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靖康三年九月初十日,天氣晴朗,氣候宜人,漳河岸邊,大校場上,營地裏麵,旌旗招展。
暴雨終於停了下來,一輪火紅的太陽鑽出了厚厚的雲層,把周圍的黑雲染成一片金黃,閃耀著刺眼的光芒。
黎城大營外,聚集了無數的百姓,男女老幼,密密麻麻,沿著北去的驛道兩旁展開,人人手裏、懷裏、籃子裏放著雞蛋、水果、燒餅等物。
沿著驛道邊,擺了一溜高低形狀各異的桌子,桌子上擺滿了碗、杯,一些婦人正在忙著向碗裏添著水酒。
“快些,快些,將士們就要出來了!”
幾個老者焦急地催道,他們臉色憔悴,顯然昨夜並沒有睡好。
黎城大營中,各營剛吃過飯,正是辰時,忽然營地裏響起了密集的擂鼓聲,刺耳的哨聲,同時軍官們的怒吼聲不斷響起:“全體都有,較場集合!”
忠義軍尤重紀律,軍法嚴苛,哨聲響起以後,全軍必須披掛整齊到達教場,按營連排列一致,整齊劃一,而遲到或未到者,無論軍官士卒,皆是軍法從事!
士卒一隊隊來迴穿梭,迅速在大校場中集結,營地裏麵一番火熱朝天的景象。
很快,所有的士卒都在大教場裏麵排列整齊,頂盔披甲,持戈以待。
徐虎騎在馬上,站在第一排,此刻也是心潮澎湃,麵色微紅。一陣風吹過,將士們的披風被風吹起,遠遠看去,陣容鼎盛,蔚為壯觀。
所有的新兵,心潮起伏,卻是不敢發出半點聲響,隻是個個在外圍站直了身子,挺直了胸膛。
耶律亙騎在馬上,胸中思緒萬千,作為此次後軍的統製,終於可以千軍萬馬,戰場廝殺了。
“醉裏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八百裏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耶律亙不由得輕輕吟起這首相公在汴京城所做的?破陣子?來。
也不知何時,才能恢複燕雲十六州,那樣,自己就可以揚眉吐氣,衣錦還鄉。
王鬆早已經穿戴整齊,正在校場大營正堂靜坐,張憲、牛皋、馬擴分列兩邊。
哨聲響起,王鬆猛然站了起來,大踏步走了出來。
看到王鬆站起,牛皋趕緊在前帶路,其他幾人跟在身後,起身往外走去。
校場裏,響起了連綿不絕、動人心魄的擂鼓聲,中間伴隨著軍官們此起彼伏的怒吼聲:“全體集結,快!快!快!”
士卒們披掛整齊,拿上兵器,一個個有條不紊地出了營房,如奔湧的洪流,直向校場而去。
高台上插滿了各色的旗子,一個鬥大的“王”字大旗居於正中,大旗隨風擺動,煞是威武!
中軍軍官將楊誌點卯,憲兵司統製馬武帶領憲兵隊數百騎士,眾人都是高頭大馬,鐵甲貫身,緊緊護衛在王鬆身旁。
所有士卒在大營校場雲集,千軍萬馬,竟無一兵一卒遲到。場中莊嚴肅穆,長槍如林,士卒整齊有序,鴉雀無聲。
旌旗招展,刀槍如林,盾牌如山,鐵甲寒光閃閃,歐陽澈、陳東等一眾幕僚端坐在馬上,個個胸中波瀾萬丈。
眼前士卒雄壯威武,精悍之極,漫山遍野,密密麻麻,方陣猶如刀砍斧削,整肅之極,數萬將士,竟然沒有一點聲音。
精銳中的精銳,古之虎賁,也是遠遠不及。
“武王之伐殷也,革車三百兩,虎賁三千人。虎賁之士劍,然則虎賁,士也,天子有虎賁,習武訓也;諸侯有旅賁,禦災害也……”
馬擴看著眼前的雄壯陣容,想起數次屈辱的潰師敗績、納幣割地,忍不住落下淚來。
“我大宋有此等精銳,攘外蕩夷,善矣。”
全軍三萬人馬,密密麻麻,刀槍耀目,旗幟遮天蔽日之下,站滿了整個教場。
鐵甲白旗,刀槍如林,置身於校場上,每一個士卒的心中都充滿了豪情,每一個人都是熱血沸騰。
王鬆走的是精兵路線,士卒全部都是嚴苛訓練的強壯之士,和原來入伍前相比,人人脫胎換骨,“黑又硬”一片一片。
許二楞站在前排,手執長槍,頂盔披甲。鼓點密集,千軍萬馬之下,他難耐心中激動,心髒“蓬蓬”直跳,直欲破膛而出,兩人手握槍身,都覺渾身充滿了力量。
較場之中,無數的忠義軍將士都和許二楞一樣,人人熱血沸騰,心情不能自已。一些感性些的已是眼眶泛紅,那些素來淡定的幕僚和軍官們,如王彥、陳東等人,個個也是臉紅脖子粗,挺直了胸脯。
李孝春騎在馬上,想到又可以跨上戰馬,馳騁疆場,心裏不由的又一次沸騰起來。
忽然,潮水般的唿嘯聲音從遠處傳來:“忠義軍威武,相公威武!”
