戟,是戈和矛的合體,也就是在戈的頭部再裝一個矛尖。
具有勾啄和刺擊雙重功能的格鬥兵器,殺傷力比戈和矛都要強。
戟很長,大部分國家的製式戟都要有兩米半以上,這也是沙場兵器的一個特點,一寸長一寸強。
戟在春秋時期多用於戰車上,主要是用來直刺和橫擊,當戰車衝入敵方的步兵方陣是,長戟就會變成一柄柄收割生命的死亡鐮刀,隻要刺穿了鎧甲,就能夠帶走敵人的生命。
步兵也會裝備長戟,但步兵裝備的更多的還是矛,戟對步兵而言,屬於一種相對奢侈的兵器。
也許是受限於青銅器的金屬特性,這個時代很少用到刀。
也不是沒有,隻是青銅刀太脆了,隻能用來劈砍幾次,如果沒有命中敵人要害的話就會直接從中斷裂,幾乎等同於一次性兵器,相當於白給。
所以一般國家的製式裝備都是使用長戟、長槍或者長劍這種,進行直刺攻擊。
而且相對於青銅刀所用到的金屬青銅,長戟長槍的戟頭和槍頭所用的消耗更少一點,戟杆和槍杆可以直接用木頭。
講完了戟,孫武有從房間裏拿出一個木製的弩。
弩很新,似乎是才做出來的。
傳說最早的弩是由黃帝發明的,春秋時期的弩是一種極其常見的戰略武器,孫武在他的《孫子兵法》中也提到過。
春秋時期的弩能發射四百步左右,並且比起弓來說,更加容易上手,不需要太多的訓練就能上戰場,能夠有效地克製步兵,對敵方的方陣產生巨大的士氣打擊。
尤其是二段射、三段射。
弩不像弓箭,拉弓開弦並不需要太過費力,普通士兵拉弓十次以上基本上就已經算是很了不起了,而弩的話,則可以連續上弦五十次,甚至更多。
二段射、三段射能夠讓弩兵的攻擊產生一種連綿不斷的效果,矢箭仿佛狂風暴雨一般落下,場麵異常震撼。
剩下的就是盾劍這一類,一般屬於將帥們的近衛,體力、爆發力、戰鬥技巧,都屬於頂級的“特種士兵”。
了解完兵種,以及主流的製式兵器之後,孫武正式開始教授兵法。
值得一提的是,他依舊沒有直接開始講該怎麽打仗。
“兵者乃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故經之以五事,校之以計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道者,令民與上同意,故可以與之死,可以與之生,而不畏危。”
這裏的“道”,是指道理、道義,或者也可以解釋為政治、輿論。
隻要在政治上正確,國家能夠占領道德的製高點,就可以對敵人發動輿論攻擊,讓自己的百姓和士兵產生同仇敵愾的意誌,為之效死力。
這也就是所謂的師出有名。
隻要讓人們相信自己的是正義的,那麽戰鬥時的士氣必定會異常高漲。
這裏的“輿論”一詞很微妙。
一方麵你可以用大義來激發人們的情緒,比如日本襲擊珍珠港,美國以此為契機,正式開始以軍事幹涉第二次世界大戰。
另一方麵你還可以用利益誘導民眾,刺激人們的戰鬥熱情。比如美國主導的海灣戰爭,就是一場為了石油資源發起的“不義”戰爭。
但是……所謂的“不義”戰爭,真的是“不義”的嗎?
“所以義與不義是如何界定的呢?”歐陽思索良久,提問道,“是按照世人的觀點嗎?那對自己國家的人們群眾有利,但是傷害到別人的戰爭,能夠算是‘義’嗎?”
“這就不是我思考的問題了。”孫武嗬嗬一笑,看向了走過來的李耳說道,“人之德道,國之德道,天地之德道,關於這些東西,你得去問問‘老子’。”
李耳進了孫武的小院子,聽到了兩人的對話,有些奇怪的問道:“哦?歐陽你對德道有興趣?”
“唔……有點興趣。”歐陽點了點頭。
“有興趣的話,找時間可以討論一下。”李耳笑著,看上去很是高興,“不過現在還不行,長桑君迴來了,他找你有些事情,是關於神農散的。而我正好找孫武也有些事情。”
難道神農散的配藥出現了一些問題?應該不會,不然李耳的表情不會這麽開心。
“嗯,那我先行告退了。”歐陽向孫武行了一禮,離開了小院。
孫武看著歐陽進了長桑君的小院後,看向李耳:“說吧,你來找我做什麽,為了範蠡?還是施夷光?”
“當然不是。少伯他們倆馬上就要離開神農澗,換地方隱居了。”李耳笑了笑,從懷裏拿出了一個破破爛爛的烏龜殼。
烏龜殼上布滿了一道道刀痕,似乎是人為劃開的,還有很多燒焦的地方,像是經過了火灼。
“這個是……玄武?你占卜了?”孫武露出了震驚的神情,看向了李耳,“你瘋了?!你還有多少陽壽可用?”
