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兔籠裏的兔子越來越多了。
一個個籠子懸掛在房椽上,一個兔籠可以裝二十來隻成年兔子,因為是懸掛的,所以打掃起來就很方便。
顧念給老顧夫妻講了養兔子的注意事項,第一就是雨水草、露水草不能喂兔子。草要掛起來讓兔子吃。第二兔籠裏的衛生也要每天打掃兩次,窗戶保持通風。
老顧夫妻都點頭示意記住了!這是主子專門養的兔子,老顧夫妻不敢大意。
顧念看著十六個兔籠,全部裝滿就可以裝三百多隻了。地板是青石板,所以也不擔心兔子從籠子裏跑出來會打洞。
冬天還可以燒火盆給兔房升溫。
冬天沒有青草,就多種白蘿卜和白菜了。紅薯的藤曬幹也是兔子冬天的口糧。
四個師兄每天澆完菜地後就去收拾山林,山林是自己家的,雜樹砍了可以做柴火。
現在儲備好柴火,冬天就不用再買柴火了。
厚厚的落葉底下,經常看到兔子打的洞。除了抓野兔,每天也能抓到幾隻山雞。
顧念看著遠處的群山,想著冬天可以安排一次打獵活動。
每天忙忙碌碌,雖然疲憊,但很充實,顧念喜歡這樣慢節奏的生活。
陸東早上剛進東城門,果兒就從牆角處跑出來。陸東揚起嘴角,現在的小乞兒都胖乎乎的,除了衣服和亂糟糟的頭發,哪有乞丐的樣子。
醉仙居這兩個月的投喂,乞丐們都不乞討了,擺個碗就躺牆角睡覺了。
陸東下了馬,蹲下身子…
果兒湊過來小聲說:“東爺!這兩天孔二爺帶幾個打手滿城找兩個小娘皮。”果兒撓撓滿頭亂發,“我隻聽說有一個小娘皮叫什麽青兒…”
“青兒?”陸東下意識反問。
果兒邊撓頭發,邊皺眉頭:“就是這麽說的!我昨天在南門口就見孔二爺帶著六個大塊頭到處巷子裏找,他說吃了虧…”
陸東拍拍果兒的肩膀:“好果兒!有消息再來告訴我們!”
果兒嘻嘻笑著應了。
陸東牽馬朝醉仙居而去,小娘皮,叫青兒,難道是空青?
空青怎麽教訓孔二了…
陸安認識了一個朋友,趙安羽,剛剛十歲。
陸安沒進丙班時,胡夫子滿口稱讚的就是趙安羽。每天課堂上挨個兒背誦前一天的文章都是朗朗上口,釋義也準確。
現在胡夫子稱讚的學子多了陸安!
第一次聽到夫子誇讚陸安,趙安羽瞥一眼陸安,長得比自己高,比自己壯…
陸安進學堂的第一次月考,把丙班一直排名第一的趙安羽擠到了第二。
丙班的學渣都一臉同情的看著趙安羽,一副你也有今天啊的表情!
趙安羽麵無表情的收拾自己的書箱,出了學堂,書童接過書箱背起來。大氣兒都不敢喘的陪著小公子往縣衙走。
趙安羽迴家後在哥哥麵前歎了口氣。
十三歲的童生趙寧書在書房裏看著弟弟笑了:“聽說弟弟班上來了一個很厲害的學子,看來是真的了!”
趙安羽嘟著嘴:“下個月我就要超過他!”
趙寧書溫聲說:“羽弟可以和他交朋友,看看他的學習方法。爹爹說了,學習別人的長處才能彌補自己的短處!”
趙安羽拿起《禮記》,去了縣衙後堂,找爹爹去了…
趙縣令早聽安羽的書童稟告過了,二少爺這次月考沒有考到第一名,是第二名。
趙縣令笑了,武縣才多大?被別人超過了就受打擊了,要是進了國子監念書,那可不是每天要哭一場了!
趙縣令在夫人的服侍下換下官服,穿上了家常便服,端坐正堂。
果然,不一會兒安羽垂頭喪氣的進來了。
趙縣令朝夫人遞個眼色,夫人忍笑進了後堂。
趙安羽規規矩矩的對著爹爹行了揖禮:“孩兒見過爹爹!”
趙縣令瞥一眼《禮記》,溫聲說:“安羽學業上可有不明白的地方?”
趙安羽揚起包子臉,嘟著嘴不說話。
趙縣令溫聲問:“瑕不掩瑜,瑜不掩瑕是何解?”
