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天府南城牆上,張俊在一眾官員的陪伴之下,看著汴河上龐大的南去船隊,眉頭不展,似有所思。


    “父親,朝廷南遷,扈從軍馬上萬,光是岸上的馬軍就有好幾千人,兵強馬壯,沿途可以無憂矣。”


    張俊的三子張子顏,看到南去的大軍,羨慕地說道。


    南遷船隊到了南京應天府,南京留守張俊親自安排接送,並送上一應補給物品,恭請聖安。


    趙佶在城中住了一夜,其他人照舊在船上留宿。第二日一早,眾人才登船離開,繼續南下。


    “朝廷南遷,也沒讓父親一路護駕。如今咱們待在這應天府,北麵是番兵,東麵是山東的劉豫,不容樂觀啊。”


    張俊的次子張子厚憂心忡忡,為父親打抱不平。在他們看來,父親久經沙場,謹慎持重,豈是朝中這些昏聵無能的武將們可比。


    “若不是朝廷起了變故,朝廷南遷,父親早已經是一方諸侯,又怎會是這小小的南京留守?”


    張子顏憤憤不平,為父親叫起屈來。


    不過遠離河東,倒也安逸許多,不像太原城那樣,整日裏金戈之聲不絕,現刻不得安寧。


    “三哥,過去的事就不要提了,免得爹爹心裏不痛快。”


    張子厚看父親麵沉似水,輕輕在弟弟耳邊說道,張子厚趕緊閉上了嘴巴。


    “王淵垂垂老矣,劉光世昏聵無能,苗傅久在禁中,焉知江湖之事。”


    張俊看著向南而去的船隻,眉頭緊皺,聲音隨即大了起來。


    “和議已成,番子不會作祟。沿運河一路向南,永城、宿州、直到泗州,尚在朝廷大軍控製之下。但是進了兩淮,可就是各路盜匪和劉豫部下出沒之地。”


    從泗州到楚州,是泗水、淮水、汴河交匯處,也就是後世的洪澤湖水域,此處地形複雜,盜匪眾多,乃是幾方勢力交匯之所。


    “父親是擔心朝廷的船隊遭到襲擊?”


    張子厚跟隨父親日久,很快便領會了父親的意思。


    “鄆王趙楷和康王趙構統領防禦,兩人都在宮中長大,又如何知曉軍旅之事和世間之事。”


    張俊麵色凝重,自擔任南京留守以來,運河兩岸的風土民情,他可算是頗有領悟。


    山東的劉豫控製兩淮,縱橫兩淮的悍匪李成擁兵數上萬,宿遷一帶的張遇人兵強馬壯,各路盤踞勢力布滿了運河兩岸。這些人可不管你朝廷不朝廷,一旦碰到了,恐怕要擄掠一番。


    人吃人的亂世,誰管你是不是官家皇子,隻要有糧食,有金銀財寶,有利益,有女人,什麽樣的事情他們不敢幹。


    張俊猛然抬起頭來,對兒子們說道。


    “二郎、四郎,你二人帶上幾艘戰船,一路保護朝廷船隻。為父會帶領水師的其餘船隻在泗州駐紮。一旦有敵情,馬上向為父稟報!”


    張子厚看父親說的鄭重,和弟弟點頭稱是,紛紛離開。


    張俊吐了口氣。隻要有一絲潛在的機會,就要毫不猶豫地緊緊抓住。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機會錯過了,就不會再來。


    趙佶的艙房之內,趙楷和趙構正在向趙佶稟報南下事宜。


    “陛下,劉光世帶領馬軍在運河兩岸巡查,負責岸上的安全。苗傅和臣帶領水師在前,王淵和康王護住船隊後翼,警戒不成問題。”


    趙楷侃侃而談,條理清楚,語氣淡然。


    “陛下,等到了楚州和揚州,船隊會休整一下


    。江寧府那邊,工部和匠作監已經安排了人前去修葺一新,等陛下到時,一切都會準備妥當。”