“向死求生,這是唯一的生機。”李耳擺擺手,表示自己毫不在意。
“嘁。”孫武撇撇嘴,將長戟和弩收了起來,問道,“所以呢?這次又看到了什麽?”
李耳用手指敲了敲龜殼,又指了指頭頂說道:“生的希望,來自於天外。”
孫武順著他的手指看去,看到了一片萬裏無雲的碧藍晴空。
………………………………
長桑君這次的外出運氣很好,加上範蠡帶過來的材料,一共完成了兩份神農散。
一份給了施夷光,也就是西施,另一份給了歐陽。
在用針灸治好了西施的心絞痛後,範蠡便沒有再留在神農澗,帶著西施不知道要去哪裏隱居。
神農散真的就是一包粉狀的散,用冷的“蒸餾水”泡開,然後直接喝下去。
當歐陽看到長桑君屋子的“蒸餾瓶”時,他差點以為長桑君也是穿越過來的人。
“服下神農散後,每天早上取被第一縷陽光照到朝露服下,堅持三十天,就可以完全消化掉神農散。”長桑君為歐陽解釋道。
歐陽喝下神農散後,閉上眼睛感受了一下,發覺自己什麽變化都沒有,隻是朦朦朧朧之間,似乎感受到了什麽。
但是過於模糊,這種朦朧的感覺等於沒有,仿佛隻是心理作用罷了。
“三十天以後就能知道長生之謎了?”歐陽忍不住開口問道。
這可是長生啊,雖然隻有八十年,但是這代表著歐陽邁出了最重要的第一步。
“唔,看人的吧?”長桑君不確定的說道,“有些人能夠自然而然地就知道,有些人……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缺少一些必備條件,就是看不到長生之謎。”
“什麽意思?”歐陽撓撓腦袋,“有些人注定不能長生?”
“也不是這麽說。長生隻是個概念,說白了就是解除枷鎖,然後平白多了這麽多年的陽壽而已。但是有的人天生就沒有枷鎖,他們隻要不主動求死,就一般不會早早過世。
還有的一些人,需要一些特定環境來刺激才能看到自己的枷鎖,從而知道怎麽解除,獲得長生。但是這些特定環境太過於隨機了。”長桑君解釋道。
“原來如此。”歐陽點點頭,然後放下了身上的包袱說道,“這是我的衣服,現在它就是您的了。”
範蠡在神農澗的這三天裏,歐陽向他要了兩件衣服,然後再自己用戰術匕首略微改了改。
不改不行,這麽熱的天,穿得還那麽厚,真的太容易中暑了。
長桑君點點頭,將包袱收了起來。
歐陽正打算和長桑君告辭之時,長桑君突然開口道:“你要不要學學針灸和草藥?”
“呃?”歐陽愣了三秒,然後用力地點點頭,“學!”
………………………………
不知道是不是身體屬性麵板極高的原因,歐陽的精力很足,而且記憶力驚人。
每天學習黃老思想,孫子兵法,還有長桑醫術,竟然一點也不覺得疲憊,甚至還略有餘力,和薛燭學習怎麽看石頭。
當然了,相石隻是學了玩玩而已。
但是不學不知道,一學嚇一跳。
相石竟然涉及到地質學、化學這些極其硬核的東西,你看石頭,你得了解這塊石頭是哪裏出產的吧?這塊石頭放在什麽樣的藥水裏會有什麽反應,放在火裏又是什麽樣的反應,放在水裏又是什麽樣的反應,這些你得知道吧?
甚至於還要了解一定的地理知識,你要知道哪裏的土地盛產什麽樣的石頭,哪裏的天氣又會對石頭產生什麽樣的影響,所以這裏麵又包括了氣象等零零碎碎的東西。
所以薛燭才是整個神農澗學問最淵博的人?歐陽忍不住泛起了這麽個古怪的念頭。
除此之外,劈柴砍柴,種地,捕魚,放羊,以及和趙貞切磋,這些零零碎碎的日常生活工作,都在每天的計劃日程裏。
這種驚人的工作量和學習效率讓神農澗的一眾老人們歎為觀止,甚至於產生了一種“我是不是真的老了”的奇怪念頭。
畢竟就算是已經進入天人合一境界的趙貞,也沒辦法像歐陽那樣,一口氣學那麽多知識。
我們的“越女”更擅長琢磨怎麽砍人,讓她動腦子什麽的,確實有些為難她了。
當然,其實並非是歐陽學習能力強。
事實上,在這沒有網絡沒有電子產品的世代,學習和切磋就成為了唯一的娛樂。
不然在這麽個與世隔絕的地方還能幹嗎,天天發呆嗎?
