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領導幹部要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在中央黨校2009年春季學期第二批進修班暨專題研討班開學典禮上的講話》等文中引用


    ■解讀


    習近平同誌非常重視思考在學習中的作用,把它作為“善讀書”的最重要體現。思考是閱讀的深化,是認知的必然,是把書讀活的關鍵。如果隻是機械地閱讀、被動地接受、簡單地瀏覽,沒有思考,人雲亦雲,再好的知識也難以吸收消化。尤其對領導幹部而言,隻有通過深入思考力求把零散的東西變為係統的、孤立的東西變為相互聯係的、粗淺的東西變為精深的、感性的東西變為理性的,才能把知識運用於改革發展的實際,做到學以潤德、學以增智、學以創業。近50年來人類社會所創造的知識比過去3000多年的總和還要多。麵對以幾何速度增長的知識,怎樣學習就成為一個迫切問題。學與思結合,關鍵是把書本知識與火熱實踐結合起來,防止教條主義和本本主義。現實中,有些人既不學習也不思考,既罔於自己也殆於工作,習近平同誌要求,“領導幹部要同時防止學而不思和思而不學這兩種現象”。


    ■原典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春秋﹞孔子《論語·為政》


    ■釋義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闡釋了學習與思考的關係。罔:迷惑。意思是,隻是學習,卻不思考,就會惘然無知;隻是思考,卻不學習,終究一無所得,徒使人精神疲殆。孔子在此提倡學與思相結合的學習方法,認為隻有把學習和思考結合起來,才能獲得真知。


    孔子本人就是學思結合的典範。據司馬遷《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孔子跟師襄子學彈琴,十日不停。師襄子說:“可以學新曲子了。”孔子迴答說:“我隻是學會了彈這首曲子,還沒掌握該曲的技法呢。”又過了幾天,師襄子說:“你已經掌握曲子的技法了,可以學新曲子了。”孔子答道:“我還沒領悟曲子的神韻呢。”幾天後,師襄子再勸:“你已經能很好領悟曲子的神韻了,換首新曲子學吧。”孔子仍說:“我還沒參透作曲人的人品。”又過了一段時間,孔子神情儼然,仿佛進到新的境界:時而神情莊重穆然,若有所思,時而怡然高望,誌意深遠。孔子說:“我知道他是誰了:那人皮膚深黑,體形頎長,目光遠大,像統治四方諸侯的王者,除了周文王誰能作此樂曲!”師襄子聽了非常吃驚,向孔子行了個禮說:“沒錯!我的老師說過這首曲子名叫《文王操》!”孔子學琴的故事充分體現了日學日思、學思並重的治學態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習近平用典(第一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人民日報評論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人民日報評論部並收藏習近平用典(第一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