頭道:“大官人放心,在下等人答應就是,絕不會讓王相公難做!”
洺水河邊,看到一個個裝滿火炮和手榴彈的木箱被裝上船隻,黃佐滿心歡喜。200門火炮,90發的彈藥,足足多了兩倍。一萬顆手榴彈,也是原來計劃的兩倍。而且這些火器,還有對方的戰船一路護送,直到九江口。這一次,他們可以說是滿載而歸了。
張過登上了貨船。臨行前,王青告訴他,讓他一定扶助義軍,好好做一番“事業”。張過心知肚明,告辭而去。
看到船隻順水遠去,黃馨輕輕言道道:“官府橫征暴斂,百姓揭竿而起,官府又血腥鎮壓,百姓隻能殊死反抗。兩者肆意橫行,百姓流離失所,白骨如山。王大哥,我也不知,自己做對了沒有?”
“我們不賣火器,百姓死傷的更多!”
王青冷冷道:“百姓揭竿而起,還不是官府做的孽!官府若是愛民如子,又那裏來的百姓起義!張過說過,義軍中了官軍的埋伏,一萬義兵被困在蘆葦蕩中,被官兵放火燒死,其狀慘不忍睹。義軍對官軍恨之入骨,自然是更不會手下留情,殺俘、坑俘,抽筋扒皮,屢見不鮮。”
大宋朝廷對外割地賠款、奴顏婢膝,對內卻是橫征暴斂、瘋狂鎮壓。百姓對朝廷,早已經失去敬畏之心。若不是朝廷尚有實力,不定早已經被各地的義軍推翻了。
保衛地球、維護宇宙和平的任務,就交給大宋朝廷了。
急促的敲門聲響起,王青打開房門,衛士焦急地說道:“大官人,相公讓你和黃小娘子馬上迴大名府,說是有要事相商!”
王青心裏麵一驚,難道說自己的事情已經被弟弟發現?
“相公有沒有說什麽事情?”王青臉上一紅,趕緊把頭轉向了一側。
“小人也不知是如何迴事?”
衛士奇怪地看了王青一眼,顯然沒想到王青也不知道是什麽事情。
“聽兄弟們說,好像是南邊朝廷的使者到了,看樣子陣容不小。相公猶豫不決,所以讓大夥一起相商。究竟是什麽事情,可能到了大名府,才能知曉。”
王青大吃一驚,無事不登三寶殿。大宋朝廷的使者到此,恐怕是懷柔招撫吧。
自忠義軍在兩河之地站穩腳跟,這還是大宋朝廷的第一次公開派使。經曆過驅虎吞狼、自救不暇,如今風雨飄搖、江山幾近不保的大宋朝廷,終於向它的“佞臣”王鬆低頭了。
黃馨還是呆在固鎮,並沒有迴到大名府去。她害怕迴去,一看到王鬆和趙多福相偎相依的場麵,她就心裏難受。
坐在洺水岸邊,看著河中魚兒輕盈的遊動,岸邊的柳枝倒映在水中,微風吹來,波光粼粼,黃馨不由得從心底暗歎了一聲。
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翠樓上凝妝遠望的女子,還有心裏的人兒在等待,自己卻隻能望極春愁,感歎落花隨流水而去的無奈了。
雖然她如今執掌貿易大權,火器和玻璃的買賣都是由她一手掌控。但是私底下,黃馨隻是希望自己是王鬆的入幕之賓,而不是處在這樣一個幫手的位置。
雖然忠義軍的將領對她都是禮敬有加,她的身份依然也是尊寵無比,但她心裏還是有那麽一些放不開。
“王相公攜內眷柔福公主現身忠烈祠”、“磁州知州趙應、滏陽知縣曹舉因貪墨枉法鋃鐺入獄”、“河東遼州莊稼長勢喜人”、“陝西募兵順利”……
黃馨有些煩躁地把報紙翻到另外一頁,上麵“張用擄掠江西”、“福建路義兵範汝為入建州”、“巨寇曹成擾荊湖經年,大戰官軍”、“洞庭湖義兵楊幺大破官軍”等等,全部都是江南糜爛的消息。官軍輸多勝少,看來這形勢並不樂觀。
由於報紙是宣府司下屬機構所辦,而這新聞的消息來源,又都來自忠義軍各處的情報處,使得很少有人去質疑它的真實性和道德風向標。
這也使得黃馨暗暗欽佩。也隻有那個男子,才能想到用辦報紙這一招,來發出自己的聲音,作為傳播消息的喉舌。
黃馨仔細地看了下去,從上麵的消息可以明明白白的看到,荊湖兩路已經是糜爛不堪,百姓不堪重負,光是曹成、楊幺兩路人馬,已經是二三十萬之眾。大宋朝廷腐敗不堪,剿滅這些巨寇和義軍,恐怕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蔡主事,有一群客人可能要你親自招待。他們來自荊湖,由王機宜親自陪同,說是有要事相商。”
聽到軍士的稟報,黃馨不由得一愣。這些客人,由王鬆的哥哥王青親自陪同,身份一定非常特殊。
難道說,這些人就是自己剛才在報紙上看到的荊湖群豪?
