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這一輩子,都由外力捉弄,很少能實現自己的意誌,所謂天意弄人。但人生有時候,時來運轉,天地同力,會有意外的驚喜。


    李寶進來的時候,頗為緊張,因為他麵前的男子,乃是大宋半人半神的存在。而且他也不知道,為何王鬆要親自麵見自己。


    看到眼前衣衫破爛,鐵打一般的年輕漢子。王鬆暗暗點了點頭,這人恐怕就是曆史上挽救南宋半壁的那位水師戰神了。


    “李寶,京東西路濟州巨野縣人,年少放蕩不羈,好勇鬥狠,人送綽號“潑李寶”。這說的恐怕就是你吧。”


    李寶麵上一紅,心裏麵一驚,想不到自己已經入了王鬆的法眼。


    “相公所言甚是。小人年少時無知,幹了許多荒誕不經之事,還請相公海量。小人以後一定謹遵君命,絕不負相公厚望。”


    王鬆哈哈笑了起來。他喜歡這樣自信、果敢的年輕人。憑他敢率二三十個鄉野漢子,搶下金兵的水師戰船,而且滴水不漏,就已經可以看出此人的膽識和深思熟慮。


    “你倒是挺自信!”


    王鬆止住了笑容,沉吟了一下,繼續說道。


    “忠義軍馬上要成立水師,你想不想在其中分一杯羹啊?”


    李寶臉色通紅,趕緊肅拜道:“小人願意在水師中擔任一營將領,帶領兄弟們痛殺番賊。”


    “隻是想擔任一營將領,膽子就這麽小嗎?”


    王鬆走到了李寶麵前,眼睛緊盯著他,目光裏麵有一絲譏諷之意。


    李寶臉色更紅,猛然抱拳再道:“小人願意帶領水師兄弟,唯相公馬首是瞻,恢我舊土,光複河山!”


    “好,這才是殺敵奪船、挾持官軍的“潑李寶”!”


    王鬆高喊了一聲,轉過頭在椅子上坐下,朗聲道。


    “李寶,本官就任命你為我忠義軍水師主帥,軍中的“夏季攻勢”,就讓你水師來結尾。希望你奮勇殺敵,不要讓本官失望!”


    李寶單膝跪下,額頭汗水密布,顫聲道:“謝相公厚愛!小人一定鞠躬盡瘁,不負相公所托!”


    王鬆輕輕吐了口氣。本來想招募賢才,培養考核以後,分布於軍中,卻不料來了如此多的大神。


    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這麽多的賢士前來,看來忠義軍的勢到了。


    “相貌俊美、弓馬嫻熟、德順軍人,劉錡?”


    王鬆仔細地看了看紙張上此人的簡介,抬起頭來,沉聲問道:“把此人帶上來。”


    當麵前這位劍眉星目、身材筆直的“高富帥”上來的時候,王鬆不由自主地坐直了身子。這人肯定就是曆史上真正的南宋“中興四將”之一劉錡了。


    “可傳於百世,聳動於四方,張大國家之威,發舒華夏之氣。”


    “文武兩器,閱禮樂而敦詩書,忠勇敦厚、廉潔恭謹。”


    建炎元年,獲封隴右都護,與夏人戰屢勝,夏人兒啼,輒怖之曰:"劉都護來!"


    建炎四年,富平之戰。五路宋軍各自為戰,被金人一一擊破。率部包圍金將赤盞暉所部騎兵,殺傷甚重。


    紹興十年,人生高光時刻,完顏宗弼率軍南侵。劉錡順昌一戰成名,大破十萬金軍,金人鐵浮屠幾乎損失殆盡。金人震恐喪魄,燕之重寶珍器,悉徙而北,意欲捐燕以南棄之。


    紹興十一年,柘皋之戰再次大破女真鐵騎,金人逃跑時甚至喊出“此順昌旗幟也!”逼得完顏宗弼頒布將令,嚴禁軍中談及此人。


    隻可惜英雄暮年,病死於破屋之間,為後人扼


    腕歎息。


    看著眼前一戰奠定南宋半壁江山的曆史大神,仍然在恭恭敬敬地站立。王鬆輕輕點了點頭,沉聲說道:“劉兄不必客氣,坐下飲茶就是。”


