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初夏六月,草長鶯飛,青山疊疊,綠水濤濤,麥苗青青,一派田園風光。
細雨菲菲之中,農人戴笠披蓑,寒耕熱耘,沾體塗足,戴星而作,戴星而息,耕作於田間。
民生多艱,即便兵禍連連,百姓依然不得不辛苦勞作,為一口吃食,奔波勞累。
一艘艘平筏順著漳河而行,蕩起粼粼波光,向兩岸延展而去。
當頭的竹筏上,王鬆站在竹筏前端,背手而立,眉頭緊鎖,似在思索著什麽。
兩岸連綿起伏的高山,田間辛苦勞作的農夫,滾滾而去的河水,岸邊冒雨獨釣的漁夫,人生命運的多舛起伏,生死之際的人生感悟,讓他不由得感慨萬千,油然冒出幾句詩來。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漁樵江諸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這一首明代楊慎的?臨江仙?,借曆史興亡抒發人生感慨,豪放中有含蓄,高亢中有深沉,慷慨悲壯,意味無窮,令人蕩氣迴腸,心頭平添萬千感慨。也正應了王鬆當下的心境。
“好一個,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相公千古佳句,隨手拈來,在下佩服之至。隻是相公平生抱負未展,未能救國救民,此等佳句未免太消極了些!”
一個麵容清瘦,頗為儒雅的三旬漢子走上前來,腰間的長刀甚是笨重。
“大哥,你這詞聽起來意興蕭索,就像那“零落成泥碾作塵,隻有香如故”。雖是千古佳作,但終究太冷清了些!”
一身紅衣、長腿蜂腰的趙若瀾跟了上來,前額的幾縷秀發已被雨絲打濕。
王鬆看著煙雨蒙蒙的河麵,笑道:“馬宣讚,賢妹,金人肆虐,百姓受苦,我當然不會隨波逐流,打退堂鼓。但抒發一下情懷,一吐心中的悶氣,這總該是被允許的吧。”
他周圍的這些人,一個個都太過中正廉潔。他們要麽橫遭政治上的打擊,看透了朝廷的腐敗,不願阿附權貴,保持節操;要麽鄙夷世俗、淡泊灑脫,憤世嫉俗;這些人跟在自己身邊,遲早要經曆政治的殘酷、失去親朋好友的痛苦,人性的掙紮。
他不知道,對這些人來說,到底是好,還是壞?
“大哥,咱們為什麽要來河北?依我說,相公出山,重舉義旗,太原的忠義軍兄弟一唿百應,要爽快的多。”
趙若瀾拿著一張手巾,遞給了王鬆,示意他擦一擦臉上的雨水。
自從王鬆受傷以來,一直照顧他的就是趙若瀾,即便是現在王鬆傷好了,她也是一直呆在王鬆的身邊。
王斌點點頭,注視著竹筏進入了前方的兩河交叉處。船夫們奮力劃撐,竹筏轉彎,逆流向著滏水上遊方向而去。這裏已經是河北東路磁州境內。
“忠義軍兩萬多兄弟,聽起來人是不少,可不能讓兄弟們總是和對方去白刃戰,打不了幾次,兄弟們就該拚光了!”
忠義社和忠義軍,雙方加起來有兩萬多人,全都駐紮在黎城大營,由老部下帶人訓練。
馬擴恍然大悟,點點頭道:“相公,你到這河北路來,不僅僅是看昔日的弟兄,也是看一看咱們的鐵廠,看一看咱們的火炮。”
“不錯。忠義軍個個都是好漢子,但是要打敗番子,大規模地殺傷他們,還得靠咱們造的火炮!”
盡管林天佑和下麵的工匠,都是按照王鬆的要求,研究和開發火炮,但他並不打算把這些功勞加在自己的身上。
幸運的是,從一開始,火炮開發就置於忠義軍的控製之下。即便是河北的嶽飛等人,他們也隻是知道個皮毛。沒有王鬆的指令,誰也不能到鐵廠發號施令,知道的人也寥寥無幾。
“相公,以前是朝廷提供糧草輜重。但如今咱們獨立成軍,需要的餉銀和糧草輜重就多了去了。行軍打仗,打的就是銀子。現在解鹽歸了朝廷,咱們的日子就不好過了。”
“馬宣讚說的是!”
梁興跟了上來,朗聲道:“相公,現在忠義軍兩萬多將士,一個月的餉銀就是三萬兩左右。現在夠用,但是兩三個月以後,咱們又如何應付?”
