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山寨大堂之上,王鬆眉頭緊鎖,看著眼前的一盆熊熊燃燒的炭火,兀自出神。
屋外大雪紛飛,天地合一,皆為白色,隻有那持槍執刀的忠義軍士卒,還在雪中巡弋。
折月秀坐在一張椅子上,低頭烤著炭火,獨自不語。
另外的幾張椅子上,張橫、董平、張憲,包括李彥仙等人,也都是麵色凝重,眾人心思各異。
王鬆的心思,折月秀猜了個八九不離十。眾人在山寨休整的同時,女真人的大軍早已經渡過黃河,直奔汴京城下了。
眾人大都是步卒,還有傷員,走的是山道,一日最多幾十裏。女真鐵騎縱橫,官道便捷,一日上百裏、數百裏。
女真人東西兩路數十萬人,義軍不足萬人,而且被隔在了汴京城以外,要穿過封鎖重重的女真鐵騎控製區域,談何容易!
即便是到了東京城下,還不知能剩有幾人,於抗金大業有何裨益?
如今天寒地凍,山下的百姓,已經全都移到了山口,這倒是省去了麻煩。反正女真大軍已經過了黃河,王鬆反而安靜了下來,士兵休整、傷員恢複、百姓安置、震天雷要補充,總需要時間。
“大官人,如今距離女真人南下渡河,已有一月之餘。以小人之見,這汴京城不救也罷。咱們兄弟辛辛苦苦積攢下這點家業,若是就這樣斷送,是否值得?”
董平再也忍耐不住,率先開口。這一場場血戰下來,忠義軍士卒死傷慘重。如今,軍中又有了這麽多的西軍潰兵,烏合之眾,又如何能對付得了縱橫天下的女真鐵騎?
王鬆眼睛看向沉默不語的折月秀,即便是一向殺身成仁的折家子弟,這時候也是保持了緘默,可見前路之危難艱險,也讓她猶豫不決。
連折家軍數萬精銳,尚不敢攖女真西路大軍之鋒銳,就憑這幾千烏合之眾,又如何應對得了女真東西兩路數十萬大軍?
“大官人,你一片赤誠之心,憂國憂民,小人佩服之至。然則敵眾我寡,大勢所趨,一目了然。何去何從,你隻管下令就是,小人等絕無二言!”
張憲新入忠義軍,眼看王鬆猶豫不定,隻能硬著頭皮,走出來說道。
“張憲兄弟,凡事都得審時度勢,量力而為,若是一味逞強,白白丟了性命不說,恐怕會給忠義軍帶來滅頂之災!”
張橫說完,冷冷哼了一聲,也不顧麵紅耳赤的張憲,獨自飲起茶來。
“朝廷那些大頭巾,到底是些什麽貨色,在座的兄弟心裏清楚。即便咱們打退了番子,恐怕也不會活的痛快!”
董平站了起來,懇求道:“大官人,天子昏庸無道,滿朝大臣又都是寡廉鮮恥之徒,求你看在山寨幾千兄弟的份上,就別再趟這趟渾水了!”
王鬆抬手托起了董平,苦笑道:“兄弟,你這是把哥哥我架在火上烤啊!”
義軍中的主要將領,對出兵大都持反對態度。亂世之中,有人有糧就是草頭王,何苦去東京城湊熱鬧。眾人看似都是明哲保身,實則是權衡利弊,不願冒險。
“各位兄弟,大家不要忘了,你等乃是朝廷敕封的義軍。大官人,所謂唇亡齒寒,女真人若是占了東京城,兩河就是金人的勢力範圍,到時候,恐怕這太行山也待不住了!”
一陣寂靜之後,折月秀忽然打破了沉默。
“再說了,如今鄧世雄兄弟還在東京城,咱們若是躲在這裏,恐怕鄧兄弟會罵人的。”
折月秀一番話,讓旁邊的張橫和董平都是臉紅了半邊。
三山五嶽刀頭舔血的好漢,江湖上同氣連枝的豪傑,若是讓人知道他忠義軍的漢子把兄弟拋棄在東京城,那麽他們以後那還有臉在江湖上呆下去。
“大官人,折小娘子所言甚是!”
