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處決安德海(上)
國家的明天更比今天好! 作者:茵茵i浩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當同治皇帝和恭親王等王公大臣在得知此事後,皆是怒不可遏。
他們深知,如果任由安德海繼續胡作非為下去,定然會損害大清王朝的利益。
於是,經過一番周密的謀劃,他們布下一張天羅地網,等著安德海自投羅網。
很快,安德海便往這張網去鑽了。
事情是這樣的,這個安德海出宮之後由於行李太多於是便雇了兩艘船直奔通州。
這兩艘大船之上掛滿了龍鳳之旗,此舉讓人覺得是太後出行呢……
運河之上兩艘大船之上有著好幾十號人,其中有著專門伺候安德海的宮女和太監,還有著負責保衛安全的守衛。
這出行陣仗十分的風光,各地的老百姓無一不傳頌說道“嘿呦!這是那個大官啊,那麽氣派”。
這些消息一傳十,十傳百。
很快便傳到了山東巡撫丁寶楨的耳朵之中。
丁寶楨(1820年-1886年),字稚璜,祖籍江西臨川,貴州平遠(今貴州省畢節市織金縣)牛場鎮人。
這個丁寶楨是一個十分嫉惡如仇的人,他早就聽說慈禧太後身邊有一個太監十分的囂張跋扈。
那個時候他心中暗下決定“若是這個狗奴才落到我的手中,我一定要他人頭落地”。
可是也許是老天爺故意安排的,這個安德海出宮走的是水路,這樣一來自然而然就會路過山東境內。
很快,安德海所在的大船便到達了德州。
得知此消息的丁寶楨隨即就給德州的知府趙新如下令“安賊的船一到,若是欺壓百姓就直接緝拿”。
可是收到命令的趙新如看到安德海欺壓百姓甚至逼迫其當奴仆的舉動卻是無動於衷,因為這個太監安德海他實在是得罪不起了。
不過若是不緝拿安德海的話,那就得罪了丁寶楨啊!
這個時候趙新如,似一個小媳婦一般扭扭捏捏。
最終在他師爺的建議之下,他決定眼睜睜看著安德海的船駛出德州的地界。
等到安德海的船駛出德州之後,這個時候趙心如又寫了一份關於安德海犯亂及行蹤的書信。
這一封書信是十分有講究的,因為他不是用公文紙所寫的,而是由一張小紙條所寫然後夾在公文之中,這樣的小紙條稱作“夾單密報”。
寫完之後隨即令人送到了濟南丁寶楨的手中,這樣一來趙心如算是兩方都不得罪。
當天晚上,身在濟南的丁寶楨就收到了趙新如的秘密來信。
得知安德海犯亂後的他直接開始了接下來的部署。
首先就是寫了一封奏折上給同治皇帝告知他此事,隨後就是布置兵馬將安德海給抓起來。
按照行蹤推斷的話,這個時候安德海的船已經是快要到東昌了。
丁寶楨直接給東昌知府下令讓他捉拿安德海。
可是這個東昌知府也沒這個膽子啊,畢竟安德海是打著慈禧太後的名號出來的。
若是動了他那就是不給慈禧太後麵子啊!
東昌知府的無動於衷惹惱了丁寶楨。
於是丁寶楨便下令說道“你們隻管抓人,上頭若是怪罪下來我一個人扛著”。
此話一出事情就好辦了,因為到最後有人背鍋了。
就這樣東昌總兵王正起率兵追了過去。
這個時候安德海正在趕往泰安縣,因為安德海也想拜會一下這五嶽之首。
他想見識見識曆代帝王封禪所在之地是如此的壯觀!
一天過後,這個時候安德海已經到達了泰安縣。
一大批人馬趾高氣昂的進入了泰安縣城之中,安德海等人找到了當地最好的旅館投宿歇息。
畢竟船上哪裏能有床上睡的舒服啊!
正當安德海在上好的廂房準備歇息的時候,這時下人來報“大人!縣令老爺聽說您來此,備了一桌酒席略表心意”。
聽到下人的話之後,安德海準備赴宴!
因為吃飽喝足了睡覺更加的舒服嘛!