“目前看來,也隻能以戰養戰了。”
王鬆眉頭擰成了一個疙瘩。他又不是財神爺,沒有了錢財,一切都是免談。
“河北兩路,自古繁華。炭、鐵礦產豐富,河北平原又是產糧大區,你我區區幾萬將士,供應沒有問題。不過,咱們還得想辦法興業拓業,才能更快的把女真人趕出去。”
“隻是如此以來,大哥你和朝廷如何相處?”
梁興看了一眼馬擴,開口問道。
“既然朝廷管不了這些地方,名存實亡,咱們就替他管一管,宣撫教化,撫民安民,以抗蠻夷。”
馬擴朗聲道:“兩河和燕雲之地,自古便是我華夏故地,豈能任由這些遊獵、漁獵民族猖獗!”
楊再興和梁興對看了一眼,都是暗暗點了點頭。
“楊再興所言極是。當務之急是救民於水火,不讓他們被番子蹂躪,其他的事以後再說!”
馬擴看向王鬆,看他不動聲色,心裏不由得一沉。
看來,王鬆還是不想和大宋正麵為敵。
“番子人數不過百萬,能上陣的最多不過二十來萬,可恨的是大批漢兒跟在後麵搖旗呐喊,想起來殊為可恨!”
楊再新的話讓王鬆的心裏一動,一直以來,他似乎總覺得不對勁,缺少了什麽,原來卻是這個。
“楊再興說的對!現在要做的,就是通過宣傳,喚起他們的民族意識,讓他們知道,自己是漢人,堂堂正正的華夏苗裔。”
“一個沒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個有英雄卻不知敬重愛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藥的。”
王鬆忽然想起了達夫先生的這句話來。
中華時有英雄,但是光有英雄,沒有熱愛其民族的民眾,英雄隻能悲情。
不能喚起民眾的愛國熱情,激起他們的民族自尊心,複興就是一句空言。
眾人都是盯住了王鬆,一陣錯愕。
難道說,大宋百年都沒有解決的頑疾,王鬆可以遊刃而解?
“相公,你我如今脫離了朝廷,沒有賦稅和糧食來源,錢糧短缺,要支付給上萬兄弟的撫恤,還得另尋它法。”
馬擴的話,讓王鬆眉頭也緊皺了起來。眾人談論的焦點,還是離不開錢糧。
自古庶政就是錢糧,打仗更是離不開糧食和銀子,如今離開了朝廷的供給,自己這些人成了無根之萍,隨風飄絮。
“興業、拓業,聽說張大千他們搞出來了玻璃,到時咱們去看一看,便知分曉。還有,鐵廠也不能隻生產火器,要軍政分開,既有軍隊所需的作坊,也有生產民用的作坊,哪樣都賣。”
“大哥,這就是所說的賺銀子的想法?”
趙若瀾倒是對這很感興趣。
“相公剛才已經說過,河北之地富饒,炭鐵都是甚多。咱們接著就是要擴大鐵廠,多造火炮,多造震天雷。朝廷若是想用,就得拿銀子來買。這就是大哥所說的賺銀子。”
隻要有戰爭,火炮和震天雷自然就有市場。當然,女真人的生意他絕不會做。不過,以他的估計,女真人恐怕也正在琢磨火器的製造。不過,恐怕沒那麽容易。
“相公所想的不錯!”
馬擴接著道:“如今這戰爭的方式,已經和以前大不相同。女真騎兵對待宋人步卒的優勢,隨著火器的使用,已經蕩然無存。人再厲害,力氣再大,刀再鋒利,戰馬的速度再快,也架不住一輪輪震天雷和火炮的攻擊。”
王鬆點點頭,這就是科技的力量。
眾人跟著王鬆查訪,到處都是民生凋敝,眾人也覺得無趣。到了午後,眾人上了岸,此處距離固鎮已經不足十裏之遙。
眾人上了馬,一路向北而去,人人都是麵色凝重。
去歲,河北路忠義軍曾經大軍北上,駐紮於洺州以北,擊潰了邢州完顏設和馬的大軍,大軍直指趙州。
隻是如今眾人前行,看到田間不斷出現的屍骸,才發覺形勢嚴峻了許多。女真人南下,剽掠了河北州縣無數,就是不知道大名府和河間府這些重鎮是否安全?
