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眾位大臣反複聽到楚澤提到進行調查了解這樣的話,房玄齡、長孫無忌、魏征等都深感慚愧,他們身居高位多年,習慣於坐在衙門中和一眾幹吏、幕僚進行商量,早已經沒有了自己去調查了解的想法,特別是在如此時間緊張的情況下,實際上幾人先前提出的方案,也都是和自己手下的小吏們一起,翻找曆年的資料拚湊出來的。
實際上,這是長時間以來官場的一種通病,自古以來的當官的在位時間長了,都變成老油條了,早已失去了年輕時的雄心壯誌,這種病都不犯,所以才有後世偉人說過的一句話:‘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借此來警示各級幹部要實事求是,深入調查了解後再得出結論。
楚澤沒有理會眾人的反應,接著說道“針對這種情況,臣認為,可在糧包上直接注明售糧糧商的居所、姓名,如檢查出問題,便可追溯到源頭進行問罪,這樣一來短時間內他們肯定想不出別的辦法來摻假。”
“囤貨居奇,是眾多牟利手段中最重要的一種,糧商唯高價是求,若外地價高而本地價低,便想法設法賣到外地。若本地糧荒,官府禁止外運,還要防止他們就此封倉不售,一拖再拖、一等再等,直到糧價暴漲,方才開倉牟取暴利。”
“可朝廷不是土匪,人家自己的糧食,朝廷又不能上門去搶。針對這種情況,臣認為朝廷對籌集大量糧食一事秘而不宣的做法就不妥當了。朝廷不想公開此事,一是怕引起百姓恐慌,民心浮動。二是擔心糧商們囤積居奇,提價惜售。所以,這事完全可以公開,當然為什麽要籌集糧食,這原因自然不能如實公布,得想個說得通的理由。”
房玄齡點頭稱是,插話道:“陽泉縣子所言甚是,一旦大肆征糧,縱然朝廷不說,百姓、糧商也會猜到幾分,到那時謠言頻起,隻會越傳越嚴重,與其如此,不如把長安府急需大量糧食一事公開與百姓。當然,就如陽泉縣子所說,是什麽原因,到底缺多少糧,這其中……還要進一步謀劃。”
一直沒說話的魏征鄭重的說道“沒錯!如此一來,朝廷也可以讓地方州縣官府知道事態嚴重,在此當口兒他們就算平時再懈怠,也會打起精神,不敢太過放肆地從中取利或拖延不辦。另外,朝廷要下相關公文,讓地方州縣以嚴律重典明確規定,抑製糧價上漲。
“而長安則從現在起就開始提價,糧價要一漲再漲,這樣就會誘使許多有條件自己運輸的糧商富紳千方百計地往長安運糧,有時候民間的力量也是非常強大的,甚至比官府的運輸的還要快、還要用心。莫要小看了他們的能量,據臣所知,為了逐利,那些大糧商一旦行動起來,其能量之大恐怕連朝廷都會大吃一驚。此次長安運糧之事,恐怕他們運來的份額會占相當大的一部分。”魏征接著鄭重說道。
魏征所說的話,也是楚澤接下來所說的。在場的大臣,無一不是聰明絕頂之輩,經驗、經曆在許多方麵,都遠在楚澤之上,楚澤給他們開了一個思路,將此事攤開且將困難一一說了出來。眾人完全可以對症下藥,提出不少解決的辦法。
蕭瑀吃驚地說道:“現在就要提價?這樣一來,長安百姓都要怨聲載道了。”
李二陛下突然冷笑說道:“相較於兩個多月後可能會活生生地餓死他們,現在讓他們多花幾文錢,還是劃算的。”
楚澤微微一笑,說道:“陛下所言極是,這世間之事就沒有完美之說。任何一件事,會有人不滿意,這很正常。該決斷時就得決斷。唯有如此,才能吸引四方商賈不遺餘力地往長安運糧。”
李二陛下對於楚澤所說的話,深以為然,讚許的點了點頭。
一直沒有說話的高士廉突然冷哼一聲,說道:“陽泉縣子所言簡直是荒謬之極,照你所說,長安城無數人家就要為了買糧破家了。他們既知長安缺糧,瘋搶之下,糧價還不知會高到何等地步。老夫記得,小時候關中有一次大旱,顆粒無收,有人用了十貫錢才換到兩個饅頭,甚至以妻女換半升糧食,當時餓死的人不計其數。陽泉縣子,難道是想要如此慘劇在長安城出現嗎?”