李孝春再也忍不住,熱血漲紅了他的臉,他來不及多想,舉起手裏雪亮的馬刀,跟著身旁的騎士們一起怒吼道:“忠義軍威武,相公威武!”
歡唿聲中,王鬆披著一身鐵甲,外罩紅色披風,騎著一匹駿馬,緩緩而來。張憲、馬擴、牛皋等人騎著馬分列跟在後邊,身後一隊鐵甲勇士緊緊跟隨。
王鬆坐在馬上,臉色平靜,頻頻向兩旁的將士招手,所過之處,士兵們情緒高昂,一起放聲大喊,場麵震撼至極。
王鬆在高台前停下,下馬上了高台,張憲、馬擴等文臣武將跟在身後,一起站在了王鬆身邊。
王鬆在中間的椅子上坐下,輕輕揮揮手,鼓聲停了下來。
滿場士兵立刻肅靜無聲,幾萬人竟然沒有一絲雜音傳出。
王鬆滿意地點了點頭。這支忠義軍新軍是練成了。現在,就是檢驗他們的實際作戰能力了。
牛皋上前一步,高聲怒喝道:“開始點卯,人數是否齊全?”
士卒個人從頭開始,從班到都,從都到營,再從營到軍,人數一個個報了上來,各級軍官一個個逐級上報給牛皋,牛皋匯報人數給張憲。
“相公,河東忠義軍,全部軍士三萬人,一個不少,全部到齊。”
張憲單膝跪下,大聲報道。
“張統製辛苦了!”
王鬆點點頭。張憲站了起來,在一旁站定。
王鬆站了起來,走到了高台邊,看著下麵密密麻麻的將士們,大聲喊了起來。
“兄弟們,就要出征了,你們怕嗎?”
“不怕!不怕!不怕!”
較場上,雷鳴般的怒吼聲響起。
“是誰摧毀了你們的家園,誰殺害你們的父老鄉親,誰糟蹋了你們的妻女姐妹?”
“是番賊!是番賊!是番賊!”
異口同聲,怒吼聲又接著想起。
“朋友來了有美酒,強盜來了有什麽?”
“有刀槍!有刀槍!有刀槍!”
許二楞跟著士兵們一起,大聲怒吼了起來。
“你們要記住,忠義軍中,你們的銀子、娘子、宅子,全都是番賊的腦袋換來的!”
王鬆大聲喊了起來。
“你們想要立功,就得多砍番賊的腦袋,砍的越多,銀子越多,官就越大,一家人都能過上好日子!”
士兵們都是臉色通紅,眼神猙獰,一起大喊道:“殺番賊,殺番賊!”
王鬆舉起了鐵槍,大聲吼道:“殺番賊!”
底下的士卒也都舉起了兵刃,大聲喊了起來:“殺番賊!殺番賊!殺番賊!”
緊接著,王鬆帶頭唱起了?滿江紅?。
“怒發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下麵的士卒跟著一起唱了起來:
“壯誌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幾萬人同時吟唱,許多人都是眼含熱淚,或淚流滿麵,全身顫抖!眾人的熱情全部已經被點燃,熱血沸騰。
唱完之後,全場的士卒揮舞著刀槍,一起大聲怒吼道:“殺虜!殺虜!殺虜!”
