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梁城,北距燕趙,南通江淮,水陸都會,形勢富饒。汴梁城距離大名府,不過十驛,倘若有變,大軍傾刻而至,疾雷不及掩耳。


    從大名府到汴梁城,漕運貫通南北,水陸交通要地,自然是商業拓展的不二之選了。


    京畿周圍雖屢遭戰火,但漕運尚未斷絕,選擇汴梁城自然是上上之選了。


    雖是屢遭戰亂,但汴梁城還是有超過五十萬的人口,街邊商鋪還是鱗次櫛比,街上百姓依然川流不息,眾人熙熙,人來人往。前店後坊、街道縱橫,可見汴梁城的繁華非同一般。


    熱鬧異常的大相國寺,肯定是汴梁城最繁華的所在。幹淨整齊的大街,錦衣華服的富商巨賈,達官貴人;意氣風發的飽學之士;濃妝豔抹,香風撲鼻的名門閨秀,富婆闊太,各色人等,一應俱全。


    這裏是汴梁城的商業中心,珠寶玉器行,金銀首飾鋪,錦繡絲綢店,古玩字畫店,甚至酒樓瓦子更是無處不在,乃是汴梁城百姓經常出沒的去處。


    幾天前,所有汴梁城的富商巨賈,都接到了來自小甜水巷一家叫“雅藏軒”的琉璃店的名帖,邀請他們參加自家店鋪的開業大吉。“雅藏軒”的掌櫃鄧世雄,乃是來自河北的一名富賈。


    宋朝允許甚至鼓勵官員經商今,宋太祖時,僅在宋代私營邸店業(貨棧和客棧)的致富官吏,文官方麵就有宰相趙普、何執中等,武官方麵有米信、保吉等。宋仁宗時,王安石曾經在《上仁宗皇帝言事書》上吐槽宋朝官員的收入太低,而用一切手段撈錢:“官小者,販鬻、乞丐,無所不為。”


    所謂“中興四將”之一的劉光世,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他曾公開動用八千士卒從事自己的物流事業,自稱“當代陶朱公”。


    另外一位“中興四將”、曾任樞密使的張俊更是經商中的佼佼者,隻要能賺錢的都涉足其中。他役使士卒在臨安府修建酒肆,名“太平樓”,又派人到海外貿易,出售陶瓷、絲綢等特產,換迴象牙、沉香等物在宋地出售,獲利數十倍。


    這還不算完,張俊還兼並了大量良田並租給傭戶,每年僅田租這一項收入就達六十多萬斛糧食。史書稱張俊“家多銀”,臨安的百姓還諷刺張俊為“錢眼內坐”。


    “雅藏軒”前,不斷的有人拿著請帖進入。夥計們彬彬有禮,笑容可掬,邀請客人進入。


    今天,是“雅藏軒”開業的日子。


    玻璃是新產品,市麵上根本沒有相同或者類似的產品,銷售上是開鋪零售和批發共行。當然,作為規模化生產的玻璃品工廠,王鬆自然希望是批發,那怕便宜點,也要盡可能快的弄到大筆錢財。


    運河貫通南北,汴梁城商賈眾多,正好可以借助他們,開拓市場,把玻璃賣到江南和海外去。


    “雅藏軒”裏麵的二進院子,是一個類似後世展廳的玻璃陳列廳。一個個一人高的玻璃展架靠牆而立,分成幾層,上麵井然有序地擺著各種玻璃產品。


    陳列廳的設計和建造,是王鬆按照後世的玻璃展廳製成。巨大的落地玻璃窗、玻璃門,保證了室內充足的光線。精致的窗簾又使得裏麵含蓄一片。


    展廳中間,一張玻璃表麵的圓桌,上麵放著十幾個造型各異的玻璃杯,裏麵倒上了西域的美酒,別有一番風景。客人們可以一邊飲酒,一邊欣賞。


    客人們一個個走進點來,紛紛小心翼翼的拿起展架上的產品,三三兩兩,評頭論足。


    大鼻子、卷頭發的趙漢一進來,眼睛立刻就被裏麵的物件看花了。平生第一次見到如此透明,如此大小形狀一致,如此精致的“琉璃”製品。他不由得眼花繚亂,目瞪口呆,同時又有些意亂神迷。


