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不甘,身心俱疲,心灰意冷。
看著鹽池邊人頭攢動、熙熙攘攘的一片熱鬧景象,望著遠去的解州城牆,王倫無盡的不甘和痛心,換來一聲歎息。
壯誌未酬身先殞,長使英雄淚滿襟。
諸葛孔明北顧中原無力,流下不甘和心酸之淚,今日他遭此劫難,才更加理解了先賢心中的那份無奈和痛苦。
年過四十,漂泊半生,窮困潦倒,誌節猶存,壁上龍泉,夜夜為誰而鳴?
幸得王鬆賞識,奔赴河東,安民墾殖,恢複解鹽,王師北指,河東南部百廢始興,假以時日,便能呈現河東舊日繁華,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晴天霹靂,忠義軍折戟府州,萬餘將士命喪黃泉,王鬆也……
王倫眼中痛苦之色呈現。他想跳入這白茫茫的鹽池中,了此殘生,可是他又不甘,這些未竟之事,難道就此作罷?
王鬆一死,他所有的希望都化為泡影,隻看今日手上的鐐銬,他便知道,自己的這一輩子,完了。
營田、屯田、墾殖、難民,一切都隨風而去吧。
鹽池上的鹽丁都是停下了手上的活計,驚訝地看著這位受人敬重的父母官,不知他遭了何等災難,竟然要鋃鐺下獄。
“王副使,你珍重!”
不知是誰先跪了下來,鹽池邊的數萬鹽丁,滿滿跪了一地。
如果說河東百姓隻知王鬆不知朝廷,解州百姓則是隻知王倫不知朝廷。王倫活民無數,恢複解鹽,解州百姓無人不敬仰這位愛民如子的父母官。
押解王倫的禁軍嚇了一跳,個個麵色凝重,舉起了手裏的刀槍,如臨大敵。
“王副使犯了什麽罪?快放了他!”
“放了王副使!”
十幾個桀驁之徒紛紛向前,鹽丁們紛紛從地上爬了起來,跟在他們身後,他們義憤填膺,開始向王倫的身邊聚攏。
黑壓壓的人群圍過來,禁軍們臉色煞白,步步後退,鹽丁們則是步步緊逼,一些禁軍手中的刀槍,都被鹽丁們奪了下來。
“各位父老鄉親,我等也是奉命行事,這與我等無關啊!”
“我們隻是個跑腿的,抓捕王副使,那是朝廷的旨意,真的和我等無關!”
禁軍將領神色驚惶,趕緊跳下馬來,快步到了王倫的旁邊。
“王公,小人也是奉命行事,麻煩你勸退百姓。否則鬧出事端,大軍前來,那可就是血流成河,你快說說話吧!”
禁軍將領扶著王倫上了馬,王倫清了一下嗓子,大聲喊道。
“各位鄉親,鹽丁兄弟們,大家都稍安勿躁,後退幾步,不要衝動,更不要鬧事!”
人群安靜了下來,鹽丁們退後了幾步,手中的刀槍卻是沒有還迴。
“王副使,朝廷為什麽要抓你,是不是奸臣作祟?”
張二站在人群的前排,大聲說道。
大家好不容易安定了下來,王倫這一去,好日子恐怕就要到頭了。
“大家聽我說,朝廷隻是讓我迴京城,稟明事情的緣由,並不是要殺要關。大家放心,好好做好自己的事情,朝廷一定會給你們個交代!”
“我們才不信那什麽狗屁朝廷!”
一個五大三粗的鹽丁大聲喊道:
“朝廷奸臣當道,除了害人,從不會把我們這些窮苦百姓放在心上!今天必須放了王副使,否則大家同歸於盡!”
有人更是在人群中大聲喊道。
“殺了這些狗腿子,救迴王副使!”
