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路,泉州,西城。
自宋室南遷以來,原本就富裕的福建路,就變得更加熱鬧和繁華了起來。
管理皇族的南外宗正司遷至泉州,隨帶一批宗室染織工匠,帶來羅、絹、紗、綾等新產品,傳入織、繡、彩、繪、染色、印花等織染新技術,使得泉州紡織業空前繁榮,宋朝對外的三大貿易港口之一,變得更加昌盛。
實際上,富裕的也隻是福建路沿海的居民,那些福建內陸的百姓,在江南盜匪猖獗之時,同樣是民不聊生,不然也不會有福建範汝為等人的暴動,席卷百姓數10萬人。
不過,內陸的蕭條,似乎不影響泉州的熱鬧和繁華,這是依然是檣桅如林、千帆競泊、商旅雲集。
“爹,衙門談的咋樣?你怎麽看起來不太高興?”
柳閩生走進正堂,看著坐在椅子上眉頭緊鎖的父親,心裏麵不由得有些好奇。
“這是船樣圖紙,你拿去看一下。其他的事情你就不要問了。”
柳海拍了拍桌上的圖紙,頭都沒抬一下。
“爹,究竟發生了何事,你怎麽這麽不高興?”
柳閩生拿起桌上的船舶設計圖紙看了一下,心裏麵疑惑。既然朝廷已經委托父親製造這些海船,這是好事,父親為何如此不樂?
“唉!”
柳海歎息了一聲,搖搖頭,終於還是忍不住,說了出來。
“千料的戰船,隻有1500貫,還一次就是20艘,這不是要咱們大出血嗎?”
“1500貫,千料的戰船?”
柳閩生也是大吃了一驚。
“1500貫,千料的漕船也做不下來,更不用說是戰船!20艘,這最少也得賠六七千貫!”
“誰說不是啊!”
柳海拍了一下桌子,愁眉苦臉道:“如今這海麵上也不太平,定船的人本來就少,船廠裏麵也是勉強度日,隻能勉強維持住那些船匠和幫工。官府的公文一來,船廠還怎麽經營得下去啊?”
“爹,二叔那邊怎麽說?”
“還不是一樣,你二叔那邊少一點,也有十艘。自古以來,民不與官鬥,這一次,咱們隻能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自己吞了!”
柳海的眉頭緊鎖,臉色鐵青。要是都這樣一直下去,船廠早晚都得破產。
“爹,官府怎麽會訂這麽多的船隻”
盧柳閩生在一旁坐了下來,有些不解的問道。
按理說,福建有那麽多官營的造船廠,為什麽福州各大私營船廠,都是接到了官方的訂單。
“朝廷水師投了偽齊國,水師在洞庭湖和叛軍大戰,連連失利。朝廷要的是大船,廣州府離的那麽遠,明州忙不過來,不找咱們找誰呀!”
大宋很多州府都有造船場,尤其是東南沿海的廣州、泉州、明州等地,都是製造海船的重要基地,不但有官營的造船場,也有民間造船場。大海船中也有很多民船。戰船中也有很多是征發民船而來。
洞庭湖的楊幺部殺官造反,忠義軍占據黃河以北,兩淮糜爛,大宋朝廷隻控製了長江下遊和東南沿海的造船廠。而製造海船的三大區域,明州忙不過來,廣州府太遠,倉促之下要生產大量船隻,隻能是泉州了。
更不用說,在大宋朝廷境內,福建造的海船最好,自然也是官府征發的對象。
“朝廷強製各個船廠造船,他們都願意嗎?”
“不願意,除非你不想在泉州呆了。官府想整治你,多的是方法!”
柳海
鼻子裏冷哼了一聲。幾場敗仗下來,朝廷的吃相更加難看,恐怕就差搶了。
柳閩生輕輕搖頭,歎息了起來:“要是三叔在就好了。他和官府能說上話,怎麽也能少掏些銀子!”
“大郎,你三叔在也沒用。你也不看看現在的福建巡撫,已經不是葉夢得,全是北邊過來的官員。再加上南外宗正司那些皇親國戚,個個如狼似虎,胃口大著呢!”