李彥仙思量許久,終於開口言道。
“所謂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若是宋江方臘等得了江山,我等忠義誌士,或許還有一條活路。可是番子非我中華教化之人,暴虐弑殺,兇殘無道。如果呆在山上,難免坐吃山空,糧草不濟。大官人宜早做決斷,不可誤了大事。”
王鬆微微點頭,李彥仙的話合情合理,再加上自己派了鄧世雄前去東京城,總不能把他和那些部下丟在那裏不管。
王鬆眼睛看向張橫和董平二人,無論如何,他也得到這二人的支持。
他轉過頭來,沉聲問道:“兩位兄弟,你二人是否讚同出兵?如若不肯,可以呆在山寨,哥哥我絕不計較!”
張橫和董平一起站了出來,一起抱拳道:“全憑大官人調遣!”
王鬆微微點了點頭道:“先派人前去打探,軍中早做準備,一旦探得金人虛實,咱們立即出兵!”
張憲上前,低聲道:“大官人,西軍的這些兄弟,很多人願意跟隨大官人南下。但是,也有一些人自立山頭,心懷叵測。如此下去,恐怕軍心不穩。”
自從這幾千潰軍上山以來,不但山上的糧食供給日益緊張,就連義軍的軍紀也是受到影響,有些桀驁不馴之徒,更是騷擾山上的百姓,讓難民們怨聲載道,喊冤喊到了董平等人跟前。
“都是宋人,若是自相殘殺,處置不當,難免引起動蕩,甚至嘩變。大官人,你要謹慎從事啊!”
董平的話,卻引起了李彥仙的一聲冷嗤,話語更是毫不留情。
“忠義軍軍紀森嚴,作戰靠的是軍令如山,若是讓這些害群之馬亂了軍心,我忠義軍可就是一無是處,與那些官軍何異?”
董平冷聲哼道:“話說的輕鬆,若是人都跑了,忠義軍又如何出軍,如何應對番賊的千軍萬馬?”
李彥仙毫不示弱,奮然道:“即便是人多勢眾,一遇到女真大軍,立即聞風而逃,這樣的千軍萬馬,要他何用?”
“董平,李彥仙,你們都給我住嘴!”
張橫大聲喝道:“你們倆吵吵鬧鬧,成何體統。這裏是山寨大堂,如何處置,大官人自有決斷!”
董平和李彥仙都閉上了嘴,各自扭過頭去。
折月秀看王鬆躊躇不決,顯然是想收編這些潰軍,下不了決心,恐怕也是因為擔心軍心不穩,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湯。
她正要開口,王鬆卻抬起頭來,衝他輕輕笑了一下,然後麵向了大堂其他人,臉色凝重起來。
“各位兄弟,且聽我一言。”
王鬆緩緩向前踱了幾步,在中間的椅子上坐定,這才正色道:
“要約束幾千潰軍,烏合之眾,除了軍法約束,別無他法!若不懲處鬧事之徒,讓其他人感到敬畏,我忠義軍還如何在沙場上和女真人對決?若是臨陣脫逃者層出不窮,不用女真人動手,咱們已經灰飛煙滅了。”
他站了起來,臉色凝重,厲聲喝道:“張憲,李彥仙,你二人親自前去,帶憲兵隊立刻抓人,不管是忠義軍還是西軍,凡是為非作歹者,一律明正典刑,一個不留!”
張憲和李彥仙領命而去,堂上諸人都是麵色不豫,各自垂頭不語。
“董平,張橫,你二人都是義軍主將,切不可婦人之仁,因小失大,斷送了眾軍兄弟!你二人是做大事的人,不要因一己私心,而讓旁人小覷!”
董平臉色通紅,抱拳道:“大官人,我……”
張橫也是紅了一張臉,抱拳道:“大官人,小人等知錯了!”
