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天聖元年,因國勢穩定,淮鹽得以成長。是時,兩淮之通、楚2州各設7個鹽場,泰州8個鹽場,海州有板浦、惠澤、洛要3個鹽場,漣水軍1場,共26場,最高年產鹽額24468萬斤。
漣水軍,位於淮水北岸,緊靠出海口,距離楚州不到百裏。自從金人南下,肆虐兩淮,地方盜匪四起,這地麵上百姓的日子就更難過了。
作為土生土長的漣水軍人,陳平就是靠這出海口、淮河岸邊的鹽場生活。
鹽場的運鹽船你來我往,帶動了漣水軍本地的飲食、商業繁榮。岸邊的酒店、茶樓、餐館鱗次櫛比,比比皆是。
金人南下,漣水軍守兵一日即潰,昔日繁華落盡、變成了斷壁殘垣,一片蕭條。百姓要麽躲入河汊縱橫的港灣中躲藏,要麽順著運河南下,向南方、湖廣等地逃去。
陳平祖孫幾輩就靠淮水岸邊自家的酒店度日,店中的鮮魚供應一般都是他從海邊出沒風波裏所獲。借助著漣水軍鹽場的鹽業,供應來往客人,也足夠一家人安居樂業。
岸邊的一棟破舊房屋裏,陳平和妻子圍著火堆,鍋裏正在燉著魚湯。
已是夏日,二人身上還是一件棉衣,也早破爛不堪,卻都又赤著腳,上麵全部都是汙泥。連日來的大雨讓他們的鞋子早已經髒透濕透,放在火堆旁烤著。
天地間一片漆黑死寂,大雨磅礴,河水瘋狂卷湧著,即便坐在屋內,也能聽到巨大的奔浪聲,滾滾向東邊的海口咆哮而去。
破屋中早已經泥濘一片。雨水不斷地從屋頂的破爛處淌下來,即便有瓢盆盛水,雨水也是弄的滿地都地泥濘。
陳平和妻子呆在屋中唯一幹燥的一塊地方,冷風不斷地從外麵吹進來,盡管是深夜,也是寒意逼人。
“官人,沒吃沒喝的,這以後的日子可如何過啊?”
妻子披著一件棉衣,裏麵的破衣露出許多肌膚來,她臉色通紅,兩行鼻涕流了出來,鼻子使勁地吸著,尚自不知。
“娘子,你喝點魚湯,肚子暖和些。等天亮了,雨小些,我去把船修修,以後睡在船上,心裏也踏實些!”
看到妻子蒼老憔悴的麵容,陳平心裏麵猛地一痛。自從金兵南下,燒殺搶掠,父母以及兩個兒子被殺後,妻子就沉默消瘦了下去。
陳平明白,兩個幼子的喪生,對妻子的打擊實在太大,使得她年紀輕輕一夜白頭,人也變的混沌不清起來。
再加上饑寒交迫,饑一頓飽一頓,人整個地萎靡不振,老態龍鍾。
“相公,我這身子骨,若是扛不住了,你可要照顧好自己!”
陳平苦笑了一下,輕聲道:“別說傻話!咱們都得好好活下去!”
火光搖弋,夫妻兩個人相偎相依,靠著牆根的破棉褥睡了過去。
迷迷糊糊中,耳邊的雨聲消失,陳平睜開眼睛,天色已經大亮。
早上,沒有聽到村子裏老光棍漢陳小乙的那習慣的讓人難受的胡琴聲,看來也是兇多吉少,給餓死病死了吧。
眼前的火堆早已熄滅,隻剩下一堆青灰,陳平向旁邊看去,妻子卻已經不在屋中。
陳平心裏麵一驚,妻子這一陣子迷糊不清,這一大清早的,她又能去什麽地方?
陳平拿起短刀,奔出屋外,四處打量,清晨的原野上雜草叢生,高可及胸,一望無垠。陳平仔細打量,破屋前爛泥中的一串醒目的腳印,一直向河邊延伸而去。
陳平心急如焚,在泥漿裏麵,深一腳淺一腳的向河邊奔去。
腳印延伸到了岸邊,就再也看不到。陳平悲憤交加,沿著岸邊向下遊搜尋而去。大約找了五六裏,在冰冷的淺水處,看到了那熟悉的青色棉襖,他心裏“咯噔”了一下,趕緊奔了過去。
他淌入水中,撥開小樹周圍的雜物,把妻子的屍體小心翼翼拉了上去。
妻子麵色平靜,看來走得很安詳。陳平把刀插迴腰間,把妻子的屍體背上,步履艱難地向迴趕去。
一路上,不時的碰到出來覓食的難民,許多人就在岸邊,尋找上遊衝下來的雜物,看能不能找到一鱗半爪能吃的東西。
碰到背著妻子屍體的陳平,大多數難民們都是麵無表情,臉色青黃。這年頭,誰家裏沒死過幾個人,大家早已經都麻木了。
幾個難民上來,跟在陳平後麵,一直追著陳平說話。陳平不斷搖頭,最後甚至怒罵起來,拔出了刀子來。
“反正都是死人,換一下,大家都有得吃的!”
