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炎元年,河東路首府太原城,熙熙攘攘,熱鬧異常,仿佛如過節過年一般。
太上皇趙佶即位,朝廷與金人簽訂城下之盟,大宋朝廷南遷,大宋割讓兩河與金人……
晴空霹靂,雷的眾人外焦裏嫩,所有人沒有想到,大宋竟然要把河東割給金人!這也預示著,北地的雄城、河東路的治所太原城,也被拱手讓人了。
相對於官府的集體沉默,民間百姓的熱情卻是一下子被點燃了。那些城中的年輕士子們,每日聚集於太原知府衙門門前,等待著官府最後的決定。
知府衙門大堂,跪下聽旨的張憲、王彥等人,在朝廷欽差割讓河東的旨意還沒有讀完時,就已紛紛從地上站了起來。
“王彥、張憲、牛皋,撤兵迴京,割讓河東,這是朝廷的旨意。你們難道要抗旨嗎?”
眼見幾個下屬如此猖狂,連聖旨都不放在眼裏,張俊臉色鐵青,大聲怒喝了起來。
張憲冷冷哼了一聲,和牛皋等人,徑直坐迴了椅子上麵。
“身為天子,不能保境安民,造福百姓,反而畏敵如虎,卑躬屈膝,棄萬民於蠻夷小族之手。這樣的天子,不讓也罷。這樣的朝廷,恕我兄弟,不再和其有半點瓜葛。”
張俊怒不可遏,想要再發怒,張憲卻首先開口,把他的話逼迴了肚子裏麵。
“笑話!割讓河東,我忠義軍幾萬兄弟的血,不就白流了嗎!我等兄弟,隻想對抗金人,多殺幾個番賊。至於誰當皇帝,又與我兄弟何幹?”
張憲的話,讓張俊等人目瞪口呆,還沒等他們反應過來,牛皋的怒喝聲,又在大堂裏迴蕩了起來。
“奸臣,趕緊帶上你的聖旨滾,這裏不歡迎膽小如鼠的無恥之輩!”
“爾等……這……是要違……抗聖旨嗎?”
傳旨的欽差臉色蒼白,哆嗦著蹦出一句話來。
“什麽狗屁聖旨?”
王彥戳指怒罵,臉上肌肉扭曲,顯然憤怒之極。
“先皇並無惡行,太上皇得位不正,這聖旨要舍了河東百姓,不接也罷!”
宣旨的官員滿臉煞白,呆呆地看著王彥等人,渾身都發起抖來。
“目無天子,真是豈有此理!”
張俊氣的臉色紅發,指著麵前幾人,大聲道:“來人,把這幾個抗旨不遵的賊子全部拿下。快點!”
周圍的軍士麵麵相覷,卻無人敢走上前來。
張俊大怒,聲嘶力竭,放聲喊道:“來人,將這些亂臣賊子拿下!”
張俊怒目圓睜,堂中衛士依然是沉默不語。幾個軍官無奈,作勢拔刀上前。
“誰敢上前,老子先砍了他的狗頭!”
牛皋勃然變色,拔出刀來。所有的衛士都是拔刀在手,站在了牛皋的左右,對著張俊們怒目而視。
“張相公,別喊了,喊破了喉嚨也沒用。”
張憲麵色平靜,分開持槍執刀的軍士們,走了出來。
“他們大都是河東子弟,想要讓他們背井離鄉,把河東和家鄉父老留給番子,恐怕他們自己都不答應。”
“張憲,你們這是要造反啊。本官又如何向朝廷交代?”
張俊看了看周圍的情形,心裏清楚,隻怕今日之事,已是不能挽迴。
新皇趙佶登臨大寶,他若是光著身子迴去,沒有一兵一卒,皇帝責罰不說,好不容易到手的高位,恐怕也要煙消雲散。
但是,讓他留下來和張憲、牛皋這些人一起在河東對抗金人,他卻沒有那樣的豪情壯誌。他已年過四旬,壯誌凋零,隻想著榮華富貴,高官厚祿,富貴享年即可。
張俊心驚肉跳。萬一這些人暴起,對他痛下殺手,他豈不是雞飛蛋打?