    劉錡心中一喜,看來這位年輕的相公果然如傳說中一樣,禮賢下士。對待自己這樣一個沒有任何功名的閑散武官,也是彬彬有禮。看起來事情有門。


    這也難怪劉錡。雖然他出身將門,自視甚高,也是文武雙全,但此時卻是毫無功名,沒有參加大戰的經曆,是以小心翼翼。


    他此次離家出走,也是和兄長理念不合,覺得西軍暮氣沉沉,想要出來經曆一番。


    “你就是劉錡,尊上可是瀘川節度使劉仲武公?”


    “相公,在下正是瀘川節度使劉仲武之子。想不到相公也知道家父。”


    聽到王鬆的問話,劉錡莫名地心裏麵有些無奈。他可不想被人誤會,他是想借父親的名聲,來達到自己的某些目的。


    不過,王鬆下來的話,馬上讓他振奮了起來。


    “劉兄,如今金人肆虐,我軍會克日北上,恢複失地。我任命你為河北忠義軍前軍統製,率軍三千,進駐洺州曲周縣,和邯鄲的董先,沙河的牛通合軍,馬宣讚策劃,一同進擊,趁著暑熱,共抗金兵,早日恢複河北西路!”


    他思考了一下道:“我忠義軍行軍打仗,重在集思廣益。你三人合軍一處,董先原為河北忠義軍副都統製兼中軍統製,牛通為左軍統製。你三人以董先為主帥,馬宣讚做為參議官居中策劃。”


    劉錡“騰”的一下從椅子上站了起來,顫聲肅拜道:“小人多……謝相公!”


    他倒不是看中這職位,畢竟他若是呆在西軍營中,日後也可得到此官階,甚至更高。但他從一介新人,一營西軍指揮使,直接到一軍將領,足可見對方的器重,那才是夢寐以求的事情。


    王鬆點點頭,輕聲道:“劉兄,你和牛通、董先三人掌兵萬人之數,凡事和馬宣讚多多商討。不過,事急從權,若是戰機得當,孤軍作戰,你可以自己做主,當斷即斷,不要有什麽顧慮。”


    劉錡肅拜到底,正要告辭,忽然停下,轉過身來。


    “相公,與在下一同前來的,還有延安府的李世輔兄弟。此人雖然年輕,但勇猛果敢,有萬夫不當之勇,還望相公不吝一見,重用其人。”


    王鬆點了點頭。李世輔,李彥仙已經說過,或許就是曆史上的那位猛男,他自然不會讓其閑置。


    劉錡離去,李若虛遲疑道:“相公,劉錡兄弟沉毅果斷,文武雙全,殊為不錯。不過,把他一下子推到如此高位,焉知是福是禍?”


    劉錡乃是西軍的勳貴子弟,雖然見多識廣,但必定是世襲之族,溫室裏的花朵,不知道能否擔當重任。


    果然,馬擴也是搖頭道:“劉錡區區一介指揮使,官宦衙內,若是德不配位,恐怕會喪師辱軍,不若令其居於大名府後方,以觀其咎。”


    王鬆笑道:“李公,馬宣讚,你二人大可放心。劉錡自小跟隨其父兄軍中長大,於軍旅之事熟稔之極。如果不是擔心其他將領有怨言,我會讓他總領一軍,至少也是萬人之數。”


    李若虛和馬擴麵麵相覷,都是暗暗搖頭。不過王鬆如此篤定,也讓二人有些好奇,想看看這劉錡後麵究竟如何。


    “相公,這個東京城來的黃縱,雖然有些名氣,卻似乎沒有什麽特別之處?倒是這個朱夢說,乃是東京城的名人,愚弟也對他頗為推崇。”


    “哦,黃縱?”


