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天佑站在二樓的房間裏,透過新裝的玻璃窗,向著樓前的一塊草坪上看去,上麵幾棵巨樹參天,草坪整整齊齊,更有小道曲轉其中,幾處亭台樓閣,活水小池,要不是小了點,真可以算是一處休閑的絕佳去處。


    這是王鬆讓修葺的,說是廠區綠蔭化,改善人們的工作環境。這樣看來,確實比光禿禿的一片養眼許多。


    鐵廠經過了擴建,由三個各自二十畝左右的鐵廠組成,和辦公樓一樣,獨自成區,外圍用高大的水泥牆與外界隔開,每個角落,十幾米高的方形碉堡崗樓高高的豎起,崗樓上麵每天都有士卒值守,可以觀察到鐵廠內外五裏範圍的一舉一動。鐵廠西麵、北麵依山,其它兩麵建牆,方圓十裏開外,相當於一座城池了。


    再加上築牆高15米,下寬4米,上寬3米,有女牆和馬麵,盡管沒有城門樓,但如此高聳的城牆,配上火炮和震天雷,沒有數萬人馬,恐難攻下。


    鐵廠外三步一崗,五步一哨,持刀執槍的軍士們虎視眈眈,警惕地看著周圍。那些不時可見的騎士們更是身形矯健,彪悍異常,打馬外出,到更遠的地方巡邏查探。


    “鐺!鐺!”


    鈴聲響起,傳遍了整個辦公區,很快,樓道裏響起了工作人員的腳步聲。辦公區都是工匠和技術人員,是整個鐵廠的核心,這裏嚴禁喧嘩。很快,腳步聲也是消失殆盡,整個辦公樓又安靜了下來。林天佑向著鐵廠的大門口看去,下班的工人一群群正在經過廠門,外麵就是一排排的宿舍樓,那是工人們住宿的地方。


    等人群慢慢走光,工廠大門緊閉,廠區陷入一片寂靜,除了不時可見的衛士,沒有任何人出來。


    夕陽西下,外麵漆黑一片,林天佑才轉過身來,燃起了蠟燭,來到了桌前坐下。


    最近幾個月以來,他一直都是恍恍惚惚,他覺得自己根本沒有心思再去鑽研這些資料圖紙之類的東西王鬆都死了,他再幹這些狗屁玩意,又有誰去欣賞?


    直到鄧世雄的密信傳來,王鬆還活著,他才重新燃起了鬥誌。王鬆要是來了,他可不能毫無建樹,得拿出個一二三四。


    王鬆,可是最討厭華而不實的主,他最看重的乃是結果。


    定了定心神,林天佑站起身來,從箱子裏取出圖紙,在桌上攤開,這一張張圖紙,都是火銃的各個部位設計圖,全部都是用鉛筆描繪。


    王鬆告訴過他,除去火炮和震天雷,這火銃才是步卒火器的根本,和火炮、震天雷同樣重要,這也使得他對攻克火銃充滿了興趣。


    他曾經提出過火繩點燃的簡單火銃,卻被王鬆一口否決。王鬆要的,是不受自然條件限製的自發火銃。


    林天佑苦笑著搖了搖頭。王鬆給出的新設計永遠是難題,同樣也是挑戰十足。不但他沉迷其中,就是那些個多年的老工匠和匠作人員,同樣深陷其中。


    就像王鬆說的一樣,火炮的設計上和生產上進展迅速,從小炮到三四百斤的野戰炮,火藥的比例,火炮的性能也一直有所改進,但在輕武器比如自發火銃的威力和震天雷的拉管式實驗上,一直沒有什麽進展。


    林天佑趴在桌上,麵對著一張張火炮圖紙,全神貫注看了起來。


    “炮重400斤左右,身長三尺半,裝填3斤火藥,炮彈重7斤2兩。下麵的是木質炮車,炮車和炮總重600斤左右,……”


    第二種火炮,炮重300斤,身長三尺,裝填兩斤半火藥,炮彈重5斤3兩。炮身和炮車加起來,450斤左右……”


    兩種火炮可以打實心鐵球,也可以打霰彈,都是容易移動,應該可以適應野戰。


    滿意地把兩種火炮的圖紙放到一旁,林天佑翻到火銃的圖紙上,開始皺起眉頭來。


    “身長四尺,口徑14毫米,外徑20毫米-30毫米,用藥一兩,30步內可破重甲……”


    林天佑搖了搖頭,女真人騎射五十步,隻有三十步的射程,肯定不行,這不是光挨揍,不能還擊嗎?


    林天佑從牆上拿下一把掛在上麵的刺刀,皺著眉頭仔細看了起來。


    刺刀全長50cm,刀身長40cm,重一斤一兩,刺刀刀身直刺,兩側各有一條寬血槽,刺入人體後可以迅速使人流血並方便刺刀拔出,同時也在保證強度的條件下,減輕了刺刀的重量。護手上方為槍口套環,下端是向前方伸出的護手鉤設計。這種設計可以在格鬥時卡、別對方刺刀進行防守,還可以懸掛旗幟。


    隻是刺刀拚殺過程中,容易折斷,看來,還得增加刺刀的厚度,也許2~3個毫米就差不多……


    看到刺刀上麵的銘文“河北造”三個字時,林天佑不由得會心地笑了起來。


    鐵廠所有製造的火器,包括長槍的槍頭,各種刀具、頭盔,甚至將士使用的水壺和飯盒,同樣也有“河北造”三字。


    要是相公在這裏,一定會將這把刺刀命名為“河北式”,或者“天佑式”,也不是沒有可能。


    當然,前提是改進後的刺刀。


    迴頭再看到火銃的圖紙上,林天佑揉了揉自己的太陽穴,做了下來,拿起了手中的鉛筆。


    “利用擊錘上的燧石撞擊產生火花,引燃火藥,從而進行發射……”