“就這樣拖迴去,大家早晚都得餓死!”
“我女兒剛沒氣兩天,新鮮著呢。換一下如何”
陳平“霍”地轉過身,拔出刀來,大聲咆哮了起來。
“還不滾開!”
看到陳平膀大腰圓,孔武有力,手裏又有明晃晃的利刃,幾個難民才怏怏而去。
一座小墳頭在破屋外立了起來,就在父母兒子大墳的旁邊。陳平使勁磕了幾個頭,這才晃晃悠悠站了起來。
生逢亂世,人命就如草芥一般,死了的人縱然可以一了百了,活著的人,卻無論如何還得想辦法殫精竭慮地活著。
陳平雙眼通紅,站了起來。他踏進破屋裏麵,靠著破牆坐了下來。這幾天,他得時刻注意著妻子的墳頭,以免妻子的屍體被人刨出來,當了吃食。
不知過了多久,迷迷糊糊中,外麵忽然響起了震天的喊叫聲,陳平緊閉的眼睛一下了睜了開來。
他邁出破屋,向著前麵看去。隻見無數的難民從河邊各處的斷壁殘垣中、蘆葦蕩中、發瘋一般地向岸邊湧去。
淮河岸邊,許多難民跪在泥水中,不停地磕著頭,仿佛遇見了救星一般。
天空依然陰霾密布,江麵上一層輕霧。若隱若現之中,幾片高大的油帆映入陳平的眼簾。盡管距離尚遠,陳平也清清楚楚地看到了旗子上麵鬥大的“王”字和“宋”字。
“是忠義軍來了!是王相公的隊伍來了!”
此起彼伏的叫喊聲充滿了整個原野,淮水岸邊,無數的宋人百姓一起,哭喊著跪在地上。而在距離岸邊的不遠處,正有漫山遍野的難民拖家攜口,向岸邊掙紮著奔去。
陳平夾在難民人群中,踉踉蹌蹌,瘋狂向前,絲毫不懼寒冷。他按耐住心頭的激動,一顆心像是要跳出來了一樣,大踏步向船隻的地方而去。
“趕緊派士卒維持秩序,準備熬粥,接濟百姓。”
李寶從一艘大船上下來,腳踩上岸邊濕硬的土地,看著兩岸無數衣衫襤褸、哭喊一片的百姓奔湧而來,不禁睜大了眼睛。
老天爺呀,怎麽會有這麽多的難民
這些人頭發蓬亂如野草,麵黃肌瘦,衣衫破爛,很多人大冷天的還穿著單衣,也不知道他們在這岸邊的殘垣斷壁裏麵,經受了怎樣的苦難
此番他奉命南下,旨在打通海路,迎接黃師舜從福建沿海送來的海船,占領一處港口,打造海軍。
不用說,他也知道,王鬆要的是淮海出海口,以及流求這個南下北上的根據地。
據說琉球群島長達上千裏,島上有大量的硫磺,王鬆還畫出了其中的幾處地方。
雖然手中有草圖,李某心裏也是七上八下。無論是流求,還是幾千裏長的琉球海島,要想找到硫磺的產地,殊非易事。
王鬆授予了他諸海沿岸製置使一職,外兼流求刺史,讓他處置一切與海域有關的戰事。
流求刺史,承北望南。王鬆如此看重,必然是要對江南,甚至是海外用兵。
一路過來,沿運河而下,忠義軍的戰船憑借著船堅炮利,順便掃蕩了河麵上偽齊的幾十艘水師戰船,一舉平定了淮水以北的內陸河麵。
隻要沿著漣水軍東進,不到一個時辰,就可以入海,或北上海州、密州,或南下揚州、明州,適應海軍的海港足足有五六個之多。
南下占據流求,形成一處海軍基地,北上的話,也不會和大宋朝廷發生任何衝突,海州和膠西灣,都是海軍駐紮的優良港灣。
南下則可以控製楚州、泰州、通州的淮鹽,完完全全解決忠義軍的餉銀問題。
岸邊的士卒正在岸邊忙著搭鍋造飯,無數的難民圍在一旁,或坐或躺或站,卻是規規矩矩,誰也不敢上前滋擾喧嘩。
任是誰都看得出,這些家夥喊的讓人心熱,可是軍紀森嚴,透著那麽一股殺氣。
怪不得忠義軍殺賊無數,光一看這軍容,就知道名不虛傳。
“吃完飯,把這些百姓都向京畿周圍、或是河北、河東運送,免得丟了性命!”