人頭攢動,氣勢洶洶,鹽丁們又向前湧來,這一次,他們挺起了手裏的刀槍,眼神也變得兇狠。
王倫看情勢嚴峻,心急如焚。真要鬧起來,來個殺官搶人,到時朝廷派發大軍到此,真的就是血流成河,屍橫遍野了。
這些禁軍打仗不行,但是欺負起老百姓,那可是心狠手辣,毫不留情。
“把你的刀給我!”
王倫對禁軍將領喊了一聲。
禁軍將領懵懵懂懂,王倫怒聲嗬斥道:
“你還想不想活著出去?”
禁軍將領趕緊把刀遞了上去,王倫接過刀來,架在了自己的脖子上。
“全都給我後退,不然今日我就死此地!”
洶湧的人潮立刻停止,變得寂靜無聲,鹽丁們開始向後退去,隻留下中間神色驚惶的一群禁軍。
“把刀都扔到地上,都往後退!”
王倫厲聲喝道,看到鹽丁們扔下了手中的刀槍,退後了十幾步,這才大聲喊了起來。
“大家都聽好了,本官隻是迴去說明緣由,並無大礙。你們要是再鬧事,本官今天就死在這裏!從今以後,鹽池也會被封,大家都沒有飯吃。你們都聽好了嗎?”
鹽丁們你看我,我看你,終於讓開出一條路來。
禁軍們心驚肉跳,各自抓起自己的刀槍,簇擁著王倫,向前而去。
“王副使,一路珍重!”
鹽丁們跪了下來,黑壓壓的一片。
王倫眼含熱淚,終於不再迴頭。
眾人走出數裏外,這才紛紛安定了下來。
“這一群刁民,真是目無王法。王倫,是不是你指使……”
“啊!”
一個軍士如釋重負,剛冒出一句話,話還沒有說完,身旁的禁軍將領狠狠就是一鞭。
軍士驚愕地捂住了自己的臉,再也說不出話來。
“要是刁民,你狗日的腦袋早掉了!趕緊閉上你的狗嘴,要是再聽到你對王公粗言穢語,我砍了你的狗頭!”
將領的臉色鐵青,眼神中帶著一絲猙獰。
“多謝將軍了!”
王倫微微點了一下頭,以示感激。
人行正道,公道自在人心。
眾人行了一天,傍晚時分,眾人抬起頭來,前方的驛站赫然在目。
眾人進了驛站,看到院中一名坐在石凳上,身穿囚衣、精神萎靡的男子,王倫驚異地叫了起來。
“張橫兄弟!”
他不由得心中一沉。看來自己是要和張橫一起押解入京,同病相憐了。
難道說,忠義軍真的要土崩瓦解,煙消雲散?
黃河南岸,河南府,河陽驛館門外,陳東和歐陽澈駐足北望,神色頗為不安。
終於,一隊人馬出現在了驛道的盡頭,隨著這隊人馬愈來愈近,陳東看的清楚,人群中,兩個身穿白衣,發髻散亂,麵容憔悴的男子,正是張橫和王倫。
“張將軍,王公……”
陳東迎上前去,百感交集,卻不知該如何開口。
押解的公人倒是知趣,一些人進了驛館,剩下幾個人則是在驛館外的長凳上坐了下來,低聲說起話來。
“陳公,歐陽公,你二人如何會在此地?”
相對於陳東、歐陽澈二人的傷感,王倫和張橫倒是坦然的多。
“王相公戰死,宣撫司就此作罷,我二人在太原府無所事事,也被招迴京城。”
歐陽澈歎息道:“我二人也是無意中聽驛館的官員說,你二人也要被押解迴京,讓我二人在此等候。想不到我兄弟四人,今日竟以如此身份見麵,殊為可笑啊!”
陳東搖搖頭道:“二位兄弟,咱們先進去,坐下敘話。”
一壺老酒,兩份小菜,酒過三巡,四個人的話匣子便打了開來。
“王相公前腳帶兵剛離開太原城,皇太子就和一眾大臣後腳趕到。王相公在外苦戰,太原城竟然沒有一兵一卒派出增援。我和歐陽兄輪番上書,卻始終被拒之門外。奸臣作祟,忠魂難安啊!”