“張相公,你還是速速離去。一旦金人得知我等不願讓出太原城,再想離開,恐怕就沒那麽容易了。”
他雖然接受了張叔夜和秦檜等人接管河東忠義軍的軍令,平日裏中規中矩,但在骨子裏麵,他是看不起這些人的。
如果是太平盛世,他或許會隨波逐流,左右逢源,不得罪任何一方。但如今是亂世,強敵入侵,他不可能拋下自己的家鄉父老,跟隨張俊南下。
何況,王鬆沒死,抗金的大旗已經豎起,他又怎會明珠暗投,做一個無情無義之人。
牛皋看著張俊,手已經握緊了刀把。一旦張俊張狂,他便會痛下殺手,要了此人的性命。
大堂之中,忠義軍將領們如此托大,一個個打了雞血似地興奮,還不是因為,王鬆要迴來了。
張俊心知肚明,看了看堂中眾將,苦笑一聲,頹然坐會了椅子。
“各位兄弟,你們各行其是,本官不再阻攔。本官也不會把太原城交給金人。咱們各取所需,相安無事。兄弟們都珍重吧。”
王鬆活著的風聲,傳遍整個太原城。想要帶走太原城的將士,談何容易?
這些驕兵悍將,都是王鬆的狂熱信徒,萬一鋌而走險,他豈不是成了白骨一堆?
審時度勢,能屈能伸,這才是大丈夫所為。今日,得先保住性命要緊。
如今,還要感謝王鬆,並沒有對他下手,否則,他隻能坐以待斃。
“張俊,我忠義軍要和番賊血戰一場。兩軍交戰時,請你率部下和欽差離開。我等兄弟也算是仁至義盡了。”
張憲麵色平靜,朗聲說了起來,眼神裏有一朵火焰。
王彥走了出來,振振有詞。
“番賊蹂躪河東,我軍將士已忍了半年之久,不要說人,連馬都養肥了。如今,我們就要讓番賊們看看,我忠義軍的男兒還在,他們要為他們犯下的罪孽付出代價!”
張俊呆呆地看著眼前的張憲等人,心頭茫然若失。
忠義軍之精銳善戰,冠絕天下,自己卻井底之蛙,把這群人一時的沉默當做軟弱和窩囊。如今看來,自己這個忠義軍都統製,實在是太過失敗,這個主帥,也隻是傀儡而已。
“張俊,靖康元年,番賊圍攻太原城,朝廷割讓北地三鎮,王總管痛斥朝廷使者,路允迪狼狽離去。”
牛皋走了出來,大聲吼道:“當日太原城城破人少,也無糧草,尚敢抗擊番賊。今日太原城雄兵數萬,糧草充足,城高且堅,怕他個番賊作甚。你們還是快快離去,若是割讓河東的事情讓太原城的百姓知道了,有你們好果子吃!”
張俊呆了半晌,和欽差對視一眼,都是輕輕搖了搖頭。
太原城,二三十萬的人口,一旦南遷割地的消息傳了出去,恐怕他們這些大臣們,都要吃不了兜著走。
忠義軍這些驕兵悍將,除了王鬆,誰也不放在眼裏。自己還是趕緊離去,免得軍士嘩變,殃及自身。
“耶律兄弟,林兄弟,現在還好吧?”
牛皋笑道:“看你二人白白胖胖的,在大牢裏應該修養的不錯。就是不知,還能不能上陣殺敵,統領千軍?”
“這坐了一年的鳥牢,骨頭都坐軟了。”
耶律亙搖了搖頭,看著房中的孟牛皋等人,疑惑道:“今日把我倆放出來,難道說是王相公到了。快快帶我們前去,參見王相公。”
林風也是顫聲道:“牛兄,快快帶路,快帶我二人前去,拜見王相公!”