可是殊不知,等待安德海的不是當地縣令而是總兵王正起。
安德海這一去,自己的性命也交代在了那裏……
安德海和隨從趕到宴席所在的酒館之後,王正起一聲令下,隨後便衝出來幾位士兵將其給綁了起來!
安德海這個時候心中難免有些慌張,他大喊道“你們要什麽!我是來赴宴的,我可是慈禧太後的人”。
就這樣安德海被扣押送往濟南。
這一路上可把押送的士兵給氣壞了,因為這個安德海仗著自己是慈禧太後的人便對他們破口大罵。
身為太監的安德海罵人實在是難聽,一會從姥姥到爺爺的,一會又從奶奶到姑姑的……
等到了巡撫衙門之後,丁寶楨立刻給安德海表明身份然後審判。
“你是什麽人?竟敢冒充欽差!”
這個時候安德海依舊是心不慌,眼不跳的說道“我是首領太監安德海!奉慈禧太後的懿旨趕往江南購置皇上結婚的物件,若是誤了我的大事!丁大人你擔待的起嗎?”。
“胡說八道!太監不能私自出京!你說是奉旨,我問你旨意何在?”
丁寶楨的這一通話可把安德海給頂迷糊了。
因為這個安德海拿不出來慈禧太後的懿旨啊,於是安德海便服軟說道“大人!您鬆鬆們,等到日後有什麽用到小安子的地方您盡管吩咐”。
這個安德海竟然想著賄賂丁寶楨。
可是丁寶楨身為封疆大吏又怎麽吃這一套,於是他便說道“哼!大膽奴才,你夠膽包天!這一路上你強搶民女,坑騙百姓,我定要上奏皇上治你一個死罪!”
說完之後,丁寶楨便讓人將安德海押入了死刑犯所居住的牢房之中。
隨後,丁寶楨便寫了一封懇求問斬安德海的折子四百裏加急送往京城。
這個時候就該輪到同治皇帝發力了。
這些日子,同治皇帝載淳在慈禧太後的允許之下開始翻閱一些奏折了,因為畢竟他已經十四歲了,朝中大臣要求皇帝親政的唿聲十分的強烈。
不得已,慈禧太後隻能做出一些讓步,於是大臣們所上的奏折同治皇帝是有權利來批閱的。
他們深知,如果任由安德海繼續胡作非為下去,定然會損害大清王朝的利益。
於是,經過一番周密的謀劃,他們布下一張天羅地網,等著安德海自投羅網。
很快,安德海便往這張網去鑽了。
事情是這樣的,這個安德海出宮之後由於行李太多於是便雇了兩艘船直奔通州。
這兩艘大船之上掛滿了龍鳳之旗,此舉讓人覺得是太後出行呢……
運河之上兩艘大船之上有著好幾十號人,其中有著專門伺候安德海的宮女和太監,還有著負責保衛安全的守衛。
這出行陣仗十分的風光,各地的老百姓無一不傳頌說道“嘿呦!這是那個大官啊,那麽氣派”。
這些消息一傳十,十傳百。
很快便傳到了山東巡撫丁寶楨的耳朵之中。
丁寶楨(1820年-1886年),字稚璜,祖籍江西臨川,貴州平遠(今貴州省畢節市織金縣)牛場鎮人。
這個丁寶楨是一個十分嫉惡如仇的人,他早就聽說慈禧太後身邊有一個太監十分的囂張跋扈。
那個時候他心中暗下決定“若是這個狗奴才落到我的手中,我一定要他人頭落地”。
可是也許是老天爺故意安排的,這個安德海出宮走的是水路,這樣一來自然而然就會路過山東境內。
很快,安德海所在的大船便到達了德州。
得知此消息的丁寶楨隨即就給德州的知府趙新如下令“安賊的船一到,若是欺壓百姓就直接緝拿”。
可是收到命令的趙新如看到安德海欺壓百姓甚至逼迫其當奴仆的舉動卻是無動於衷,因為這個太監安德海他實在是得罪不起了。
不過若是不緝拿安德海的話,那就得罪了丁寶楨啊!
