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死灰複燃
百戰百勝!隻因我能提前模擬戰爭 作者:恨不得撞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散會之後,寧易私下裏找到林丹峰。
他問:“林將軍也認為,我軍不應該追入草原?”
林丹峰在會上並沒有表態。
但作為他事實上的副手,林丹峰的不表態就是表態。
林丹峰果然點頭:“眼下還不是大將軍進軍草原的時候。”
“你是擔心朝廷的意思嗎?其實褚景崇說得對,朝廷的意思根本不重要。”
“跟朝廷沒關係,在下就是覺得,我軍現在進入草原,未必能討得了好。”
“哦!”寧易來了興趣:“請林將軍詳細說說。”
林丹峰正色道:“此次我軍連戰連捷,力挫韃子,這全仗大將軍的智勇,並非我軍比韃子強。左賢王實力並未盡出,還請大將軍莫要掉以輕心。”
“可大家都說,出動五萬人馬,已經是左賢王的極限了。”
“絕非如此,大將軍切不可為流言所誤。”
林丹峰審問過韃子俘虜。
他告訴寧易,此次入寇的五萬韃子,隻是來自左賢王本部和幾個親近部族。
左穀蠡王方麵,則隻有騰良一部。
“左賢王和左穀蠡王統領草原幾十個部族。他們來中原打草穀,其他部族可以托辭不來。但如果我軍進入草原,那所有部族都會出兵,否則會被整個草原所不容。”
到時,左賢王集齊十萬大軍輕而易舉。
寧易還是不甘心。
“如果我這就揮師殺入草原呢?隻要我軍的動作足夠快,就能在左賢王集齊十萬大軍之前打敗他。”
林丹峰道:“可我們的騎兵還不到一萬,剩下的全是步兵,怎麽可能比韃子還快?那可是草原,騎兵可以隨意馳騁的地方!”
寧易知道林丹峰說得在理。
前世漢武帝能北擊匈奴,靠的就是幾十年攢下來的十幾萬騎兵。
也不對,不是還有個霍去病麽?
寧易記得,有一次霍去病隻帶了八百騎,就闖入了大漠,還斬獲頗豐。
“我親自率領這八千騎兵殺入草原,未必不能斬了左賢王。”
林丹峰點頭:
“大將軍的神勇,在下絕無懷疑。
可你作為大軍統帥,冒此奇險並不明智。
這次你也看到了,十萬大軍聽說你身受重傷,立刻鬥誌全無。
就算大將軍吉人天相,順利追上左賢王並斬了他,那又能怎樣?
左賢王麾下還有左穀蠡王和幾十個小王,這個死了,他們再推舉出來一個就是了。
而且韃子可不光隻有一個左賢王,他們還有右翼的右賢王,還有大單於。
若是惹來大單於和左右兩翼同時來攻,大楚邊疆處處烽煙,又該怎麽辦?”
是啊!
這個可能性是有的。
而現在的大楚,並沒有做好應對一場全麵戰爭的準備。
寧易歎了口氣:“明白了,我會慎重考慮的。”
從林丹峰的營帳裏出來後,他又去找了沈越。
沈越也是反對的。
他反對的理由和林丹峰又不同。
林丹峰完全基於軍事,而沈越卻是出於政治的考量。
在他看來,此時進軍草原,完全是費力不討好。
敗了自不必說,就算勝了,朝廷該怎麽賞?陛下該怎麽看?其他軍頭又該怎麽想?
“大將軍崛起太快,而根基太淺,眼下應該韜光養晦,積蓄實力,而不是再出風頭,火上澆油。”
寧易在京城故意自汙的事,沈越是知道的。
但和沈望山不同,他是不同意寧易這一舉動的。
他覺得,自汙這事完全是掩耳盜鈴。
簡在帝心的時候,陛下自是哈哈一笑,不當迴事。
可若是帝心有變,又或者將來換個皇帝,這就很可能成為寧易被治罪的由頭。
寧易的當務之急,是挾大勝之勢迴京,盡快確定平晉和燕山兩衛大提督的人選,將這兩衛牢牢抓在手裏。
而且,十萬大軍進入草原,就算戰事順利,怎麽也要一兩個月。
而要是不順利,那綿延一兩年也有可能。
“年關將至,大將軍和三妹的婚事,還要拖到什麽時候?”
喲,差點把這茬給忘了!
