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占地百畝、設施齊全、看起來輝煌大氣的“講武堂”不同,位於大名府西城的幾棟舊樓裏的“華夏行政學堂”,則是要看起來破舊的多。
不過,看似破爛,門口守衛的衛士一樣兵刃雪亮、肅穆筆挺,門匾上“華夏行政學堂”幾個大字也是方方正正,令人肅然起敬。
校門口兩側的對聯上,左邊: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右邊:鞠躬盡瘁、清正廉明,也是引人注目。
“華夏行政學堂”的成立,也引起了某些勢力和階層的擔憂和反抗,相比於舊有的科舉取士,“華夏行政學堂”則是打破了這一慣例。而且相對於科舉取士麵對的是官員,“華夏行政學堂”則主要專注於吏員的培訓。
一大清早,盡管大雪紛飛,北風肆虐,路上的雪積了有半尺高,卻也抵擋不住這些來自兩河、陝西、山東、河南、兩淮、以及荊湖多路前來參加培訓的學員們的熱情。
這些透過招考遴選出來的2800多學員,來自五湖四海,大多數人都是通過報紙上的招生啟事慕名而來。結果就是,3萬多參加考試的考生,最後隻選出來了2800多人。
引人注目的是,在這2800多通過考試的吏員中,還有將近)的年輕女性,盡管數量少,但也卻是學堂的首創。
在這些學員中,大多數人都來自中上不與人家,而且都是城市家庭。不過,700餘名寒門子弟的加入,也充分體現了考試甄選的公正性。
學員們都是20歲左右的年輕人,聰明博學,雄心勃勃,對未來充滿了希望。在許多人的心中,為官一任、造福一方、改善國弱民貧,才是他們的平生之誌。
學堂大門緩緩打開。學員們好奇地走了進去,打量著裏麵的一切。
跨過偌大的院子,卻發現一個穿著棉袍的年輕人正站在樓前,身後是一群恭恭敬敬的士子打扮的人,人人身上落滿了雪花。
“青苗法規定,凡州縣各等民戶,在每年夏秋兩收前,可到當地官府借貸現錢或糧穀,以補助耕作。借戶貧富搭配,10人為保,互相檢查。貸款數額依各戶資產分五等,一等戶每次可借15貫,末等戶1貫。當年借款隨夏秋兩稅歸還,每期取息2分。”
王鬆頓了一下,看著下麵的一眾學員,問道:“那麽你們誰能迴答,王文公的青苗法利弊為何?”
青苗法在大宋諸路施行,以現錢貸給鄉村民戶,若有剩餘則貸於城坊郭戶。
民戶貸請時,須五戶或十戶結為一保,由上三等戶作保,每年正月三十日前貸請夏料,五月三十日以前貸請秋料。夏料和秋料分別於五月和十月隨二稅償還,各收息二分。
“相公,青苗法十戶為一保,進行借貸管理。下戶急需借貸,但卻無償還能力,上戶富裕,無需借貸。青苗法本意,上戶保下戶,以使下戶借貸得到擔保,進而能夠獲得救濟。但因上戶不需要,也不願借貸,所以抑配亂象叢生。”
一個高大英挺的學員站了起來,滿臉通紅,看樣子頗為緊張。
王鬆讚許地點了點頭,大聲道:“這位學員說的不錯,看來是深有體會。你來自那裏,可否報上姓名?”
學員趕緊肅拜道:“相公,小人包師夏,河南府人氏。小人長於農家,常聽家父嘮叨,再加上親眼目睹農人借貸之苦,是以感受頗深。”
王鬆擺擺手,讓包師夏
坐下,讚揚道:“包師夏同學說的不錯!其他同學,你們可有意見?”