宋室南遷,趙佶在臨安府建立朝廷,偏安東南,管理趙氏皇族的南外宗正司也徙遷京口。因該地處於抗金前線,出於安全考慮,後又遷至紹興。
因難舍泉州舶稅之膏腴,建炎二年,朝廷又將宗室三百餘人遷徙泉州,管理皇族宗室事務的“南外宗正司”也隨遷泉州,添差通刺廳改成皇族居住地,司署設在古榕巷內之“水陸寺”中。
趙氏皇族生活奢侈,歌舞聲色,仗勢擾民,其龐大的生活費用,除朝廷少量補貼外,大部分是由泉州地方財政來負擔。時僅俸錢和米價錢兩項,泉州每年計出超14萬貫。此外,南外之官屬與居官宗子之養廉、宗學之養士,每年錢上萬貫、米1500石,也皆由泉州官府出備。
這些皇族成員也都投入海外貿易之中,他們的許多海船都是巧取豪奪,柳海是泉州有名的造船商,對這些人自然是再也熟悉不過。
官府上下其手,橫征暴斂,皇室巧取豪奪,毫無底線,一派末世景象。難道說,這大宋的氣數盡了?
“爹,長此下去,船場非得早晚垮掉不可。要不然,咱們偷偷去流求,那上麵有不少宋人。咱們到了那裏,逍遙自在,豈不快活?”
柳海看了一眼兒子,搖頭道:“咱們一大家子人,還有船廠,還有那些個老夥計,豈是說走就走的。”
“那就把辛辛苦苦掙的錢,讓給這些貪官汙吏?”
兒子的紛紛不平看在眼裏,柳海苦笑一聲。
“事到如今,也隻有這樣了。”
嘴裏麵雖然這樣說著,柳海心裏頭卻是泛起一絲臆想來。趙宋朝廷江河日下,還能堅持多久,誰心裏也沒底。要是能攀上某位高官,拿錢保個太平,花些銀子倒也值得。
關鍵是朝廷這艘破船,值不值得投資?他是個商人,自然要考慮其中的風險。
父子倆正在苦惱不已,家人進來,說是有客來訪。
“黃兄,什麽風把你吹來了?你不是去了北地,怎麽這麽久才迴來?”
看到來人走了進來,柳海驚喜交加,趕緊起來行禮。
“柳兄,一言難盡,咱們坐下說話。”
黃師舜坐了下來,幾人寒暄完畢,看到桌上的一堆圖紙,微微一笑。
“柳兄,看來你是得到官府的惠顧了,恭喜,恭喜啊!”
“黃兄,你就不要取笑我了,這都是賠錢的買賣,不提也罷。”
柳閩生見了禮,退了出去,屋子裏麵隻剩下了黃師舜和柳海二人。
黃師舜看了看周圍,壓低了聲音。
“柳兄,兄弟我此番前來,有一個不情之情。如果你同意,咱們細談,如果你不同意,就當兄弟我沒有來過。”
黃師舜看著眼前的柳海,十分坦誠。
兩人自小認識,一個是海上的巨商,一個是造船的大家,幾十年的交情,所以黃師舜也是無所顧忌。
“黃兄有話直說就是,兄弟我洗耳恭聽。”
“其實兄弟我此次前來,是想邀請你北上,在河北重操舊業。有朝一日,再殺迴泉州,不知你可明白兄弟的意思?”
柳海大吃一驚,也是低下頭來,聲音極低。
“黃兄,你就不要藏著掖著了,快說吧,你這是要急死為兄!”
相對於黃師舜的含蓄,柳海更要直接一些。
“柳兄不要著急,容我慢慢說來。”
黃師舜輕輕一笑,把他去河北的事情簡單說了一下。
“忠義軍水師草創,需要鑄造船廠,建海師。柳兄若是願意,以後便是官商,飛黃騰達,機會難得,柳兄可要想好了。”
黃師舜的話,讓柳海先是一驚,隨即沉思了起來。
“柳兄,忠義軍兵鋒正盛,縱是番子亦不可以與之爭鋒。如今宣撫司正是用人之際,一旦錯過,自然有他人捷足先登。人生白駒過隙,事關柳氏一門的前程,你可不能錯過!”
柳海眉頭緊皺,微微點了點頭。
“黃兄,那王鬆如何,真有雄主之相?”
