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過多久,其他五人也相繼從打坐中蘇醒了過來。
六長老與掌門君莫問走上前來,挨個地詢問著,這次麵壁都有些什麽收獲。
“迴稟師尊,弟子得到了一門《蕩魔陰陽劍》劍法,可惜後麵幾招沒有記牢!”丨
趙安第一個上前,臉上滿是欣喜之色。
“嗯,不錯不錯!這門劍法是吾千衍宗第二代掌門人五德真人所創,是一門地階下品的雙劍劍術。安兒有幸能學到這門劍法,看來是福緣不淺呐!”
君莫問捋了捋胡須,亦是一臉的欣慰。
“地階下品?!這麽厲害?不知道這《入夢心經》算是什麽品階?”陳九歌心中不免有了一絲攀比的念頭。
“迴掌門師伯,弟子...弟子得到了《千機策》殘卷!”
青芸興奮地迴答道。
“《千機策》殘卷?不錯,不錯!”
君莫問隨意地頂頭迴應著,因為這《千機策》他也隻聽過名稱,根本就不知道它是陣法,還是兵法策論。
接下來,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些收獲。楚楓似乎領悟出了新的刀法;石燁得到了一篇心法;而盧珊珊得到的是一門輕功身法。
“弟子...弟子剛才做了一個很長很長的夢...”
陳九歌很想將自己的感受與人分享,但是又覺得此事實在太過匪夷所思,理智告訴他,最好暫時不要說出來。
“小九師弟,剛才莫不是睡了個懶覺吧,哈...哈!”青芸總覺得這個大騙子與眾不同,於是一陣插科打諢,算是幫陳九歌化解了一番。
君莫問微微一笑,亦是心領神會,暫時沒有再問下去。隨後他帶著眾人迴到了千機壂大廳,還講了一個關於祖師三險公的故事:
五百多年前,長桑聖君遊曆天下,在此間山穀撿到了一個棄嬰。於是推算了一下這個嬰兒的前因與後果,發現這嬰兒命運多舛,注定要曆九難三險,活不過十六歲。這個嬰孩,自然就是三險公。
九難倒是好化解,隻是這三險,乃是天地人三險,非人力所能左右!長桑聖君偏偏不信邪,就收養了他,將他禁足在了藥神穀,勒令他不滿十六周歲就不許出去。
或許是天意,三險公十五歲那年,因為想查明自己的身世,就偷偷地溜了出去。
他來到了一處河流邊,正準備過橋時,看見有一位老人溺水,於是急忙跳到了河中將其救起。此時,突然晴天一個霹靂,將木橋給擊垮了。此第一險,天險也!
再一次,三險公夜宿荒嶺,遭遇了一頭白額猛虎。三險公慌不擇路,不小心跌進了虎穴,被這隻猛虎給堵在了洞穴之中。虎穴中有兩隻小虎崽嗷嗷待哺,這頭猛虎估計是怕他傷害虎崽,一整個晚上都不敢進洞。
三險公自歎命不久矣,心想與其這樣耗下去讓兩隻虎崽挨餓,倒不如自己早死早脫生。天亮時,他將兩隻虎崽抱起,放在了洞口。此時,這隻白額猛虎隻顧去哺乳這兩隻幼崽,卻是不再去理會他,任由他自行離去。此第二險,地險也!
最後一次,三險公在山林之中迷了路,直到天黑之時也沒有找對方向。突然間山林之中竄出了一個匪人,此人自稱楚狂人陸通之玄孫陸鵬,平生喜好劫富濟貧,並不幹殺人的買賣。
前日有一個老道士自稱鬼穀子途徑此地,給這陸鵬卜了一卦。說他今日必須要殺一人,否則活不過今晚子時。隻是當他將要下殺手時,突然臨時又改了主意,說是濫殺無辜隻會違背了俠義之道,然後就放棄了。子時過後,這陸鵬卻是安然無恙。最後兩人還結為異姓兄弟,結伴而行。此第三險,人險也!
最終,三險公在十六周歲的最後一天找到了自己的親生父母。他的父親,正是那位人稱活神仙的鬼穀子先生王詡!
王詡見到了自己的親生兒子,是完全不能接受。因為他早就斷定自己這一輩子注定是無後的,就算有子女,統統都活不過十六周歲。
但是無論是長相,還是身型,這三險兒與王詡都是極為相似。加上其妻的辯認與血引之術佐證,更是無比確定,眼前的這位少年郎,就是他的親生兒子。
最後,三險公將自己曆經三險的遭遇一一講了出來,王詡頓時跪天長嚎:
“枉我自詡鬼穀先生,一身本領通天徹地,居然連自己親生兒子的命都給算錯,還險些害死了他...”