將士們都是義憤填膺,搖頭歎息。兩淮之地兩年三熟,甚至一年兩熟,百姓曆來安居樂業,不愁吃穿。
誰知金人一來,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地方盜匪橫生,直若人間地獄。
“誰出過海,出過海的可以馬上上船,加入忠義軍水師!”
李壯大聲呐喊,難民裏走出來一片,密密麻麻。
“將軍,小人出過海!”
“小人出過,去過高麗!”
長在海邊的漢子,許多人都是海上能手,水手、綱首比比皆是。
陳平經常架船出海,自然是不居人後。
“兄弟們,你們都是心甘情願對抗金人嗎”
看到岸邊一群衣衫襤褸、麵色各異的難民們,李寶沉聲問道。
“隻要能跟著忠義軍殺金人,為死去的家人報仇,小人做牛做馬,心甘情願!”
“小人願意,隻要給口飯吃就行!”
李寶點點頭道:“我可以收下你們。不過軍令如山,一旦到了軍中,就要接受軍規軍法,否則就要嚴懲!”
眾人一起稽首道:“多謝將軍!”
李寶點了點頭。留下江船帶領一部將士占據楚州,駐守漣水軍,修築河堤,建船塢船廠,其他的戰船則是繼續南下,等到了流求,這些新募的百姓,還得好好地訓練一下。
突然,岸邊的百姓人群中響起了嬰兒的哭啼聲。有百姓在人群中大聲叫喊,對周圍人連連作揖,顯然欣喜之極。
陳平心中一顫,向旁人謝禮的是村裏的陳員外一家,看來陳員外有了孫兒。那個嬰兒應該是他三代單傳的孫兒,想不到在此風雨飄搖的時節,卻出生了。
漣水軍,位於淮水北岸,緊靠出海口,距離楚州不到百裏。自從金人南下,肆虐兩淮,地方盜匪四起,這地麵上百姓的日子就更難過了。
作為土生土長的漣水軍人,陳平就是靠這出海口、淮河岸邊的鹽場生活。
鹽場的運鹽船你來我往,帶動了漣水軍本地的飲食、商業繁榮。岸邊的酒店、茶樓、餐館鱗次櫛比,比比皆是。
金人南下,漣水軍守兵一日即潰,昔日繁華落盡、變成了斷壁殘垣,一片蕭條。百姓要麽躲入河汊縱橫的港灣中躲藏,要麽順著運河南下,向南方、湖廣等地逃去。
陳平祖孫幾輩就靠淮水岸邊自家的酒店度日,店中的鮮魚供應一般都是他從海邊出沒風波裏所獲。借助著漣水軍鹽場的鹽業,供應來往客人,也足夠一家人安居樂業。
岸邊的一棟破舊房屋裏,陳平和妻子圍著火堆,鍋裏正在燉著魚湯。
已是夏日,二人身上還是一件棉衣,也早破爛不堪,卻都又赤著腳,上麵全部都是汙泥。連日來的大雨讓他們的鞋子早已經髒透濕透,放在火堆旁烤著。
天地間一片漆黑死寂,大雨磅礴,河水瘋狂卷湧著,即便坐在屋內,也能聽到巨大的奔浪聲,滾滾向東邊的海口咆哮而去。
破屋中早已經泥濘一片。雨水不斷地從屋頂的破爛處淌下來,即便有瓢盆盛水,雨水也是弄的滿地都地泥濘。
陳平和妻子呆在屋中唯一幹燥的一塊地方,冷風不斷地從外麵吹進來,盡管是深夜,也是寒意逼人。
“官人,沒吃沒喝的,這以後的日子可如何過啊?”
妻子披著一件棉衣,裏麵的破衣露出許多肌膚來,她臉色通紅,兩行鼻涕流了出來,鼻子使勁地吸著,尚自不知。
“娘子,你喝點魚湯,肚子暖和些。等天亮了,雨小些,我去把船修修,以後睡在船上,心裏也踏實些!”
