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付博經常和馮智堯聊起自己是怎樣和韓奕相識的,分享著他們之間有意義或是無聊的事情。
迴想著丘朗說的那些話,他開始覺得或許自己真的沒有好好地去了解韓奕。他看到的隻是風光無限的韓奕,而他的壓力,背後的辛酸,作為老朋友的他,卻似乎從來都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地體會過。
在他印象中,韓奕是一個外冷內熱的人,而且在熟悉的朋友間他其實是一個挺開朗愛笑的人。而現在呢,似乎確實沒有了當初的那種感覺了。
是成熟吧?又帶著疲倦的傷感。
是冷漠吧?又對朋友家人無比在乎。
或許每個人都會經曆這樣的成長。
不知道從什麽時候開始,越來越喜歡一個人呆著了,不被別人打擾,也不願打擾別人。
不知道從什麽時候開始,越來越習慣一個人思索了,不想到處訴說委屈,不會與人排解難過。
不知道從什麽時候開始,笑容越來越少了,心事越來越多了。
不知道從什麽時候開始,百般的滋味自己去嚐,千種的痛苦自己去扛。
一個人的快樂表情,代表不了一個人真正高興;一個人的談笑風生,說明不了一個人沒有隱衷。
原來:笑容在撒謊,淚水卻在投降;嘴上在逞強,心靈卻在受傷。
沒人陪時,學會了歌要一個人唱;沒人幫時,學會了路要一個人走;沒人懂時,學會了一個人沉默;沒人疼時,學會了一個人承受。
原來每一次沒人在,沒人愛的時候,我們才懂得了人生是自己的,心情也是自己的。
眼角滾燙的淚,自己狠狠抹去,不再博得別人同情;心裏鑽心的痛,自己慢慢去縫,不再渴望他人心疼。
不強悍的外表下,包裹著一顆強大的內心;很艱辛的生活中,錘煉出一個頑強不屈的人。
穿越了疾風曆雨的人,還怕什麽天大的困難;飽經了世事滄桑的心,還怕什麽紅塵的聚散。
越長大越孤單,其間的經曆,隻有你自己最懂;越成熟越沉默,其中的苦楚,隻有你自己最明。
時光的最後:我們都從一個愛笑的人,變成一個不敢哭的人!
這就是成長嗎?
每個人都要學會堅強的生活,學會執著的活著。
付博在韓奕開玩笑的時候似乎才能看到他的無奈,同時卻又表現得如此執著。
相比於韓奕,付博覺得自己簡直太過於輕鬆了。他覺得自己就是一個普通的碼農,人們口中說的程序猿(員)、挨踢(it)狗。
從大公司裏辭職出來自己做公司,到破產倒閉,再到現在東山再起,其實整個過程,他也沒覺得自己有多大的壓力,即便韓奕沒有主動找到他,他還是會繼續一個人在一個黑暗的小房間
裏,吃著泡麵,對著四五個電腦屏幕瘋狂的做程序。
他是這樣的一個人,在韓奕眼中也一直是一個很牛掰的人才!這一點甚至讓韓奕自愧不如。
常常聽到有人抱怨生活的無聊、乏味,似乎人人都對眼前的生活大失所望,每個人都夢想著背上背包,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他們總是身在此處,心在別處,生活在別處,仿佛唯有通過這種方式才能消解對平淡生活的失落。其實,生活的本真是平淡,而非乏味,隻是有的人對待生活的態度過於單一;心裏不平靜時,到哪裏都無法保持從容淡定的心態,永遠羨慕別處的生活。
在付博看來,每件事情的好與壞都取決於他自己的態度。生活就像是一麵鏡子,他積極微笑麵對,它也會以微笑迴報他。
生活,哪裏都是一樣的。但是,他的生活之所以與別人的不一樣,取決於他選擇如何生活。
一個熱愛生活的人,一個從容、淡定的人,是不會覺得每天都是重複的,因為他們總能把別人口中一成不變的生活過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似乎,他從韓奕的神情中看出了些什麽,隱約是偏離生活的愁容。
在英國《一個人的朝聖》中,有這樣一段話:田埂間的土地高低起伏,被劃分成一個個方塊,周邊圍著高高低低的樹籬。他忍不住駐足遙望,自覺慚愧;深深淺淺的綠,原來可以有這麽多變化,有些深得像黑色的天鵝絨,有些又淺得幾乎成了黃色。陽光一定是不小心捕捉到了遠方一輛經過的汽車或是一扇窗戶,因為有個亮點遠遠地穿過層疊的丘陵映入眼簾,如一道忽明忽滅的星光。從前怎麽沒有注意到這些呢?
