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第一次遣使
國家的明天更比今天好! 作者:茵茵i浩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甲午年,陰曆十月十號就到了慈禧太後的生日,要知道中國人曆來對六十大壽是十分重視的,慈禧太後也是一樣,甚至說是重視的很,畢竟這是一個擺闊收禮的好日子。
所以說就算是現在大清正在處於戰爭的水深火熱之中,但是也不影響慈禧太後的生辰大典。
畢竟打仗的是大清的士兵,又不是她慈禧太後,她要做的就是趁現在有著權力從而一直享受……
恭親王在獲得軍權的第二天,也就是光緒二十年,陰曆十月六日。
這一天,恭親王在總理衙門召見了英、德、俄、法、美各國公使來商談。
商談的目的自然是要讓這些國家出手勸告日本停戰。
總理衙門內,慈禧太後的寵臣,也就是軍機大臣孫毓汶先開口給這幾位大使介紹了一下大清和日本現在到底是個什麽情況。
介紹完情況之後,這些個洋人心中也都有個數了。
隨後恭親王便開口說道“諸位!我奉大清皇帝和太後的命令,希望危難之際諸位能夠伸出援手,希望你們能夠從中調解,免去我大清戰亂之苦。”
說完這些話之後,這些個洋人都沒動靜,因為現在恭親王還沒有說出大清能夠拿出來多大的誠意。
恭親王隨後接著說道“若是日本能夠停戰,我大清將會允許朝鮮獨立並且向日本賠償銀子”。
這時候這些個洋人才算是有了些反應,他們答應願意從中調停。
恭親王還是將希望放在這些個洋人的身上,他覺得日本定然會顧及這些個國家的勢力。
可是事實卻並不是恭親王所想的那樣……
現在的日本怎麽會輕易的停手,他們想到的是更多的利益,現在目的沒有達到所以怎麽會因為洋人的三言兩語從而輕易停戰呢。
日本也是看明白了如今大清國內的現狀,他們知道現在若是開戰,慈禧太後一定會顧慮自己壽典。
所以說,慈禧太後會不顧一切的去議和從而保證自己的六十大壽能夠順利進行下去。
慈禧太後生日的這一天,也就是十月十日。
這一天大連失陷了。
第二天,也就是陰曆十月十一日。
紫禁城中的光緒皇帝和文武百官已經得了大連失守的消息。
他們今天擔心極了,因為大連失守就意味著旅順可能也將淪陷!
現在的情況危急,不少人都已經看出來大清的軍隊並不是日本的對手,甚至連帝黨中的翁同龢都不看好再和日本對抗下去了。
陰曆十月十一日。
這一天是慈禧太後生日盛典的第二天,忙碌了一天的軍機大臣們在晚上來到了軍機處開會。
翁同龢,恭親王等軍機大臣今晚所討論的就是對待日本到底如何?