那樣的話真的會死的。
具有勾啄和刺擊雙重功能的格鬥兵器,殺傷力比戈和矛都要強。
戟很長,大部分國家的製式戟都要有兩米半以上,這也是沙場兵器的一個特點,一寸長一寸強。
戟在春秋時期多用於戰車上,主要是用來直刺和橫擊,當戰車衝入敵方的步兵方陣是,長戟就會變成一柄柄收割生命的死亡鐮刀,隻要刺穿了鎧甲,就能夠帶走敵人的生命。
步兵也會裝備長戟,但步兵裝備的更多的還是矛,戟對步兵而言,屬於一種相對奢侈的兵器。
也許是受限於青銅器的金屬特性,這個時代很少用到刀。
也不是沒有,隻是青銅刀太脆了,隻能用來劈砍幾次,如果沒有命中敵人要害的話就會直接從中斷裂,幾乎等同於一次性兵器,相當於白給。
所以一般國家的製式裝備都是使用長戟、長槍或者長劍這種,進行直刺攻擊。
而且相對於青銅刀所用到的金屬青銅,長戟長槍的戟頭和槍頭所用的消耗更少一點,戟杆和槍杆可以直接用木頭。
講完了戟,孫武有從房間裏拿出一個木製的弩。
弩很新,似乎是才做出來的。
傳說最早的弩是由黃帝發明的,春秋時期的弩是一種極其常見的戰略武器,孫武在他的《孫子兵法》中也提到過。
春秋時期的弩能發射四百步左右,並且比起弓來說,更加容易上手,不需要太多的訓練就能上戰場,能夠有效地克製步兵,對敵方的方陣產生巨大的士氣打擊。
尤其是二段射、三段射。
弩不像弓箭,拉弓開弦並不需要太過費力,普通士兵拉弓十次以上基本上就已經算是很了不起了,而弩的話,則可以連續上弦五十次,甚至更多。
二段射、三段射能夠讓弩兵的攻擊產生一種連綿不斷的效果,矢箭仿佛狂風暴雨一般落下,場麵異常震撼。
剩下的就是盾劍這一類,一般屬於將帥們的近衛,體力、爆發力、戰鬥技巧,都屬於頂級的“特種士兵”。
了解完兵種,以及主流的製式兵器之後,孫武正式開始教授兵法。
值得一提的是,他依舊沒有直接開始講該怎麽打仗。
“兵者乃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故經之以五事,校之以計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道者,令民與上同意,故可以與之死,可以與之生,而不畏危。”
這裏的“道”,是指道理、道義,或者也可以解釋為政治、輿論。
隻要在政治上正確,國家能夠占領道德的製高點,就可以對敵人發動輿論攻擊,讓自己的百姓和士兵產生同仇敵愾的意誌,為之效死力。
這也就是所謂的師出有名。
隻要讓人們相信自己的是正義的,那麽戰鬥時的士氣必定會異常高漲。
這裏的“輿論”一詞很微妙。
一方麵你可以用大義來激發人們的情緒,比如日本襲擊珍珠港,美國以此為契機,正式開始以軍事幹涉第二次世界大戰。
另一方麵你還可以用利益誘導民眾,刺激人們的戰鬥熱情。比如美國主導的海灣戰爭,就是一場為了石油資源發起的“不義”戰爭。
但是……所謂的“不義”戰爭,真的是“不義”的嗎?
“所以義與不義是如何界定的呢?”歐陽思索良久,提問道,“是按照世人的觀點嗎?那對自己國家的人們群眾有利,但是傷害到別人的戰爭,能夠算是‘義’嗎?”
“這就不是我思考的問題了。”孫武嗬嗬一笑,看向了走過來的李耳說道,“人之德道,國之德道,天地之德道,關於這些東西,你得去問問‘老子’。”
李耳進了孫武的小院子,聽到了兩人的對話,有些奇怪的問道:“哦?歐陽你對德道有興趣?”
“唔……有點興趣。”歐陽點了點頭。
“有興趣的話,找時間可以討論一下。”李耳笑著,看上去很是高興,“不過現在還不行,長桑君迴來了,他找你有些事情,是關於神農散的。而我正好找孫武也有些事情。”
難道神農散的配藥出現了一些問題?應該不會,不然李耳的表情不會這麽開心。
“嗯,那我先行告退了。”歐陽向孫武行了一禮,離開了小院。
孫武看著歐陽進了長桑君的小院後,看向李耳:“說吧,你來找我做什麽,為了範蠡?還是施夷光?”
“當然不是。少伯他們倆馬上就要離開神農澗,換地方隱居了。”李耳笑了笑,從懷裏拿出了一個破破爛爛的烏龜殼。
烏龜殼上布滿了一道道刀痕,似乎是人為劃開的,還有很多燒焦的地方,像是經過了火灼。
“這個是……玄武?你占卜了?”孫武露出了震驚的神情,看向了李耳,“你瘋了?!你還有多少陽壽可用?”
