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口舌之爭
重生後,轉嫁堂姐夫君,虐遍全府 作者:愛吃薯片的花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安南王府位於城中最為繁華的一條街市中,華燈初上人煙阜盛,熱鬧非凡。
馬車行了不多時,拐至一處寬深的街道,兩側皆是路燈高懸,一路延伸至丹漆獸首門前,正門處更是明燈高挑,將安南王府門前照得通亮無比。
而街道兩側停靠著絡繹不絕的華蓋馬車。
正門前垂手侍立著一眾丫鬟仆從,迎接前來赴宴的各府貴人。
洛玉書隨著眾人被幾個婆子簇擁著進了王府,行至垂花門前,又由幾個丫鬟引著穿廊入院。
安南王府占地要比泰康侯府多出數倍,府內庭院雕梁畫棟,亭台樓閣處懸著各色彩燈,美輪美奐。
進入前院,便是覆有青色琉璃瓦的五間七架正廳,一開到底與花廳相連,寬敞豁然。
數十扇軟屏風將男女坐席分隔開,廳內上方垂掛五福彩繪琉璃宮燈,每一席前還立有銅製仙鶴落地燭台,上麵燃著彩燭施明,整間大廳燈燭輝煌,亮如白晝。
相熟的各家坐在一處相談甚歡。
見他們一行人進來,崔芷忙不迭地拉著母親白若婉近前來尋,身後的崔牧也含笑而至。
“見過姑母、姑父、侯爺、侯夫人。”
她乖巧的同幾位長輩見過禮。
兩家人笑著相互見了禮,便紛紛入席落座。
崔芷對著洛玉書道:“表姐,你可來了,我和母親都等了好半天呢。”
語氣中滿是嬌嗔。
洛玉書哄笑道:“好好好,等過兩日我帶著春柳做的糕點專程去舅舅家看你可好?”
“那感情好,上次因著那事,我都沒和你說上幾句話,對了,我聽說,你那表哥現下還關在大理寺獄中,被打得可不輕,人都瘦了好幾圈。”
聽說孔卓那個登徒子被整治一事,洛玉書想起了周雲深,不由得唇邊微微翹起,看來自己過會兒要當麵謝過他才是。
隻是這些日子忙得不可開交,她差點把孔卓的事忘了,說來也奇怪,按照以往,她那個跋扈的姑母早就進府來鬧了,這次卻出奇的平靜。
並且她進來時,也並未發現洛如深,這倒是讓她有些奇怪。
遂輕聲問向一旁的崔錦榮:“母親,今日怎沒見姑母過來?”
“聽你父親說她身體不適,陸老夫人讓她暫且到京郊的莊子上去休養了,等身體大好些再迴來。”
原來是被自家婆母發配到了莊子上,看來上次洛如深大鬧接風宴被傳得滿城風語,不僅坐實了她瘋癲的名聲,還丟了忠勤伯府的臉麵。
陸老夫人那麽個慈眉善目的人卻做得如此決絕,可見真是被她氣到了。
外麵本就對洛如深的風評不大好,現在又將婆母逼到如此境地,誰也不會同情她,更加不會為她說情,就連最疼她的張氏都沒臉置喙一聲。
她落到今日這樣的下場也算是咎由自取了。
洛玉書聽後淺笑嫣然,被一旁的葉秋瑩瞧個正著。
自那日接風宴上,葉秋瑩在周雲深麵前失了臉麵,對此她一直耿耿於懷,更將洛玉書視為眼中釘。
今日見她一襲桃夭色雲錦衣裙,外罩金線緙絲羅衫,襯得她肌骨瑩潤,色如花蕾。
頭上一支綴有珠玉碧璽的金步搖簪於百合髻上,更顯她延頸秀項,頸間掛著赤金瓔珞項圈垂於胸前,宛如天上神女一般,引得幾位世家公子移不開眼。