黃佐和張過心思各異,坐在大廳之中。眾人風餐露宿,碾轉到了開封府,然後又折到了河北。一路上所見所聞,都是大開眼界。
整齊寬闊的道路,即便是相見也是如是;一望無垠的莊稼,百姓安居樂業,奔忙於其中;商販來往於道路和運河之上,絡繹不絕。
大名府中,酒樓林立,商鋪遍地,其熱鬧景象更是令人眼花繚亂,直逼昔日汴梁城的繁華,而整潔和有序則更勝之。
更加可怕的是,過了揚州,運河之上到處都是忠義軍的巡邏戰船,直到河南、河北,往來不絕。
兩年不見,兩河已經是翻天覆地,變化之大,欣欣向榮,讓張過不由得感慨萬千。
到了大名府,張過也沒有想到,王青竟然會親自接見自己一行人。二人秘密交談後,王青便帶著黃佐、張過一行人去了“中華鋼鐵製作總司”,也就是原來的鐵坊。
巨大的煙筒、上千的雇員
、源源不斷地有火炮、手榴彈、炮彈生產出來,一行人,包括張過自己都傻了眼。
黃佐連連搖頭。義軍還在泥濘地裏為搶點糧食而不得不大動幹戈,對方卻已經是精兵強將,開府建衙,牧民一方,控製了大半個北地,莫由來的地讓人氣餒。
“張過,你說這忠義軍會爽快地把火器賣給咱們嗎?”
趁王青出去的機會,黃佐悄悄問道。
“大哥,你就放心吧!”
張過輕聲道:“就怕咱們帶的銀兩不夠!”
黃佐點了點頭。對方從昨日到現在,一直都是禮敬有加,甚是殷勤,不可能快要交易了才反悔。
“王大哥,到底是如何樣的客商,怎麽連你也來了,看樣子是條大魚?”
進了門,黃馨對迎上來的王青笑道。
“你們都先出去,守住外麵,不要讓任何人靠近!”
待眾人出去,王青才低聲道:“賢妹,確實是條大魚,咱們坐下再說。”
黃馨心裏一驚,心裏已經猜到了幾分。
“王大哥,此事我略知一二,你直言無妨。”
“賢妹果然是冰雪聰明!”
王青搖頭道:“隻可惜我家二郎榆木疙瘩,隻想著顧念舊情,和那趙多福廝纏在一起,對你甚是不公!”
黃馨臉色微紅,輕聲道:“王相公宅心仁厚,柔福公主千裏北上,二人苦盡甘來。王大哥有話直說,小妹洗耳恭聽就是。”
王青低聲道:“賢妹,這新來的幾位,乃是荊湖洞庭湖的義軍,如今已有十幾萬人。雖說是烏合之眾,但若是能立足,勢力不可小覷。如今義軍和朝廷對抗,雖然屢敗官軍,卻是死傷慘重。究其原因,就是沒有火器!”
“王大哥想賣火器給義軍,卻不想被王相公知道?”
黃馨心知肚明,也是輕聲道:“隻是紙包不住火,此事一旦被王相公得知,恐怕後果不堪設想!”
“沒有什麽不堪設想。”
王青笑道:“二郎難道還能殺了我不成。軍中將領都不願他和宋室糾纏不清。咱們這麽做,隻是幫他拿主意。”
看黃馨還在猶豫,王青道:“賢妹,我娘和我,早已把你當成一家人。咱們這麽做,也是在幫二郎。你可不能袖手旁觀!”