最終,這位鬼穀子先生性情大變,譴散了自己所有的弟子,不允許他們自稱是鬼穀派的門人。還揚言世間再無鬼穀子,亦再無鬼穀派。最後,將自己畢生的著作付之一炬。
三險公心有不忍,從火中搶到了些許殘卷,其中就有這一卷殘篇《千機策》。王詡不久之後就鬱鬱而終,後來三險公拜了長桑聖君為師,迴到了藥神穀。多年以後長桑聖君特許他秉承父誌,出穀開宗立派。
這千衍宗的山門,就是當初三險公被棄之地。傳說千衍宗的秘典《千衍神術》,就是三險公讀了這些殘卷,然後結合了自己畢生所學而創。三險公隻將此神術的前半部留了下來,臨終前交代非掌門不可輕傳也!至於《千衍神術》的後半部分,唯厚德博才的有緣人方能得之,否則遺禍蒼生。
故事講完之後,君莫問將青芸與陳九歌留了下來,然後表情嚴肅地問了一句:
“小九,你隻需迴答本掌門,得到的是不是《千衍神術》?”
“迴稟掌門,弟子並沒有得到《千衍神術》,而是黃石公的...”
陳九歌的話沒說完,就被君莫問給喝止住了。
“不必說出口,若是得到了什麽了不得的秘術,小心惹人覬覦,滋生禍端!”
看著這個傻頭傻腦的小子,君莫問是不住地搖頭,然後繼續說道:
“此處石壁乃是開山祖師三險真人坐化之處,曆代掌門人感覺自己大限將至時亦都會選擇在此閉關,用千衍之術將畢生所學遺留在石壁之中,以待後人。還有,傳聞兩百多年前客卿長老黃石公亦是在此處留下了傳承。
所以,每屆真傳弟子都有一次在此處打座參悟的機會,大多都會得到一些零碎的傳承。好啦...本掌門也該兌現自己的承諾了!”
隻見君莫問說完之後,就在千機壂擺起了香案。然後拿出了一塊玉盤,示意陳九歌割破自己的手指取血。
陳九歌心領神會,取出那把小獵刀就往手腕一劃,頓時血流如注。青芸見狀心疼不已,立即就拿出絲巾將傷口給了包紮住,嘴裏不住地罵道:
“傻子一樣,師伯讓你取幾滴血,又不是讓你自殘,真是...”
君莫問亦是微微一笑,從懷中取出了一疊符紙,平鋪於香案之上,然後引燃燭火再上三柱香,朝天三拜。
之後,手持桃木劍,口中念念有詞地將一張張的符紙沾上鮮血引燃之後拋向空中。
突然,不知從何處刮來一股狂風,將燭火吹滅,符紙煙灰也被吹得到處都是。君莫問大驚失色,持著桃木劍在空中又是一陣亂舞。口中連喝了三聲:
“引,引,引!”
三聲過後,君莫問麵色慘白,癱坐在地是氣喘如牛!
“小子...你...你的命數似乎有些古怪,老夫的血引之術...失效了!”
此時的君莫問一臉尷尬,居然連自稱也變了。二人迅速上前將他攙扶了起來,見他並無大礙,才放心了下來。
陳九歌亦是一臉懵,這盼星星盼月亮似的,好不容易盼到現在,居然會是這麽個結果。
剛才那股狂風襲來時,他的精神力居然不能離體,還伴隨一股莫名的威壓感,似乎連唿吸都不通暢。就好像這冥冥之中有一雙無形的大手,掩蓋了自己的一切,讓他心底不由地湧起一陣無力感...
“掌門師伯,怎麽會這樣啊?這血引之術弟子也見識過幾次,幾乎是百試百靈,怎麽會失效...”
青芸亦是疑惑不解。
“這天底下哪有什麽百試百靈的術法!傳說二百多年前,黃石公年輕時也曾向當時的第七代掌門人玄真子求這血引之術,當時也是這般情形!”
君莫問是一臉的不甘,長歎一聲繼續說道:
“血引之術雖是小道,但也算推衍天機。此天機不顯,要麽是天道不許,要麽是本掌門修為還不夠...”
掌門君莫問乃是先天境中期的高手,整個千衍宗數他的修為最高。若連他都覺得修為不夠,這血引之術隻怕是再也指望不上了!