高士廉的話剛說完,長孫無忌看著高士廉搖了搖頭,魏征更是嘴角流露出一絲譏笑,房玄齡神色不變,隻是眸中隱有笑意。李二陛下眉頭微皺,神色中有些失望。
楚澤將眾人神色看在眼中,本來升起來火氣,便煙消雲散,沒有理會高士廉,自顧自的說道:“朝廷到底缺多少糧,公告上的措辭自然會考慮周全。大家別忘了,糧商們販運糧食的同時,大唐的朝廷也在運糧。他們的糧食運到的時候,長安的存糧再加上這段時間朝廷自己運來的糧,那時……朝廷就可以把糧食以平價、甚至比平價還低的價格敞開了向百姓供應,糧商想抬價也沒那麽容易。到那時候,糧商們還能把糧食放在庫房中黴變腐爛麽?更何況到了最後時刻,他們若還不識時務,陛下自當以雷霆手段,將他們糧食以平價強行征收,然後再賣給百姓。”
楚澤雖然故意沒有理會高士廉的,可這些話卻也解釋了高士廉責難之語。
高士廉聞言,頓時臉色漲得通紅,他剛才急著對楚澤難,考慮問題不周,所說之話太沒水平,對於他司空的身份來說,算是丟人丟大發了。他趕緊低著頭,掩飾自己的羞怒,隻是心中不由自主的對楚澤生出莫名恨意。在他看來,這一切都是楚澤造成的。
李二陛下此時卻聽得兩眼發亮,說道:“民以食為天,楚卿所說之法圖的是民之大義,國之大利。依朕來看,對那些囤糧居奇、喪盡天良的奸商,這些懲罰還算是輕的。”
除了高士廉之外在場的眾人無不心中驚歎,楚澤才智高低不說,這份高瞻遠矚的思維,便不是尋常人所能夠擁有,以後看來要和陽泉縣子多走動走動了。
楚澤身子直直的站著,看著眾人的反應,臉上微笑不語,至於心裏在想些什麽隻有他自己知道了。
老涼感謝大家的支持~~
(本章完)
</p>
眾位大臣反複聽到楚澤提到進行調查了解這樣的話,房玄齡、長孫無忌、魏征等都深感慚愧,他們身居高位多年,習慣於坐在衙門中和一眾幹吏、幕僚進行商量,早已經沒有了自己去調查了解的想法,特別是在如此時間緊張的情況下,實際上幾人先前提出的方案,也都是和自己手下的小吏們一起,翻找曆年的資料拚湊出來的。
實際上,這是長時間以來官場的一種通病,自古以來的當官的在位時間長了,都變成老油條了,早已失去了年輕時的雄心壯誌,這種病都不犯,所以才有後世偉人說過的一句話:‘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借此來警示各級幹部要實事求是,深入調查了解後再得出結論。
楚澤沒有理會眾人的反應,接著說道“針對這種情況,臣認為,可在糧包上直接注明售糧糧商的居所、姓名,如檢查出問題,便可追溯到源頭進行問罪,這樣一來短時間內他們肯定想不出別的辦法來摻假。”
“囤貨居奇,是眾多牟利手段中最重要的一種,糧商唯高價是求,若外地價高而本地價低,便想法設法賣到外地。若本地糧荒,官府禁止外運,還要防止他們就此封倉不售,一拖再拖、一等再等,直到糧價暴漲,方才開倉牟取暴利。”
“可朝廷不是土匪,人家自己的糧食,朝廷又不能上門去搶。針對這種情況,臣認為朝廷對籌集大量糧食一事秘而不宣的做法就不妥當了。朝廷不想公開此事,一是怕引起百姓恐慌,民心浮動。二是擔心糧商們囤積居奇,提價惜售。所以,這事完全可以公開,當然為什麽要籌集糧食,這原因自然不能如實公布,得想個說得通的理由。”
房玄齡點頭稱是,插話道:“陽泉縣子所言甚是,一旦大肆征糧,縱然朝廷不說,百姓、糧商也會猜到幾分,到那時謠言頻起,隻會越傳越嚴重,與其如此,不如把長安府急需大量糧食一事公開與百姓。當然,就如陽泉縣子所說,是什麽原因,到底缺多少糧,這其中……還要進一步謀劃。”