黃馨心頭一熱,點頭道:“王大哥,我聽你的。”
看到黃馨進來,黃佐、張過二人都是一驚,沒想到負責這事的,竟然是個少女。
王青在一旁笑道:“二位兄弟,黃小娘子乃是王相公最信任的人,你們有什麽事情,和他直談就是。”
黃佐和張過趕緊站起來,一起抱拳道:“見過黃小娘子。”
“黃小娘子,想必這位大官人已經和你說了我等之事。”
黃佐道:“我兄弟計劃買100門火炮帶彈藥,5,000枚手榴彈,還請在價錢上予以照顧。在下等感激不盡。”
黃馨和王青對了一下眼色,黃馨沉思了一下,輕聲道:“張兄弟和王大官人有舊,我就照顧你們一下,按最低的價格給你。一門火炮200貫錢,再帶30次發射的彈藥。手榴彈一枚3貫錢,再送你100枚。這已經是曆來的最低價,你們覺得如何?”
黃佐和張過相顧一下,都是點點頭。這樣的價格,已經和昨日的下降了不少。二人
迴去,也有了交代。
“二位客官,若是有多餘的銀兩,可以再付一些定錢,多買一些火器迴去,到了洞庭湖再付剩下的銀兩。火器這東西,一旦打起大仗來,消耗甚快,不可不備。”
黃佐大喜,抱拳道:“那就多謝黃小娘子和王大官人了。我等要再好好計算一下!”
若是如此,那麽二人就可以帶迴更多的火器,這一趟就是物超所值了。
王青擺擺手道:“二位兄弟慢慢算,倒是不急。不過,有一件事我卻要說在前頭,二位務必要記住!”
黃佐抱拳道:“大官人有何事需要交待,在下等洗耳恭聽。”
王青正色道:“二位兄弟也知道王相公和大宋朝廷的關係。我家相公並不想節外生枝,因此,咱們之間的買賣,希望二位兄弟守口如瓶,不要向外人泄露,以免我家相公難做。”
黃佐恍然大悟,連忙點頭道:“大官人放心,在下等人答應就是,絕不會讓王相公難做!”
洺水河邊,看到一個個裝滿火炮和手榴彈的木箱被裝上船隻,黃佐滿心歡喜。200門火炮,90發的彈藥,足足多了兩倍。一萬顆手榴彈,也是原來計劃的兩倍。而且這些火器,還有對方的戰船一路護送,直到九江口。這一次,他們可以說是滿載而歸了。
張過登上了貨船。臨行前,王青告訴他,讓他一定扶助義軍,好好做一番“事業”。張過心知肚明,告辭而去。
看到船隻順水遠去,黃馨輕輕言道道:“官府橫征暴斂,百姓揭竿而起,官府又血腥鎮壓,百姓隻能殊死反抗。兩者肆意橫行,百姓流離失所,白骨如山。王大哥,我也不知,自己做對了沒有?”
“我們不賣火器,百姓死傷的更多!”
王青冷冷道:“百姓揭竿而起,還不是官府做的孽!官府若是愛民如子,又那裏來的百姓起義!張過說過,義軍中了官軍的埋伏,一萬義兵被困在蘆葦蕩中,被官兵放火燒死,其狀慘不忍睹。義軍對官軍恨之入骨,自然是更不會手下留情,殺俘、坑俘,抽筋扒皮,屢見不鮮。”
大宋朝廷對外割地賠款、奴顏婢膝,對內卻是橫征暴斂、瘋狂鎮壓。百姓對朝廷,早已經失去敬畏之心。若不是朝廷尚有實力,不定早已經被各地的義軍推翻了。
保衛地球、維護宇宙和平的任務,就交給大宋朝廷了。
急促的敲門聲響起,王青打開房門,衛士焦急地說道:“大官人,相公讓你和黃小娘子馬上迴大名府,說是有要事相商!”
王青心裏麵一驚,難道說自己的事情已經被弟弟發現?
“相公有沒有說什麽事情?”王青臉上一紅,趕緊把頭轉向了一側。
“小人也不知是如何迴事?”
衛士奇怪地看了王青一眼,顯然沒想到王青也不知道是什麽事情。
“聽兄弟們說,好像是南邊朝廷的使者到了,看樣子陣容不小。相公猶豫不決,所以讓大夥一起相商。究竟是什麽事情,可能到了大名府,才能知曉。”
王青大吃一驚,無事不登三寶殿。大宋朝廷的使者到此,恐怕是懷柔招撫吧。
自忠義軍在兩河之地站穩腳跟,這還是大宋朝廷的第一次公開派使。經曆過驅虎吞狼、自救不暇,如今風雨飄搖、江山幾近不保的大宋朝廷,終於向它的“佞臣”王鬆低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