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周瓊月一家子參加周智全的婚禮
拜托了,我隻想當表妹 作者:倚欄君笑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袁朝昌進宮去當伴讀了,每日早出晚歸的,成為了王府裏第二的忙人,至於第一是誰,那當然是神出鬼沒的袁博樺了。
沒有了袁朝昌在府的王府,整日安靜的不像話,最開始周瓊月和袁朝康都有點不習慣。
好在袁朝康是個貼心的,白日裏他大部分時間都是粘著周瓊月的。
周瓊月看賬本,他就在旁邊看閑書。周瓊月見管事,袁朝康也在旁邊看書。周瓊月釣魚的時候,他也拿個小魚竿在旁邊跟著釣。
除了睡覺,袁朝康基本都陪著周瓊月。
他們倆雖然陪著彼此,但是各自又有自己的事情做。
漸漸的,周瓊月和袁朝康都開始習慣了袁朝昌晚上才迴來的日子。不過周瓊月和袁朝康每日不管多晚都要等袁朝昌迴來一起吃晚飯。
袁朝昌自從進宮去當了伴讀,肉眼可見的懂事了很多。也肉眼可見的獨立了很多。
但是袁朝昌跟袁朝康的感情還是一如既往的好,袁朝昌每日迴來,就會跟袁朝康兩人在一邊嘀嘀咕咕的,兩人好像依然有說不完的話。
晚上袁朝昌還非要跟弟弟睡,周瓊月也不摻和他們哥倆的事情,隨他們兩自己決定就好了。
袁博樺不在王府,最煩惱的不是周瓊月,反而是二皇子。他有時候有事情想找表妹,倒是不好直接上門了。
周瓊月倒是覺得這樣不錯,二表哥想找她化緣都沒有機會。
袁博樺這次去了軍營,倒是呆的久一些,等他再次迴來的時候,就是周智全成婚的時候了。
周智全跟俞家二小姐還是有緣分的。金氏知道了自家兒子心儀她,就私下派人打聽了。
等打聽清楚了,俞二小姐確實是像周智全看見的那樣,是一個單純的性子,金氏就托中間人去向俞夫人探口風。
本來金氏是沒有抱希望的,畢竟俞大人一向是保皇派,並沒有要站隊的意思。
隻是令金氏沒有想到的是,金氏托人一問,俞夫人就有意向了。
最後金氏和俞夫人帶著各自的孩子,又去妙清寺燒了一次香,雙方都有意向。這件事情就快了。
雙方就開始走各種流程了,下聘禮的時候,周智全還親自出城去獵了一對大雁。可見周智全對這樁婚事的滿意。
其實也是金氏想差了,隻是嫡次女而已,俞大人就算是保皇派,也不會一點後路都不給自己留。
並且就周智全本身,長得一表人才,也考上二甲了。在勳貴子弟當中也算是有出息的了,並且他房裏還沒有人。
隻要是個疼女兒的父親,都拒絕不了這麽好的親事。
至於周智全的婚事拖這麽久,主要是因為俞二小姐上麵還有一個姐姐沒有出嫁。
長幼有序,肯定是要等俞大小姐出嫁了,才能輪到俞二小姐。
周智全成婚,周瓊月還特意給去宮裏當伴讀的大兒子請了假。這種熱鬧的日子,就要一家子整整齊齊的。
周智全成婚這日,承恩侯府熱鬧的不行,祖父和祖母也從南方的祖宅迴來了。
周瓊月整個一天就陪在柳氏身邊,跟來來往往的人寒暄,也算是給周智全撐場子吧!
而袁朝康和袁朝昌則是跟一群同年齡的小孩子,在整個府裏亂竄著玩。知道他們兩身邊都帶著伺候的人,周瓊月也不擔心兩個孩子。
袁博樺則是一來,就屈尊降貴的跟在承恩侯周文璨的身後,幫著承恩侯招唿著來來往往的客人。
主要是大哥周智羿沒有在府裏,二房的嫡長子周智瑜也不在,其他人要麽是份量不夠,要麽就是還沒有長大。
所以袁博樺就是那個比較合適的人選。至於這其中最有怨言的就是周智文了,他現在隻是一個秀才,本來他以為今日父親會帶著他交際。
結果被福安王爺搶了風頭,但是周智文也不敢對福安親王怎麽樣。身份的巨大鴻溝在那裏擺著呢!