    王鬆接過來花名冊,仔細看了一下,笑道:“李兄,這


    黃縱的才華,恐怕不在朱夢說之下。要說到戰場上隨機應變,殺伐果斷,可能這黃縱還要更強一些。”


    王鬆不由得哈哈笑了出來,樂道:“李兄,這些日子以來,今天我可是最高興的一天了。老友新朋,今晚咱們喝點酒,我要好好的慶祝一下!”


    黃縱,曆史上嶽飛的幕僚,左膀右臂。不但才華橫溢,而且忠肝義膽。


    紹興初年,黃縱將自己寫的兵書上呈朝廷,滿堂喝彩,奇士趙九齡立即要和他相交。後來嶽飛要趙九齡入幕,趙九齡就推薦了黃縱。


    黃縱入嶽家軍之初,正是嶽飛兵伐楊麽之時。黃縱不顧個人安危,親自去招降楊麽的重要將領楊欽。終於將舉棋未定的猛將楊欽和他的兩萬徒眾拉了過來。也讓嶽飛有了一支強大的水軍。


    紹興七年(公元1137年)初,嶽飛和黃縱二人討論日後軍事計劃,黃縱提出“取中原非奇兵不可”,嶽飛之兵為正兵,河北義軍和百姓為奇兵。


    嶽飛欣然:“此正吾之計也。相州之眾,盡結之矣。關渡口之舟車與夫宿食之店,皆吾人也,往來無礙,宿食有所。至於彩帛之鋪,亦我之人,一朝眾起,則為旗幟也。今將大舉,河北響應,一戰而中原複矣。”


    黃縱的規劃,居然和嶽飛籌備多年的計劃不謀而合,可見其高瞻遠矚,運籌帷幄,眼界非同一般。


    後人把薛弼比作嶽飛的蕭何,黃縱為張良。薛弼圓滑世故,黃縱淡泊果敢,再加上一個忠肝義膽、大仁大勇的李若虛,嶽飛的幕僚三人組形成了。


    不過如今,薛弼還在朝中當官,但曆史上嶽飛的其他兩大幕僚,還有早期的良師益友朱夢說,卻全部都投在了王鬆的麾下。


    黃縱和朱夢說進來時,王鬆已經讓人斟好了茶水。


    “朱兄,汴京城一別,兩年之久,異地重逢,你我兄弟可算是今生有緣了。”


    王鬆的感慨和玩笑,讓朱夢說也是唏噓不已。


    “可惜了李兄和歐陽兄,都被貶斥去了南方,如若是他二人在此,咱們可算是團圓了。”


    歐陽澈被貶廣州府,李東則是去了雷州,後來又是台州,都是命運多舛。


    “朱兄無須擔心。我已派人前去尋找二公,一旦有機,便會接二公迴來,相信不久必有消息。”


    朱夢說心頭感動。王鬆對所有的朋友,不管交情深淺,也不管千辛萬苦,都是義字當先,古道熱腸,讓人折服。


    王鬆沉聲道:“陳東和歐陽澈,都是我大宋的好男兒,本官自然是義不容辭。此外,趙良嗣的家人,本官也一直讓人照顧,如今,倒是可以接迴河北了。”


    黃縱和朱夢說都是上前肅拜,朱夢說大聲道:“相公仁義,天下敬仰,下官佩服之至!”


    黃縱也是歎服道:“王相公此舉,可安天下誌士之心。大仁大義,在下亦是佩服之至!”


    王鬆擺擺手道:“趙良嗣心慕中華,鞠躬盡瘁,卻不意朝廷腐敗無能,白白送了性命。他的家人,何其無辜!”


    他沉吟了一下,問道:“朱兄,花小娘子如今怎樣?”


    “相公,花小娘子已經脫除了樂籍,索居家中,日子過得頗為清淡。聽聞相公安然無恙,又在河北起事,她也是頗為欣慰。”


    “朱兄,我會修書一封給花小娘子,河北百廢待興,也需要她這樣的忠義之士、知己好友同心戮力。”


    朱夢說欣然道:“相公仁義,在下欽佩之至。”


    “二位先生,先來一杯清茶,然後大快朵頤,再坐而論道,以圖大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宋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浮沉的命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浮沉的命運並收藏宋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