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真情流露
重生迴到1982開局撿了一野豬 作者:泡杯清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然後對著三嬸,同樣直挺挺的跪了下去,
“三嬸,對不起,這麽多年來一直冤枉您了!”
鄭江南這一跪,不僅僅是出於愧疚。
更不是說他膝蓋軟,愛跪人。
他真心覺得三叔三嬸之偉大,當得起他的這一跪。
跪天跪地跪父母,至親叔嬸,等同於父母。
而且嚴格說起來,恐怕三嬸所承受的,遠比三叔更多!
因為一直以來,三叔三嬸一家人省吃儉用救濟大伯他們不說,還要被親人不理解、被村裏的人指指點點。
三叔和大伯是親兄弟,無可厚非。
可三嬸卻被大家認為,是她這個潑婦在鄭建興的忱頭旁邊吹風,才導致他也不孝順父母!
這是何等的委屈?
看到鄭江南跪在自己的麵前,謝妙英趕忙把他拉了起來。
然後擦了擦眼角的淚水,哽咽的摸了摸鄭江南的頭,
“好孩子,三嬸知道你是無心的……”
鄭江南也哽咽了,叫了一句“三嬸”便再也發不出聲音了。
其實鄭江南不知道的是,前世林幼薇出事的時候,鄭江南的大伯剛好大生病一場!
三十六仞那樣的深山老林自然是沒有合適的藥品,三叔三嬸又不敢把醫生帶進去。
也請不起!
沒辦法,夫妻兩人隻能到處想辦法搞藥,然後常住在三十六仞的深山老林裏,一起照顧鄭建中。
所以導致了無暇顧及他這邊。
等到大伯病好了以後,三叔夫妻倆去看望鄭江南,自然又是吃了一鼻子灰……
看到這感人肺腑的一幕,一旁的鄭江西也哇哇大哭了起來。
她緊緊的抱住了謝妙英:“三嬸,對不起。我以前罵你罵的最兇了……”
謝妙英伸出另一隻手,揉著鄭江西的頭慈祥的說道:
“傻孩子別哭了,三嬸知道你們都是無心的…”
鄭順振身為禾坪頭村人,對當年陳代滿背刺鄭建中的事,也知道的比較清楚。
而鄭建中這個老村長,在大家心底還是比較正麵的。
現在得知他們夫妻倆竟然還活著,鄭順振也很是高興!
甚至就連何足道這個見多識廣的人,
此時也被鄭家眾人的情緒所感染,偷偷的抹了抹眼角。
這一幕!
真的可以說是感天動地!
堪比電影情節。
正在大家煽情的時候,鄭建興和謝妙英的肚子同時傳來了“咕~咕~咕~”的聲響。
謝妙英臉上一紅,略微不好意思的說道:
“今天去山上采菌子采得有點晚了,還沒來得及做飯……”
張穀蘭連忙擦幹了眼淚,激動的說道:“他三嬸你等著,我去給你熱菜,這裏有飯!”
吳桂玲也連忙說道:“我家裏還有幾個雞蛋,我去拿來給三哥三嫂煮糖水蛋!”
煮糖水蛋,是紅旗公社這邊的人,在這年頭最高的敬意!
血濃於水,一家人的誤會解開了,大家對待鄭建興和謝妙英的態度,自然就不一樣了。
鄭建興和謝妙英也沒拒絕,隻說不用那麽麻煩,隨便吃點就行了。
因為他們忙了一天,這下又哭了這麽一出,確實餓壞了。
張穀蘭和吳桂玲,都堅持要去熱菜和煮蛋給他們吃,
兩人無奈,隻能隨他們去了。
等張穀蘭把菜熱了上來以後,夫妻兩人也不客氣,拿起飯就往嘴裏扒拉。
“啊,真香啊,好多年沒吃過這純白大米飯了……”
謝妙英隨口感歎了一句,卻讓大家的眼睛再次一紅。
這幾個月來,由於鄭江南出息了,連帶著大家手裏頭都寬裕了。
在這夥食上,更是飆漲了幾個檔次。
別說大白米飯了,就是各種肉,大家來說也毫不稀奇了。
唯獨鄭建興一家,還過著一如既往的貧窮生活。
看著狼吞虎咽的叔子和弟媳婦,張穀蘭心疼的說道:“他三叔,慢點吃,鍋裏還有、還有……”
看到兄友弟恭這和諧的一幕,鄭江南的爺爺和奶奶,忍不住開懷大笑起來。
二老是由衷的開心!