    一串串大小不一的水晶項鏈和手鏈吸引了不少客人的注意。他們紛紛拿起珠子仔細觀看,愛不釋手。這些珠子不但大小一致,而且和佛珠一樣,圓潤滑膩,各種大小都有,真正是非同凡響,用來送人或自己佩戴是再也氣派不過,一串60到100貫的價格還能接受。


    就是去礬樓吃頓飯,不也得備上百貫錢,何況這麽珍稀的玩意。


    還有長圓形空心珠子,串起來用來作飾物,也是氣派的很。再加上那些玻璃杯,各類碗盤,酒杯,水果盤,當真是應有盡有,惹人注目。


    “趙仁,你說說,你見過這麽通明的東西嗎?這些宋人真是聰明,竟然能造出這樣的東西!”


    趙漢拿起一隻透明的浮雕玻璃碗,向旁邊一個長相接近的中年漢子低聲問道。


    “趙漢,此物如此晶瑩剔透,而且大小統一,簡直是聞所未聞!關鍵是街市上沒有,若是能投到街麵上,定會賺個盆滿缽滿!”


    趙仁眼睛放光,興奮地說道。


    趙仁和趙漢都是猶太人,公元10世紀的時候,宋朝的都城汴梁城繁榮昌盛,為異邦人所吸引,流連忘返,許多人愛中華錦繡文明,最終選擇留下。趙仁等人的祖先也是一樣,他們通過絲綢之路自波斯來到宋朝,還給宋朝皇帝趙佶帶了很多貢品。


    趙佶熱情相待,並給予他們“歸我仲夏,遵守祖風,留遺汴梁”的優厚待遇,並賜予他們十七個漢人姓氏,其中主要有七個大姓:趙、艾、李、張、石、金、高,還包括出自張姓的章姓,總共八大家族。其中,被賜予的趙姓,在當時屬於國姓,可見宋朝皇帝對他們的重視程度。自此,這一支猶太人就定居中國,繁衍後世。


    猶太人乃是天生的商人,路遙稱他們是歐洲的吉普賽人,不屑定居,四處流浪。


    兩個猶太宋人看著眼前的精致玩意,一個個都是興趣盎然,目不轉睛,心裏卻已經在盤算,以怎樣的方式和價格把這些寶貝賣出去。


    展廳裏,幾個口齒伶俐的夥計正在給前來拜訪的客商們講解著產品的器形和尺寸,以供客人選擇。


    宋人富裕,前來觀看的許多百姓,都是各自買了些愛不釋手的玩意迴去。從20銀子的水杯,200銀子的花瓶,再到500兩的垂簾,各人都是歡天喜地,用盡囊中之物,這才盡興而歸。


    店鋪前人山人海,鄧世雄不由得心裏後悔,帶的東西太少了。


    一個來汴梁城的四川富商,一下子就買走了300個水杯,討價還價下,花了5000貫錢,最後歡天喜地地離開。


    另一個湖廣巨賈,無意中路過,一下子就購進了100多花瓶,花了足足上萬貫。


    這個時候,鄧世雄不由得又佩服起王鬆來。也不知道王鬆的腦子裏裝了些什麽,竟然能造出這樣巧奪天工的東西。


    一個圓領青袍、垂腳襆頭的清瘦士子,和一個打扮相似,年紀稍長的讀書人,一起走了進來。


    二人見了架子上的玻璃產品,都是十分驚訝,不停的端詳樣品,看的十分仔細。


    “兩位官人,有什麽需要問的事情嗎?”


    夥計笑容滿麵,畢恭畢敬地說道。


    “兄弟,請問這種碗,所有做的都一模一樣嗎?還有其他大小嗎?”