柳海的話,讓黃師舜不由得感慨了起來。
“文韜武略,天縱之才,其人之能,武能橫刀立馬,文能安邦治國。練兵之法,獨步天下,七步成詩,卻能造火器,撫民安民。說了這麽多,也許隻有一見,你才有為兄今日之慨。”
仔細聽了黃師舜的話,柳海點了點頭,目光中露出詫異之色。
能讓黃師舜這麽推崇的人,絕對不是浪得虛名。
“王鬆的事情,我在報紙上和民間都有所讀所聞。王鐵槍,賽霸王,天子殿中七步成詩,其人名動天下,婦孺皆知。”
柳海鄭重道:“此事事關重大,兄弟我得和族人好好商議一下,還望黃兄體諒。”
話音未落,柳閩生已經從外麵衝了進來,臉色通紅,聲音顫抖。
“爹,這還猶豫什麽!王相公天下英雄,盡得民心。難道你願意一輩子隻是個造船的,一輩子被官府踩在腳下,任意淩辱!”
柳海大驚失色,站了起來。
“你小些聲音,不要讓外人聽道,那可是殺頭的罪刑!”
“賢侄,不要著急,坐下說話!”
黃師舜輕輕一笑,招唿著柳閩生坐下。這父子二人都是大船匠,兒子已經動心,父親不可能不慎重考慮。
“大郎,你不要這樣衝動,爹心裏自有主張!”
柳海苦笑一聲,本來還想拿拿架子,這一下讓兒子全給打亂了。
“黃兄,即便兄弟我願意北上,這些家夥什怎麽帶上?還有,官府讓建造戰船,一大家子人北上,難免會暴露蹤跡。此事卻該如何?”
“該造的戰船還造,不要有什麽擔心?”
黃師舜哈哈一笑,端起了茶杯,輕輕喝了一口,才繼續開口。
“王相公委托我購買戰船,尋找船匠、水手,到時候自會派水師南下,前來接應。這些事情,柳兄就不要擔心了。”
東南沿海,水手多的是,船匠也不少,但像柳海這樣真正的造船大家,還需仔細尋找。
“大哥,官府欺人太甚,你還有心思待在家裏喝茶。你得拿個主意,這樣窩心的買賣,可是不能做了!”
一個四旬左右、高大黑壯的漢子風風火火走了進來,一邊走一邊嘴裏大聲喊著。
“二哥,你怎麽來了?快快見過黃兄!”
黃師舜站起身來,滿臉笑容,對著黑壯漢子施了一禮。
“柳二哥,好久不見,別來無恙?”
這柳二性烈如火,雄心勃勃,兄弟倆都湊全了,事情就更好談了。
自宋室南遷以來,原本就富裕的福建路,就變得更加熱鬧和繁華了起來。
管理皇族的南外宗正司遷至泉州,隨帶一批宗室染織工匠,帶來羅、絹、紗、綾等新產品,傳入織、繡、彩、繪、染色、印花等織染新技術,使得泉州紡織業空前繁榮,宋朝對外的三大貿易港口之一,變得更加昌盛。
實際上,富裕的也隻是福建路沿海的居民,那些福建內陸的百姓,在江南盜匪猖獗之時,同樣是民不聊生,不然也不會有福建範汝為等人的暴動,席卷百姓數10萬人。
不過,內陸的蕭條,似乎不影響泉州的熱鬧和繁華,這是依然是檣桅如林、千帆競泊、商旅雲集。
“爹,衙門談的咋樣?你怎麽看起來不太高興?”
柳閩生走進正堂,看著坐在椅子上眉頭緊鎖的父親,心裏麵不由得有些好奇。
“這是船樣圖紙,你拿去看一下。其他的事情你就不要問了。”
柳海拍了拍桌上的圖紙,頭都沒抬一下。
“爹,究竟發生了何事,你怎麽這麽不高興?”
柳閩生拿起桌上的船舶設計圖紙看了一下,心裏麵疑惑。既然朝廷已經委托父親製造這些海船,這是好事,父親為何如此不樂?
“唉!”
柳海歎息了一聲,搖搖頭,終於還是忍不住,說了出來。
“千料的戰船,隻有1500貫,還一次就是20艘,這不是要咱們大出血嗎?”
“1500貫,千料的戰船?”
柳閩生也是大吃了一驚。
“1500貫,千料的漕船也做不下來,更不用說是戰船!20艘,這最少也得賠六七千貫!”
“誰說不是啊!”
柳海拍了一下桌子,愁眉苦臉道:“如今這海麵上也不太平,定船的人本來就少,船廠裏麵也是勉強度日,隻能勉強維持住那些船匠和幫工。官府的公文一來,船廠還怎麽經營得下去啊?”
“爹,二叔那邊怎麽說?”
“還不是一樣,你二叔那邊少一點,也有十艘。自古以來,民不與官鬥,這一次,咱們隻能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自己吞了!”