自張樹夜和趙諶、秦檜等人離去,耶律亙二人在牢中的日子,也就好過了起來。李若水敬重他二人是忠義軍的好漢,也並沒有為難他二人。
王鬆活著的消息,二人早已經得知。今天被放了出來,還以為王鬆到此,卻不知是朝廷發生了變故。
“王相公還在河北,不能親自過來。”
牛皋笑道:“朝廷割地兩河給金人,朝廷的使者已到,張憲、王彥他們自然不允。這些日子以來,弟兄們都憋壞了。張憲他們已經議過,咱們馬上要和城外的金人來一場大戰,就看你們二人,能不能趕上這場大戰了?”
耶律亙和林風對視一眼,一起迫不及待地大聲喊道:“趕得上!趕得上!”
清晨,空氣清新,清風徐來,掠過了布滿忠義軍將士的較場。
一排一排的軍士們抬頭挺胸,整齊筆直,密密麻麻,刀槍如林,火炮門門,炮口幽幽,駿馬如牆,布滿了整個教場。
張憲走上了點將台,王彥、牛皋、林風、耶律亙等一眾將領跟在身後。
“兄弟們,出去要殺番賊,有沒有人害怕?”
“殺番賊,殺番賊!”
軍士們的怒吼聲震天動地,跟在張憲話後,噴薄而出。
“有王相公帶著咱們,你們說,怕不怕?”
“王相公,萬歲!王相公,萬歲!”
整齊劃一的大喊聲,傳遍了整個太原城。
張憲槍頭斜指,大聲道:“出城!”
“格吱”聲中,北城門緩緩打開,宋兵刀槍如林,邁著步點,踏步出城,旌旗飛舞,千軍萬馬,源源不絕。
女真大營中,號角聲、鼓聲、刁鬥聲,此起彼伏,整個金營都動了起來。
“殺虜!”
牛皋大喊一聲,部下軍士鐵甲錚然,發一聲大喊,踩著步點向前。
“殺虜!”
耶律亙臉色通紅,部下的上千弓箭手摸箭在手,張弓搭箭,馬陣洶洶,如牆而進。
“開炮!”
王彥手中紅旗重重揮下,炮手們一起點燃了引藥,一門門火炮發出了驚天動地的吼聲。
“弓弩手準備!”
張憲大喊一聲,打馬向前,隆隆的火炮聲中,一場血腥的大戰就此展開。
宋軍滾滾而來,軍陣整齊,勢不可當,尤其是那高高飄揚的“王”字大旗,令女真大陣中的完顏宗瀚,倒吸了一口涼氣。
“這姓王的主帥又是哪位?”
不用看,這就是宋軍的精銳,王鬆一手炮製出來的忠義軍。今日,恐怕是一場惡戰。
太原城南門輕輕打開,張俊帶領著一隊兩三千人的兵馬,悄然離開。
隆隆的炮聲和震天的廝殺聲遠遠傳來,張俊和一眾部下仔細聆聽。
“張相公,你說他們能打贏嗎?”