    年輕一點的士子拿著一個浮雕小碗,輕聲問道。


    “是的,官人。所有的都一模一樣。這種尺寸是正規的宴席用的,用來吃米飯、喝湯最好。還有兩種尺寸,一種是兒童所用,一種是盛放菜品、或放水果。你看,這是樣品,大小都是一模一樣。”


    士子看到旁邊的鄧世雄,不由得脫口而出:“鄧世雄,你怎麽會在這裏?”


    也難怪他如此問。鄧世雄乃是王鬆的跟班,王鬆不在了,想不到他卻幹起了商賈之事。


    鄧世雄趕緊陪笑上前,畢恭畢敬地說道:“小人見過趙相公。”


    原來來的人,乃是大理寺卿趙鼎,趙若瀾的親生父親。他雖然沒有請帖,但卻是不請自來。


    看到趙鼎看的入迷,鄧世雄笑道:“既然是相公來了,在下就送相公幾件俗物。”


    趙鼎搖了搖頭,瞪眼道:“王鬆已死,你也不易,本官怎能拿你的東西。見到我家三十六娘,讓她迴家一趟,家裏人都想她。”


    他是官宦之家,家財萬貫,自然不會在乎這些小錢。再說了,王鬆已死,他又何必難為王鬆手下的這些忠義之士。


    鄧世雄暗暗搖頭。王鬆活著的信息,千萬不能讓這些人知道,否則還不知會引起怎樣的軒然大波。


    “先生,這門窗上的平玻璃你們也賣嗎?”


    金有成仔細端詳著架子上的平板玻璃,眼睛裏麵全是貪婪之色。


    一眼看到這玻璃,金有成便敏銳的覺得這是一個巨大的商機。對於高麗國內那些官宦,富商巨賈人家來說,窗明幾亮,幹淨易於清理,這本身就是一個極好的噱頭。


    再加上這些玻璃瓶,玻璃杯,玻璃碗等,隻怕自己很快就會一夜暴富了。


    金有成乃是高麗王朝在大宋的駐外人員,雖然屬於負責海外貿易一塊,但也是實實在在的在華駐派官員。


    “官人好眼力!”


    鄧世雄看了看這位寬袍高帽的高麗異族,解釋道:“客人,這平板玻璃的確是本店的另外一個招牌。士子們平日裏讀書,書房裏麵光亮不好,長久看書,對眼睛不好。若是用上了玻璃門窗,光線充足,必定對士子益處不少。”


    “這碗碟、杯瓶之類不算難銷。隻是這平板玻璃卻實在是新鮮,要用到門窗裝飾上去,還要測試銷量,所以急促不得。”


    金有成思考了一下,繼續道:“我需要的貨物數量較大,還是高麗異邦,都是這般好物,再給些惠讓嗎?”


    鄧世雄笑道:“物件好壞,絕無坑蒙拐騙之舉。貴方可以在裝運貨物前查驗貨物。至於價格,海上買賣,有半成的讓利,不知可否?”


    兩人談的也算投機。一會兒就扯到了新產品上,倒是讓後麵的人都緊張了一下,怕被這夷人捷足先登,沒有了貨品。


    商家被告知,目前展示的隻是部分產品,還有斷斷續續的新品會出來。看來這“雅藏軒”還真是頗有潛力。


    午後,商家已有了初步的合作意項。對於一個新品的上市,可謂是一炮走紅,大獲成功!


    許多產品,價格十分離譜,完全超出了眾人的驚詫。一串手鏈的價格80貫錢左右;10厘米的玻璃圓碗30貫錢……


    三天時間,賣出的2000多件玻璃產品,竟然賣出了6萬多貫錢!


    和商家的訂單,不包括平板玻璃,已經是70多萬貫錢。庫存已經不夠,還得繼續加緊生產,在一個月內交貨。


    鄧世雄臉上的肌肉已經笑得扭曲,這時,他才理解了王鬆所說的,數錢數到手抽筋。


    原來,數錢,臉上也會抽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宋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浮沉的命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浮沉的命運並收藏宋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