    “鄆王、康王,你們兄弟兩個費心了,都下去歇息吧。”


    趙佶輕輕點了點頭,一路上有鄆王趙楷和九子趙構統籌協調,一切都是有條不紊,井然有序,無需他費心。


    三子才華橫溢,文采出眾,九子文采略遜,卻是文武雙全。二人不分伯仲,但在行軍打仗,開疆擴土上,卻都是乏善可陳,開拓不足。


    倒是那個幽禁的大兒子,自小自己就不待見,被逼無奈當了帝王,卻又被自己輕而易舉給推了下去。


    大兒子雖然優柔寡斷,但這幾年已經大為改觀。經曆過破城破國之煎熬,行為上已經成熟許多。


    皇孫趙諶也是聰明伶俐,少年老成,隻是木已成舟,他總不能再把皇孫推上皇位,自己打自己的臉。


    趙佶走上了船頭,看了一眼遠處趙桓的船隻。木已成舟,他也不可能重新扶大兒子和皇孫上位,隻能是且行且看了。


    夜幕低垂,一艘艘大船停泊在淮陰磨盤口,這裏已經是淮河河道,乃是泗水和淮水交匯處。夜已深,船上的人都已經陷入沉睡中,隻有船頭一盞盞的燈籠發出微弱的亮光。


    “這麽多的船隻,水位壓得這麽低,上麵肯定有不少金銀財寶!”


    靠岸的一片樹林中,一個黑衣蒙麵的男子低聲說道,眼神中都是貪婪。


    “仔細記下船隻數量,迴去向大哥稟報,這可是個大肥羊!”


    一群黑衣勁裝的漢子,手裏拿著刀劍,人人身手敏捷,從樹林間紛紛現身,就如鬼魅一般。


    另外一個黑衣人遲疑道:“這可是大宋朝廷的船隻,這一動手,就是和朝廷翻臉,是不是有些冒險?”


    “你這廝,怕個甚!”


    帶頭的黑衣人輕蔑道:“就大宋朝廷這些鳥人,又怕個甚!連兩河都割讓給了番子,都是些軟蛋。你們在這守著,我迴去稟報。”


    帶頭的黑衣人統計好了數量,帶著幾個人匆匆離開。剩下的幾個黑衣漢子們悄然隱藏起來,和漆黑的樹林混為一體。


    天色麻麻亮亮,運河上浮起一層霧氣,船隻隱隱約約,靠在岸邊。船上的眾人還沉浸在一片睡眠中。


    淮河北岸磨盤口,大量手持刀槍的漢子,密密麻麻,漫山遍野,正彎著身子,向岸邊的船隻躡手躡腳地潛來。


    看著龐大的船隻隊伍,李成不由得咽了口唾液。若是一擊得手,不知有多少好處。


    有些帳篷搭在了河岸邊,緊靠著船隻。顯然船上之人覺得睡在船上不舒服,而將休憩之所安排在了岸上。


    “直娘賊的還挺會享受!”


    李成嘴裏輕輕罵了一聲。


    南岸邊的高矮樹木上,拴著一匹匹溜光水滑的高頭大馬,到處都是,粗粗看去,也有兩三千匹。


    李成心裏怦怦直跳。若是把這些戰馬都奪了,自己也能建起一支像樣的馬軍,縱橫兩淮。


    對方的軍士似乎頗為精銳,光是那兩三千威風凜凜的騎兵,恐怕就不好對付。


    “兄弟們,先解決北岸的騎兵,南岸的騎兵一時沒法過來,然後搶劫戰馬和船隻。”


    李成低聲吩咐,一眾盜匪都是興奮異常,紛紛摩拳擦掌,輕輕向船隻靠去。


    趙桓起的很早,他來到船頭上,早晨新鮮的空氣讓他精神一振。他伸了個懶腰,向著岸邊看去。


    目光所及


    ,岸上密密麻麻全是麵目猙獰的盜匪,趙桓不由得一愣,沒等他反應過來,一支羽箭唿嘯而來,正中他的肩膀。


    趙桓一個不慎,從船頭直接掉入了水裏,濺起一大片水花。


    “射!”