想不到這幾個月不見,河北的形勢反而更加糜爛。
洺水河南岸邊,幾顆百年的老柳下,擠滿了衣衫襤褸的難民。在茶攤上喝上口粗茶,歇一會,便又踏上南下的旅途。
船夫不斷的把北岸的難民載到南岸來,難民們都是拖家攜口,男女老幼道塞於途,沿著南去的官道、小徑,漫山遍野,盡是百姓向南而去的背影。
梁興攔住了一對難民夫婦,開口問道:“大哥大嫂,請問發生了何事,怎麽大家都是拖家攜口,紛紛向南而去?”
丈夫三十來歲,滿臉絡腮胡子,一身粗布衣裳,普普通通的農家漢子。
見梁興等人氣勢不凡,不像是普通人等。漢子開口道:“兄弟有所不知。番子揮兵南下,所到之處燒殺搶掠,大家沒有辦法,隻能向南逃亡,免得白白丟了性命!”
梁興一愣,不由得開口道:“不是有宗老公相和忠義軍嗎,難道他們對付不了番子?”
漢子搖頭道:“王相公戰死。忠義軍群龍無首,哪裏顧得上百姓?地方上的官軍,欺負百姓還成,打起仗來,那是番子的對手。番子來了,官軍躲在城裏,最後受苦的,還是我們這些窮苦人!”
大宋官軍還是一貫的德行,坑蒙拐騙,裝神弄鬼還行,一說到上陣打仗,和女真大軍戰場上對麵,立刻一哄而散。
宗澤和張浚雖是能臣,可是限於宋軍的騎兵能力,守成有餘,攻擊不足。
隻是可憐了這河北兩路、千千萬萬的大宋百姓。
這樣看起來,隻怕河東路也是兇多吉少。不過由於最兇殘、勇猛的婁室軍元氣大傷,造成的威脅,應該比河北兩路要輕一些。
“要是王相公迴來,咱們這些窮苦百姓就有救了!”
“王相公已死,說這些作甚?再說了,即便王相公迴來了,還不是被那些貪官陷害,早晚得整死!”
丈夫瞪了一眼妻子,和眾人告了別,繼續向南而去,加入了滾滾的難民大軍。
王鬆麵色鐵青,眉頭緊皺,眾人也都是心裏肅然。
王鬆出來的,正是時候。
細雨菲菲之中,農人戴笠披蓑,寒耕熱耘,沾體塗足,戴星而作,戴星而息,耕作於田間。
民生多艱,即便兵禍連連,百姓依然不得不辛苦勞作,為一口吃食,奔波勞累。
一艘艘平筏順著漳河而行,蕩起粼粼波光,向兩岸延展而去。
當頭的竹筏上,王鬆站在竹筏前端,背手而立,眉頭緊鎖,似在思索著什麽。
兩岸連綿起伏的高山,田間辛苦勞作的農夫,滾滾而去的河水,岸邊冒雨獨釣的漁夫,人生命運的多舛起伏,生死之際的人生感悟,讓他不由得感慨萬千,油然冒出幾句詩來。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漁樵江諸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這一首明代楊慎的?臨江仙?,借曆史興亡抒發人生感慨,豪放中有含蓄,高亢中有深沉,慷慨悲壯,意味無窮,令人蕩氣迴腸,心頭平添萬千感慨。也正應了王鬆當下的心境。
“好一個,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相公千古佳句,隨手拈來,在下佩服之至。隻是相公平生抱負未展,未能救國救民,此等佳句未免太消極了些!”
一個麵容清瘦,頗為儒雅的三旬漢子走上前來,腰間的長刀甚是笨重。
“大哥,你這詞聽起來意興蕭索,就像那“零落成泥碾作塵,隻有香如故”。雖是千古佳作,但終究太冷清了些!”
一身紅衣、長腿蜂腰的趙若瀾跟了上來,前額的幾縷秀發已被雨絲打濕。
王鬆看著煙雨蒙蒙的河麵,笑道:“馬宣讚,賢妹,金人肆虐,百姓受苦,我當然不會隨波逐流,打退堂鼓。但抒發一下情懷,一吐心中的悶氣,這總該是被允許的吧。”
他周圍的這些人,一個個都太過中正廉潔。他們要麽橫遭政治上的打擊,看透了朝廷的腐敗,不願阿附權貴,保持節操;要麽鄙夷世俗、淡泊灑脫,憤世嫉俗;這些人跟在自己身邊,遲早要經曆政治的殘酷、失去親朋好友的痛苦,人性的掙紮。
他不知道,對這些人來說,到底是好,還是壞?