趙安羽蔫噠噠的說:“一個人的缺點不能掩蓋優點,同樣優點不能掩蓋缺點。”
趙縣令頷首,再問:“儒有博學而不窮,篤行而不倦。又是何解?”
趙安羽正色道:“君子儒者應博覽群書,知識的積累是無止境的。有了學問還要切實付諸行動,不能懈怠!”
趙縣令頷首,再問:“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羽兒可理解這句話?”
趙安羽搖搖頭,眼睛亮晶晶的看著爹爹。
趙縣令溫聲說:“這句話意味著君子能夠和別人和睦相處。而小人隻能固守己見,不願與他人協調。孔聖人這句話還告訴我們,一個真正的君子應該能寬容待人,與他人和睦相處,而不是一味的追求自己的私利!”
趙安羽看著爹爹茅塞頓開。
趙縣令又道:“人非人不濟,馬非馬不走!土非土不高,水非水不流!羽兒且迴去想想禮記裏這句話的意思!”
趙安羽點點頭,高高興興的迴書房去了。《禮記》裏的這句話,趙安羽聽爹爹講過了,一個人沒有別人的幫助,就不能成功。一匹馬沒有別的馬競爭,就不會跑快!築土成台而沒有土,土台便高不起來。一泓池水,沒有別的水相激蕩,成為死水而流不起來!
麵對比自己優秀的人,趙安羽決定和陸安做朋友!好朋友可以相互激勵著學習。
第二日早上到了學堂,趙安羽放下書箱,走到陸安身前,恭敬行了揖禮:“趙安羽見過陸安學子,我想和你做朋友!”
陸安快速站起來,對趙安羽迴了揖禮:“陸安很榮幸和趙安羽學子成為朋友!”
禮畢,兩人相視一笑。
自此,陸安和趙安羽成為了朋友,學習上你追我趕,課後兩人交流學習心得。
這個月陸安月考第一,下個月月考榜首就是趙安羽。兩個少年彼此都是心悅誠服!
趙安羽的書童叫趙信和陸鬆也成了朋友,從對方的口中才知道趙安羽是趙縣令家的二公子,而陸安是醉仙居的少東家。
趙縣令聽書童趙信稟報完,嘴角微微上揚,緣分啊!
陸宴聽了陸安的陳述,兒子好朋友的父親竟然是趙縣令,也是一番感概。
少時在京城就認識的一群人,到了小小的武縣又都聚到一起了。
一個個籠子懸掛在房椽上,一個兔籠可以裝二十來隻成年兔子,因為是懸掛的,所以打掃起來就很方便。
顧念給老顧夫妻講了養兔子的注意事項,第一就是雨水草、露水草不能喂兔子。草要掛起來讓兔子吃。第二兔籠裏的衛生也要每天打掃兩次,窗戶保持通風。
老顧夫妻都點頭示意記住了!這是主子專門養的兔子,老顧夫妻不敢大意。
顧念看著十六個兔籠,全部裝滿就可以裝三百多隻了。地板是青石板,所以也不擔心兔子從籠子裏跑出來會打洞。
冬天還可以燒火盆給兔房升溫。
冬天沒有青草,就多種白蘿卜和白菜了。紅薯的藤曬幹也是兔子冬天的口糧。
四個師兄每天澆完菜地後就去收拾山林,山林是自己家的,雜樹砍了可以做柴火。
現在儲備好柴火,冬天就不用再買柴火了。
厚厚的落葉底下,經常看到兔子打的洞。除了抓野兔,每天也能抓到幾隻山雞。
顧念看著遠處的群山,想著冬天可以安排一次打獵活動。
每天忙忙碌碌,雖然疲憊,但很充實,顧念喜歡這樣慢節奏的生活。
陸東早上剛進東城門,果兒就從牆角處跑出來。陸東揚起嘴角,現在的小乞兒都胖乎乎的,除了衣服和亂糟糟的頭發,哪有乞丐的樣子。
醉仙居這兩個月的投喂,乞丐們都不乞討了,擺個碗就躺牆角睡覺了。
陸東下了馬,蹲下身子…
果兒湊過來小聲說:“東爺!這兩天孔二爺帶幾個打手滿城找兩個小娘皮。”果兒撓撓滿頭亂發,“我隻聽說有一個小娘皮叫什麽青兒…”
“青兒?”陸東下意識反問。
果兒邊撓頭發,邊皺眉頭:“就是這麽說的!我昨天在南門口就見孔二爺帶著六個大塊頭到處巷子裏找,他說吃了虧…”
陸東拍拍果兒的肩膀:“好果兒!有消息再來告訴我們!”
果兒嘻嘻笑著應了。
陸東牽馬朝醉仙居而去,小娘皮,叫青兒,難道是空青?