柳海的眉頭緊鎖,臉色鐵青。要是都這樣一直下去,船廠早晚都得破產。
“爹,官府怎麽會訂這麽多的船隻”
盧柳閩生在一旁坐了下來,有些不解的問道。
按理說,福建有那麽多官營的造船廠,為什麽福州各大私營船廠,都是接到了官方的訂單。
“朝廷水師投了偽齊國,水師在洞庭湖和叛軍大戰,連連失利。朝廷要的是大船,廣州府離的那麽遠,明州忙不過來,不找咱們找誰呀!”
大宋很多州府都有造船場,尤其是東南沿海的廣州、泉州、明州等地,都是製造海船的重要基地,不但有官營的造船場,也有民間造船場。大海船中也有很多民船。戰船中也有很多是征發民船而來。
洞庭湖的楊幺部殺官造反,忠義軍占據黃河以北,兩淮糜爛,大宋朝廷隻控製了長江下遊和東南沿海的造船廠。而製造海船的三大區域,明州忙不過來,廣州府太遠,倉促之下要生產大量船隻,隻能是泉州了。
更不用說,在大宋朝廷境內,福建造的海船最好,自然也是官府征發的對象。
“朝廷強製各個船廠造船,他們都願意嗎?”
“不願意,除非你不想在泉州呆了。官府想整治你,多的是方法!”
柳海
鼻子裏冷哼了一聲。幾場敗仗下來,朝廷的吃相更加難看,恐怕就差搶了。
柳閩生輕輕搖頭,歎息了起來:“要是三叔在就好了。他和官府能說上話,怎麽也能少掏些銀子!”
“大郎,你三叔在也沒用。你也不看看現在的福建巡撫,已經不是葉夢得,全是北邊過來的官員。再加上南外宗正司那些皇親國戚,個個如狼似虎,胃口大著呢!”
宋室南遷,趙佶在臨安府建立朝廷,偏安東南,管理趙氏皇族的南外宗正司也徙遷京口。因該地處於抗金前線,出於安全考慮,後又遷至紹興。
因難舍泉州舶稅之膏腴,建炎二年,朝廷又將宗室三百餘人遷徙泉州,管理皇族宗室事務的“南外宗正司”也隨遷泉州,添差通刺廳改成皇族居住地,司署設在古榕巷內之“水陸寺”中。
趙氏皇族生活奢侈,歌舞聲色,仗勢擾民,其龐大的生活費用,除朝廷少量補貼外,大部分是由泉州地方財政來負擔。時僅俸錢和米價錢兩項,泉州每年計出超14萬貫。此外,南外之官屬與居官宗子之養廉、宗學之養士,每年錢上萬貫、米1500石,也皆由泉州官府出備。
這些皇族成員也都投入海外貿易之中,他們的許多海船都是巧取豪奪,柳海是泉州有名的造船商,對這些人自然是再也熟悉不過。
官府上下其手,橫征暴斂,皇室巧取豪奪,毫無底線,一派末世景象。難道說,這大宋的氣數盡了?
“爹,長此下去,船場非得早晚垮掉不可。要不然,咱們偷偷去流求,那上麵有不少宋人。咱們到了那裏,逍遙自在,豈不快活?”
柳海看了一眼兒子,搖頭道:“咱們一大家子人,還有船廠,還有那些個老夥計,豈是說走就走的。”
“那就把辛辛苦苦掙的錢,讓給這些貪官汙吏?”
兒子的紛紛不平看在眼裏,柳海苦笑一聲。
“事到如今,也隻有這樣了。”
嘴裏麵雖然這樣說著,柳海心裏頭卻是泛起一絲臆想來。趙宋朝廷江河日下,還能堅持多久,誰心裏也沒底。要是能攀上某位高官,拿錢保個太平,花些銀子倒也值得。
關鍵是朝廷這艘破船,值不值得投資?他是個商人,自然要考慮其中的風險。
父子倆正在苦惱不已,家人進來,說是有客來訪。
“黃兄,什麽風把你吹來了?你不是去了北地,怎麽這麽久才迴來?”
看到來人走了進來,柳海驚喜交加,趕緊起來行禮。
“柳兄,一言難盡,咱們坐下說話。”
黃師舜坐了下來,幾人寒暄完畢,看到桌上的一堆圖紙,微微一笑。
“柳兄,看來你是得到官府的惠顧了,恭喜,恭喜啊!”