陳東喝下一杯熱酒,口中卻都是苦澀。
府州之戰,張叔夜、張俊、秦檜等人因王鬆私自出兵增援,而拒絕增兵。豈不知府州已經到了生死存亡之際。若沒有王鬆星夜兼程,府州折家,恐怕早已經蕩然無存了。
前有折可求龜縮城中,後有太原城張叔夜等人拒不發兵增援,若沒有忠義社的兄弟們冒死救援,府州忠義軍已經是全軍覆沒了。
“王相公啊王相公,你一片赤子之心,不畏艱險,千裏救援,又怎知人心險惡,世風不古。你獨自去了,留下兄弟我一個,你好狠心啊!”
張橫一杯酒下肚,兩行濁淚奪眶而出。
“張將軍,你節哀順變。”
歐陽澈奪過了張橫手中的酒杯,看著失魂落魄,悶頭飲酒的王倫,搖搖頭道:
“王相公一死,抗金大業就要戛然而止,功虧一簣嗎?二位兄弟,天日昭昭,你二人要秉承王相公的遺誌,繼續抗擊番賊。千萬不可灰心喪氣啊!”
王鬆戰死,馬擴遁去,忠義軍被朝廷全麵接管。不過在陳東、歐陽澈看來,朝廷君臣之間,文武大臣之間,文臣之間,武臣之間,官軍和義軍之間,各種勢力相互矛盾、相互傾軋。忠義軍處於其中,難免會被同化,泯然眾人矣。
忠義軍的這些將領,也勢必會迎來調整,想要如王鬆在般逍遙自在,恐怕是癡人說夢。調整之下,眾將必然會鬥誌缺失。
將無鬥誌,士無戰心,女真鐵騎縱橫天下,誰又能與之抗衡?
陳東不由得長歎一聲,拳頭重重地捶了一下桌子。
“王相公,你這一去,可是要了眾兄弟的命啊!”
歐陽澈憤然站了起來,大聲道:“陳公,等到了汴梁城,我一定要上書,除了為忠義軍的兄弟們討迴公道,也要彈劾朝中的這些庸臣。耿南仲、唐恪、王時庸、徐秉仁、秦檜,這些個屍位素餐之輩,又有何麵目,列於煌煌士大夫之列?”
“歐陽兄所言甚是。”
陳東也站了起來,肅拜道:“歐陽兄,我和你一起上書。即便是頭破血流,也要為忠義軍的兄弟們討個公道。”
二人相視而笑,旁邊的王倫卻是暗暗歎息。
朝堂之上,盡是寡廉鮮恥、見風使舵之徒,二公剛直,位卑權輕,又何以撼動朝堂之根本!
張橫輕輕搖了搖頭,麵色淒然。
“王相公戰死沙場,為國捐軀,朝中大臣不安撫眾軍,反而痛下殺手,株連蔓引。沒有這樣的朝廷,那有這樣的臣子!王相公是瞎了眼,信錯了人,咎由自取!”
眾人都是一驚。陳東看了看遠處的軍士,幸虧無人注意。
“王相公,你先去了,讓兄弟們何以獨活啊!你若是聽兄弟們的話,黃袍加身,董平哪裏會死,又哪會有今日的事端?王相公,你好蠢啊!你顧及君臣之意,卻辜負了眾兄弟和天下百姓!你為何不聽……”
張橫的痛哭流涕,自言自語,讓旁邊的眾人都是大驚失色。歐陽澈趕緊上前,捂住了他的嘴,阻止了他的瘋言瘋語。
“張橫,你再說下去,咱們不但人頭不保,忠義軍也就真垮了!”