從前怎麽沒有注意到這些呢?相信很多人在耄耋之年,迴看自己人生走過的路時,都會這樣感慨。經曆過一段627裏、曆時87天的徒步遠行之後,老哈羅德才認識到,自己如何對生活,生活就將如何反饋給自己。生活中的美好,一直都在那裏,隻是大多數時間我們選擇陷於庸常忙碌的生活,不曾放慢腳步,停下來,用心去看一看。
巴西著名作家保羅·柯艾略曾在書中寫道:我們要從平日司空見慣的事物中發掘出視而不見的秘密。如果你以美好的眼光觀察這個世界,淡定從容地享受生活,你就永遠能看見天使的麵容。
付博曾經自己辦的公司倒閉之前,他公司裏為數不多的員工裏麵有一個女生,也是一名程序員,在深圳生活了將近十年,已經30多歲了,突然走到他麵前放下一封辭職信,就這樣她辭去了月薪6000元的工作。
因為付博是一個很隨意的人,從來也不會有什麽架子,盡管是個老板,他和員工之間相處得更像是朋
友。
他擔憂地問她:“你要怎麽生活?”
她恬然一笑,跟他開玩笑:“去街頭給人擦皮鞋。”
當初,為了這份工作,她可謂是在四五個求職者中脫穎而出,付出了很多努力!
為了創造業績,這這個小公司裏,她每天都早出晚歸。當然,她的辛苦也換來了收獲——加薪,800塊,雖然加的不多,但對於付博那個公司也不錯了。在所有人看來,這位大齡文藝女青年現在的生活挺好的,可她說不幹就不幹了。
當然,她沒有真的去擦皮鞋,她選擇了另一份自己完全陌生的工作,去了一家點心店,作為學員,工資還不如她做程序員的工資高,可她樂在其中,不用徹夜堆碼,不用整日對著電腦屏幕,完全沒有了壓力。
工作之餘,她研究美食,買菜、買肉都不再去超市,改去菜市場,因為她說菜市場的生活煙火氣十足。她開始對著鏡子學習剪發、漂染頭發,甚至還自己設計好看的發型。想要看書了,就去圖書館;想看電影了,就去租dvd,看完了還迴去,絕不囤積不必要的物品;任心甚至還學會了自己曬幹茉莉花,然後買草藥來配成功效不同的花草茶;還親手做了錦緞的靠墊來裝飾自己的房間。每次朋友聚會,她都會做一些好看又好吃的餅幹招待朋友。
幾個月之後,當她再迴到付博的公司看望老同事的時候,她的氣質都變了,整個人顯得特別平和、從容。她感歎地說:“從前,自己想要的太多,所以總是感覺很累。現在的我盡量將生活簡化,反而天天都過得很開心。”
去年中秋節,她發了一張自己做的中秋糕點的照片給公司的同事,附上一句:“和家人在一起吃著自己做的點心,賞月,內心的幸福滿溢。”
同事驚訝地問她:“不是逢年過節都去國外旅行,放飛靈魂嗎?”
她笑道:“以前老愛往外跑,覺得別處的生活是最美的,別處的風景最好看,更喜歡陌生人,骨子裏多少有些叛逆。但是,心靜下來以後,發現與家人的日常中原來藏著最值得珍惜的美好。即使在自家後院,也能看到最美的風景,這才是最好的生活家。”
生活,其實哪裏都一樣;不一樣的是,她選擇如何生活。
她做決定的時候也無法預知是好是壞,但不管怎樣,她過得很滿足,很開心。
這樣的人,幸福是一種心境,和他擁有多少財富、住什麽樣的房子、開什麽樣的車都沒有關係。
每個人都應該主動選擇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而不是被動地被生活選擇。因為聰明的人都知道,生活並不是活給別人看的,而是給自己過的。
想要成為幸福的人,就應該努力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去生活
。也許表麵上看起來,我們並沒有得到很多,但內心卻時刻充盈。內心是滿的,靈魂就會得到快樂,那是多少物質和金錢都換不來的。
生活,其實哪裏都一樣,不一樣的是你的選擇,關鍵在於你怎樣看待生活。選擇在北上廣生活,隻要心懷夢想,不隨波逐流,你就可以活出自己的姿態;選擇隱居山野,隻要保持自律而心境恬淡,對大自然保有熱情,你也可以把日子過成詩。
付博選擇了自己喜歡的工作,其實他也不知道作為一個程序員能夠給他帶來多大的財富,他完全不清楚,卻樂在其中。
韓奕呢?現在是他想要的生活嗎?那為什麽他會如此疲倦、愁苦,沒有了笑容?
或許,韓奕真的應該把手頭上的工作都放下,去旅遊,去攝影,去彈吉他,去寫······這樣,他應該會過得更開心,也有足夠的時間和愛的人在一起,不是嗎?