一聲聲震耳欲聾的炮聲響起,耶律亙的心不由得抖了一下,緊接著潮水般的唿嘯聲一陣陣響起:“大宋威武,相公威武!”
王鬆的怒吼聲再度響起,高亢激昂:“兄弟們,今年這個元日,你們打算在哪裏過呀?”
士卒們山唿海嘯的聲音接著響起:“太原!太原!太原!”
王鬆舉起手裏的鐵槍,大聲喊道:“出發!”
先是徐虎的遊奕軍率先奔了出去,然後是楊進的前軍,牛皋的右軍和王彥的左軍分列左右,把張憲的中軍和宣撫司人馬,李孝春的輜重營護在中間,耶律亙的踏百軍和董平的後軍隨後。
三萬人的大軍,鋼鐵洪流滾滾而出,出了黎城大營,直向北麵而去。
官道上,無數衣衫破爛、蓬頭垢麵的百姓食簞漿壺,引勁而望,密密麻麻,站滿了官道兩邊。
等忠義軍的士兵們經過,將士們懷裏都是多了不少吃用的東西。
楊進從桌上端起一杯酒,仰頭慣了下去,一抹嘴,大聲喊道:“走整齊了,別在鄉親們麵前丟臉!”
看到王鬆等人的戰馬過來,百姓全部跪下,漫山遍野,幾個白發蒼蒼的老者跪在路邊,各自捧著一碗水酒,帶頭的老者大聲喊道:“小人等恭送王相公,祝忠義軍戰場大捷,痛殺金賊!”
王鬆和馬擴、陳東等人下馬,各自接過老者們的酒,一飲而盡。王鬆大聲道:“各位父老鄉親放心,王鬆此去,必將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不負鄉親的厚望!”
幾個老者托著一頂紅色的披風,一個老者上前道:“相公,這是鄉親們連夜為相公縫製的一頂披風,上有“國之長城”四字,為相公擋風去寒,還請相公收下!”
王鬆上前接過披風,迎風抖開,眾軍都是扭頭看去,隻見披風之上,“國之長城”四個大字龍飛鳳舞,好不醒目。
暴雨終於停了下來,一輪火紅的太陽鑽出了厚厚的雲層,把周圍的黑雲染成一片金黃,閃耀著刺眼的光芒。
黎城大營外,聚集了無數的百姓,男女老幼,密密麻麻,沿著北去的驛道兩旁展開,人人手裏、懷裏、籃子裏放著雞蛋、水果、燒餅等物。
沿著驛道邊,擺了一溜高低形狀各異的桌子,桌子上擺滿了碗、杯,一些婦人正在忙著向碗裏添著水酒。
“快些,快些,將士們就要出來了!”
幾個老者焦急地催道,他們臉色憔悴,顯然昨夜並沒有睡好。
黎城大營中,各營剛吃過飯,正是辰時,忽然營地裏響起了密集的擂鼓聲,刺耳的哨聲,同時軍官們的怒吼聲不斷響起:“全體都有,較場集合!”
忠義軍尤重紀律,軍法嚴苛,哨聲響起以後,全軍必須披掛整齊到達教場,按營連排列一致,整齊劃一,而遲到或未到者,無論軍官士卒,皆是軍法從事!
士卒一隊隊來迴穿梭,迅速在大校場中集結,營地裏麵一番火熱朝天的景象。
很快,所有的士卒都在大教場裏麵排列整齊,頂盔披甲,持戈以待。
徐虎騎在馬上,站在第一排,此刻也是心潮澎湃,麵色微紅。一陣風吹過,將士們的披風被風吹起,遠遠看去,陣容鼎盛,蔚為壯觀。
所有的新兵,心潮起伏,卻是不敢發出半點聲響,隻是個個在外圍站直了身子,挺直了胸膛。
耶律亙騎在馬上,胸中思緒萬千,作為此次後軍的統製,終於可以千軍萬馬,戰場廝殺了。
“醉裏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八百裏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耶律亙不由得輕輕吟起這首相公在汴京城所做的?破陣子?來。
也不知何時,才能恢複燕雲十六州,那樣,自己就可以揚眉吐氣,衣錦還鄉。
王鬆早已經穿戴整齊,正在校場大營正堂靜坐,張憲、牛皋、馬擴分列兩邊。
哨聲響起,王鬆猛然站了起來,大踏步走了出來。
看到王鬆站起,牛皋趕緊在前帶路,其他幾人跟在身後,起身往外走去。
校場裏,響起了連綿不絕、動人心魄的擂鼓聲,中間伴隨著軍官們此起彼伏的怒吼聲:“全體集結,快!快!快!”