六長老與掌門君莫問走上前來,挨個地詢問著,這次麵壁都有些什麽收獲。
“迴稟師尊,弟子得到了一門《蕩魔陰陽劍》劍法,可惜後麵幾招沒有記牢!”丨
趙安第一個上前,臉上滿是欣喜之色。
“嗯,不錯不錯!這門劍法是吾千衍宗第二代掌門人五德真人所創,是一門地階下品的雙劍劍術。安兒有幸能學到這門劍法,看來是福緣不淺呐!”
君莫問捋了捋胡須,亦是一臉的欣慰。
“地階下品?!這麽厲害?不知道這《入夢心經》算是什麽品階?”陳九歌心中不免有了一絲攀比的念頭。
“迴掌門師伯,弟子...弟子得到了《千機策》殘卷!”
青芸興奮地迴答道。
“《千機策》殘卷?不錯,不錯!”
君莫問隨意地頂頭迴應著,因為這《千機策》他也隻聽過名稱,根本就不知道它是陣法,還是兵法策論。
接下來,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些收獲。楚楓似乎領悟出了新的刀法;石燁得到了一篇心法;而盧珊珊得到的是一門輕功身法。
“弟子...弟子剛才做了一個很長很長的夢...”
陳九歌很想將自己的感受與人分享,但是又覺得此事實在太過匪夷所思,理智告訴他,最好暫時不要說出來。
“小九師弟,剛才莫不是睡了個懶覺吧,哈...哈!”青芸總覺得這個大騙子與眾不同,於是一陣插科打諢,算是幫陳九歌化解了一番。
君莫問微微一笑,亦是心領神會,暫時沒有再問下去。隨後他帶著眾人迴到了千機壂大廳,還講了一個關於祖師三險公的故事:
五百多年前,長桑聖君遊曆天下,在此間山穀撿到了一個棄嬰。於是推算了一下這個嬰兒的前因與後果,發現這嬰兒命運多舛,注定要曆九難三險,活不過十六歲。這個嬰孩,自然就是三險公。
九難倒是好化解,隻是這三險,乃是天地人三險,非人力所能左右!長桑聖君偏偏不信邪,就收養了他,將他禁足在了藥神穀,勒令他不滿十六周歲就不許出去。
或許是天意,三險公十五歲那年,因為想查明自己的身世,就偷偷地溜了出去。
他來到了一處河流邊,正準備過橋時,看見有一位老人溺水,於是急忙跳到了河中將其救起。此時,突然晴天一個霹靂,將木橋給擊垮了。此第一險,天險也!
再一次,三險公夜宿荒嶺,遭遇了一頭白額猛虎。三險公慌不擇路,不小心跌進了虎穴,被這隻猛虎給堵在了洞穴之中。虎穴中有兩隻小虎崽嗷嗷待哺,這頭猛虎估計是怕他傷害虎崽,一整個晚上都不敢進洞。
三險公自歎命不久矣,心想與其這樣耗下去讓兩隻虎崽挨餓,倒不如自己早死早脫生。天亮時,他將兩隻虎崽抱起,放在了洞口。此時,這隻白額猛虎隻顧去哺乳這兩隻幼崽,卻是不再去理會他,任由他自行離去。此第二險,地險也!
最後一次,三險公在山林之中迷了路,直到天黑之時也沒有找對方向。突然間山林之中竄出了一個匪人,此人自稱楚狂人陸通之玄孫陸鵬,平生喜好劫富濟貧,並不幹殺人的買賣。
前日有一個老道士自稱鬼穀子途徑此地,給這陸鵬卜了一卦。說他今日必須要殺一人,否則活不過今晚子時。隻是當他將要下殺手時,突然臨時又改了主意,說是濫殺無辜隻會違背了俠義之道,然後就放棄了。子時過後,這陸鵬卻是安然無恙。最後兩人還結為異姓兄弟,結伴而行。此第三險,人險也!
最終,三險公在十六周歲的最後一天找到了自己的親生父母。他的父親,正是那位人稱活神仙的鬼穀子先生王詡!
王詡見到了自己的親生兒子,是完全不能接受。因為他早就斷定自己這一輩子注定是無後的,就算有子女,統統都活不過十六周歲。
但是無論是長相,還是身型,這三險兒與王詡都是極為相似。加上其妻的辯認與血引之術佐證,更是無比確定,眼前的這位少年郎,就是他的親生兒子。
最後,三險公將自己曆經三險的遭遇一一講了出來,王詡頓時跪天長嚎:
“枉我自詡鬼穀先生,一身本領通天徹地,居然連自己親生兒子的命都給算錯,還險些害死了他...”