“相公,地方官員強行讓百姓向官府借貸,且隨意提高利息,加上官吏媚上欺下,額外還有名目繁多的勒索,百姓苦不堪言。如此一來,青苗法就變質為官府輾轉放高利貸,收取利息的苛政。”
一位學員話音未落,另外一個學員馬上站起來反駁道:“相公,王文公推行青苗法,是為了富民強兵,使得民不加賦而國用足,國民富裕後,以便強兵。而青苗法確實使朝廷國庫富裕,西北強兵皆由此生。況且,一些豪右官紳勢弱之地,新法得以順利推行,農人也確實得利。不能因為青苗法被廢,而一盤否定。”
王安石的青苗法,類似於後世各個銀行都有的“農村小額信貸”。政府在春天貸款給農民從事生產,等到豐收後歸還本金和利息。
兩分的利息,放在後世,是很正常的利率範圍,而在宋朝,說高也高,說低也低,因人的資產多寡而異。
正如這些學員們所說的,好好的經,雖然有缺陷,卻被人唱歪了。
官員們中飽私囊,利用手中權力增加利息,百姓深受其害。官員為了應付考核,做出政績,強製百姓借貸,不需要的富戶也不能幸免,官員愈富,百姓愈窮。
官員營私舞弊,欺上瞞下,有沒有強有力的監督機製,最終隻能是曇花一現,消失在茫茫的曆史長河之中。
貸款隻是一個前端,青苗法後,需要一整套的製度去支持。官員如何操作,有無監督人員去審核,這都是問題。
看到王鬆頻頻點頭,學員們的膽子也大了起來。
“相公,以小人看來,王文公的青苗法注定要失敗。我大宋開國以來,土地兼並嚴重,官府放任自流,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富者匿稅逃避田賦,貧者百姓卻要無田納稅。青苗法再好,與富者有何相幹!依舊是富者愈富,貧者更貧。所以無論何種律法,重在實施,而非表麵文章。”
王鬆心頭一震,想不到這些年輕學員中,竟然也有如此睿智豁達之士。
“好,說的好!這位學員,以你之見,怎樣才能一勞永逸的解決田賦和青苗法的弊端?”
剛才陳述己見的學員站了起來,肅拜道:“相公,以小人愚見,一是吏治要清明,若是人人都中飽私囊,營私舞弊,這再好的律法,也與民無益!其次就是均田製,丈量田地,按人頭分田納稅。最後就是修訂律法,嚴查高利貸者,保護官貸。如此,方可解決其中弊端。”
王鬆不由得苦笑起來。以人的道德去保證立法的執行,無異於癡人說夢。而且去均田,分田地,打豪強,聽起來那麽熟悉,實行起來卻是困難重重。
擋人錢財,如殺人父母,更不用說去刮分豪右了。他當然可以去用武力解決,隻是如此一來,卻要與整個地主階層反目成仇。
隻要這些豪強大戶規規矩矩按律納稅,國家的稅負沒有減少,就已經是大獲全勝了。畢竟,現在整個兩河隻有300來萬人,陝西和京畿周圍更是大片的荒蕪田地,可供底層百姓選擇的耕種土地,足夠富裕。
“這位學員很有見地!”
王鬆讚賞道:“若是所有的官吏都能廉潔奉公,鞠躬盡瘁,那我華夏必定是未來世界之主宰!”
“青苗法既然已經廢除,兩河民政司也有了新的律法出現,來代
替青苗法。我透露一些給大家,也讓你們以後在地方上操作時,可以有個參考。”
所有的學員都是看向了王鬆,眼神中全是疑惑和好奇。
“各位學員,現在,兩河、陝西及京畿地方,都已經建立了“華夏銀行”及其分行。具體的目的也是為了百姓存取、借貸方便,讓百姓安居樂業,日子快點好起來。”
“以後百姓貸借,不需要五戶或十戶一保,隻需要百姓自己前去借貸,利息隻有一分。需要的百姓可以去貸借,不需要的,官府完全不能強迫!”
“官府的吏員,對所要借貸的百姓,要進行詳細的調查,包括他的信譽、償還能力、以及是否有抵押。在雙方簽署的借貸文書中,一定要對不能按時償還有明確的要求和記載。”
曆史上,曆朝曆代對青苗法都是褒貶不一。不過在王鬆看來,法是好法,隻要對其改良細化,建立良好的監督機製,就一定利大於弊。青苗法,實實在在是經給人唱歪了。
學員們連連點頭,紛紛輕聲議論起來。
“這位女學員,對於商業之稅,你有什麽看法?”