士卒們披掛整齊,拿上兵器,一個個有條不紊地出了營房,如奔湧的洪流,直向校場而去。
高台上插滿了各色的旗子,一個鬥大的“王”字大旗居於正中,大旗隨風擺動,煞是威武!
中軍軍官將楊誌點卯,憲兵司統製馬武帶領憲兵隊數百騎士,眾人都是高頭大馬,鐵甲貫身,緊緊護衛在王鬆身旁。
所有士卒在大營校場雲集,千軍萬馬,竟無一兵一卒遲到。場中莊嚴肅穆,長槍如林,士卒整齊有序,鴉雀無聲。
旌旗招展,刀槍如林,盾牌如山,鐵甲寒光閃閃,歐陽澈、陳東等一眾幕僚端坐在馬上,個個胸中波瀾萬丈。
眼前士卒雄壯威武,精悍之極,漫山遍野,密密麻麻,方陣猶如刀砍斧削,整肅之極,數萬將士,竟然沒有一點聲音。
精銳中的精銳,古之虎賁,也是遠遠不及。
“武王之伐殷也,革車三百兩,虎賁三千人。虎賁之士劍,然則虎賁,士也,天子有虎賁,習武訓也;諸侯有旅賁,禦災害也……”
馬擴看著眼前的雄壯陣容,想起數次屈辱的潰師敗績、納幣割地,忍不住落下淚來。
“我大宋有此等精銳,攘外蕩夷,善矣。”
全軍三萬人馬,密密麻麻,刀槍耀目,旗幟遮天蔽日之下,站滿了整個教場。
鐵甲白旗,刀槍如林,置身於校場上,每一個士卒的心中都充滿了豪情,每一個人都是熱血沸騰。
王鬆走的是精兵路線,士卒全部都是嚴苛訓練的強壯之士,和原來入伍前相比,人人脫胎換骨,“黑又硬”一片一片。
許二楞站在前排,手執長槍,頂盔披甲。鼓點密集,千軍萬馬之下,他難耐心中激動,心髒“蓬蓬”直跳,直欲破膛而出,兩人手握槍身,都覺渾身充滿了力量。
較場之中,無數的忠義軍將士都和許二楞一樣,人人熱血沸騰,心情不能自已。一些感性些的已是眼眶泛紅,那些素來淡定的幕僚和軍官們,如王彥、陳東等人,個個也是臉紅脖子粗,挺直了胸脯。
李孝春騎在馬上,想到又可以跨上戰馬,馳騁疆場,心裏不由的又一次沸騰起來。
忽然,潮水般的唿嘯聲音從遠處傳來:“忠義軍威武,相公威武!”
李孝春再也忍不住,熱血漲紅了他的臉,他來不及多想,舉起手裏雪亮的馬刀,跟著身旁的騎士們一起怒吼道:“忠義軍威武,相公威武!”
歡唿聲中,王鬆披著一身鐵甲,外罩紅色披風,騎著一匹駿馬,緩緩而來。張憲、馬擴、牛皋等人騎著馬分列跟在後邊,身後一隊鐵甲勇士緊緊跟隨。
王鬆坐在馬上,臉色平靜,頻頻向兩旁的將士招手,所過之處,士兵們情緒高昂,一起放聲大喊,場麵震撼至極。
王鬆在高台前停下,下馬上了高台,張憲、馬擴等文臣武將跟在身後,一起站在了王鬆身邊。
王鬆在中間的椅子上坐下,輕輕揮揮手,鼓聲停了下來。
滿場士兵立刻肅靜無聲,幾萬人竟然沒有一絲雜音傳出。
王鬆滿意地點了點頭。這支忠義軍新軍是練成了。現在,就是檢驗他們的實際作戰能力了。
牛皋上前一步,高聲怒喝道:“開始點卯,人數是否齊全?”