一直沒說話的魏征鄭重的說道“沒錯!如此一來,朝廷也可以讓地方州縣官府知道事態嚴重,在此當口兒他們就算平時再懈怠,也會打起精神,不敢太過放肆地從中取利或拖延不辦。另外,朝廷要下相關公文,讓地方州縣以嚴律重典明確規定,抑製糧價上漲。
“而長安則從現在起就開始提價,糧價要一漲再漲,這樣就會誘使許多有條件自己運輸的糧商富紳千方百計地往長安運糧,有時候民間的力量也是非常強大的,甚至比官府的運輸的還要快、還要用心。莫要小看了他們的能量,據臣所知,為了逐利,那些大糧商一旦行動起來,其能量之大恐怕連朝廷都會大吃一驚。此次長安運糧之事,恐怕他們運來的份額會占相當大的一部分。”魏征接著鄭重說道。
魏征所說的話,也是楚澤接下來所說的。在場的大臣,無一不是聰明絕頂之輩,經驗、經曆在許多方麵,都遠在楚澤之上,楚澤給他們開了一個思路,將此事攤開且將困難一一說了出來。眾人完全可以對症下藥,提出不少解決的辦法。
蕭瑀吃驚地說道:“現在就要提價?這樣一來,長安百姓都要怨聲載道了。”
李二陛下突然冷笑說道:“相較於兩個多月後可能會活生生地餓死他們,現在讓他們多花幾文錢,還是劃算的。”
楚澤微微一笑,說道:“陛下所言極是,這世間之事就沒有完美之說。任何一件事,會有人不滿意,這很正常。該決斷時就得決斷。唯有如此,才能吸引四方商賈不遺餘力地往長安運糧。”
李二陛下對於楚澤所說的話,深以為然,讚許的點了點頭。
一直沒有說話的高士廉突然冷哼一聲,說道:“陽泉縣子所言簡直是荒謬之極,照你所說,長安城無數人家就要為了買糧破家了。他們既知長安缺糧,瘋搶之下,糧價還不知會高到何等地步。老夫記得,小時候關中有一次大旱,顆粒無收,有人用了十貫錢才換到兩個饅頭,甚至以妻女換半升糧食,當時餓死的人不計其數。陽泉縣子,難道是想要如此慘劇在長安城出現嗎?”
高士廉的話剛說完,長孫無忌看著高士廉搖了搖頭,魏征更是嘴角流露出一絲譏笑,房玄齡神色不變,隻是眸中隱有笑意。李二陛下眉頭微皺,神色中有些失望。
楚澤將眾人神色看在眼中,本來升起來火氣,便煙消雲散,沒有理會高士廉,自顧自的說道:“朝廷到底缺多少糧,公告上的措辭自然會考慮周全。大家別忘了,糧商們販運糧食的同時,大唐的朝廷也在運糧。他們的糧食運到的時候,長安的存糧再加上這段時間朝廷自己運來的糧,那時……朝廷就可以把糧食以平價、甚至比平價還低的價格敞開了向百姓供應,糧商想抬價也沒那麽容易。到那時候,糧商們還能把糧食放在庫房中黴變腐爛麽?更何況到了最後時刻,他們若還不識時務,陛下自當以雷霆手段,將他們糧食以平價強行征收,然後再賣給百姓。”
楚澤雖然故意沒有理會高士廉的,可這些話卻也解釋了高士廉責難之語。
高士廉聞言,頓時臉色漲得通紅,他剛才急著對楚澤難,考慮問題不周,所說之話太沒水平,對於他司空的身份來說,算是丟人丟大發了。他趕緊低著頭,掩飾自己的羞怒,隻是心中不由自主的對楚澤生出莫名恨意。在他看來,這一切都是楚澤造成的。
李二陛下此時卻聽得兩眼發亮,說道:“民以食為天,楚卿所說之法圖的是民之大義,國之大利。依朕來看,對那些囤糧居奇、喪盡天良的奸商,這些懲罰還算是輕的。”
除了高士廉之外在場的眾人無不心中驚歎,楚澤才智高低不說,這份高瞻遠矚的思維,便不是尋常人所能夠擁有,以後看來要和陽泉縣子多走動走動了。
楚澤身子直直的站著,看著眾人的反應,臉上微笑不語,至於心裏在想些什麽隻有他自己知道了。
老涼感謝大家的支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