“大哥,咱們為什麽要來河北?依我說,相公出山,重舉義旗,太原的忠義軍兄弟一唿百應,要爽快的多。”
趙若瀾拿著一張手巾,遞給了王鬆,示意他擦一擦臉上的雨水。
自從王鬆受傷以來,一直照顧他的就是趙若瀾,即便是現在王鬆傷好了,她也是一直呆在王鬆的身邊。
王斌點點頭,注視著竹筏進入了前方的兩河交叉處。船夫們奮力劃撐,竹筏轉彎,逆流向著滏水上遊方向而去。這裏已經是河北東路磁州境內。
“忠義軍兩萬多兄弟,聽起來人是不少,可不能讓兄弟們總是和對方去白刃戰,打不了幾次,兄弟們就該拚光了!”
忠義社和忠義軍,雙方加起來有兩萬多人,全都駐紮在黎城大營,由老部下帶人訓練。
馬擴恍然大悟,點點頭道:“相公,你到這河北路來,不僅僅是看昔日的弟兄,也是看一看咱們的鐵廠,看一看咱們的火炮。”
“不錯。忠義軍個個都是好漢子,但是要打敗番子,大規模地殺傷他們,還得靠咱們造的火炮!”
盡管林天佑和下麵的工匠,都是按照王鬆的要求,研究和開發火炮,但他並不打算把這些功勞加在自己的身上。
幸運的是,從一開始,火炮開發就置於忠義軍的控製之下。即便是河北的嶽飛等人,他們也隻是知道個皮毛。沒有王鬆的指令,誰也不能到鐵廠發號施令,知道的人也寥寥無幾。
“相公,以前是朝廷提供糧草輜重。但如今咱們獨立成軍,需要的餉銀和糧草輜重就多了去了。行軍打仗,打的就是銀子。現在解鹽歸了朝廷,咱們的日子就不好過了。”
“馬宣讚說的是!”
梁興跟了上來,朗聲道:“相公,現在忠義軍兩萬多將士,一個月的餉銀就是三萬兩左右。現在夠用,但是兩三個月以後,咱們又如何應付?”
“目前看來,也隻能以戰養戰了。”
王鬆眉頭擰成了一個疙瘩。他又不是財神爺,沒有了錢財,一切都是免談。
“河北兩路,自古繁華。炭、鐵礦產豐富,河北平原又是產糧大區,你我區區幾萬將士,供應沒有問題。不過,咱們還得想辦法興業拓業,才能更快的把女真人趕出去。”
“隻是如此以來,大哥你和朝廷如何相處?”
梁興看了一眼馬擴,開口問道。
“既然朝廷管不了這些地方,名存實亡,咱們就替他管一管,宣撫教化,撫民安民,以抗蠻夷。”
馬擴朗聲道:“兩河和燕雲之地,自古便是我華夏故地,豈能任由這些遊獵、漁獵民族猖獗!”
楊再興和梁興對看了一眼,都是暗暗點了點頭。
“楊再興所言極是。當務之急是救民於水火,不讓他們被番子蹂躪,其他的事以後再說!”
馬擴看向王鬆,看他不動聲色,心裏不由得一沉。
看來,王鬆還是不想和大宋正麵為敵。
“番子人數不過百萬,能上陣的最多不過二十來萬,可恨的是大批漢兒跟在後麵搖旗呐喊,想起來殊為可恨!”
楊再新的話讓王鬆的心裏一動,一直以來,他似乎總覺得不對勁,缺少了什麽,原來卻是這個。
“楊再興說的對!現在要做的,就是通過宣傳,喚起他們的民族意識,讓他們知道,自己是漢人,堂堂正正的華夏苗裔。”
“一個沒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個有英雄卻不知敬重愛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藥的。”
王鬆忽然想起了達夫先生的這句話來。
中華時有英雄,但是光有英雄,沒有熱愛其民族的民眾,英雄隻能悲情。
不能喚起民眾的愛國熱情,激起他們的民族自尊心,複興就是一句空言。
眾人都是盯住了王鬆,一陣錯愕。
難道說,大宋百年都沒有解決的頑疾,王鬆可以遊刃而解?