女孩滿臉通紅站了起來,嘟囔著說不出話來。
“不要緊張,這裏都是兄弟姐妹,你就當在自己家裏一樣,想怎樣說就怎樣說。”
在王鬆的鼓勵下,女孩終於開口道:“相公,小女子認為,商業賦稅和土地之田賦一樣,隻要沒有匿稅、按律法收稅即可。匿稅施以重罰,一切依律法即可。”
看來這些在人們印象中,處於繡閣之中的女孩子,也是有自己的見地和思想。
“依你說,若是讓你去當你一地的父母官,春耕來了,你該如何應付?”
王鬆笑著問道。
女學員臉蛋紅了起來,嘴裏喏喏道:“自然是安排百姓春耕,準備百姓春耕所要的東西了!”
“如何安排,春耕需要的東西有哪些,你可知否?”
看到女學員張口結舌,說不出話來,王鬆擺擺手,讓她坐下,然後繼續道:
“學員們,這就是讓你們來這裏的目的,學以致用。你們雖然學富五車,但對於庶務,卻可能一無所知。譬如有一種案件發生,該如何處置,要注意什麽,細節在哪裏;又譬如有人匿稅,賬簿上的事情如何查對,稅賦幾合,如何計算。”
王鬆想了想,盡可能的在這群年輕人當中,傳播後事“為民服務”的公仆思想。
“各位學員,你們會在這裏學習三個月。給你們上課的老師,都是官府的基層吏員,有管農事的,有管刑名的。有負責貿易的,也要管賦稅的。你們跟著這些老師學習,懂得觀看相應文書,知道如何做事,熟悉民事,知道該如何應付。”
“吏治清明,關乎天下命運。你們要謹記於心,不要忘了當官當吏的初衷!那就是為官一任、造福一方,鞠躬盡瘁、清正廉明。而這些,就從你們這些人身上開始!”
王鬆如此重視這些學員的培訓,自然也是為了改善官場官官相護、上下勾結、貪汙受賄成風的亂象。
這些學生,就相當於以後的公務員,經過一段時間的培訓,下配到各基層官府,成為洗濯官場的一股清流。
等以後的學堂成型,再從裏麵找通過考試的學生,參加吏員考試,通過者經培訓從政,形成一種固定的模式。
不過,看似破爛,門口守衛的衛士一樣兵刃雪亮、肅穆筆挺,門匾上“華夏行政學堂”幾個大字也是方方正正,令人肅然起敬。
校門口兩側的對聯上,左邊: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右邊:鞠躬盡瘁、清正廉明,也是引人注目。
“華夏行政學堂”的成立,也引起了某些勢力和階層的擔憂和反抗,相比於舊有的科舉取士,“華夏行政學堂”則是打破了這一慣例。而且相對於科舉取士麵對的是官員,“華夏行政學堂”則主要專注於吏員的培訓。
一大清早,盡管大雪紛飛,北風肆虐,路上的雪積了有半尺高,卻也抵擋不住這些來自兩河、陝西、山東、河南、兩淮、以及荊湖多路前來參加培訓的學員們的熱情。
這些透過招考遴選出來的2800多學員,來自五湖四海,大多數人都是通過報紙上的招生啟事慕名而來。結果就是,3萬多參加考試的考生,最後隻選出來了2800多人。
引人注目的是,在這2800多通過考試的吏員中,還有將近)的年輕女性,盡管數量少,但也卻是學堂的首創。
在這些學員中,大多數人都來自中上不與人家,而且都是城市家庭。不過,700餘名寒門子弟的加入,也充分體現了考試甄選的公正性。
學員們都是20歲左右的年輕人,聰明博學,雄心勃勃,對未來充滿了希望。在許多人的心中,為官一任、造福一方、改善國弱民貧,才是他們的平生之誌。
學堂大門緩緩打開。學員們好奇地走了進去,打量著裏麵的一切。
跨過偌大的院子,卻發現一個穿著棉袍的年輕人正站在樓前,身後是一群恭恭敬敬的士子打扮的人,人人身上落滿了雪花。
“青苗法規定,凡州縣各等民戶,在每年夏秋兩收前,可到當地官府借貸現錢或糧穀,以補助耕作。借戶貧富搭配,10人為保,互相檢查。貸款數額依各戶資產分五等,一等戶每次可借15貫,末等戶1貫。當年借款隨夏秋兩稅歸還,每期取息2分。”
王鬆頓了一下,看著下麵的一眾學員,問道:“那麽你們誰能迴答,王文公的青苗法利弊為何?”