幾人對望一眼,都是心驚肉跳,紛紛起身,把張橫拉離了院中。
看著鹽池邊人頭攢動、熙熙攘攘的一片熱鬧景象,望著遠去的解州城牆,王倫無盡的不甘和痛心,換來一聲歎息。
壯誌未酬身先殞,長使英雄淚滿襟。
諸葛孔明北顧中原無力,流下不甘和心酸之淚,今日他遭此劫難,才更加理解了先賢心中的那份無奈和痛苦。
年過四十,漂泊半生,窮困潦倒,誌節猶存,壁上龍泉,夜夜為誰而鳴?
幸得王鬆賞識,奔赴河東,安民墾殖,恢複解鹽,王師北指,河東南部百廢始興,假以時日,便能呈現河東舊日繁華,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晴天霹靂,忠義軍折戟府州,萬餘將士命喪黃泉,王鬆也……
王倫眼中痛苦之色呈現。他想跳入這白茫茫的鹽池中,了此殘生,可是他又不甘,這些未竟之事,難道就此作罷?
王鬆一死,他所有的希望都化為泡影,隻看今日手上的鐐銬,他便知道,自己的這一輩子,完了。
營田、屯田、墾殖、難民,一切都隨風而去吧。
鹽池上的鹽丁都是停下了手上的活計,驚訝地看著這位受人敬重的父母官,不知他遭了何等災難,竟然要鋃鐺下獄。
“王副使,你珍重!”
不知是誰先跪了下來,鹽池邊的數萬鹽丁,滿滿跪了一地。
如果說河東百姓隻知王鬆不知朝廷,解州百姓則是隻知王倫不知朝廷。王倫活民無數,恢複解鹽,解州百姓無人不敬仰這位愛民如子的父母官。
押解王倫的禁軍嚇了一跳,個個麵色凝重,舉起了手裏的刀槍,如臨大敵。
“王副使犯了什麽罪?快放了他!”
“放了王副使!”
十幾個桀驁之徒紛紛向前,鹽丁們紛紛從地上爬了起來,跟在他們身後,他們義憤填膺,開始向王倫的身邊聚攏。
黑壓壓的人群圍過來,禁軍們臉色煞白,步步後退,鹽丁們則是步步緊逼,一些禁軍手中的刀槍,都被鹽丁們奪了下來。
“各位父老鄉親,我等也是奉命行事,這與我等無關啊!”
“我們隻是個跑腿的,抓捕王副使,那是朝廷的旨意,真的和我等無關!”
禁軍將領神色驚惶,趕緊跳下馬來,快步到了王倫的旁邊。
“王公,小人也是奉命行事,麻煩你勸退百姓。否則鬧出事端,大軍前來,那可就是血流成河,你快說說話吧!”
禁軍將領扶著王倫上了馬,王倫清了一下嗓子,大聲喊道。
“各位鄉親,鹽丁兄弟們,大家都稍安勿躁,後退幾步,不要衝動,更不要鬧事!”
人群安靜了下來,鹽丁們退後了幾步,手中的刀槍卻是沒有還迴。
“王副使,朝廷為什麽要抓你,是不是奸臣作祟?”
張二站在人群的前排,大聲說道。
大家好不容易安定了下來,王倫這一去,好日子恐怕就要到頭了。
“大家聽我說,朝廷隻是讓我迴京城,稟明事情的緣由,並不是要殺要關。大家放心,好好做好自己的事情,朝廷一定會給你們個交代!”
“我們才不信那什麽狗屁朝廷!”
一個五大三粗的鹽丁大聲喊道:
“朝廷奸臣當道,除了害人,從不會把我們這些窮苦百姓放在心上!今天必須放了王副使,否則大家同歸於盡!”
有人更是在人群中大聲喊道。
“殺了這些狗腿子,救迴王副使!”