士卒個人從頭開始,從班到都,從都到營,再從營到軍,人數一個個報了上來,各級軍官一個個逐級上報給牛皋,牛皋匯報人數給張憲。
“相公,河東忠義軍,全部軍士三萬人,一個不少,全部到齊。”
張憲單膝跪下,大聲報道。
“張統製辛苦了!”
王鬆點點頭。張憲站了起來,在一旁站定。
王鬆站了起來,走到了高台邊,看著下麵密密麻麻的將士們,大聲喊了起來。
“兄弟們,就要出征了,你們怕嗎?”
“不怕!不怕!不怕!”
較場上,雷鳴般的怒吼聲響起。
“是誰摧毀了你們的家園,誰殺害你們的父老鄉親,誰糟蹋了你們的妻女姐妹?”
“是番賊!是番賊!是番賊!”
異口同聲,怒吼聲又接著想起。
“朋友來了有美酒,強盜來了有什麽?”
“有刀槍!有刀槍!有刀槍!”
許二楞跟著士兵們一起,大聲怒吼了起來。
“你們要記住,忠義軍中,你們的銀子、娘子、宅子,全都是番賊的腦袋換來的!”
王鬆大聲喊了起來。
“你們想要立功,就得多砍番賊的腦袋,砍的越多,銀子越多,官就越大,一家人都能過上好日子!”
士兵們都是臉色通紅,眼神猙獰,一起大喊道:“殺番賊,殺番賊!”
王鬆舉起了鐵槍,大聲吼道:“殺番賊!”
底下的士卒也都舉起了兵刃,大聲喊了起來:“殺番賊!殺番賊!殺番賊!”
緊接著,王鬆帶頭唱起了?滿江紅?。
“怒發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下麵的士卒跟著一起唱了起來:
“壯誌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幾萬人同時吟唱,許多人都是眼含熱淚,或淚流滿麵,全身顫抖!眾人的熱情全部已經被點燃,熱血沸騰。
唱完之後,全場的士卒揮舞著刀槍,一起大聲怒吼道:“殺虜!殺虜!殺虜!”
一聲聲震耳欲聾的炮聲響起,耶律亙的心不由得抖了一下,緊接著潮水般的唿嘯聲一陣陣響起:“大宋威武,相公威武!”
王鬆的怒吼聲再度響起,高亢激昂:“兄弟們,今年這個元日,你們打算在哪裏過呀?”
士卒們山唿海嘯的聲音接著響起:“太原!太原!太原!”
王鬆舉起手裏的鐵槍,大聲喊道:“出發!”
先是徐虎的遊奕軍率先奔了出去,然後是楊進的前軍,牛皋的右軍和王彥的左軍分列左右,把張憲的中軍和宣撫司人馬,李孝春的輜重營護在中間,耶律亙的踏百軍和董平的後軍隨後。
三萬人的大軍,鋼鐵洪流滾滾而出,出了黎城大營,直向北麵而去。
官道上,無數衣衫破爛、蓬頭垢麵的百姓食簞漿壺,引勁而望,密密麻麻,站滿了官道兩邊。
等忠義軍的士兵們經過,將士們懷裏都是多了不少吃用的東西。
楊進從桌上端起一杯酒,仰頭慣了下去,一抹嘴,大聲喊道:“走整齊了,別在鄉親們麵前丟臉!”
看到王鬆等人的戰馬過來,百姓全部跪下,漫山遍野,幾個白發蒼蒼的老者跪在路邊,各自捧著一碗水酒,帶頭的老者大聲喊道:“小人等恭送王相公,祝忠義軍戰場大捷,痛殺金賊!”
王鬆和馬擴、陳東等人下馬,各自接過老者們的酒,一飲而盡。王鬆大聲道:“各位父老鄉親放心,王鬆此去,必將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不負鄉親的厚望!”
幾個老者托著一頂紅色的披風,一個老者上前道:“相公,這是鄉親們連夜為相公縫製的一頂披風,上有“國之長城”四字,為相公擋風去寒,還請相公收下!”
王鬆上前接過披風,迎風抖開,眾軍都是扭頭看去,隻見披風之上,“國之長城”四個大字龍飛鳳舞,好不醒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