寧易最後去找了張越景。
張越景則告訴他,楚軍的後勤保障已經不堪重負。
目前的糧草軍資,最多隻能支撐十萬大軍一個月。
而如果進入草原,隨著補給線的拉長,這一時間會急劇縮短。
若是再出點什麽意外,比如補給線被韃子攻擊什麽的,那後果不敢想。
和這三個人聊過之後,寧易心裏差不多已經有了計較。
最後讓他下定決心的,還是京城的一封來信。
信是韓正寄來的。
寧易讓他替自己關注京城的動靜。
韓正在信裏稱,日前有兩名身份可疑的人混入寧府,結果被安插在寧府的黑衣衛察覺。
黑衣衛將這兩人秘密逮捕、審訊之後,發現他們竟然是天門的人,奉命潛入寧府,接近寧易。
與此同時,京城出現了一些人,到處打聽寧易的一切消息,就連他早些年和人爭風吃醋、打架鬥毆的事也不放過。
此外,京北那處被焚毀的莊園裏,又出現了有人活動的跡象。
還有,寧府前花匠老吳在鄉下老家的墳墓,也被人扒開過。
總之,一切都表明,天門餘孽又卷土重來了,而且來者不善,其矛頭直指寧易,就是不知道他們到底打的什麽主意。
韓正請大將軍趕快迴京,將天門這把死灰徹底揚了,免得這幫人又搞出什麽幺蛾子。
寧易心中再無猶豫。
這是一幫躲在曆史陰影裏的鬼魅魍魎。
很討厭,也很難纏。
對他們來說,顛覆一個王朝都不是什麽難事。
如果不是自己這個掛逼的亂入,那前太子在他們的幫助下必然得手,現在的大楚已經是另一個大楚了。
他在收到信的當天,就下令解散大楚朔北行營。
燕山衛返迴燕山,左武衛返迴京城,平晉衛則退守平城。
軍令下達後,張越景等人都鬆了口氣。
竇懷仁、褚景崇等人心有不甘,但大將軍的軍令可不是開玩笑的,他們也不敢違抗。
但中下層軍官和普通士兵,卻對這一軍令很不能理解,一時議論紛紛。
寧易能理解將士們的心情,但並沒有多在意。
休整三天後,到了燕山衛返程的日子。
田進文等三位司馬,同寧易依依惜別之後,迴營整頓隊伍,準備出發。
但沒想到,三軍將士拒不聽令,不肯動身。
這下事情鬧大了!
他問:“林將軍也認為,我軍不應該追入草原?”
林丹峰在會上並沒有表態。
但作為他事實上的副手,林丹峰的不表態就是表態。
林丹峰果然點頭:“眼下還不是大將軍進軍草原的時候。”
“你是擔心朝廷的意思嗎?其實褚景崇說得對,朝廷的意思根本不重要。”
“跟朝廷沒關係,在下就是覺得,我軍現在進入草原,未必能討得了好。”
“哦!”寧易來了興趣:“請林將軍詳細說說。”
林丹峰正色道:“此次我軍連戰連捷,力挫韃子,這全仗大將軍的智勇,並非我軍比韃子強。左賢王實力並未盡出,還請大將軍莫要掉以輕心。”
“可大家都說,出動五萬人馬,已經是左賢王的極限了。”
“絕非如此,大將軍切不可為流言所誤。”
林丹峰審問過韃子俘虜。
他告訴寧易,此次入寇的五萬韃子,隻是來自左賢王本部和幾個親近部族。
左穀蠡王方麵,則隻有騰良一部。
“左賢王和左穀蠡王統領草原幾十個部族。他們來中原打草穀,其他部族可以托辭不來。但如果我軍進入草原,那所有部族都會出兵,否則會被整個草原所不容。”
到時,左賢王集齊十萬大軍輕而易舉。
寧易還是不甘心。
“如果我這就揮師殺入草原呢?隻要我軍的動作足夠快,就能在左賢王集齊十萬大軍之前打敗他。”
林丹峰道:“可我們的騎兵還不到一萬,剩下的全是步兵,怎麽可能比韃子還快?那可是草原,騎兵可以隨意馳騁的地方!”
寧易知道林丹峰說得在理。
前世漢武帝能北擊匈奴,靠的就是幾十年攢下來的十幾萬騎兵。
也不對,不是還有個霍去病麽?
寧易記得,有一次霍去病隻帶了八百騎,就闖入了大漠,還斬獲頗豐。
“我親自率領這八千騎兵殺入草原,未必不能斬了左賢王。”
林丹峰點頭:
“大將軍的神勇,在下絕無懷疑。
可你作為大軍統帥,冒此奇險並不明智。
這次你也看到了,十萬大軍聽說你身受重傷,立刻鬥誌全無。
就算大將軍吉人天相,順利追上左賢王並斬了他,那又能怎樣?