人頭攢動,氣勢洶洶,鹽丁們又向前湧來,這一次,他們挺起了手裏的刀槍,眼神也變得兇狠。
王倫看情勢嚴峻,心急如焚。真要鬧起來,來個殺官搶人,到時朝廷派發大軍到此,真的就是血流成河,屍橫遍野了。
這些禁軍打仗不行,但是欺負起老百姓,那可是心狠手辣,毫不留情。
“把你的刀給我!”
王倫對禁軍將領喊了一聲。
禁軍將領懵懵懂懂,王倫怒聲嗬斥道:
“你還想不想活著出去?”
禁軍將領趕緊把刀遞了上去,王倫接過刀來,架在了自己的脖子上。
“全都給我後退,不然今日我就死此地!”
洶湧的人潮立刻停止,變得寂靜無聲,鹽丁們開始向後退去,隻留下中間神色驚惶的一群禁軍。
“把刀都扔到地上,都往後退!”
王倫厲聲喝道,看到鹽丁們扔下了手中的刀槍,退後了十幾步,這才大聲喊了起來。
“大家都聽好了,本官隻是迴去說明緣由,並無大礙。你們要是再鬧事,本官今天就死在這裏!從今以後,鹽池也會被封,大家都沒有飯吃。你們都聽好了嗎?”
鹽丁們你看我,我看你,終於讓開出一條路來。
禁軍們心驚肉跳,各自抓起自己的刀槍,簇擁著王倫,向前而去。
“王副使,一路珍重!”
鹽丁們跪了下來,黑壓壓的一片。
王倫眼含熱淚,終於不再迴頭。
眾人走出數裏外,這才紛紛安定了下來。
“這一群刁民,真是目無王法。王倫,是不是你指使……”
“啊!”
一個軍士如釋重負,剛冒出一句話,話還沒有說完,身旁的禁軍將領狠狠就是一鞭。
軍士驚愕地捂住了自己的臉,再也說不出話來。
“要是刁民,你狗日的腦袋早掉了!趕緊閉上你的狗嘴,要是再聽到你對王公粗言穢語,我砍了你的狗頭!”
將領的臉色鐵青,眼神中帶著一絲猙獰。
“多謝將軍了!”
王倫微微點了一下頭,以示感激。
人行正道,公道自在人心。
眾人行了一天,傍晚時分,眾人抬起頭來,前方的驛站赫然在目。
眾人進了驛站,看到院中一名坐在石凳上,身穿囚衣、精神萎靡的男子,王倫驚異地叫了起來。
“張橫兄弟!”
他不由得心中一沉。看來自己是要和張橫一起押解入京,同病相憐了。
難道說,忠義軍真的要土崩瓦解,煙消雲散?
黃河南岸,河南府,河陽驛館門外,陳東和歐陽澈駐足北望,神色頗為不安。
終於,一隊人馬出現在了驛道的盡頭,隨著這隊人馬愈來愈近,陳東看的清楚,人群中,兩個身穿白衣,發髻散亂,麵容憔悴的男子,正是張橫和王倫。
“張將軍,王公……”
陳東迎上前去,百感交集,卻不知該如何開口。
押解的公人倒是知趣,一些人進了驛館,剩下幾個人則是在驛館外的長凳上坐了下來,低聲說起話來。
“陳公,歐陽公,你二人如何會在此地?”
相對於陳東、歐陽澈二人的傷感,王倫和張橫倒是坦然的多。
“王相公戰死,宣撫司就此作罷,我二人在太原府無所事事,也被招迴京城。”
歐陽澈歎息道:“我二人也是無意中聽驛館的官員說,你二人也要被押解迴京,讓我二人在此等候。想不到我兄弟四人,今日竟以如此身份見麵,殊為可笑啊!”
陳東搖搖頭道:“二位兄弟,咱們先進去,坐下敘話。”
一壺老酒,兩份小菜,酒過三巡,四個人的話匣子便打了開來。
“王相公前腳帶兵剛離開太原城,皇太子就和一眾大臣後腳趕到。王相公在外苦戰,太原城竟然沒有一兵一卒派出增援。我和歐陽兄輪番上書,卻始終被拒之門外。奸臣作祟,忠魂難安啊!”