傳旨的使者,不由得問了一聲。
“下官也不敢確定。”
張俊神色間有一股失落,卻被他很好地掩藏了迴去。
“忠義軍三萬餘人,出城的至少兩萬。番子雖有五萬兵馬,但精騎隻有一萬。以忠義軍的精銳,輔以火器,此戰恐怕是旗鼓相當。”
使者點了點頭,看張俊臉色不佳,便勸道:“張相公放心,隻要你帶這幾千軍伍迴朝,也是大功一件。我會在官家麵前替你美言,你就把心擱在肚子裏吧。”
他收了張俊不少金銀珠寶,自然要替他遮災避雨了。
“下官多謝尊使了。”
張俊這才換了一副臉色。
“尊使,還是快些離去。番子一旦察覺,恐會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太上皇趙佶即位,朝廷與金人簽訂城下之盟,大宋朝廷南遷,大宋割讓兩河與金人……
晴空霹靂,雷的眾人外焦裏嫩,所有人沒有想到,大宋竟然要把河東割給金人!這也預示著,北地的雄城、河東路的治所太原城,也被拱手讓人了。
相對於官府的集體沉默,民間百姓的熱情卻是一下子被點燃了。那些城中的年輕士子們,每日聚集於太原知府衙門門前,等待著官府最後的決定。
知府衙門大堂,跪下聽旨的張憲、王彥等人,在朝廷欽差割讓河東的旨意還沒有讀完時,就已紛紛從地上站了起來。
“王彥、張憲、牛皋,撤兵迴京,割讓河東,這是朝廷的旨意。你們難道要抗旨嗎?”
眼見幾個下屬如此猖狂,連聖旨都不放在眼裏,張俊臉色鐵青,大聲怒喝了起來。
張憲冷冷哼了一聲,和牛皋等人,徑直坐迴了椅子上麵。
“身為天子,不能保境安民,造福百姓,反而畏敵如虎,卑躬屈膝,棄萬民於蠻夷小族之手。這樣的天子,不讓也罷。這樣的朝廷,恕我兄弟,不再和其有半點瓜葛。”
張俊怒不可遏,想要再發怒,張憲卻首先開口,把他的話逼迴了肚子裏麵。
“笑話!割讓河東,我忠義軍幾萬兄弟的血,不就白流了嗎!我等兄弟,隻想對抗金人,多殺幾個番賊。至於誰當皇帝,又與我兄弟何幹?”
張憲的話,讓張俊等人目瞪口呆,還沒等他們反應過來,牛皋的怒喝聲,又在大堂裏迴蕩了起來。
“奸臣,趕緊帶上你的聖旨滾,這裏不歡迎膽小如鼠的無恥之輩!”
“爾等……這……是要違……抗聖旨嗎?”
傳旨的欽差臉色蒼白,哆嗦著蹦出一句話來。
“什麽狗屁聖旨?”
王彥戳指怒罵,臉上肌肉扭曲,顯然憤怒之極。
“先皇並無惡行,太上皇得位不正,這聖旨要舍了河東百姓,不接也罷!”
宣旨的官員滿臉煞白,呆呆地看著王彥等人,渾身都發起抖來。
“目無天子,真是豈有此理!”
張俊氣的臉色紅發,指著麵前幾人,大聲道:“來人,把這幾個抗旨不遵的賊子全部拿下。快點!”
周圍的軍士麵麵相覷,卻無人敢走上前來。
張俊大怒,聲嘶力竭,放聲喊道:“來人,將這些亂臣賊子拿下!”
張俊怒目圓睜,堂中衛士依然是沉默不語。幾個軍官無奈,作勢拔刀上前。
“誰敢上前,老子先砍了他的狗頭!”
牛皋勃然變色,拔出刀來。所有的衛士都是拔刀在手,站在了牛皋的左右,對著張俊們怒目而視。
“張相公,別喊了,喊破了喉嚨也沒用。”
張憲麵色平靜,分開持槍執刀的軍士們,走了出來。
“他們大都是河東子弟,想要讓他們背井離鄉,把河東和家鄉父老留給番子,恐怕他們自己都不答應。”
“張憲,你們這是要造反啊。本官又如何向朝廷交代?”
張俊看了看周圍的情形,心裏清楚,隻怕今日之事,已是不能挽迴。
新皇趙佶登臨大寶,他若是光著身子迴去,沒有一兵一卒,皇帝責罰不說,好不容易到手的高位,恐怕也要煙消雲散。
但是,讓他留下來和張憲、牛皋這些人一起在河東對抗金人,他卻沒有那樣的豪情壯誌。他已年過四旬,壯誌凋零,隻想著榮華富貴,高官厚祿,富貴享年即可。
張俊心驚肉跳。萬一這些人暴起,對他痛下殺手,他豈不是雞飛蛋打?