如此嬌美的洛玉書更令葉秋瑩嫉妒不已,便想在這次夜宴上,讓洛玉書窘迫無措。
“洛二姑娘今日真是光彩照人,想來也是從未參加過王府宴席才會穿戴得如此隆重吧。”
話中的嘲諷之意盡顯。
她就是要讓洛玉書心生懊悔不該做此裝扮惹人笑話。
可洛玉書哪裏會將不值一提的葉秋瑩放在眼中,聞言連眼皮都未抬一下。
崔氏和白若婉皆是長輩,不好當眾駁斥個晚輩,免得被人說是心胸狹隘,再者她們也知道洛玉書並不是個吃虧的性子,眼下不理她,必是有道理的。
倒是性子一向爽朗的崔芷,見她不語,便出聲嗆道:“葉姑娘這話聽起來好酸呀,該不會是吃不著葡萄反說葡萄酸吧。”
坐在一側的趙霜輕聞言崔芷的嘲諷,嗤笑一聲。
“崔姑娘,你們出自商賈之家,自是習慣將這些金銀之物全都掛於身上,哪裏知道我們京中都是清貴人家,不喜歡這些個俗物。”
她這話更顯清高孤傲之勢。
隻是她們這些勳貴之女雖地位頗高,但論財力,無論如何也是不能同冀州崔家相提並論。
與其說是心底瞧不上洛玉書的外家,還不如說是嫉妒到眼紅,眾人自是深知這一點,麵上便也有些輕視之色,以示她們的清高。
可惜趙霜輕這話卻是將出自崔家的四人全都得罪了。
這次不等其他人三人開口,洛玉書正色道:“還請兩位姑娘慎言,這是王府夜宴,盛裝出席乃是對主家的尊重。”
“再者,我外祖家雖是商賈出身,但每每大齊賑災,崔家捐銀捐糧賑濟災民,當今聖上為嘉獎崔家的功績,特賜大齊皇商的封號,難道你們敢對聖上有所置喙?”
此話一出,兩人麵上皆無血色,她們哪裏擔得起這樣的罪名。
剛想辯駁,隻聽洛玉書接著道:“我舅舅崔牧更是為國效力,戍守邊關多年,近日才得奉召迴京,若說京中的清貴人家都如你們這般抉瑕掩瑜,隻怕是辱沒了清貴二字。”
開始洛玉書不願理會她們,隻是心中裝著更為重要的事,但這並不代表她能容忍這些心生嫉妒之心的貴女當眾羞辱自己的外家。
既然她們自許清貴世家,那便讓在座的清貴世家人人厭棄她們。
隻怕這日夜宴之後,京中世家大族不願再與她們過多來往,更別說兒女聯姻之事,這可是世家各族壯大延續的唯一途徑。
正所謂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有個這樣聲譽的姻親,隻會遭到各家排擠。
到時她們隻會淪為家族討好其他勳貴的工具。
葉秋瑩同趙霜輕已被驚得不敢再言,惴惴不安的看向自家長輩,但此時宣平侯孫夫人和昌議伯孔夫人,雙唇緊抿,臉色更是難看到了極致。
朱氏見與自己交好的兩位夫人麵露沉色,便有意解圍,但這畢竟是晚輩之間的口舌之爭,此時她若開口,便有些太顯突兀了。
因而她朝洛玉歌遞了眼色,洛玉歌當下便心領神會。
她笑道:“二妹妹,秋瑩和霜輕對你外祖家知之甚少,難免誤會了,咱們各家都是世交,你不好太過責難她們。”
麵而後又對眾人說道:“我這二妹妹剛剛迴京,不比在京中長大的各位貴女,更沒參加過什麽宴會,出府前,祖母還叮囑母親與我,千萬照看好她,莫出什麽差子,惹惱了王妃。”
這番帶有貶損的話,聽得眾人麵色各異。
此時,一道沉穩的聲音傳來:“是誰惹惱了王妃啊?”