看到妻子蒼老憔悴的麵容,陳平心裏麵猛地一痛。自從金兵南下,燒殺搶掠,父母以及兩個兒子被殺後,妻子就沉默消瘦了下去。
陳平明白,兩個幼子的喪生,對妻子的打擊實在太大,使得她年紀輕輕一夜白頭,人也變的混沌不清起來。
再加上饑寒交迫,饑一頓飽一頓,人整個地萎靡不振,老態龍鍾。
“相公,我這身子骨,若是扛不住了,你可要照顧好自己!”
陳平苦笑了一下,輕聲道:“別說傻話!咱們都得好好活下去!”
火光搖弋,夫妻兩個人相偎相依,靠著牆根的破棉褥睡了過去。
迷迷糊糊中,耳邊的雨聲消失,陳平睜開眼睛,天色已經大亮。
早上,沒有聽到村子裏老光棍漢陳小乙的那習慣的讓人難受的胡琴聲,看來也是兇多吉少,給餓死病死了吧。
眼前的火堆早已熄滅,隻剩下一堆青灰,陳平向旁邊看去,妻子卻已經不在屋中。
陳平心裏麵一驚,妻子這一陣子迷糊不清,這一大清早的,她又能去什麽地方?
陳平拿起短刀,奔出屋外,四處打量,清晨的原野上雜草叢生,高可及胸,一望無垠。陳平仔細打量,破屋前爛泥中的一串醒目的腳印,一直向河邊延伸而去。
陳平心急如焚,在泥漿裏麵,深一腳淺一腳的向河邊奔去。
腳印延伸到了岸邊,就再也看不到。陳平悲憤交加,沿著岸邊向下遊搜尋而去。大約找了五六裏,在冰冷的淺水處,看到了那熟悉的青色棉襖,他心裏“咯噔”了一下,趕緊奔了過去。
他淌入水中,撥開小樹周圍的雜物,把妻子的屍體小心翼翼拉了上去。
妻子麵色平靜,看來走得很安詳。陳平把刀插迴腰間,把妻子的屍體背上,步履艱難地向迴趕去。
一路上,不時的碰到出來覓食的難民,許多人就在岸邊,尋找上遊衝下來的雜物,看能不能找到一鱗半爪能吃的東西。
碰到背著妻子屍體的陳平,大多數難民們都是麵無表情,臉色青黃。這年頭,誰家裏沒死過幾個人,大家早已經都麻木了。
幾個難民上來,跟在陳平後麵,一直追著陳平說話。陳平不斷搖頭,最後甚至怒罵起來,拔出了刀子來。
“反正都是死人,換一下,大家都有得吃的!”
“就這樣拖迴去,大家早晚都得餓死!”
“我女兒剛沒氣兩天,新鮮著呢。換一下如何”
陳平“霍”地轉過身,拔出刀來,大聲咆哮了起來。
“還不滾開!”
看到陳平膀大腰圓,孔武有力,手裏又有明晃晃的利刃,幾個難民才怏怏而去。
一座小墳頭在破屋外立了起來,就在父母兒子大墳的旁邊。陳平使勁磕了幾個頭,這才晃晃悠悠站了起來。
生逢亂世,人命就如草芥一般,死了的人縱然可以一了百了,活著的人,卻無論如何還得想辦法殫精竭慮地活著。
陳平雙眼通紅,站了起來。他踏進破屋裏麵,靠著破牆坐了下來。這幾天,他得時刻注意著妻子的墳頭,以免妻子的屍體被人刨出來,當了吃食。
不知過了多久,迷迷糊糊中,外麵忽然響起了震天的喊叫聲,陳平緊閉的眼睛一下了睜了開來。
他邁出破屋,向著前麵看去。隻見無數的難民從河邊各處的斷壁殘垣中、蘆葦蕩中、發瘋一般地向岸邊湧去。
淮河岸邊,許多難民跪在泥水中,不停地磕著頭,仿佛遇見了救星一般。
天空依然陰霾密布,江麵上一層輕霧。若隱若現之中,幾片高大的油帆映入陳平的眼簾。盡管距離尚遠,陳平也清清楚楚地看到了旗子上麵鬥大的“王”字和“宋”字。
“是忠義軍來了!是王相公的隊伍來了!”