“張相公,你還是速速離去。一旦金人得知我等不願讓出太原城,再想離開,恐怕就沒那麽容易了。”
他雖然接受了張叔夜和秦檜等人接管河東忠義軍的軍令,平日裏中規中矩,但在骨子裏麵,他是看不起這些人的。
如果是太平盛世,他或許會隨波逐流,左右逢源,不得罪任何一方。但如今是亂世,強敵入侵,他不可能拋下自己的家鄉父老,跟隨張俊南下。
何況,王鬆沒死,抗金的大旗已經豎起,他又怎會明珠暗投,做一個無情無義之人。
牛皋看著張俊,手已經握緊了刀把。一旦張俊張狂,他便會痛下殺手,要了此人的性命。
大堂之中,忠義軍將領們如此托大,一個個打了雞血似地興奮,還不是因為,王鬆要迴來了。
張俊心知肚明,看了看堂中眾將,苦笑一聲,頹然坐會了椅子。
“各位兄弟,你們各行其是,本官不再阻攔。本官也不會把太原城交給金人。咱們各取所需,相安無事。兄弟們都珍重吧。”
王鬆活著的風聲,傳遍整個太原城。想要帶走太原城的將士,談何容易?
這些驕兵悍將,都是王鬆的狂熱信徒,萬一鋌而走險,他豈不是成了白骨一堆?
審時度勢,能屈能伸,這才是大丈夫所為。今日,得先保住性命要緊。
如今,還要感謝王鬆,並沒有對他下手,否則,他隻能坐以待斃。
“張俊,我忠義軍要和番賊血戰一場。兩軍交戰時,請你率部下和欽差離開。我等兄弟也算是仁至義盡了。”
張憲麵色平靜,朗聲說了起來,眼神裏有一朵火焰。
王彥走了出來,振振有詞。
“番賊蹂躪河東,我軍將士已忍了半年之久,不要說人,連馬都養肥了。如今,我們就要讓番賊們看看,我忠義軍的男兒還在,他們要為他們犯下的罪孽付出代價!”
張俊呆呆地看著眼前的張憲等人,心頭茫然若失。
忠義軍之精銳善戰,冠絕天下,自己卻井底之蛙,把這群人一時的沉默當做軟弱和窩囊。如今看來,自己這個忠義軍都統製,實在是太過失敗,這個主帥,也隻是傀儡而已。
“張俊,靖康元年,番賊圍攻太原城,朝廷割讓北地三鎮,王總管痛斥朝廷使者,路允迪狼狽離去。”
牛皋走了出來,大聲吼道:“當日太原城城破人少,也無糧草,尚敢抗擊番賊。今日太原城雄兵數萬,糧草充足,城高且堅,怕他個番賊作甚。你們還是快快離去,若是割讓河東的事情讓太原城的百姓知道了,有你們好果子吃!”
張俊呆了半晌,和欽差對視一眼,都是輕輕搖了搖頭。
太原城,二三十萬的人口,一旦南遷割地的消息傳了出去,恐怕他們這些大臣們,都要吃不了兜著走。
忠義軍這些驕兵悍將,除了王鬆,誰也不放在眼裏。自己還是趕緊離去,免得軍士嘩變,殃及自身。
“耶律兄弟,林兄弟,現在還好吧?”
牛皋笑道:“看你二人白白胖胖的,在大牢裏應該修養的不錯。就是不知,還能不能上陣殺敵,統領千軍?”
“這坐了一年的鳥牢,骨頭都坐軟了。”
耶律亙搖了搖頭,看著房中的孟牛皋等人,疑惑道:“今日把我倆放出來,難道說是王相公到了。快快帶我們前去,參見王相公。”
林風也是顫聲道:“牛兄,快快帶路,快帶我二人前去,拜見王相公!”