最終,這位鬼穀子先生性情大變,譴散了自己所有的弟子,不允許他們自稱是鬼穀派的門人。還揚言世間再無鬼穀子,亦再無鬼穀派。最後,將自己畢生的著作付之一炬。
三險公心有不忍,從火中搶到了些許殘卷,其中就有這一卷殘篇《千機策》。王詡不久之後就鬱鬱而終,後來三險公拜了長桑聖君為師,迴到了藥神穀。多年以後長桑聖君特許他秉承父誌,出穀開宗立派。
這千衍宗的山門,就是當初三險公被棄之地。傳說千衍宗的秘典《千衍神術》,就是三險公讀了這些殘卷,然後結合了自己畢生所學而創。三險公隻將此神術的前半部留了下來,臨終前交代非掌門不可輕傳也!至於《千衍神術》的後半部分,唯厚德博才的有緣人方能得之,否則遺禍蒼生。
故事講完之後,君莫問將青芸與陳九歌留了下來,然後表情嚴肅地問了一句:
“小九,你隻需迴答本掌門,得到的是不是《千衍神術》?”
“迴稟掌門,弟子並沒有得到《千衍神術》,而是黃石公的...”
陳九歌的話沒說完,就被君莫問給喝止住了。
“不必說出口,若是得到了什麽了不得的秘術,小心惹人覬覦,滋生禍端!”
看著這個傻頭傻腦的小子,君莫問是不住地搖頭,然後繼續說道:
“此處石壁乃是開山祖師三險真人坐化之處,曆代掌門人感覺自己大限將至時亦都會選擇在此閉關,用千衍之術將畢生所學遺留在石壁之中,以待後人。還有,傳聞兩百多年前客卿長老黃石公亦是在此處留下了傳承。
所以,每屆真傳弟子都有一次在此處打座參悟的機會,大多都會得到一些零碎的傳承。好啦...本掌門也該兌現自己的承諾了!”
隻見君莫問說完之後,就在千機壂擺起了香案。然後拿出了一塊玉盤,示意陳九歌割破自己的手指取血。
陳九歌心領神會,取出那把小獵刀就往手腕一劃,頓時血流如注。青芸見狀心疼不已,立即就拿出絲巾將傷口給了包紮住,嘴裏不住地罵道:
“傻子一樣,師伯讓你取幾滴血,又不是讓你自殘,真是...”
君莫問亦是微微一笑,從懷中取出了一疊符紙,平鋪於香案之上,然後引燃燭火再上三柱香,朝天三拜。
之後,手持桃木劍,口中念念有詞地將一張張的符紙沾上鮮血引燃之後拋向空中。
突然,不知從何處刮來一股狂風,將燭火吹滅,符紙煙灰也被吹得到處都是。君莫問大驚失色,持著桃木劍在空中又是一陣亂舞。口中連喝了三聲:
“引,引,引!”
三聲過後,君莫問麵色慘白,癱坐在地是氣喘如牛!
“小子...你...你的命數似乎有些古怪,老夫的血引之術...失效了!”
此時的君莫問一臉尷尬,居然連自稱也變了。二人迅速上前將他攙扶了起來,見他並無大礙,才放心了下來。
陳九歌亦是一臉懵,這盼星星盼月亮似的,好不容易盼到現在,居然會是這麽個結果。
剛才那股狂風襲來時,他的精神力居然不能離體,還伴隨一股莫名的威壓感,似乎連唿吸都不通暢。就好像這冥冥之中有一雙無形的大手,掩蓋了自己的一切,讓他心底不由地湧起一陣無力感...
“掌門師伯,怎麽會這樣啊?這血引之術弟子也見識過幾次,幾乎是百試百靈,怎麽會失效...”
青芸亦是疑惑不解。
“這天底下哪有什麽百試百靈的術法!傳說二百多年前,黃石公年輕時也曾向當時的第七代掌門人玄真子求這血引之術,當時也是這般情形!”
君莫問是一臉的不甘,長歎一聲繼續說道:
“血引之術雖是小道,但也算推衍天機。此天機不顯,要麽是天道不許,要麽是本掌門修為還不夠...”
掌門君莫問乃是先天境中期的高手,整個千衍宗數他的修為最高。若連他都覺得修為不夠,這血引之術隻怕是再也指望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