此起彼伏的叫喊聲充滿了整個原野,淮水岸邊,無數的宋人百姓一起,哭喊著跪在地上。而在距離岸邊的不遠處,正有漫山遍野的難民拖家攜口,向岸邊掙紮著奔去。
陳平夾在難民人群中,踉踉蹌蹌,瘋狂向前,絲毫不懼寒冷。他按耐住心頭的激動,一顆心像是要跳出來了一樣,大踏步向船隻的地方而去。
“趕緊派士卒維持秩序,準備熬粥,接濟百姓。”
李寶從一艘大船上下來,腳踩上岸邊濕硬的土地,看著兩岸無數衣衫襤褸、哭喊一片的百姓奔湧而來,不禁睜大了眼睛。
老天爺呀,怎麽會有這麽多的難民
這些人頭發蓬亂如野草,麵黃肌瘦,衣衫破爛,很多人大冷天的還穿著單衣,也不知道他們在這岸邊的殘垣斷壁裏麵,經受了怎樣的苦難
此番他奉命南下,旨在打通海路,迎接黃師舜從福建沿海送來的海船,占領一處港口,打造海軍。
不用說,他也知道,王鬆要的是淮海出海口,以及流求這個南下北上的根據地。
據說琉球群島長達上千裏,島上有大量的硫磺,王鬆還畫出了其中的幾處地方。
雖然手中有草圖,李某心裏也是七上八下。無論是流求,還是幾千裏長的琉球海島,要想找到硫磺的產地,殊非易事。
王鬆授予了他諸海沿岸製置使一職,外兼流求刺史,讓他處置一切與海域有關的戰事。
流求刺史,承北望南。王鬆如此看重,必然是要對江南,甚至是海外用兵。
一路過來,沿運河而下,忠義軍的戰船憑借著船堅炮利,順便掃蕩了河麵上偽齊的幾十艘水師戰船,一舉平定了淮水以北的內陸河麵。
隻要沿著漣水軍東進,不到一個時辰,就可以入海,或北上海州、密州,或南下揚州、明州,適應海軍的海港足足有五六個之多。
南下占據流求,形成一處海軍基地,北上的話,也不會和大宋朝廷發生任何衝突,海州和膠西灣,都是海軍駐紮的優良港灣。
南下則可以控製楚州、泰州、通州的淮鹽,完完全全解決忠義軍的餉銀問題。
岸邊的士卒正在岸邊忙著搭鍋造飯,無數的難民圍在一旁,或坐或躺或站,卻是規規矩矩,誰也不敢上前滋擾喧嘩。
任是誰都看得出,這些家夥喊的讓人心熱,可是軍紀森嚴,透著那麽一股殺氣。
怪不得忠義軍殺賊無數,光一看這軍容,就知道名不虛傳。
“吃完飯,把這些百姓都向京畿周圍、或是河北、河東運送,免得丟了性命!”
將士們都是義憤填膺,搖頭歎息。兩淮之地兩年三熟,甚至一年兩熟,百姓曆來安居樂業,不愁吃穿。
誰知金人一來,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地方盜匪橫生,直若人間地獄。
“誰出過海,出過海的可以馬上上船,加入忠義軍水師!”
李壯大聲呐喊,難民裏走出來一片,密密麻麻。
“將軍,小人出過海!”
“小人出過,去過高麗!”
長在海邊的漢子,許多人都是海上能手,水手、綱首比比皆是。
陳平經常架船出海,自然是不居人後。
“兄弟們,你們都是心甘情願對抗金人嗎”
看到岸邊一群衣衫襤褸、麵色各異的難民們,李寶沉聲問道。
“隻要能跟著忠義軍殺金人,為死去的家人報仇,小人做牛做馬,心甘情願!”
“小人願意,隻要給口飯吃就行!”
李寶點點頭道:“我可以收下你們。不過軍令如山,一旦到了軍中,就要接受軍規軍法,否則就要嚴懲!”
眾人一起稽首道:“多謝將軍!”
李寶點了點頭。留下江船帶領一部將士占據楚州,駐守漣水軍,修築河堤,建船塢船廠,其他的戰船則是繼續南下,等到了流求,這些新募的百姓,還得好好地訓練一下。
突然,岸邊的百姓人群中響起了嬰兒的哭啼聲。有百姓在人群中大聲叫喊,對周圍人連連作揖,顯然欣喜之極。
陳平心中一顫,向旁人謝禮的是村裏的陳員外一家,看來陳員外有了孫兒。那個嬰兒應該是他三代單傳的孫兒,想不到在此風雨飄搖的時節,卻出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