人就是這樣,我們隨著環境的變化,極易暴露原來的本質。自從這些潰軍上山,義軍中的一些軍官也是。
王鬆沉聲道:“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有所為有所不為。南下汴梁城,事關漢人命運,國家氣脈,雖萬千人,吾等亦滔死不顧,此為士也。若是苟延殘喘,縱是人間百年,又和行屍走肉何異?”
他看了一眼垂頭不語的董、張二人,繼續耐心道:“軍中立威,全在乎令行禁止,上下一心。若是為了兄弟間小義,而斷罔顧軍中大義,你我就是萬千義軍和百姓的罪人。”
折月秀趕緊上前,緩和一下氣氛。
“兩位兄弟,王大官人是愛之深,恨之切。他拿你二人當自家兄弟,可謂是用心良苦。處置那些鬧事者,也不讓你二人出馬,就是顧全你二人的臉麵。”
折月秀輕聲道:“二位兄弟,將來若有機會,我一定會在聖上麵前,為兩位兄弟美言幾句,二位兄弟是做大事之人,萬萬不可自誤了大好前程。”
張橫和董平一起肅拜道:“多謝折小娘子,多謝大官人!”
王鬆上前,拍了拍二人的肩膀,輕聲道:“咱們兄弟是生死過命的交情,說謝就過了!”
上百顆血淋淋的腦袋擺在了眾軍麵前,其中包括一些忠義軍原來的將領,西軍人人心驚肉跳,軍心一時素然。
過了幾日,隊伍整編完畢,補充過震天雷等物,王鬆留傷員們在山上養病蟄伏,自己則是帶著七千義軍,離開了山寨南下。
眾人下山時,正值大雪紛飛,官道兩旁,站滿了前來送行的百姓,百姓們簞食壺漿,人人都是依依不舍,到處都是泣不成聲。
“大官人,你可要帶著義軍兄弟們迴來啊!”
“義軍兄弟們,你們一定要保重啊!”
幾個白發蒼蒼的老者遞上一件紅色的披風,王鬆接過,細看之下,針腳嚴密,厚重結實。
看著風雪之中蓬頭垢麵、衣衫單薄的百姓,注意到百姓們眼中的期盼,王鬆眼眶一熱,差點掉下淚來。
可憐吾國與吾民。
屋外大雪紛飛,天地合一,皆為白色,隻有那持槍執刀的忠義軍士卒,還在雪中巡弋。
折月秀坐在一張椅子上,低頭烤著炭火,獨自不語。
另外的幾張椅子上,張橫、董平、張憲,包括李彥仙等人,也都是麵色凝重,眾人心思各異。
王鬆的心思,折月秀猜了個八九不離十。眾人在山寨休整的同時,女真人的大軍早已經渡過黃河,直奔汴京城下了。
眾人大都是步卒,還有傷員,走的是山道,一日最多幾十裏。女真鐵騎縱橫,官道便捷,一日上百裏、數百裏。
女真人東西兩路數十萬人,義軍不足萬人,而且被隔在了汴京城以外,要穿過封鎖重重的女真鐵騎控製區域,談何容易!
即便是到了東京城下,還不知能剩有幾人,於抗金大業有何裨益?
如今天寒地凍,山下的百姓,已經全都移到了山口,這倒是省去了麻煩。反正女真大軍已經過了黃河,王鬆反而安靜了下來,士兵休整、傷員恢複、百姓安置、震天雷要補充,總需要時間。
“大官人,如今距離女真人南下渡河,已有一月之餘。以小人之見,這汴京城不救也罷。咱們兄弟辛辛苦苦積攢下這點家業,若是就這樣斷送,是否值得?”
董平再也忍耐不住,率先開口。這一場場血戰下來,忠義軍士卒死傷慘重。如今,軍中又有了這麽多的西軍潰兵,烏合之眾,又如何能對付得了縱橫天下的女真鐵騎?
王鬆眼睛看向沉默不語的折月秀,即便是一向殺身成仁的折家子弟,這時候也是保持了緘默,可見前路之危難艱險,也讓她猶豫不決。
連折家軍數萬精銳,尚不敢攖女真西路大軍之鋒銳,就憑這幾千烏合之眾,又如何應對得了女真東西兩路數十萬大軍?