青苗法在大宋諸路施行,以現錢貸給鄉村民戶,若有剩餘則貸於城坊郭戶。
民戶貸請時,須五戶或十戶結為一保,由上三等戶作保,每年正月三十日前貸請夏料,五月三十日以前貸請秋料。夏料和秋料分別於五月和十月隨二稅償還,各收息二分。
“相公,青苗法十戶為一保,進行借貸管理。下戶急需借貸,但卻無償還能力,上戶富裕,無需借貸。青苗法本意,上戶保下戶,以使下戶借貸得到擔保,進而能夠獲得救濟。但因上戶不需要,也不願借貸,所以抑配亂象叢生。”
一個高大英挺的學員站了起來,滿臉通紅,看樣子頗為緊張。
王鬆讚許地點了點頭,大聲道:“這位學員說的不錯,看來是深有體會。你來自那裏,可否報上姓名?”
學員趕緊肅拜道:“相公,小人包師夏,河南府人氏。小人長於農家,常聽家父嘮叨,再加上親眼目睹農人借貸之苦,是以感受頗深。”
王鬆擺擺手,讓包師夏
坐下,讚揚道:“包師夏同學說的不錯!其他同學,你們可有意見?”
“相公,地方官員強行讓百姓向官府借貸,且隨意提高利息,加上官吏媚上欺下,額外還有名目繁多的勒索,百姓苦不堪言。如此一來,青苗法就變質為官府輾轉放高利貸,收取利息的苛政。”
一位學員話音未落,另外一個學員馬上站起來反駁道:“相公,王文公推行青苗法,是為了富民強兵,使得民不加賦而國用足,國民富裕後,以便強兵。而青苗法確實使朝廷國庫富裕,西北強兵皆由此生。況且,一些豪右官紳勢弱之地,新法得以順利推行,農人也確實得利。不能因為青苗法被廢,而一盤否定。”
王安石的青苗法,類似於後世各個銀行都有的“農村小額信貸”。政府在春天貸款給農民從事生產,等到豐收後歸還本金和利息。
兩分的利息,放在後世,是很正常的利率範圍,而在宋朝,說高也高,說低也低,因人的資產多寡而異。
正如這些學員們所說的,好好的經,雖然有缺陷,卻被人唱歪了。
官員們中飽私囊,利用手中權力增加利息,百姓深受其害。官員為了應付考核,做出政績,強製百姓借貸,不需要的富戶也不能幸免,官員愈富,百姓愈窮。
官員營私舞弊,欺上瞞下,有沒有強有力的監督機製,最終隻能是曇花一現,消失在茫茫的曆史長河之中。
貸款隻是一個前端,青苗法後,需要一整套的製度去支持。官員如何操作,有無監督人員去審核,這都是問題。
看到王鬆頻頻點頭,學員們的膽子也大了起來。
“相公,以小人看來,王文公的青苗法注定要失敗。我大宋開國以來,土地兼並嚴重,官府放任自流,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富者匿稅逃避田賦,貧者百姓卻要無田納稅。青苗法再好,與富者有何相幹!依舊是富者愈富,貧者更貧。所以無論何種律法,重在實施,而非表麵文章。”
王鬆心頭一震,想不到這些年輕學員中,竟然也有如此睿智豁達之士。
“好,說的好!這位學員,以你之見,怎樣才能一勞永逸的解決田賦和青苗法的弊端?”