“相公,你我如今脫離了朝廷,沒有賦稅和糧食來源,錢糧短缺,要支付給上萬兄弟的撫恤,還得另尋它法。”
馬擴的話,讓王鬆眉頭也緊皺了起來。眾人談論的焦點,還是離不開錢糧。
自古庶政就是錢糧,打仗更是離不開糧食和銀子,如今離開了朝廷的供給,自己這些人成了無根之萍,隨風飄絮。
“興業、拓業,聽說張大千他們搞出來了玻璃,到時咱們去看一看,便知分曉。還有,鐵廠也不能隻生產火器,要軍政分開,既有軍隊所需的作坊,也有生產民用的作坊,哪樣都賣。”
“大哥,這就是所說的賺銀子的想法?”
趙若瀾倒是對這很感興趣。
“相公剛才已經說過,河北之地富饒,炭鐵都是甚多。咱們接著就是要擴大鐵廠,多造火炮,多造震天雷。朝廷若是想用,就得拿銀子來買。這就是大哥所說的賺銀子。”
隻要有戰爭,火炮和震天雷自然就有市場。當然,女真人的生意他絕不會做。不過,以他的估計,女真人恐怕也正在琢磨火器的製造。不過,恐怕沒那麽容易。
“相公所想的不錯!”
馬擴接著道:“如今這戰爭的方式,已經和以前大不相同。女真騎兵對待宋人步卒的優勢,隨著火器的使用,已經蕩然無存。人再厲害,力氣再大,刀再鋒利,戰馬的速度再快,也架不住一輪輪震天雷和火炮的攻擊。”
王鬆點點頭,這就是科技的力量。
眾人跟著王鬆查訪,到處都是民生凋敝,眾人也覺得無趣。到了午後,眾人上了岸,此處距離固鎮已經不足十裏之遙。
眾人上了馬,一路向北而去,人人都是麵色凝重。
去歲,河北路忠義軍曾經大軍北上,駐紮於洺州以北,擊潰了邢州完顏設和馬的大軍,大軍直指趙州。
隻是如今眾人前行,看到田間不斷出現的屍骸,才發覺形勢嚴峻了許多。女真人南下,剽掠了河北州縣無數,就是不知道大名府和河間府這些重鎮是否安全?
想不到這幾個月不見,河北的形勢反而更加糜爛。
洺水河南岸邊,幾顆百年的老柳下,擠滿了衣衫襤褸的難民。在茶攤上喝上口粗茶,歇一會,便又踏上南下的旅途。
船夫不斷的把北岸的難民載到南岸來,難民們都是拖家攜口,男女老幼道塞於途,沿著南去的官道、小徑,漫山遍野,盡是百姓向南而去的背影。
梁興攔住了一對難民夫婦,開口問道:“大哥大嫂,請問發生了何事,怎麽大家都是拖家攜口,紛紛向南而去?”
丈夫三十來歲,滿臉絡腮胡子,一身粗布衣裳,普普通通的農家漢子。
見梁興等人氣勢不凡,不像是普通人等。漢子開口道:“兄弟有所不知。番子揮兵南下,所到之處燒殺搶掠,大家沒有辦法,隻能向南逃亡,免得白白丟了性命!”
梁興一愣,不由得開口道:“不是有宗老公相和忠義軍嗎,難道他們對付不了番子?”
漢子搖頭道:“王相公戰死。忠義軍群龍無首,哪裏顧得上百姓?地方上的官軍,欺負百姓還成,打起仗來,那是番子的對手。番子來了,官軍躲在城裏,最後受苦的,還是我們這些窮苦人!”
大宋官軍還是一貫的德行,坑蒙拐騙,裝神弄鬼還行,一說到上陣打仗,和女真大軍戰場上對麵,立刻一哄而散。
宗澤和張浚雖是能臣,可是限於宋軍的騎兵能力,守成有餘,攻擊不足。
隻是可憐了這河北兩路、千千萬萬的大宋百姓。
這樣看起來,隻怕河東路也是兇多吉少。不過由於最兇殘、勇猛的婁室軍元氣大傷,造成的威脅,應該比河北兩路要輕一些。
“要是王相公迴來,咱們這些窮苦百姓就有救了!”
“王相公已死,說這些作甚?再說了,即便王相公迴來了,還不是被那些貪官陷害,早晚得整死!”
丈夫瞪了一眼妻子,和眾人告了別,繼續向南而去,加入了滾滾的難民大軍。
王鬆麵色鐵青,眉頭緊皺,眾人也都是心裏肅然。
王鬆出來的,正是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