“大官人,你一片赤誠之心,憂國憂民,小人佩服之至。然則敵眾我寡,大勢所趨,一目了然。何去何從,你隻管下令就是,小人等絕無二言!”
張憲新入忠義軍,眼看王鬆猶豫不定,隻能硬著頭皮,走出來說道。
“張憲兄弟,凡事都得審時度勢,量力而為,若是一味逞強,白白丟了性命不說,恐怕會給忠義軍帶來滅頂之災!”
張橫說完,冷冷哼了一聲,也不顧麵紅耳赤的張憲,獨自飲起茶來。
“朝廷那些大頭巾,到底是些什麽貨色,在座的兄弟心裏清楚。即便咱們打退了番子,恐怕也不會活的痛快!”
董平站了起來,懇求道:“大官人,天子昏庸無道,滿朝大臣又都是寡廉鮮恥之徒,求你看在山寨幾千兄弟的份上,就別再趟這趟渾水了!”
王鬆抬手托起了董平,苦笑道:“兄弟,你這是把哥哥我架在火上烤啊!”
義軍中的主要將領,對出兵大都持反對態度。亂世之中,有人有糧就是草頭王,何苦去東京城湊熱鬧。眾人看似都是明哲保身,實則是權衡利弊,不願冒險。
“各位兄弟,大家不要忘了,你等乃是朝廷敕封的義軍。大官人,所謂唇亡齒寒,女真人若是占了東京城,兩河就是金人的勢力範圍,到時候,恐怕這太行山也待不住了!”
一陣寂靜之後,折月秀忽然打破了沉默。
“再說了,如今鄧世雄兄弟還在東京城,咱們若是躲在這裏,恐怕鄧兄弟會罵人的。”
折月秀一番話,讓旁邊的張橫和董平都是臉紅了半邊。
三山五嶽刀頭舔血的好漢,江湖上同氣連枝的豪傑,若是讓人知道他忠義軍的漢子把兄弟拋棄在東京城,那麽他們以後那還有臉在江湖上呆下去。
“大官人,折小娘子所言甚是!”
李彥仙思量許久,終於開口言道。
“所謂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若是宋江方臘等得了江山,我等忠義誌士,或許還有一條活路。可是番子非我中華教化之人,暴虐弑殺,兇殘無道。如果呆在山上,難免坐吃山空,糧草不濟。大官人宜早做決斷,不可誤了大事。”
王鬆微微點頭,李彥仙的話合情合理,再加上自己派了鄧世雄前去東京城,總不能把他和那些部下丟在那裏不管。
王鬆眼睛看向張橫和董平二人,無論如何,他也得到這二人的支持。
他轉過頭來,沉聲問道:“兩位兄弟,你二人是否讚同出兵?如若不肯,可以呆在山寨,哥哥我絕不計較!”
張橫和董平一起站了出來,一起抱拳道:“全憑大官人調遣!”
王鬆微微點了點頭道:“先派人前去打探,軍中早做準備,一旦探得金人虛實,咱們立即出兵!”
張憲上前,低聲道:“大官人,西軍的這些兄弟,很多人願意跟隨大官人南下。但是,也有一些人自立山頭,心懷叵測。如此下去,恐怕軍心不穩。”
自從這幾千潰軍上山以來,不但山上的糧食供給日益緊張,就連義軍的軍紀也是受到影響,有些桀驁不馴之徒,更是騷擾山上的百姓,讓難民們怨聲載道,喊冤喊到了董平等人跟前。
“都是宋人,若是自相殘殺,處置不當,難免引起動蕩,甚至嘩變。大官人,你要謹慎從事啊!”
董平的話,卻引起了李彥仙的一聲冷嗤,話語更是毫不留情。
“忠義軍軍紀森嚴,作戰靠的是軍令如山,若是讓這些害群之馬亂了軍心,我忠義軍可就是一無是處,與那些官軍何異?”
董平冷聲哼道:“話說的輕鬆,若是人都跑了,忠義軍又如何出軍,如何應對番賊的千軍萬馬?”