(本章完)
</p>
付博經常和馮智堯聊起自己是怎樣和韓奕相識的,分享著他們之間有意義或是無聊的事情。
迴想著丘朗說的那些話,他開始覺得或許自己真的沒有好好地去了解韓奕。他看到的隻是風光無限的韓奕,而他的壓力,背後的辛酸,作為老朋友的他,卻似乎從來都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地體會過。
在他印象中,韓奕是一個外冷內熱的人,而且在熟悉的朋友間他其實是一個挺開朗愛笑的人。而現在呢,似乎確實沒有了當初的那種感覺了。
是成熟吧?又帶著疲倦的傷感。
是冷漠吧?又對朋友家人無比在乎。
或許每個人都會經曆這樣的成長。
不知道從什麽時候開始,越來越喜歡一個人呆著了,不被別人打擾,也不願打擾別人。
不知道從什麽時候開始,越來越習慣一個人思索了,不想到處訴說委屈,不會與人排解難過。
不知道從什麽時候開始,笑容越來越少了,心事越來越多了。
不知道從什麽時候開始,百般的滋味自己去嚐,千種的痛苦自己去扛。
一個人的快樂表情,代表不了一個人真正高興;一個人的談笑風生,說明不了一個人沒有隱衷。
原來:笑容在撒謊,淚水卻在投降;嘴上在逞強,心靈卻在受傷。
沒人陪時,學會了歌要一個人唱;沒人幫時,學會了路要一個人走;沒人懂時,學會了一個人沉默;沒人疼時,學會了一個人承受。
原來每一次沒人在,沒人愛的時候,我們才懂得了人生是自己的,心情也是自己的。
眼角滾燙的淚,自己狠狠抹去,不再博得別人同情;心裏鑽心的痛,自己慢慢去縫,不再渴望他人心疼。
不強悍的外表下,包裹著一顆強大的內心;很艱辛的生活中,錘煉出一個頑強不屈的人。
穿越了疾風曆雨的人,還怕什麽天大的困難;飽經了世事滄桑的心,還怕什麽紅塵的聚散。
越長大越孤單,其間的經曆,隻有你自己最懂;越成熟越沉默,其中的苦楚,隻有你自己最明。
時光的最後:我們都從一個愛笑的人,變成一個不敢哭的人!
這就是成長嗎?
每個人都要學會堅強的生活,學會執著的活著。
付博在韓奕開玩笑的時候似乎才能看到他的無奈,同時卻又表現得如此執著。
相比於韓奕,付博覺得自己簡直太過於輕鬆了。他覺得自己就是一個普通的碼農,人們口中說的程序猿(員)、挨踢(it)狗。
從大公司裏辭職出來自己做公司,到破產倒閉,再到現在東山再起,其實整個過程,他也沒覺得自己有多大的壓力,即便韓奕沒有主動找到他,他還是會繼續一個人在一個黑暗的小房間
裏,吃著泡麵,對著四五個電腦屏幕瘋狂的做程序。
他是這樣的一個人,在韓奕眼中也一直是一個很牛掰的人才!這一點甚至讓韓奕自愧不如。
常常聽到有人抱怨生活的無聊、乏味,似乎人人都對眼前的生活大失所望,每個人都夢想著背上背包,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他們總是身在此處,心在別處,生活在別處,仿佛唯有通過這種方式才能消解對平淡生活的失落。其實,生活的本真是平淡,而非乏味,隻是有的人對待生活的態度過於單一;心裏不平靜時,到哪裏都無法保持從容淡定的心態,永遠羨慕別處的生活。
在付博看來,每件事情的好與壞都取決於他自己的態度。生活就像是一麵鏡子,他積極微笑麵對,它也會以微笑迴報他。
生活,哪裏都是一樣的。但是,他的生活之所以與別人的不一樣,取決於他選擇如何生活。
一個熱愛生活的人,一個從容、淡定的人,是不會覺得每天都是重複的,因為他們總能把別人口中一成不變的生活過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似乎,他從韓奕的神情中看出了些什麽,隱約是偏離生活的愁容。
在英國《一個人的朝聖》中,有這樣一段話:田埂間的土地高低起伏,被劃分成一個個方塊,周邊圍著高高低低的樹籬。他忍不住駐足遙望,自覺慚愧;深深淺淺的綠,原來可以有這麽多變化,有些深得像黑色的天鵝絨,有些又淺得幾乎成了黃色。陽光一定是不小心捕捉到了遠方一輛經過的汽車或是一扇窗戶,因為有個亮點遠遠地穿過層疊的丘陵映入眼簾,如一道忽明忽滅的星光。從前怎麽沒有注意到這些呢?
