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人丁興旺
重生六零:帶著空間逆襲人生 作者:愛宅家的雲卿卿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白鬆年又指著幾個孫輩,對他們說:“以後你們就管文峰叫叔叔,管文嵐叫姑姑。”
白景良,白景華,白景春和白景安四個人的臉上都露出糾結的表情,實在是張不開這個嘴。隻有白景文聲音清脆的喊了江文嵐一聲小姑姑,喊江文峰小叔叔。
江文嵐從衣服兜裏掏出一把奶糖,裝到了白景文的衣兜裏。這五個人裏麵也就白景文是個孩子,還能這麽哄一哄,其他四個如果真的叫了他們兩個叔叔跟姑姑,她也沒有準備好送對方什麽東西,就這樣吧,江文嵐也不是很糾結這種事。
眼見的太陽偏西了,江文嵐擔心江文峰迴去走夜路不安全,就跟白鬆年提出了告辭。她要先送江文峰去火車站,然後再迴學校。
白鬆年囑咐二人迴去後要用心看書,如果江文峰不方便進城,可以寫信來問白鬆年。不著急的話,也可以把問題積攢著來城裏再問他。
眾人告別之後,江文嵐和江文峰就離開了白家往火車站趕。
白家這邊,白景良幾個小輩見江文峰和江文嵐走了,這才敢出聲跟白鬆年抱怨。“爺爺,他們兩個比我還小好幾歲。我今年都23了,那江文峰才20,江文嵐才18。我還得叫他們叔叔跟姑姑?我張不開那嘴。”
白鬆年瞪了他一眼,“你張不開那嘴也得張,這是輩分!不能亂了輩分,知道嗎?多叫叫就好了。”
白景華和白景春看著大堂哥出師不利,默默的低下頭,不打算再張嘴說這個問題了。既然反抗不了,有一個人出頭就行了,其他人還是不要去撞槍口的好。白景安在旁邊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反正他不叫,愛誰誰!
沈璐和崔玉芬、金秀英兩個兒媳婦兒正在廚房收拾東西,當然做飯吃飯的家夥事兒都已經收拾好了,她們現在收拾的是江文嵐昨天帶來的那筐菜。
今天請客用掉了一部分,也就僅僅用掉了四分之一,還剩下很多。雖然說都是擱得住的菜,但是沈璐也做不出來自己都留著,吃不完放壞了也不給兒子這種事兒。
她把筐裏的菜分做兩堆,自己隻留了一個南瓜和兩個圓茄子。其他的都給崔玉芬和金秀英兩家分了,裝在江文嵐昨天一起帶過來的籃子裏,走的時候綁在自行車後座上就行。
這種方形的小籃子還帶著蓋兒,家裏邊裝個東西還是挺好用的。沈璐說:“你們兩家兒,一家兒拿走一筐。這筐呢也不用給我送迴來了,就留著你們自己裝東西用。文嵐給我拿了好幾個,我這兒還有。”
崔玉芬說:“媽,你把菜都給我們了,您就留這麽點兒,您跟我爸也不夠吃啊。”
金秀英也在旁邊說:“是啊,媽,您多留點兒,我們拿一點兒就行。您留夠您跟我爸爸吃的,剩下的我們再分。”
沈璐說:“不用,你們拿走吧,家裏孩子多,你們吃不了幾天,這菜就全得報銷了。跟我這兒擱著,我跟你爸爸就兩個人,現在飯量又小了,就這一筐菜,我倆吃半個月也吃不完。趁新鮮你們拿走,讓孩子們多補充補充營養。
這都是文嵐從家裏拿來的,她自己家地裏種的。雖說沒花什麽錢,但是咱們也得知人家情。這丫頭啊,心眼兒實,別人對她一分好,她就恨不得把心掏給對方。如今成了你們公爹的徒弟,他倆年齡還小,你們呢,以後有什麽事兒多照應照應他們。”
兩個兒媳婦兒齊齊點頭答應下來。
眼看著時間不早了,這兩家人跟小院也是耗了一天了,早點兒迴去做晚飯,吃完多歇歇,明天又該開始上學上班了。
白鬆年和沈璐兩口子也沒有多留這兩家人,讓孩子們都迴了家。
剩下老兩口兒自己,晚上就熬了點兒粥,中午還剩了一些菜和饅頭,兩人就湊合著吃了一頓。
江文峰坐上火車一路平平安安的到了縣城,又趕去醫院的宿舍騎自行車。他要趕緊往家趕,雖說現在白天還長,但是也顯見著比6月的時候要短了,七點多鍾天也就黑了。
現在的太陽也就剛落到西邊地平線上,收斂了白天那刺眼的光芒,慢慢變成紅色。
江文峰使勁蹬著自行車的腳蹬子,兩條腿倒騰的快出殘影了,趕在天黑前到了家。
江母早就做好了晚飯,放在鍋裏溫著,等江文峰迴來。
從今天開始,家裏就剩下她和兒子兩個人了,這次換閨女長期外出求學了。
家裏人口還是太少了,江母想著等明年兒子正式畢業參加工作了,就該張羅著給他娶媳婦兒了。早早的娶了媳婦兒,多生幾個孩子,家裏才能熱鬧起來。趁著自己年齡還不是很大,還能幫著哄哄孫子孫女兒。