李彥仙毫不示弱,奮然道:“即便是人多勢眾,一遇到女真大軍,立即聞風而逃,這樣的千軍萬馬,要他何用?”
“董平,李彥仙,你們都給我住嘴!”
張橫大聲喝道:“你們倆吵吵鬧鬧,成何體統。這裏是山寨大堂,如何處置,大官人自有決斷!”
董平和李彥仙都閉上了嘴,各自扭過頭去。
折月秀看王鬆躊躇不決,顯然是想收編這些潰軍,下不了決心,恐怕也是因為擔心軍心不穩,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湯。
她正要開口,王鬆卻抬起頭來,衝他輕輕笑了一下,然後麵向了大堂其他人,臉色凝重起來。
“各位兄弟,且聽我一言。”
王鬆緩緩向前踱了幾步,在中間的椅子上坐定,這才正色道:
“要約束幾千潰軍,烏合之眾,除了軍法約束,別無他法!若不懲處鬧事之徒,讓其他人感到敬畏,我忠義軍還如何在沙場上和女真人對決?若是臨陣脫逃者層出不窮,不用女真人動手,咱們已經灰飛煙滅了。”
他站了起來,臉色凝重,厲聲喝道:“張憲,李彥仙,你二人親自前去,帶憲兵隊立刻抓人,不管是忠義軍還是西軍,凡是為非作歹者,一律明正典刑,一個不留!”
張憲和李彥仙領命而去,堂上諸人都是麵色不豫,各自垂頭不語。
“董平,張橫,你二人都是義軍主將,切不可婦人之仁,因小失大,斷送了眾軍兄弟!你二人是做大事的人,不要因一己私心,而讓旁人小覷!”
董平臉色通紅,抱拳道:“大官人,我……”
張橫也是紅了一張臉,抱拳道:“大官人,小人等知錯了!”
人就是這樣,我們隨著環境的變化,極易暴露原來的本質。自從這些潰軍上山,義軍中的一些軍官也是。
王鬆沉聲道:“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有所為有所不為。南下汴梁城,事關漢人命運,國家氣脈,雖萬千人,吾等亦滔死不顧,此為士也。若是苟延殘喘,縱是人間百年,又和行屍走肉何異?”
他看了一眼垂頭不語的董、張二人,繼續耐心道:“軍中立威,全在乎令行禁止,上下一心。若是為了兄弟間小義,而斷罔顧軍中大義,你我就是萬千義軍和百姓的罪人。”
折月秀趕緊上前,緩和一下氣氛。
“兩位兄弟,王大官人是愛之深,恨之切。他拿你二人當自家兄弟,可謂是用心良苦。處置那些鬧事者,也不讓你二人出馬,就是顧全你二人的臉麵。”
折月秀輕聲道:“二位兄弟,將來若有機會,我一定會在聖上麵前,為兩位兄弟美言幾句,二位兄弟是做大事之人,萬萬不可自誤了大好前程。”
張橫和董平一起肅拜道:“多謝折小娘子,多謝大官人!”
王鬆上前,拍了拍二人的肩膀,輕聲道:“咱們兄弟是生死過命的交情,說謝就過了!”
上百顆血淋淋的腦袋擺在了眾軍麵前,其中包括一些忠義軍原來的將領,西軍人人心驚肉跳,軍心一時素然。
過了幾日,隊伍整編完畢,補充過震天雷等物,王鬆留傷員們在山上養病蟄伏,自己則是帶著七千義軍,離開了山寨南下。
眾人下山時,正值大雪紛飛,官道兩旁,站滿了前來送行的百姓,百姓們簞食壺漿,人人都是依依不舍,到處都是泣不成聲。
“大官人,你可要帶著義軍兄弟們迴來啊!”
“義軍兄弟們,你們一定要保重啊!”
幾個白發蒼蒼的老者遞上一件紅色的披風,王鬆接過,細看之下,針腳嚴密,厚重結實。
看著風雪之中蓬頭垢麵、衣衫單薄的百姓,注意到百姓們眼中的期盼,王鬆眼眶一熱,差點掉下淚來。
可憐吾國與吾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