左賢王麾下還有左穀蠡王和幾十個小王,這個死了,他們再推舉出來一個就是了。
而且韃子可不光隻有一個左賢王,他們還有右翼的右賢王,還有大單於。
若是惹來大單於和左右兩翼同時來攻,大楚邊疆處處烽煙,又該怎麽辦?”
是啊!
這個可能性是有的。
而現在的大楚,並沒有做好應對一場全麵戰爭的準備。
寧易歎了口氣:“明白了,我會慎重考慮的。”
從林丹峰的營帳裏出來後,他又去找了沈越。
沈越也是反對的。
他反對的理由和林丹峰又不同。
林丹峰完全基於軍事,而沈越卻是出於政治的考量。
在他看來,此時進軍草原,完全是費力不討好。
敗了自不必說,就算勝了,朝廷該怎麽賞?陛下該怎麽看?其他軍頭又該怎麽想?
“大將軍崛起太快,而根基太淺,眼下應該韜光養晦,積蓄實力,而不是再出風頭,火上澆油。”
寧易在京城故意自汙的事,沈越是知道的。
但和沈望山不同,他是不同意寧易這一舉動的。
他覺得,自汙這事完全是掩耳盜鈴。
簡在帝心的時候,陛下自是哈哈一笑,不當迴事。
可若是帝心有變,又或者將來換個皇帝,這就很可能成為寧易被治罪的由頭。
寧易的當務之急,是挾大勝之勢迴京,盡快確定平晉和燕山兩衛大提督的人選,將這兩衛牢牢抓在手裏。
而且,十萬大軍進入草原,就算戰事順利,怎麽也要一兩個月。
而要是不順利,那綿延一兩年也有可能。
“年關將至,大將軍和三妹的婚事,還要拖到什麽時候?”
喲,差點把這茬給忘了!
寧易最後去找了張越景。
張越景則告訴他,楚軍的後勤保障已經不堪重負。
目前的糧草軍資,最多隻能支撐十萬大軍一個月。
而如果進入草原,隨著補給線的拉長,這一時間會急劇縮短。
若是再出點什麽意外,比如補給線被韃子攻擊什麽的,那後果不敢想。
和這三個人聊過之後,寧易心裏差不多已經有了計較。
最後讓他下定決心的,還是京城的一封來信。
信是韓正寄來的。
寧易讓他替自己關注京城的動靜。
韓正在信裏稱,日前有兩名身份可疑的人混入寧府,結果被安插在寧府的黑衣衛察覺。
黑衣衛將這兩人秘密逮捕、審訊之後,發現他們竟然是天門的人,奉命潛入寧府,接近寧易。
與此同時,京城出現了一些人,到處打聽寧易的一切消息,就連他早些年和人爭風吃醋、打架鬥毆的事也不放過。
此外,京北那處被焚毀的莊園裏,又出現了有人活動的跡象。
還有,寧府前花匠老吳在鄉下老家的墳墓,也被人扒開過。
總之,一切都表明,天門餘孽又卷土重來了,而且來者不善,其矛頭直指寧易,就是不知道他們到底打的什麽主意。
韓正請大將軍趕快迴京,將天門這把死灰徹底揚了,免得這幫人又搞出什麽幺蛾子。
寧易心中再無猶豫。
這是一幫躲在曆史陰影裏的鬼魅魍魎。
很討厭,也很難纏。
對他們來說,顛覆一個王朝都不是什麽難事。
如果不是自己這個掛逼的亂入,那前太子在他們的幫助下必然得手,現在的大楚已經是另一個大楚了。
他在收到信的當天,就下令解散大楚朔北行營。
燕山衛返迴燕山,左武衛返迴京城,平晉衛則退守平城。
軍令下達後,張越景等人都鬆了口氣。
竇懷仁、褚景崇等人心有不甘,但大將軍的軍令可不是開玩笑的,他們也不敢違抗。
但中下層軍官和普通士兵,卻對這一軍令很不能理解,一時議論紛紛。
寧易能理解將士們的心情,但並沒有多在意。
休整三天後,到了燕山衛返程的日子。
田進文等三位司馬,同寧易依依惜別之後,迴營整頓隊伍,準備出發。
但沒想到,三軍將士拒不聽令,不肯動身。
這下事情鬧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