從前怎麽沒有注意到這些呢?相信很多人在耄耋之年,迴看自己人生走過的路時,都會這樣感慨。經曆過一段627裏、曆時87天的徒步遠行之後,老哈羅德才認識到,自己如何對生活,生活就將如何反饋給自己。生活中的美好,一直都在那裏,隻是大多數時間我們選擇陷於庸常忙碌的生活,不曾放慢腳步,停下來,用心去看一看。
巴西著名作家保羅·柯艾略曾在書中寫道:我們要從平日司空見慣的事物中發掘出視而不見的秘密。如果你以美好的眼光觀察這個世界,淡定從容地享受生活,你就永遠能看見天使的麵容。
付博曾經自己辦的公司倒閉之前,他公司裏為數不多的員工裏麵有一個女生,也是一名程序員,在深圳生活了將近十年,已經30多歲了,突然走到他麵前放下一封辭職信,就這樣她辭去了月薪6000元的工作。
因為付博是一個很隨意的人,從來也不會有什麽架子,盡管是個老板,他和員工之間相處得更像是朋
友。
他擔憂地問她:“你要怎麽生活?”
她恬然一笑,跟他開玩笑:“去街頭給人擦皮鞋。”
當初,為了這份工作,她可謂是在四五個求職者中脫穎而出,付出了很多努力!
為了創造業績,這這個小公司裏,她每天都早出晚歸。當然,她的辛苦也換來了收獲——加薪,800塊,雖然加的不多,但對於付博那個公司也不錯了。在所有人看來,這位大齡文藝女青年現在的生活挺好的,可她說不幹就不幹了。
當然,她沒有真的去擦皮鞋,她選擇了另一份自己完全陌生的工作,去了一家點心店,作為學員,工資還不如她做程序員的工資高,可她樂在其中,不用徹夜堆碼,不用整日對著電腦屏幕,完全沒有了壓力。
工作之餘,她研究美食,買菜、買肉都不再去超市,改去菜市場,因為她說菜市場的生活煙火氣十足。她開始對著鏡子學習剪發、漂染頭發,甚至還自己設計好看的發型。想要看書了,就去圖書館;想看電影了,就去租dvd,看完了還迴去,絕不囤積不必要的物品;任心甚至還學會了自己曬幹茉莉花,然後買草藥來配成功效不同的花草茶;還親手做了錦緞的靠墊來裝飾自己的房間。每次朋友聚會,她都會做一些好看又好吃的餅幹招待朋友。
幾個月之後,當她再迴到付博的公司看望老同事的時候,她的氣質都變了,整個人顯得特別平和、從容。她感歎地說:“從前,自己想要的太多,所以總是感覺很累。現在的我盡量將生活簡化,反而天天都過得很開心。”
去年中秋節,她發了一張自己做的中秋糕點的照片給公司的同事,附上一句:“和家人在一起吃著自己做的點心,賞月,內心的幸福滿溢。”
同事驚訝地問她:“不是逢年過節都去國外旅行,放飛靈魂嗎?”
她笑道:“以前老愛往外跑,覺得別處的生活是最美的,別處的風景最好看,更喜歡陌生人,骨子裏多少有些叛逆。但是,心靜下來以後,發現與家人的日常中原來藏著最值得珍惜的美好。即使在自家後院,也能看到最美的風景,這才是最好的生活家。”
生活,其實哪裏都一樣;不一樣的是,她選擇如何生活。
她做決定的時候也無法預知是好是壞,但不管怎樣,她過得很滿足,很開心。
這樣的人,幸福是一種心境,和他擁有多少財富、住什麽樣的房子、開什麽樣的車都沒有關係。
每個人都應該主動選擇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而不是被動地被生活選擇。因為聰明的人都知道,生活並不是活給別人看的,而是給自己過的。
想要成為幸福的人,就應該努力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去生活
。也許表麵上看起來,我們並沒有得到很多,但內心卻時刻充盈。內心是滿的,靈魂就會得到快樂,那是多少物質和金錢都換不來的。
生活,其實哪裏都一樣,不一樣的是你的選擇,關鍵在於你怎樣看待生活。選擇在北上廣生活,隻要心懷夢想,不隨波逐流,你就可以活出自己的姿態;選擇隱居山野,隻要保持自律而心境恬淡,對大自然保有熱情,你也可以把日子過成詩。
付博選擇了自己喜歡的工作,其實他也不知道作為一個程序員能夠給他帶來多大的財富,他完全不清楚,卻樂在其中。
韓奕呢?現在是他想要的生活嗎?那為什麽他會如此疲倦、愁苦,沒有了笑容?
或許,韓奕真的應該把手頭上的工作都放下,去旅遊,去攝影,去彈吉他,去寫······這樣,他應該會過得更開心,也有足夠的時間和愛的人在一起,不是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