空青怎麽教訓孔二了…
陸安認識了一個朋友,趙安羽,剛剛十歲。
陸安沒進丙班時,胡夫子滿口稱讚的就是趙安羽。每天課堂上挨個兒背誦前一天的文章都是朗朗上口,釋義也準確。
現在胡夫子稱讚的學子多了陸安!
第一次聽到夫子誇讚陸安,趙安羽瞥一眼陸安,長得比自己高,比自己壯…
陸安進學堂的第一次月考,把丙班一直排名第一的趙安羽擠到了第二。
丙班的學渣都一臉同情的看著趙安羽,一副你也有今天啊的表情!
趙安羽麵無表情的收拾自己的書箱,出了學堂,書童接過書箱背起來。大氣兒都不敢喘的陪著小公子往縣衙走。
趙安羽迴家後在哥哥麵前歎了口氣。
十三歲的童生趙寧書在書房裏看著弟弟笑了:“聽說弟弟班上來了一個很厲害的學子,看來是真的了!”
趙安羽嘟著嘴:“下個月我就要超過他!”
趙寧書溫聲說:“羽弟可以和他交朋友,看看他的學習方法。爹爹說了,學習別人的長處才能彌補自己的短處!”
趙安羽拿起《禮記》,去了縣衙後堂,找爹爹去了…
趙縣令早聽安羽的書童稟告過了,二少爺這次月考沒有考到第一名,是第二名。
趙縣令笑了,武縣才多大?被別人超過了就受打擊了,要是進了國子監念書,那可不是每天要哭一場了!
趙縣令在夫人的服侍下換下官服,穿上了家常便服,端坐正堂。
果然,不一會兒安羽垂頭喪氣的進來了。
趙縣令朝夫人遞個眼色,夫人忍笑進了後堂。
趙安羽規規矩矩的對著爹爹行了揖禮:“孩兒見過爹爹!”
趙縣令瞥一眼《禮記》,溫聲說:“安羽學業上可有不明白的地方?”
趙安羽揚起包子臉,嘟著嘴不說話。
趙縣令溫聲問:“瑕不掩瑜,瑜不掩瑕是何解?”
趙安羽蔫噠噠的說:“一個人的缺點不能掩蓋優點,同樣優點不能掩蓋缺點。”
趙縣令頷首,再問:“儒有博學而不窮,篤行而不倦。又是何解?”
趙安羽正色道:“君子儒者應博覽群書,知識的積累是無止境的。有了學問還要切實付諸行動,不能懈怠!”
趙縣令頷首,再問:“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羽兒可理解這句話?”
趙安羽搖搖頭,眼睛亮晶晶的看著爹爹。
趙縣令溫聲說:“這句話意味著君子能夠和別人和睦相處。而小人隻能固守己見,不願與他人協調。孔聖人這句話還告訴我們,一個真正的君子應該能寬容待人,與他人和睦相處,而不是一味的追求自己的私利!”
趙安羽看著爹爹茅塞頓開。
趙縣令又道:“人非人不濟,馬非馬不走!土非土不高,水非水不流!羽兒且迴去想想禮記裏這句話的意思!”
趙安羽點點頭,高高興興的迴書房去了。《禮記》裏的這句話,趙安羽聽爹爹講過了,一個人沒有別人的幫助,就不能成功。一匹馬沒有別的馬競爭,就不會跑快!築土成台而沒有土,土台便高不起來。一泓池水,沒有別的水相激蕩,成為死水而流不起來!
麵對比自己優秀的人,趙安羽決定和陸安做朋友!好朋友可以相互激勵著學習。
第二日早上到了學堂,趙安羽放下書箱,走到陸安身前,恭敬行了揖禮:“趙安羽見過陸安學子,我想和你做朋友!”
陸安快速站起來,對趙安羽迴了揖禮:“陸安很榮幸和趙安羽學子成為朋友!”
禮畢,兩人相視一笑。
自此,陸安和趙安羽成為了朋友,學習上你追我趕,課後兩人交流學習心得。
這個月陸安月考第一,下個月月考榜首就是趙安羽。兩個少年彼此都是心悅誠服!
趙安羽的書童叫趙信和陸鬆也成了朋友,從對方的口中才知道趙安羽是趙縣令家的二公子,而陸安是醉仙居的少東家。
趙縣令聽書童趙信稟報完,嘴角微微上揚,緣分啊!
陸宴聽了陸安的陳述,兒子好朋友的父親竟然是趙縣令,也是一番感概。
少時在京城就認識的一群人,到了小小的武縣又都聚到一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