眾人聞聲望去,就見安南王和王妃慢步而來。
馬車行了不多時,拐至一處寬深的街道,兩側皆是路燈高懸,一路延伸至丹漆獸首門前,正門處更是明燈高挑,將安南王府門前照得通亮無比。
而街道兩側停靠著絡繹不絕的華蓋馬車。
正門前垂手侍立著一眾丫鬟仆從,迎接前來赴宴的各府貴人。
洛玉書隨著眾人被幾個婆子簇擁著進了王府,行至垂花門前,又由幾個丫鬟引著穿廊入院。
安南王府占地要比泰康侯府多出數倍,府內庭院雕梁畫棟,亭台樓閣處懸著各色彩燈,美輪美奐。
進入前院,便是覆有青色琉璃瓦的五間七架正廳,一開到底與花廳相連,寬敞豁然。
數十扇軟屏風將男女坐席分隔開,廳內上方垂掛五福彩繪琉璃宮燈,每一席前還立有銅製仙鶴落地燭台,上麵燃著彩燭施明,整間大廳燈燭輝煌,亮如白晝。
相熟的各家坐在一處相談甚歡。
見他們一行人進來,崔芷忙不迭地拉著母親白若婉近前來尋,身後的崔牧也含笑而至。
“見過姑母、姑父、侯爺、侯夫人。”
她乖巧的同幾位長輩見過禮。
兩家人笑著相互見了禮,便紛紛入席落座。
崔芷對著洛玉書道:“表姐,你可來了,我和母親都等了好半天呢。”
語氣中滿是嬌嗔。
洛玉書哄笑道:“好好好,等過兩日我帶著春柳做的糕點專程去舅舅家看你可好?”
“那感情好,上次因著那事,我都沒和你說上幾句話,對了,我聽說,你那表哥現下還關在大理寺獄中,被打得可不輕,人都瘦了好幾圈。”
聽說孔卓那個登徒子被整治一事,洛玉書想起了周雲深,不由得唇邊微微翹起,看來自己過會兒要當麵謝過他才是。
隻是這些日子忙得不可開交,她差點把孔卓的事忘了,說來也奇怪,按照以往,她那個跋扈的姑母早就進府來鬧了,這次卻出奇的平靜。
並且她進來時,也並未發現洛如深,這倒是讓她有些奇怪。
遂輕聲問向一旁的崔錦榮:“母親,今日怎沒見姑母過來?”
“聽你父親說她身體不適,陸老夫人讓她暫且到京郊的莊子上去休養了,等身體大好些再迴來。”
原來是被自家婆母發配到了莊子上,看來上次洛如深大鬧接風宴被傳得滿城風語,不僅坐實了她瘋癲的名聲,還丟了忠勤伯府的臉麵。
陸老夫人那麽個慈眉善目的人卻做得如此決絕,可見真是被她氣到了。
外麵本就對洛如深的風評不大好,現在又將婆母逼到如此境地,誰也不會同情她,更加不會為她說情,就連最疼她的張氏都沒臉置喙一聲。
她落到今日這樣的下場也算是咎由自取了。
洛玉書聽後淺笑嫣然,被一旁的葉秋瑩瞧個正著。
自那日接風宴上,葉秋瑩在周雲深麵前失了臉麵,對此她一直耿耿於懷,更將洛玉書視為眼中釘。
今日見她一襲桃夭色雲錦衣裙,外罩金線緙絲羅衫,襯得她肌骨瑩潤,色如花蕾。
頭上一支綴有珠玉碧璽的金步搖簪於百合髻上,更顯她延頸秀項,頸間掛著赤金瓔珞項圈垂於胸前,宛如天上神女一般,引得幾位世家公子移不開眼。
如此嬌美的洛玉書更令葉秋瑩嫉妒不已,便想在這次夜宴上,讓洛玉書窘迫無措。
“洛二姑娘今日真是光彩照人,想來也是從未參加過王府宴席才會穿戴得如此隆重吧。”
話中的嘲諷之意盡顯。