“黃兄,你就不要取笑我了,這都是賠錢的買賣,不提也罷。”
柳閩生見了禮,退了出去,屋子裏麵隻剩下了黃師舜和柳海二人。
黃師舜看了看周圍,壓低了聲音。
“柳兄,兄弟我此番前來,有一個不情之情。如果你同意,咱們細談,如果你不同意,就當兄弟我沒有來過。”
黃師舜看著眼前的柳海,十分坦誠。
兩人自小認識,一個是海上的巨商,一個是造船的大家,幾十年的交情,所以黃師舜也是無所顧忌。
“黃兄有話直說就是,兄弟我洗耳恭聽。”
“其實兄弟我此次前來,是想邀請你北上,在河北重操舊業。有朝一日,再殺迴泉州,不知你可明白兄弟的意思?”
柳海大吃一驚,也是低下頭來,聲音極低。
“黃兄,你就不要藏著掖著了,快說吧,你這是要急死為兄!”
相對於黃師舜的含蓄,柳海更要直接一些。
“柳兄不要著急,容我慢慢說來。”
黃師舜輕輕一笑,把他去河北的事情簡單說了一下。
“忠義軍水師草創,需要鑄造船廠,建海師。柳兄若是願意,以後便是官商,飛黃騰達,機會難得,柳兄可要想好了。”
黃師舜的話,讓柳海先是一驚,隨即沉思了起來。
“柳兄,忠義軍兵鋒正盛,縱是番子亦不可以與之爭鋒。如今宣撫司正是用人之際,一旦錯過,自然有他人捷足先登。人生白駒過隙,事關柳氏一門的前程,你可不能錯過!”
柳海眉頭緊皺,微微點了點頭。
“黃兄,那王鬆如何,真有雄主之相?”
柳海的話,讓黃師舜不由得感慨了起來。
“文韜武略,天縱之才,其人之能,武能橫刀立馬,文能安邦治國。練兵之法,獨步天下,七步成詩,卻能造火器,撫民安民。說了這麽多,也許隻有一見,你才有為兄今日之慨。”
仔細聽了黃師舜的話,柳海點了點頭,目光中露出詫異之色。
能讓黃師舜這麽推崇的人,絕對不是浪得虛名。
“王鬆的事情,我在報紙上和民間都有所讀所聞。王鐵槍,賽霸王,天子殿中七步成詩,其人名動天下,婦孺皆知。”
柳海鄭重道:“此事事關重大,兄弟我得和族人好好商議一下,還望黃兄體諒。”
話音未落,柳閩生已經從外麵衝了進來,臉色通紅,聲音顫抖。
“爹,這還猶豫什麽!王相公天下英雄,盡得民心。難道你願意一輩子隻是個造船的,一輩子被官府踩在腳下,任意淩辱!”
柳海大驚失色,站了起來。
“你小些聲音,不要讓外人聽道,那可是殺頭的罪刑!”
“賢侄,不要著急,坐下說話!”
黃師舜輕輕一笑,招唿著柳閩生坐下。這父子二人都是大船匠,兒子已經動心,父親不可能不慎重考慮。
“大郎,你不要這樣衝動,爹心裏自有主張!”
柳海苦笑一聲,本來還想拿拿架子,這一下讓兒子全給打亂了。
“黃兄,即便兄弟我願意北上,這些家夥什怎麽帶上?還有,官府讓建造戰船,一大家子人北上,難免會暴露蹤跡。此事卻該如何?”
“該造的戰船還造,不要有什麽擔心?”
黃師舜哈哈一笑,端起了茶杯,輕輕喝了一口,才繼續開口。
“王相公委托我購買戰船,尋找船匠、水手,到時候自會派水師南下,前來接應。這些事情,柳兄就不要擔心了。”
東南沿海,水手多的是,船匠也不少,但像柳海這樣真正的造船大家,還需仔細尋找。
“大哥,官府欺人太甚,你還有心思待在家裏喝茶。你得拿個主意,這樣窩心的買賣,可是不能做了!”
一個四旬左右、高大黑壯的漢子風風火火走了進來,一邊走一邊嘴裏大聲喊著。
“二哥,你怎麽來了?快快見過黃兄!”
黃師舜站起身來,滿臉笑容,對著黑壯漢子施了一禮。
“柳二哥,好久不見,別來無恙?”
這柳二性烈如火,雄心勃勃,兄弟倆都湊全了,事情就更好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