這個時候趙新如,似一個小媳婦一般扭扭捏捏。
最終在他師爺的建議之下,他決定眼睜睜看著安德海的船駛出德州的地界。
等到安德海的船駛出德州之後,這個時候趙心如又寫了一份關於安德海犯亂及行蹤的書信。
這一封書信是十分有講究的,因為他不是用公文紙所寫的,而是由一張小紙條所寫然後夾在公文之中,這樣的小紙條稱作“夾單密報”。
寫完之後隨即令人送到了濟南丁寶楨的手中,這樣一來趙心如算是兩方都不得罪。
當天晚上,身在濟南的丁寶楨就收到了趙新如的秘密來信。
得知安德海犯亂後的他直接開始了接下來的部署。
首先就是寫了一封奏折上給同治皇帝告知他此事,隨後就是布置兵馬將安德海給抓起來。
按照行蹤推斷的話,這個時候安德海的船已經是快要到東昌了。
丁寶楨直接給東昌知府下令讓他捉拿安德海。
可是這個東昌知府也沒這個膽子啊,畢竟安德海是打著慈禧太後的名號出來的。
若是動了他那就是不給慈禧太後麵子啊!
東昌知府的無動於衷惹惱了丁寶楨。
於是丁寶楨便下令說道“你們隻管抓人,上頭若是怪罪下來我一個人扛著”。
此話一出事情就好辦了,因為到最後有人背鍋了。
就這樣東昌總兵王正起率兵追了過去。
這個時候安德海正在趕往泰安縣,因為安德海也想拜會一下這五嶽之首。
他想見識見識曆代帝王封禪所在之地是如此的壯觀!
一天過後,這個時候安德海已經到達了泰安縣。
一大批人馬趾高氣昂的進入了泰安縣城之中,安德海等人找到了當地最好的旅館投宿歇息。
畢竟船上哪裏能有床上睡的舒服啊!
正當安德海在上好的廂房準備歇息的時候,這時下人來報“大人!縣令老爺聽說您來此,備了一桌酒席略表心意”。
聽到下人的話之後,安德海準備赴宴!
因為吃飽喝足了睡覺更加的舒服嘛!
可是殊不知,等待安德海的不是當地縣令而是總兵王正起。
安德海這一去,自己的性命也交代在了那裏……
安德海和隨從趕到宴席所在的酒館之後,王正起一聲令下,隨後便衝出來幾位士兵將其給綁了起來!
安德海這個時候心中難免有些慌張,他大喊道“你們要什麽!我是來赴宴的,我可是慈禧太後的人”。
就這樣安德海被扣押送往濟南。
這一路上可把押送的士兵給氣壞了,因為這個安德海仗著自己是慈禧太後的人便對他們破口大罵。
身為太監的安德海罵人實在是難聽,一會從姥姥到爺爺的,一會又從奶奶到姑姑的……
等到了巡撫衙門之後,丁寶楨立刻給安德海表明身份然後審判。
“你是什麽人?竟敢冒充欽差!”
這個時候安德海依舊是心不慌,眼不跳的說道“我是首領太監安德海!奉慈禧太後的懿旨趕往江南購置皇上結婚的物件,若是誤了我的大事!丁大人你擔待的起嗎?”。
“胡說八道!太監不能私自出京!你說是奉旨,我問你旨意何在?”
丁寶楨的這一通話可把安德海給頂迷糊了。
因為這個安德海拿不出來慈禧太後的懿旨啊,於是安德海便服軟說道“大人!您鬆鬆們,等到日後有什麽用到小安子的地方您盡管吩咐”。
這個安德海竟然想著賄賂丁寶楨。
可是丁寶楨身為封疆大吏又怎麽吃這一套,於是他便說道“哼!大膽奴才,你夠膽包天!這一路上你強搶民女,坑騙百姓,我定要上奏皇上治你一個死罪!”
說完之後,丁寶楨便讓人將安德海押入了死刑犯所居住的牢房之中。
隨後,丁寶楨便寫了一封懇求問斬安德海的折子四百裏加急送往京城。
這個時候就該輪到同治皇帝發力了。
這些日子,同治皇帝載淳在慈禧太後的允許之下開始翻閱一些奏折了,因為畢竟他已經十四歲了,朝中大臣要求皇帝親政的唿聲十分的強烈。
不得已,慈禧太後隻能做出一些讓步,於是大臣們所上的奏折同治皇帝是有權利來批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