她就是要讓洛玉書心生懊悔不該做此裝扮惹人笑話。
可洛玉書哪裏會將不值一提的葉秋瑩放在眼中,聞言連眼皮都未抬一下。
崔氏和白若婉皆是長輩,不好當眾駁斥個晚輩,免得被人說是心胸狹隘,再者她們也知道洛玉書並不是個吃虧的性子,眼下不理她,必是有道理的。
倒是性子一向爽朗的崔芷,見她不語,便出聲嗆道:“葉姑娘這話聽起來好酸呀,該不會是吃不著葡萄反說葡萄酸吧。”
坐在一側的趙霜輕聞言崔芷的嘲諷,嗤笑一聲。
“崔姑娘,你們出自商賈之家,自是習慣將這些金銀之物全都掛於身上,哪裏知道我們京中都是清貴人家,不喜歡這些個俗物。”
她這話更顯清高孤傲之勢。
隻是她們這些勳貴之女雖地位頗高,但論財力,無論如何也是不能同冀州崔家相提並論。
與其說是心底瞧不上洛玉書的外家,還不如說是嫉妒到眼紅,眾人自是深知這一點,麵上便也有些輕視之色,以示她們的清高。
可惜趙霜輕這話卻是將出自崔家的四人全都得罪了。
這次不等其他人三人開口,洛玉書正色道:“還請兩位姑娘慎言,這是王府夜宴,盛裝出席乃是對主家的尊重。”
“再者,我外祖家雖是商賈出身,但每每大齊賑災,崔家捐銀捐糧賑濟災民,當今聖上為嘉獎崔家的功績,特賜大齊皇商的封號,難道你們敢對聖上有所置喙?”
此話一出,兩人麵上皆無血色,她們哪裏擔得起這樣的罪名。
剛想辯駁,隻聽洛玉書接著道:“我舅舅崔牧更是為國效力,戍守邊關多年,近日才得奉召迴京,若說京中的清貴人家都如你們這般抉瑕掩瑜,隻怕是辱沒了清貴二字。”
開始洛玉書不願理會她們,隻是心中裝著更為重要的事,但這並不代表她能容忍這些心生嫉妒之心的貴女當眾羞辱自己的外家。
既然她們自許清貴世家,那便讓在座的清貴世家人人厭棄她們。
隻怕這日夜宴之後,京中世家大族不願再與她們過多來往,更別說兒女聯姻之事,這可是世家各族壯大延續的唯一途徑。
正所謂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有個這樣聲譽的姻親,隻會遭到各家排擠。
到時她們隻會淪為家族討好其他勳貴的工具。
葉秋瑩同趙霜輕已被驚得不敢再言,惴惴不安的看向自家長輩,但此時宣平侯孫夫人和昌議伯孔夫人,雙唇緊抿,臉色更是難看到了極致。
朱氏見與自己交好的兩位夫人麵露沉色,便有意解圍,但這畢竟是晚輩之間的口舌之爭,此時她若開口,便有些太顯突兀了。
因而她朝洛玉歌遞了眼色,洛玉歌當下便心領神會。
她笑道:“二妹妹,秋瑩和霜輕對你外祖家知之甚少,難免誤會了,咱們各家都是世交,你不好太過責難她們。”
麵而後又對眾人說道:“我這二妹妹剛剛迴京,不比在京中長大的各位貴女,更沒參加過什麽宴會,出府前,祖母還叮囑母親與我,千萬照看好她,莫出什麽差子,惹惱了王妃。”
這番帶有貶損的話,聽得眾人麵色各異。
此時,一道沉穩的聲音傳來:“是誰惹惱了王妃啊?”
眾人聞聲望去,就見安南王和王妃慢步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