    李成並不知道,被自己射落入水的是大宋的皇子,眼看已經暴露,先下手為強,他一聲大喝,站起身來。


    李成身後上百的弓箭射手一起放箭,對準了岸邊火堆旁猶自酣睡的宋兵們射去。


    盜匪們箭如雨下,連綿不斷,南岸邊的宋軍紛紛驚醒過來,卻已經被射翻了許多。


    “殺官軍!”


    李成大吼一聲,帶領著無窮無盡的盜匪們,向著南岸邊的船隻而去。


    被射倒了不少,宋兵們這才反映了過來,聽到岸邊山唿海嘯的喊殺聲,他們直接奔向戰馬,胯上之後,打馬就逃。


    岸邊和船上手無寸鐵的宮人和大臣們一個個目瞪口呆,宋兵們隻顧逃竄,瞧都不瞧他們一眼,還沒有搏殺,就已經潰散了。


    “弟兄們,宋兵都是些窩囊廢軟蛋,衝上去,殺了他們!”


    李成大聲呐喊,土匪們狂唿亂叫著,向著河上的船隻衝了上來。船夫們大驚失色,趕緊紛紛劃船,向河中拚命劃去。


    兩隻奪路而逃的船隻狠狠撞在一起,一隻在河麵上打轉,另外一艘則被撞得偏離了航向,直向岸邊而去。


    土匪們大喜過望,紛紛淌過低水區,一個個爬上了船隻,和船上的宋兵交起手來。


    看到為數不多的宋兵衝了過來,李成麵色變得猙獰,揮揮手,一大群土匪嗷嗷叫著迎了上去。


    土匪們衝散了眼前的宋兵,一夥匪兵衝上了趙桓的船頭,橫衝直撞,大肆殺戮之下,船上的人紛紛向河中跳去。


    “爹爹!”


    看到父親趙桓在河中掙紮,趙諶心急如焚,一下子跳入了河中,伸手去救父親。


    朱皇後和一幹女眷被衝上來的匪兵衝散,紛紛落入了河中,船隻周圍的水中一片狼藉,全是落水唿叫的人群。


    “救命啊,救命!”


    朱皇後喊了幾聲,精疲力竭,連續灌了幾口水以後,手腳再也使不上力,慢慢從河麵上沉了下去。


    趙桓和趙諶父子二人,藏在屍體下麵,趁著無人注意,隨水漂到了岸邊的水草深處。


    “蓬!蓬!”


    幾門火炮一起開炮,打向岸邊,匪徒們倒下一片,其餘的心驚肉跳,趴在地上,不敢起身。


    “直娘賊的都給老子起來,向前衝!”


    “射死這些狗日的!”


    李成一馬當先,帶領旁邊的弓箭手們,不斷射箭,船上的炮手一個個被射翻,損失慘重,很快就做鳥獸散。


    秦檜昨晚和耿南仲等人暢談良久,又喝了一些酒,直到後半夜才沉沉睡去。聽到外麵的嘈雜聲,秦檜猛然睜開了眼睛,從鋪著錦被的木板上,一下子爬了起來。


    “官人,到底發生了何事?”


    他旁邊的渾家王氏也被外麵的聲驚醒,她坐了起來,臉色蒼白。


    本來好好地睡在船上,要安全的多,她非要附庸風雅,體驗一下淮陰的風土人情,住在岸上,又一夜折騰,晚睡不起,結果讓土匪們來了個適逢其會。


    “娘子,你先呆在帳篷裏別動,我出去看看。”


    秦檜鑽出了帳篷,向前幾步,踏上了前麵的一處高地,向著四周看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宋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浮沉的命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浮沉的命運並收藏宋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