陳東喝下一杯熱酒,口中卻都是苦澀。
府州之戰,張叔夜、張俊、秦檜等人因王鬆私自出兵增援,而拒絕增兵。豈不知府州已經到了生死存亡之際。若沒有王鬆星夜兼程,府州折家,恐怕早已經蕩然無存了。
前有折可求龜縮城中,後有太原城張叔夜等人拒不發兵增援,若沒有忠義社的兄弟們冒死救援,府州忠義軍已經是全軍覆沒了。
“王相公啊王相公,你一片赤子之心,不畏艱險,千裏救援,又怎知人心險惡,世風不古。你獨自去了,留下兄弟我一個,你好狠心啊!”
張橫一杯酒下肚,兩行濁淚奪眶而出。
“張將軍,你節哀順變。”
歐陽澈奪過了張橫手中的酒杯,看著失魂落魄,悶頭飲酒的王倫,搖搖頭道:
“王相公一死,抗金大業就要戛然而止,功虧一簣嗎?二位兄弟,天日昭昭,你二人要秉承王相公的遺誌,繼續抗擊番賊。千萬不可灰心喪氣啊!”
王鬆戰死,馬擴遁去,忠義軍被朝廷全麵接管。不過在陳東、歐陽澈看來,朝廷君臣之間,文武大臣之間,文臣之間,武臣之間,官軍和義軍之間,各種勢力相互矛盾、相互傾軋。忠義軍處於其中,難免會被同化,泯然眾人矣。
忠義軍的這些將領,也勢必會迎來調整,想要如王鬆在般逍遙自在,恐怕是癡人說夢。調整之下,眾將必然會鬥誌缺失。
將無鬥誌,士無戰心,女真鐵騎縱橫天下,誰又能與之抗衡?
陳東不由得長歎一聲,拳頭重重地捶了一下桌子。
“王相公,你這一去,可是要了眾兄弟的命啊!”
歐陽澈憤然站了起來,大聲道:“陳公,等到了汴梁城,我一定要上書,除了為忠義軍的兄弟們討迴公道,也要彈劾朝中的這些庸臣。耿南仲、唐恪、王時庸、徐秉仁、秦檜,這些個屍位素餐之輩,又有何麵目,列於煌煌士大夫之列?”
“歐陽兄所言甚是。”
陳東也站了起來,肅拜道:“歐陽兄,我和你一起上書。即便是頭破血流,也要為忠義軍的兄弟們討個公道。”
二人相視而笑,旁邊的王倫卻是暗暗歎息。
朝堂之上,盡是寡廉鮮恥、見風使舵之徒,二公剛直,位卑權輕,又何以撼動朝堂之根本!
張橫輕輕搖了搖頭,麵色淒然。
“王相公戰死沙場,為國捐軀,朝中大臣不安撫眾軍,反而痛下殺手,株連蔓引。沒有這樣的朝廷,那有這樣的臣子!王相公是瞎了眼,信錯了人,咎由自取!”
眾人都是一驚。陳東看了看遠處的軍士,幸虧無人注意。
“王相公,你先去了,讓兄弟們何以獨活啊!你若是聽兄弟們的話,黃袍加身,董平哪裏會死,又哪會有今日的事端?王相公,你好蠢啊!你顧及君臣之意,卻辜負了眾兄弟和天下百姓!你為何不聽……”
張橫的痛哭流涕,自言自語,讓旁邊的眾人都是大驚失色。歐陽澈趕緊上前,捂住了他的嘴,阻止了他的瘋言瘋語。
“張橫,你再說下去,咱們不但人頭不保,忠義軍也就真垮了!”
幾人對望一眼,都是心驚肉跳,紛紛起身,把張橫拉離了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