沒有打擾正在吃飯的弟弟和弟媳婦,鄭建國轉頭朝著老爺子問道:
“爹,我大哥他們在三十六韌哪裏?我明天就去接他們迴來!”
陳代滿確定迴不來了,鄭家自然是沒有讓大哥大嫂還躲藏在山裏生活的道理。
不等老爹迴答,鄭建興嘴裏咬著一塊紅燒肉,
含含糊糊的說道:“大哥他們住的那地方太遠了,而且很隱蔽。
爹娘也好幾年沒去過了,明天一早我帶你去,我們一起去接大哥大嫂迴來!”
鄭建國激動的點頭說道:“好,那明天一早,咱們就去把大哥大嫂接迴來。”
一旁的鄭江南插話道:“爹,我也去!
順便我去看看,能不能找到兩個堂哥和小叔他們,如果能找得到的話剛好一起叫迴來。”
聽到兒子這話,鄭建國高興極了!
“行,那你也去,兄弟、侄兒都去接,讓我大哥大嫂風風光光的迴來。”
爺爺想了想,開口說道:“江南,你大伯、大伯母有你爹和你三叔兩個人去,足夠了!
你有摩托車,明天就辛苦你去紅旗公社買掛鞭炮,然後再買點好酒好菜迴來,阿公要在老宅裏好好慶祝慶祝。”
說完這些,爺爺還讓奶奶從口袋裏掏出了一個小布包。
這個小布包鄭江南認得,是爺爺和奶奶的家當錢包!
“江南,這些錢是我和你阿嫲所有的積蓄,你都拿去看著買,明天咱們熱熱鬧鬧的,阿公就死也瞑目了。”
而今大兒子大兒媳也能夠迴來了,不用在山裏受苦,
老三和其他兄弟哥之間的誤會也解除了,老頭子是真的從心底裏高興!
鄭江南笑著把奶奶的小布包給推了迴去:
“阿公,這錢不用您和我阿嫲出,你放心吧,最少十大碗,我絕對給您整明白了!”
爺爺奶奶嗬嗬一笑。
奶奶態度堅持的說道:“這些錢其實也都是你們平日給我們的,我們兩個老東西也用不到錢了,就拿來明天好好操辦操辦,
對我們來說,什麽都不比兒孫全部滿堂來的重要,阿孫你就聽阿嫲的,用這個錢吧。”
鄭江南想了想,接過奶奶的小布袋,然後從裏麵抽出6塊錢。
“三嬸,對不起,這麽多年來一直冤枉您了!”
鄭江南這一跪,不僅僅是出於愧疚。
更不是說他膝蓋軟,愛跪人。
他真心覺得三叔三嬸之偉大,當得起他的這一跪。
跪天跪地跪父母,至親叔嬸,等同於父母。
而且嚴格說起來,恐怕三嬸所承受的,遠比三叔更多!
因為一直以來,三叔三嬸一家人省吃儉用救濟大伯他們不說,還要被親人不理解、被村裏的人指指點點。
三叔和大伯是親兄弟,無可厚非。
可三嬸卻被大家認為,是她這個潑婦在鄭建興的忱頭旁邊吹風,才導致他也不孝順父母!
這是何等的委屈?
看到鄭江南跪在自己的麵前,謝妙英趕忙把他拉了起來。
然後擦了擦眼角的淚水,哽咽的摸了摸鄭江南的頭,
“好孩子,三嬸知道你是無心的……”
鄭江南也哽咽了,叫了一句“三嬸”便再也發不出聲音了。
其實鄭江南不知道的是,前世林幼薇出事的時候,鄭江南的大伯剛好大生病一場!
三十六仞那樣的深山老林自然是沒有合適的藥品,三叔三嬸又不敢把醫生帶進去。
也請不起!
沒辦法,夫妻兩人隻能到處想辦法搞藥,然後常住在三十六仞的深山老林裏,一起照顧鄭建中。
所以導致了無暇顧及他這邊。
等到大伯病好了以後,三叔夫妻倆去看望鄭江南,自然又是吃了一鼻子灰……
看到這感人肺腑的一幕,一旁的鄭江西也哇哇大哭了起來。
她緊緊的抱住了謝妙英:“三嬸,對不起。我以前罵你罵的最兇了……”
謝妙英伸出另一隻手,揉著鄭江西的頭慈祥的說道:
“傻孩子別哭了,三嬸知道你們都是無心的…”
鄭順振身為禾坪頭村人,對當年陳代滿背刺鄭建中的事,也知道的比較清楚。
而鄭建中這個老村長,在大家心底還是比較正麵的。
現在得知他們夫妻倆竟然還活著,鄭順振也很是高興!