周智文本來對於五弟娶親,承恩侯府這麽大的排場他都心有不滿,這時候他又覺得袁博樺搶了他的機會,他就更不爽了。
周智文在前幾年已經成婚了,女方家世跟俞家肯定是比不了的。
並且前幾年,周文璨還沒有襲爵,周智文又隻是庶出,更主要的是那個時候二皇子還不是太子,排場肯定跟現在周智全的不能比。
不甘心的人,不管過了多久終歸是不甘心的。不過周智文就算有不忿或者不滿,他也不敢做什麽。
這幾年他也算是充分的體會到了庶出的艱難,他到現在都還隻是一個秀才,以後的出路還要靠嫡母和父親,甚至也許還要靠嫡出的大哥和五弟。
周智文想著這些,隻能努力的揚起笑臉,就更加不敢讓人看出他不高興了。
周瓊月這邊她今日全程就當著一個孝順的孫女,說話做事都盡量捧著祖母柳氏。
祖母今日對周瓊月的態度也很好,還會在眾多夫人麵前誇她孝順。還全程拉著她的手,真是做足了祖孫情深的樣子。
周瓊月不管祖母又在打什麽歪主意,她今日都盡量順著祖母,可不能破壞了五哥這一生一朝的大事。更加不能,讓今日來承恩侯府的這些人看承恩侯府的笑話。
這一天下來,周瓊月覺得比她盤算一天的生意都累。
等晚上跟袁博樺和孩子迴府的時候,她在馬車上就睡著了。兩個小孩在承恩侯府到處看熱鬧,瘋玩了一天,他們倆也累的不行,也在馬車上直接就睡了。
袁博樺看著打著小唿嚕的母子三人,他笑的十分的溫柔。這就是他命中最重要的三個人了。
袁博樺輕手輕腳的把他身上的披風解了下來,給周瓊月母子三人蓋上,他則就這樣靜靜的看著他們母子三人。
等馬車到了王府裏,袁博樺則率先用 披風裹著周瓊月抱走了。下了馬車則吩咐身邊伺候的人去把兩位小主子抱迴後院去。
其實在袁博樺抱周瓊月的時候,袁朝康就醒了,他一向對環境十分的警覺。
這是上輩子養成的習慣了,這輩子也沒能改掉。最重要的是袁朝康也不想改。
袁朝康知道父王要做什麽事,他也沒有說什麽,直接閉著眼睛裝睡著了。
沒有了袁朝昌在府的王府,整日安靜的不像話,最開始周瓊月和袁朝康都有點不習慣。
好在袁朝康是個貼心的,白日裏他大部分時間都是粘著周瓊月的。
周瓊月看賬本,他就在旁邊看閑書。周瓊月見管事,袁朝康也在旁邊看書。周瓊月釣魚的時候,他也拿個小魚竿在旁邊跟著釣。
除了睡覺,袁朝康基本都陪著周瓊月。
他們倆雖然陪著彼此,但是各自又有自己的事情做。
漸漸的,周瓊月和袁朝康都開始習慣了袁朝昌晚上才迴來的日子。不過周瓊月和袁朝康每日不管多晚都要等袁朝昌迴來一起吃晚飯。
袁朝昌自從進宮去當了伴讀,肉眼可見的懂事了很多。也肉眼可見的獨立了很多。
但是袁朝昌跟袁朝康的感情還是一如既往的好,袁朝昌每日迴來,就會跟袁朝康兩人在一邊嘀嘀咕咕的,兩人好像依然有說不完的話。
晚上袁朝昌還非要跟弟弟睡,周瓊月也不摻和他們哥倆的事情,隨他們兩自己決定就好了。
袁博樺不在王府,最煩惱的不是周瓊月,反而是二皇子。他有時候有事情想找表妹,倒是不好直接上門了。
周瓊月倒是覺得這樣不錯,二表哥想找她化緣都沒有機會。
袁博樺這次去了軍營,倒是呆的久一些,等他再次迴來的時候,就是周智全成婚的時候了。
周智全跟俞家二小姐還是有緣分的。金氏知道了自家兒子心儀她,就私下派人打聽了。
等打聽清楚了,俞二小姐確實是像周智全看見的那樣,是一個單純的性子,金氏就托中間人去向俞夫人探口風。
本來金氏是沒有抱希望的,畢竟俞大人一向是保皇派,並沒有要站隊的意思。
隻是令金氏沒有想到的是,金氏托人一問,俞夫人就有意向了。
最後金氏和俞夫人帶著各自的孩子,又去妙清寺燒了一次香,雙方都有意向。這件事情就快了。
雙方就開始走各種流程了,下聘禮的時候,周智全還親自出城去獵了一對大雁。可見周智全對這樁婚事的滿意。
其實也是金氏想差了,隻是嫡次女而已,俞大人就算是保皇派,也不會一點後路都不給自己留。
並且就周智全本身,長得一表人才,也考上二甲了。在勳貴子弟當中也算是有出息的了,並且他房裏還沒有人。
隻要是個疼女兒的父親,都拒絕不了這麽好的親事。
至於周智全的婚事拖這麽久,主要是因為俞二小姐上麵還有一個姐姐沒有出嫁。
長幼有序,肯定是要等俞大小姐出嫁了,才能輪到俞二小姐。
周智全成婚,周瓊月還特意給去宮裏當伴讀的大兒子請了假。這種熱鬧的日子,就要一家子整整齊齊的。
周智全成婚這日,承恩侯府熱鬧的不行,祖父和祖母也從南方的祖宅迴來了。
周瓊月整個一天就陪在柳氏身邊,跟來來往往的人寒暄,也算是給周智全撐場子吧!