“向死求生,這是唯一的生機。”李耳擺擺手,表示自己毫不在意。
“嘁。”孫武撇撇嘴,將長戟和弩收了起來,問道,“所以呢?這次又看到了什麽?”
李耳用手指敲了敲龜殼,又指了指頭頂說道:“生的希望,來自於天外。”
孫武順著他的手指看去,看到了一片萬裏無雲的碧藍晴空。
………………………………
長桑君這次的外出運氣很好,加上範蠡帶過來的材料,一共完成了兩份神農散。
一份給了施夷光,也就是西施,另一份給了歐陽。
在用針灸治好了西施的心絞痛後,範蠡便沒有再留在神農澗,帶著西施不知道要去哪裏隱居。
神農散真的就是一包粉狀的散,用冷的“蒸餾水”泡開,然後直接喝下去。
當歐陽看到長桑君屋子的“蒸餾瓶”時,他差點以為長桑君也是穿越過來的人。
“服下神農散後,每天早上取被第一縷陽光照到朝露服下,堅持三十天,就可以完全消化掉神農散。”長桑君為歐陽解釋道。
歐陽喝下神農散後,閉上眼睛感受了一下,發覺自己什麽變化都沒有,隻是朦朦朧朧之間,似乎感受到了什麽。
但是過於模糊,這種朦朧的感覺等於沒有,仿佛隻是心理作用罷了。
“三十天以後就能知道長生之謎了?”歐陽忍不住開口問道。
這可是長生啊,雖然隻有八十年,但是這代表著歐陽邁出了最重要的第一步。
“唔,看人的吧?”長桑君不確定的說道,“有些人能夠自然而然地就知道,有些人……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缺少一些必備條件,就是看不到長生之謎。”
“什麽意思?”歐陽撓撓腦袋,“有些人注定不能長生?”
“也不是這麽說。長生隻是個概念,說白了就是解除枷鎖,然後平白多了這麽多年的陽壽而已。但是有的人天生就沒有枷鎖,他們隻要不主動求死,就一般不會早早過世。
還有的一些人,需要一些特定環境來刺激才能看到自己的枷鎖,從而知道怎麽解除,獲得長生。但是這些特定環境太過於隨機了。”長桑君解釋道。
“原來如此。”歐陽點點頭,然後放下了身上的包袱說道,“這是我的衣服,現在它就是您的了。”
範蠡在神農澗的這三天裏,歐陽向他要了兩件衣服,然後再自己用戰術匕首略微改了改。
不改不行,這麽熱的天,穿得還那麽厚,真的太容易中暑了。
長桑君點點頭,將包袱收了起來。
歐陽正打算和長桑君告辭之時,長桑君突然開口道:“你要不要學學針灸和草藥?”
“呃?”歐陽愣了三秒,然後用力地點點頭,“學!”
………………………………
不知道是不是身體屬性麵板極高的原因,歐陽的精力很足,而且記憶力驚人。
每天學習黃老思想,孫子兵法,還有長桑醫術,竟然一點也不覺得疲憊,甚至還略有餘力,和薛燭學習怎麽看石頭。
當然了,相石隻是學了玩玩而已。
但是不學不知道,一學嚇一跳。
相石竟然涉及到地質學、化學這些極其硬核的東西,你看石頭,你得了解這塊石頭是哪裏出產的吧?這塊石頭放在什麽樣的藥水裏會有什麽反應,放在火裏又是什麽樣的反應,放在水裏又是什麽樣的反應,這些你得知道吧?
甚至於還要了解一定的地理知識,你要知道哪裏的土地盛產什麽樣的石頭,哪裏的天氣又會對石頭產生什麽樣的影響,所以這裏麵又包括了氣象等零零碎碎的東西。
所以薛燭才是整個神農澗學問最淵博的人?歐陽忍不住泛起了這麽個古怪的念頭。
除此之外,劈柴砍柴,種地,捕魚,放羊,以及和趙貞切磋,這些零零碎碎的日常生活工作,都在每天的計劃日程裏。
這種驚人的工作量和學習效率讓神農澗的一眾老人們歎為觀止,甚至於產生了一種“我是不是真的老了”的奇怪念頭。
畢竟就算是已經進入天人合一境界的趙貞,也沒辦法像歐陽那樣,一口氣學那麽多知識。
我們的“越女”更擅長琢磨怎麽砍人,讓她動腦子什麽的,確實有些為難她了。
當然,其實並非是歐陽學習能力強。
事實上,在這沒有網絡沒有電子產品的世代,學習和切磋就成為了唯一的娛樂。
不然在這麽個與世隔絕的地方還能幹嗎,天天發呆嗎?
那樣的話真的會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