是對抗到底還是議和投降。
今晚的商討之中,帝黨已經沒有了往日的桀驁不馴,因為大連失守的消息屬實給他們的震動不小。
既然帝黨沒有意見,那麽對日方針一定是議和,時至今日,朝廷中的大臣們開始都支持和日本講和。
第二天,養心殿內,恭親王奕?、慶親王奕匡、帝師翁同龢,還有李鴻藻等人將昨晚商討的和日本求和的方針告知了光緒皇帝。
光緒皇帝在聽完這些大臣們的話之後立即便是認可,因為他知道現在已經是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案了。
畢竟打也打不過……
光緒皇帝認可之後,這還不算完,他們接下來要做的就是要讓慈禧太後知道,並且讓她也認可。
畢竟隻有慈禧太後認可,那這些個軍機大臣所研究出來的“方案”才能實施下去。
於是在今天的生日盛典之間,恭親王奕?便在慈禧太後聽戲的期間告知了他們商量出來的解決辦法。
慈禧太後聽完得知,這些人是要派人前往日本求和於是想都沒想就答應了。
因為慈禧太後從頭到尾就是堅定的求和派,幾位重臣商量出來的對策正符合她的心意。
經過商討,慈禧太後將這一一件大事交給了總理衙門的張蔭桓。
陰曆十月十三日,這一天清王朝的總理衙門大臣張蔭桓和軍務處的文案景前往天津去找李鴻章。
他們二人帶著一封密函,密函之中就是給李鴻章的指示。
李鴻章在看到密函之後,知道慈禧太後是要自己想辦法結束戰爭。
於是他便和張蔭桓商量了起來,他們商量到底讓誰前往日本當這個稅客去說服停戰。
李鴻章和張蔭恆商量了很久很久,最終決定了一個人選。
這個人就是時任天津海關稅務司的德璀琳。
德璀琳 (1842—1913),德國人。
這個德國人在簽訂條約,當調解員是有一些經驗的,因為在光緒十年(1884 ),也就是中法戰爭期間。
他是發揮出來作用的,因為他從中調解中國和法國,正是因為他,才讓中法從而簽訂了 《簡明條款》。
李鴻章決定了之後,他隨即便上書一封來看看恭親王等人是什麽意思。
恭親王在收到李鴻章的書信之後立刻表示認可,因為恭親王覺得李鴻章找了一個洋人,他認為日本對於洋人定然會有所忌憚,所以說這談判是能夠進行下去的。
陰曆十月十九日,張蔭恆和景星在完成自己的任務後也是迴到了北京。
迴到北京後,他們二人先是向軍機處也告知了要讓德璀琳前往日本求和的事情。
軍機處的人也是沒有任何猶豫直接就答應了。
一切準備完畢之後,李鴻章上奏請求給德璀琳一品頂戴,因為隻有這樣才會讓日本知道大清對於此次議和的重視。
陰曆十月末尾。
一切事宜準備完畢過後,德璀琳帶著李鴻章給自己的照會來到了日本的神戶港。
日本人隨後將這件事情電告東京,他們要看看東京那邊是什麽意思。
可是東京方麵得知消息過後,卻是不以理會,因為他們認為,這個德璀琳是一個德國人,並不是中國人。
所以讓他來是不行的。
於是這個“德國人”便被日本給拒之門外了,第一次遣使求和也失敗了……
所以說就算是現在大清正在處於戰爭的水深火熱之中,但是也不影響慈禧太後的生辰大典。
畢竟打仗的是大清的士兵,又不是她慈禧太後,她要做的就是趁現在有著權力從而一直享受……
恭親王在獲得軍權的第二天,也就是光緒二十年,陰曆十月六日。
這一天,恭親王在總理衙門召見了英、德、俄、法、美各國公使來商談。
商談的目的自然是要讓這些國家出手勸告日本停戰。
總理衙門內,慈禧太後的寵臣,也就是軍機大臣孫毓汶先開口給這幾位大使介紹了一下大清和日本現在到底是個什麽情況。
介紹完情況之後,這些個洋人心中也都有個數了。
隨後恭親王便開口說道“諸位!我奉大清皇帝和太後的命令,希望危難之際諸位能夠伸出援手,希望你們能夠從中調解,免去我大清戰亂之苦。”
說完這些話之後,這些個洋人都沒動靜,因為現在恭親王還沒有說出大清能夠拿出來多大的誠意。
恭親王隨後接著說道“若是日本能夠停戰,我大清將會允許朝鮮獨立並且向日本賠償銀子”。
這時候這些個洋人才算是有了些反應,他們答應願意從中調停。
恭親王還是將希望放在這些個洋人的身上,他覺得日本定然會顧及這些個國家的勢力。
可是事實卻並不是恭親王所想的那樣……
現在的日本怎麽會輕易的停手,他們想到的是更多的利益,現在目的沒有達到所以怎麽會因為洋人的三言兩語從而輕易停戰呢。
日本也是看明白了如今大清國內的現狀,他們知道現在若是開戰,慈禧太後一定會顧慮自己壽典。
所以說,慈禧太後會不顧一切的去議和從而保證自己的六十大壽能夠順利進行下去。
慈禧太後生日的這一天,也就是十月十日。
這一天大連失陷了。
第二天,也就是陰曆十月十一日。
紫禁城中的光緒皇帝和文武百官已經得了大連失守的消息。
他們今天擔心極了,因為大連失守就意味著旅順可能也將淪陷!