剛才陳述己見的學員站了起來,肅拜道:“相公,以小人愚見,一是吏治要清明,若是人人都中飽私囊,營私舞弊,這再好的律法,也與民無益!其次就是均田製,丈量田地,按人頭分田納稅。最後就是修訂律法,嚴查高利貸者,保護官貸。如此,方可解決其中弊端。”
王鬆不由得苦笑起來。以人的道德去保證立法的執行,無異於癡人說夢。而且去均田,分田地,打豪強,聽起來那麽熟悉,實行起來卻是困難重重。
擋人錢財,如殺人父母,更不用說去刮分豪右了。他當然可以去用武力解決,隻是如此一來,卻要與整個地主階層反目成仇。
隻要這些豪強大戶規規矩矩按律納稅,國家的稅負沒有減少,就已經是大獲全勝了。畢竟,現在整個兩河隻有300來萬人,陝西和京畿周圍更是大片的荒蕪田地,可供底層百姓選擇的耕種土地,足夠富裕。
“這位學員很有見地!”
王鬆讚賞道:“若是所有的官吏都能廉潔奉公,鞠躬盡瘁,那我華夏必定是未來世界之主宰!”
“青苗法既然已經廢除,兩河民政司也有了新的律法出現,來代
替青苗法。我透露一些給大家,也讓你們以後在地方上操作時,可以有個參考。”
所有的學員都是看向了王鬆,眼神中全是疑惑和好奇。
“各位學員,現在,兩河、陝西及京畿地方,都已經建立了“華夏銀行”及其分行。具體的目的也是為了百姓存取、借貸方便,讓百姓安居樂業,日子快點好起來。”
“以後百姓貸借,不需要五戶或十戶一保,隻需要百姓自己前去借貸,利息隻有一分。需要的百姓可以去貸借,不需要的,官府完全不能強迫!”
“官府的吏員,對所要借貸的百姓,要進行詳細的調查,包括他的信譽、償還能力、以及是否有抵押。在雙方簽署的借貸文書中,一定要對不能按時償還有明確的要求和記載。”
曆史上,曆朝曆代對青苗法都是褒貶不一。不過在王鬆看來,法是好法,隻要對其改良細化,建立良好的監督機製,就一定利大於弊。青苗法,實實在在是經給人唱歪了。
學員們連連點頭,紛紛輕聲議論起來。
“這位女學員,對於商業之稅,你有什麽看法?”
女孩滿臉通紅站了起來,嘟囔著說不出話來。
“不要緊張,這裏都是兄弟姐妹,你就當在自己家裏一樣,想怎樣說就怎樣說。”
在王鬆的鼓勵下,女孩終於開口道:“相公,小女子認為,商業賦稅和土地之田賦一樣,隻要沒有匿稅、按律法收稅即可。匿稅施以重罰,一切依律法即可。”
看來這些在人們印象中,處於繡閣之中的女孩子,也是有自己的見地和思想。
“依你說,若是讓你去當你一地的父母官,春耕來了,你該如何應付?”
王鬆笑著問道。
女學員臉蛋紅了起來,嘴裏喏喏道:“自然是安排百姓春耕,準備百姓春耕所要的東西了!”
“如何安排,春耕需要的東西有哪些,你可知否?”
看到女學員張口結舌,說不出話來,王鬆擺擺手,讓她坐下,然後繼續道:
“學員們,這就是讓你們來這裏的目的,學以致用。你們雖然學富五車,但對於庶務,卻可能一無所知。譬如有一種案件發生,該如何處置,要注意什麽,細節在哪裏;又譬如有人匿稅,賬簿上的事情如何查對,稅賦幾合,如何計算。”
王鬆想了想,盡可能的在這群年輕人當中,傳播後事“為民服務”的公仆思想。
“各位學員,你們會在這裏學習三個月。給你們上課的老師,都是官府的基層吏員,有管農事的,有管刑名的。有負責貿易的,也要管賦稅的。你們跟著這些老師學習,懂得觀看相應文書,知道如何做事,熟悉民事,知道該如何應付。”
“吏治清明,關乎天下命運。你們要謹記於心,不要忘了當官當吏的初衷!那就是為官一任、造福一方,鞠躬盡瘁、清正廉明。而這些,就從你們這些人身上開始!”
王鬆如此重視這些學員的培訓,自然也是為了改善官場官官相護、上下勾結、貪汙受賄成風的亂象。
這些學生,就相當於以後的公務員,經過一段時間的培訓,下配到各基層官府,成為洗濯官場的一股清流。
等以後的學堂成型,再從裏麵找通過考試的學生,參加吏員考試,通過者經培訓從政,形成一種固定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