甚至就連何足道這個見多識廣的人,
此時也被鄭家眾人的情緒所感染,偷偷的抹了抹眼角。
這一幕!
真的可以說是感天動地!
堪比電影情節。
正在大家煽情的時候,鄭建興和謝妙英的肚子同時傳來了“咕~咕~咕~”的聲響。
謝妙英臉上一紅,略微不好意思的說道:
“今天去山上采菌子采得有點晚了,還沒來得及做飯……”
張穀蘭連忙擦幹了眼淚,激動的說道:“他三嬸你等著,我去給你熱菜,這裏有飯!”
吳桂玲也連忙說道:“我家裏還有幾個雞蛋,我去拿來給三哥三嫂煮糖水蛋!”
煮糖水蛋,是紅旗公社這邊的人,在這年頭最高的敬意!
血濃於水,一家人的誤會解開了,大家對待鄭建興和謝妙英的態度,自然就不一樣了。
鄭建興和謝妙英也沒拒絕,隻說不用那麽麻煩,隨便吃點就行了。
因為他們忙了一天,這下又哭了這麽一出,確實餓壞了。
張穀蘭和吳桂玲,都堅持要去熱菜和煮蛋給他們吃,
兩人無奈,隻能隨他們去了。
等張穀蘭把菜熱了上來以後,夫妻兩人也不客氣,拿起飯就往嘴裏扒拉。
“啊,真香啊,好多年沒吃過這純白大米飯了……”
謝妙英隨口感歎了一句,卻讓大家的眼睛再次一紅。
這幾個月來,由於鄭江南出息了,連帶著大家手裏頭都寬裕了。
在這夥食上,更是飆漲了幾個檔次。
別說大白米飯了,就是各種肉,大家來說也毫不稀奇了。
唯獨鄭建興一家,還過著一如既往的貧窮生活。
看著狼吞虎咽的叔子和弟媳婦,張穀蘭心疼的說道:“他三叔,慢點吃,鍋裏還有、還有……”
看到兄友弟恭這和諧的一幕,鄭江南的爺爺和奶奶,忍不住開懷大笑起來。
二老是由衷的開心!
沒有打擾正在吃飯的弟弟和弟媳婦,鄭建國轉頭朝著老爺子問道:
“爹,我大哥他們在三十六韌哪裏?我明天就去接他們迴來!”
陳代滿確定迴不來了,鄭家自然是沒有讓大哥大嫂還躲藏在山裏生活的道理。
不等老爹迴答,鄭建興嘴裏咬著一塊紅燒肉,
含含糊糊的說道:“大哥他們住的那地方太遠了,而且很隱蔽。
爹娘也好幾年沒去過了,明天一早我帶你去,我們一起去接大哥大嫂迴來!”
鄭建國激動的點頭說道:“好,那明天一早,咱們就去把大哥大嫂接迴來。”
一旁的鄭江南插話道:“爹,我也去!
順便我去看看,能不能找到兩個堂哥和小叔他們,如果能找得到的話剛好一起叫迴來。”
聽到兒子這話,鄭建國高興極了!
“行,那你也去,兄弟、侄兒都去接,讓我大哥大嫂風風光光的迴來。”
爺爺想了想,開口說道:“江南,你大伯、大伯母有你爹和你三叔兩個人去,足夠了!
你有摩托車,明天就辛苦你去紅旗公社買掛鞭炮,然後再買點好酒好菜迴來,阿公要在老宅裏好好慶祝慶祝。”
說完這些,爺爺還讓奶奶從口袋裏掏出了一個小布包。
這個小布包鄭江南認得,是爺爺和奶奶的家當錢包!
“江南,這些錢是我和你阿嫲所有的積蓄,你都拿去看著買,明天咱們熱熱鬧鬧的,阿公就死也瞑目了。”
而今大兒子大兒媳也能夠迴來了,不用在山裏受苦,
老三和其他兄弟哥之間的誤會也解除了,老頭子是真的從心底裏高興!
鄭江南笑著把奶奶的小布包給推了迴去:
“阿公,這錢不用您和我阿嫲出,你放心吧,最少十大碗,我絕對給您整明白了!”
爺爺奶奶嗬嗬一笑。
奶奶態度堅持的說道:“這些錢其實也都是你們平日給我們的,我們兩個老東西也用不到錢了,就拿來明天好好操辦操辦,
對我們來說,什麽都不比兒孫全部滿堂來的重要,阿孫你就聽阿嫲的,用這個錢吧。”
鄭江南想了想,接過奶奶的小布袋,然後從裏麵抽出6塊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