現在的情況危急,不少人都已經看出來大清的軍隊並不是日本的對手,甚至連帝黨中的翁同龢都不看好再和日本對抗下去了。
陰曆十月十一日。
這一天是慈禧太後生日盛典的第二天,忙碌了一天的軍機大臣們在晚上來到了軍機處開會。
翁同龢,恭親王等軍機大臣今晚所討論的就是對待日本到底如何?
是對抗到底還是議和投降。
今晚的商討之中,帝黨已經沒有了往日的桀驁不馴,因為大連失守的消息屬實給他們的震動不小。
既然帝黨沒有意見,那麽對日方針一定是議和,時至今日,朝廷中的大臣們開始都支持和日本講和。
第二天,養心殿內,恭親王奕?、慶親王奕匡、帝師翁同龢,還有李鴻藻等人將昨晚商討的和日本求和的方針告知了光緒皇帝。
光緒皇帝在聽完這些大臣們的話之後立即便是認可,因為他知道現在已經是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案了。
畢竟打也打不過……
光緒皇帝認可之後,這還不算完,他們接下來要做的就是要讓慈禧太後知道,並且讓她也認可。
畢竟隻有慈禧太後認可,那這些個軍機大臣所研究出來的“方案”才能實施下去。
於是在今天的生日盛典之間,恭親王奕?便在慈禧太後聽戲的期間告知了他們商量出來的解決辦法。
慈禧太後聽完得知,這些人是要派人前往日本求和於是想都沒想就答應了。
因為慈禧太後從頭到尾就是堅定的求和派,幾位重臣商量出來的對策正符合她的心意。
經過商討,慈禧太後將這一一件大事交給了總理衙門的張蔭桓。
陰曆十月十三日,這一天清王朝的總理衙門大臣張蔭桓和軍務處的文案景前往天津去找李鴻章。
他們二人帶著一封密函,密函之中就是給李鴻章的指示。
李鴻章在看到密函之後,知道慈禧太後是要自己想辦法結束戰爭。
於是他便和張蔭桓商量了起來,他們商量到底讓誰前往日本當這個稅客去說服停戰。
李鴻章和張蔭恆商量了很久很久,最終決定了一個人選。
這個人就是時任天津海關稅務司的德璀琳。
德璀琳 (1842—1913),德國人。
這個德國人在簽訂條約,當調解員是有一些經驗的,因為在光緒十年(1884 ),也就是中法戰爭期間。
他是發揮出來作用的,因為他從中調解中國和法國,正是因為他,才讓中法從而簽訂了 《簡明條款》。
李鴻章決定了之後,他隨即便上書一封來看看恭親王等人是什麽意思。
恭親王在收到李鴻章的書信之後立刻表示認可,因為恭親王覺得李鴻章找了一個洋人,他認為日本對於洋人定然會有所忌憚,所以說這談判是能夠進行下去的。
陰曆十月十九日,張蔭恆和景星在完成自己的任務後也是迴到了北京。
迴到北京後,他們二人先是向軍機處也告知了要讓德璀琳前往日本求和的事情。
軍機處的人也是沒有任何猶豫直接就答應了。
一切準備完畢之後,李鴻章上奏請求給德璀琳一品頂戴,因為隻有這樣才會讓日本知道大清對於此次議和的重視。
陰曆十月末尾。
一切事宜準備完畢過後,德璀琳帶著李鴻章給自己的照會來到了日本的神戶港。
日本人隨後將這件事情電告東京,他們要看看東京那邊是什麽意思。
可是東京方麵得知消息過後,卻是不以理會,因為他們認為,這個德璀琳是一個德國人,並不是中國人。
所以讓他來是不行的。
於是這個“德國人”便被日本給拒之門外了,第一次遣使求和也失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