    如今看來,還需解決彈鋼的問題,看來還得在淬煉和迴火上多測試幾次。


    林天佑拿起桌上的一根銃管,仔細觀看了起來。銃管筆直,前粗後細,細的一頭是銃頭,粗的一頭是銃尾,可以看得出來,這也當然是考到火藥燃燒產生壓力的不同。內膛光滑,銃身毛刺毫無,質量極佳。


    林天佑不由得有些得意。火銃一旦投產,生產上也不成問題。


    鐵廠依河而建,水力鑽床大行其道,不但可以保證質量,而且可以保證數量,一天可以製造上百根銃管,但其造價和人工相比,也要昂貴許多。


    隻要解決了火銃發射威力不足的問題,就可以大規模生產,裝備軍中。


    “至於火銃威力不足,會不會與銃管有關?既然火炮銃管越粗,威力越大,射程越遠,那麽火銃也應該一樣,畢竟兩者都是靠火藥發射……”


    林天佑心中一動,立即在圖紙上開始畫了起來。


    加大了銃管,用藥量也會增大,破甲能力自然大大加強,隻要能達到六七十步,就可以在戰場上對女真人形成優勢。


    深夜時分,巡查的衛士經過辦公樓前,仍然可以看到二樓裏麵透出的燈光。軍士不由得搖了搖頭,這位林主官,也實在太辛勞了些。


    天色大亮,林天佑還在睡夢中,李工匠興衝衝地敲門進來。


    “林將軍,新出的彈鐵,是最近一段日子最好的,煉鐵的整個過程我都記下來了。你看看!”


    林天佑拿起彈鐵,仔細觀察,果然比前麵的要好一些。


    “彈鐵不錯,應該可以大規模生產,要是用在馬車和水車的轉軸上,要耐用的多!”


    林天佑拿出自己畫好的圖紙,攤開了放在桌上。


    “李師傅,我也剛好要找你。這是新的銃管圖紙,你馬上安排下去,讓他們趕緊打樣,多試幾種規格。”


    李工匠興高采烈地離開,林天佑過去用冷水洗了臉,又投入了一天的工作。


    彈鐵的事情基本解決,接下來就是銃管的改造了。希望可以在王鬆來之前,有好的樣品出來。


    “李將軍,河北忠義軍的人來了,說是叫王貴,是個統製官。他說是要見你,好像有什麽要事。”


    “王貴,好像不是什麽好鳥!”


    軍士進來稟報,林天佑站起身來,向著鐵廠的大門口看去。


    果然,一大堆忠義軍將士正在大門口等候,個個高頭大馬,卻沒有他熟悉的董先和牛通等人。


    “告訴那個什麽狗屁王貴,就說我不在,下次再來!”


    林天佑表情馬上變得冰冷,嘴裏麵冷冷吐出一句。


    “還真以為是王相公在的時候!老子造的震天雷和火炮,難道是西北風刮出來的!”


    鐵廠大門口,幾個河北忠義軍的將士氣勢洶洶,看樣子想硬闖進去。


    “笑話!以前都是你們直接送震天雷到軍中,從來沒有這麽囉嗦。今天連門也不讓進,是不是做賊心虛啊?趕快讓林天佑出來見我,否則我砸了他的鐵廠!”


    王貴氣勢洶洶,門口守衛的軍士臉色陰冷,絲毫不動。


    “林天佑林將軍不在,請你們馬上離開,不要在這裏招搖生事,快點走!”


    “你這廝,真是無禮,趕快打開大門,放我等進去,否則後悔莫及!”


    “速速離去,否則,也別怪我們心狠手辣!”


    王貴怒火中燒,自己是一軍統製,一個小小的鐵廠主管,竟然敢對自己如此無禮。就連看門的士卒,都是如此囂張!


    王鬆都死了,這些小嘍囉還如此不可一世。今日正好收拾一下他們,出出往日胸中的惡氣。


    他掄起馬鞭,惡狠狠就要抽下。


    “借你個狗膽,你倒是試試!”


    門口的衛士麵色平靜,抬著頭看著王貴,目光中露出譏諷之色。


    “王統製,萬萬不可!”


    後麵的軍士趕緊攔住了王貴,指著鐵廠門前的木牌,小聲說道。


    “衛兵神聖,不可侵犯,否則格殺勿論。王統製,你看牆上那些家夥,個個虎視眈眈,咱們犯不著和他們置氣!”


    王貴心中一驚,向著鐵廠的高牆上看去,果然,幾十名軍士虎視眈眈,嚴陣以待,震天雷已經拿在了手中。


    鐵廠門口的木牌上,“衛兵神聖,不可侵犯”八個大字赫然在目。


    王鬆冷汗連連,手中的馬鞭,不由自主垂了下來。


    看著王貴等人垂頭喪氣地離開,二樓隔窗觀望的林天佑,鼻子裏麵冷冷哼了一聲,吐出一句王鬆的口頭禪。


    “裝神弄鬼,欺軟怕硬,還真以為這裏是公共廁所,想進就進,想走就走!”


    圖紙剛畫到一半,正在聚精會神地測量著數據,衛兵就跑了進來。


    “林主事,鐵廠門口有人找,說是讓你下去一趟,帶他們看看廠裏。”


    林天佑眉頭一下子皺了起來。


    “是不是王貴那些家夥又迴來了?給他們說,我不在,讓他們趕緊離開!”


    衛兵十分為難,支吾道:


    “不是王貴,來的人有男有女,女的姓趙,其他的不肯透露姓名。”


    林天佑滿腹狐疑,來到大門口,看到馬上微笑的年輕人,腿一軟,差點跪了下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宋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浮沉的命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浮沉的命運並收藏宋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