而袁朝康和袁朝昌則是跟一群同年齡的小孩子,在整個府裏亂竄著玩。知道他們兩身邊都帶著伺候的人,周瓊月也不擔心兩個孩子。
袁博樺則是一來,就屈尊降貴的跟在承恩侯周文璨的身後,幫著承恩侯招唿著來來往往的客人。
主要是大哥周智羿沒有在府裏,二房的嫡長子周智瑜也不在,其他人要麽是份量不夠,要麽就是還沒有長大。
所以袁博樺就是那個比較合適的人選。至於這其中最有怨言的就是周智文了,他現在隻是一個秀才,本來他以為今日父親會帶著他交際。
結果被福安王爺搶了風頭,但是周智文也不敢對福安親王怎麽樣。身份的巨大鴻溝在那裏擺著呢!
周智文本來對於五弟娶親,承恩侯府這麽大的排場他都心有不滿,這時候他又覺得袁博樺搶了他的機會,他就更不爽了。
周智文在前幾年已經成婚了,女方家世跟俞家肯定是比不了的。
並且前幾年,周文璨還沒有襲爵,周智文又隻是庶出,更主要的是那個時候二皇子還不是太子,排場肯定跟現在周智全的不能比。
不甘心的人,不管過了多久終歸是不甘心的。不過周智文就算有不忿或者不滿,他也不敢做什麽。
這幾年他也算是充分的體會到了庶出的艱難,他到現在都還隻是一個秀才,以後的出路還要靠嫡母和父親,甚至也許還要靠嫡出的大哥和五弟。
周智文想著這些,隻能努力的揚起笑臉,就更加不敢讓人看出他不高興了。
周瓊月這邊她今日全程就當著一個孝順的孫女,說話做事都盡量捧著祖母柳氏。
祖母今日對周瓊月的態度也很好,還會在眾多夫人麵前誇她孝順。還全程拉著她的手,真是做足了祖孫情深的樣子。
周瓊月不管祖母又在打什麽歪主意,她今日都盡量順著祖母,可不能破壞了五哥這一生一朝的大事。更加不能,讓今日來承恩侯府的這些人看承恩侯府的笑話。
這一天下來,周瓊月覺得比她盤算一天的生意都累。
等晚上跟袁博樺和孩子迴府的時候,她在馬車上就睡著了。兩個小孩在承恩侯府到處看熱鬧,瘋玩了一天,他們倆也累的不行,也在馬車上直接就睡了。
袁博樺看著打著小唿嚕的母子三人,他笑的十分的溫柔。這就是他命中最重要的三個人了。
袁博樺輕手輕腳的把他身上的披風解了下來,給周瓊月母子三人蓋上,他則就這樣靜靜的看著他們母子三人。
等馬車到了王府裏,袁博樺則率先用 披風裹著周瓊月抱走了。下了馬車則吩咐身邊伺候的人去把兩位小主子抱迴後院去。
其實在袁博樺抱周瓊月的時候,袁朝康就醒了,他一向對環境十分的警覺。
這是上輩子養成的習慣了,這輩子也沒能改掉。最重要的是袁朝康也不想改。
袁朝康知道父王要做什麽事,他也沒有說什麽,直接閉著眼睛裝睡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