自張樹夜和趙諶、秦檜等人離去,耶律亙二人在牢中的日子,也就好過了起來。李若水敬重他二人是忠義軍的好漢,也並沒有為難他二人。
王鬆活著的消息,二人早已經得知。今天被放了出來,還以為王鬆到此,卻不知是朝廷發生了變故。
“王相公還在河北,不能親自過來。”
牛皋笑道:“朝廷割地兩河給金人,朝廷的使者已到,張憲、王彥他們自然不允。這些日子以來,弟兄們都憋壞了。張憲他們已經議過,咱們馬上要和城外的金人來一場大戰,就看你們二人,能不能趕上這場大戰了?”
耶律亙和林風對視一眼,一起迫不及待地大聲喊道:“趕得上!趕得上!”
清晨,空氣清新,清風徐來,掠過了布滿忠義軍將士的較場。
一排一排的軍士們抬頭挺胸,整齊筆直,密密麻麻,刀槍如林,火炮門門,炮口幽幽,駿馬如牆,布滿了整個教場。
張憲走上了點將台,王彥、牛皋、林風、耶律亙等一眾將領跟在身後。
“兄弟們,出去要殺番賊,有沒有人害怕?”
“殺番賊,殺番賊!”
軍士們的怒吼聲震天動地,跟在張憲話後,噴薄而出。
“有王相公帶著咱們,你們說,怕不怕?”
“王相公,萬歲!王相公,萬歲!”
整齊劃一的大喊聲,傳遍了整個太原城。
張憲槍頭斜指,大聲道:“出城!”
“格吱”聲中,北城門緩緩打開,宋兵刀槍如林,邁著步點,踏步出城,旌旗飛舞,千軍萬馬,源源不絕。
女真大營中,號角聲、鼓聲、刁鬥聲,此起彼伏,整個金營都動了起來。
“殺虜!”
牛皋大喊一聲,部下軍士鐵甲錚然,發一聲大喊,踩著步點向前。
“殺虜!”
耶律亙臉色通紅,部下的上千弓箭手摸箭在手,張弓搭箭,馬陣洶洶,如牆而進。
“開炮!”
王彥手中紅旗重重揮下,炮手們一起點燃了引藥,一門門火炮發出了驚天動地的吼聲。
“弓弩手準備!”
張憲大喊一聲,打馬向前,隆隆的火炮聲中,一場血腥的大戰就此展開。
宋軍滾滾而來,軍陣整齊,勢不可當,尤其是那高高飄揚的“王”字大旗,令女真大陣中的完顏宗瀚,倒吸了一口涼氣。
“這姓王的主帥又是哪位?”
不用看,這就是宋軍的精銳,王鬆一手炮製出來的忠義軍。今日,恐怕是一場惡戰。
太原城南門輕輕打開,張俊帶領著一隊兩三千人的兵馬,悄然離開。
隆隆的炮聲和震天的廝殺聲遠遠傳來,張俊和一眾部下仔細聆聽。
“張相公,你說他們能打贏嗎?”
傳旨的使者,不由得問了一聲。
“下官也不敢確定。”
張俊神色間有一股失落,卻被他很好地掩藏了迴去。
“忠義軍三萬餘人,出城的至少兩萬。番子雖有五萬兵馬,但精騎隻有一萬。以忠義軍的精銳,輔以火器,此戰恐怕是旗鼓相當。”
使者點了點頭,看張俊臉色不佳,便勸道:“張相公放心,隻要你帶這幾千軍伍迴朝,也是大功一件。我會在官家麵前替你美言,你就把心擱在肚子裏吧。”
他收了張俊不少金銀珠寶,自然要替他遮災避雨了。
“下官多謝尊使了。”
張俊這才換了一副臉色。
“尊使,還是快些離去。番子一旦察覺,恐會城門失火,殃及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