江文峰對江母腦中的想法是一無所知,他去壓水井旁簡單衝洗了一下,洗去了身上的汗和灰塵,這才進到裏屋和江母一起把飯菜端上桌。
坐到炕上的那一刻,江文峰這繃了一天的弦兒才鬆了下來。
雖然今天沒去做什麽驚天動地的大事,但是拜師這件事兒也是很重要的。
這一天能夠平平安安順順利利的把這件事兒走完流程,江文峰還是從心底鬆了一口氣,大石頭總算落地了。
其實他跟江文嵐性格差不多,都是能避免多和人交流就避免,更喜歡自己一個人看書做實驗。
但是真的遇到需要交流的場合也能說上那麽幾句,但是心裏還是不喜歡。
而且他都是鼓足了勇氣,克服自己心裏的那種不適感,才能把這種場合敷衍過去。
飯桌子上,江文峰跟薑母細細的訴說了今天的發生的事情。
當江文峰說到白家的眾人組成的時候,江母聽著羨慕極了,這才叫人丁興旺啊!不知道自己家什麽時候也能像白家一樣多幾個孩子……
白景良,白景華,白景春和白景安四個人的臉上都露出糾結的表情,實在是張不開這個嘴。隻有白景文聲音清脆的喊了江文嵐一聲小姑姑,喊江文峰小叔叔。
江文嵐從衣服兜裏掏出一把奶糖,裝到了白景文的衣兜裏。這五個人裏麵也就白景文是個孩子,還能這麽哄一哄,其他四個如果真的叫了他們兩個叔叔跟姑姑,她也沒有準備好送對方什麽東西,就這樣吧,江文嵐也不是很糾結這種事。
眼見的太陽偏西了,江文嵐擔心江文峰迴去走夜路不安全,就跟白鬆年提出了告辭。她要先送江文峰去火車站,然後再迴學校。
白鬆年囑咐二人迴去後要用心看書,如果江文峰不方便進城,可以寫信來問白鬆年。不著急的話,也可以把問題積攢著來城裏再問他。
眾人告別之後,江文嵐和江文峰就離開了白家往火車站趕。
白家這邊,白景良幾個小輩見江文峰和江文嵐走了,這才敢出聲跟白鬆年抱怨。“爺爺,他們兩個比我還小好幾歲。我今年都23了,那江文峰才20,江文嵐才18。我還得叫他們叔叔跟姑姑?我張不開那嘴。”
白鬆年瞪了他一眼,“你張不開那嘴也得張,這是輩分!不能亂了輩分,知道嗎?多叫叫就好了。”
白景華和白景春看著大堂哥出師不利,默默的低下頭,不打算再張嘴說這個問題了。既然反抗不了,有一個人出頭就行了,其他人還是不要去撞槍口的好。白景安在旁邊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反正他不叫,愛誰誰!
沈璐和崔玉芬、金秀英兩個兒媳婦兒正在廚房收拾東西,當然做飯吃飯的家夥事兒都已經收拾好了,她們現在收拾的是江文嵐昨天帶來的那筐菜。
今天請客用掉了一部分,也就僅僅用掉了四分之一,還剩下很多。雖然說都是擱得住的菜,但是沈璐也做不出來自己都留著,吃不完放壞了也不給兒子這種事兒。
她把筐裏的菜分做兩堆,自己隻留了一個南瓜和兩個圓茄子。其他的都給崔玉芬和金秀英兩家分了,裝在江文嵐昨天一起帶過來的籃子裏,走的時候綁在自行車後座上就行。
這種方形的小籃子還帶著蓋兒,家裏邊裝個東西還是挺好用的。沈璐說:“你們兩家兒,一家兒拿走一筐。這筐呢也不用給我送迴來了,就留著你們自己裝東西用。文嵐給我拿了好幾個,我這兒還有。”
崔玉芬說:“媽,你把菜都給我們了,您就留這麽點兒,您跟我爸也不夠吃啊。”
金秀英也在旁邊說:“是啊,媽,您多留點兒,我們拿一點兒就行。您留夠您跟我爸爸吃的,剩下的我們再分。”
沈璐說:“不用,你們拿走吧,家裏孩子多,你們吃不了幾天,這菜就全得報銷了。跟我這兒擱著,我跟你爸爸就兩個人,現在飯量又小了,就這一筐菜,我倆吃半個月也吃不完。趁新鮮你們拿走,讓孩子們多補充補充營養。
這都是文嵐從家裏拿來的,她自己家地裏種的。雖說沒花什麽錢,但是咱們也得知人家情。這丫頭啊,心眼兒實,別人對她一分好,她就恨不得把心掏給對方。如今成了你們公爹的徒弟,他倆年齡還小,你們呢,以後有什麽事兒多照應照應他們。”
兩個兒媳婦兒齊齊點頭答應下來。
眼看著時間不早了,這兩家人跟小院也是耗了一天了,早點兒迴去做晚飯,吃完多歇歇,明天又該開始上學上班了。
白鬆年和沈璐兩口子也沒有多留這兩家人,讓孩子們都迴了家。
剩下老兩口兒自己,晚上就熬了點兒粥,中午還剩了一些菜和饅頭,兩人就湊合著吃了一頓。
江文峰坐上火車一路平平安安的到了縣城,又趕去醫院的宿舍騎自行車。他要趕緊往家趕,雖說現在白天還長,但是也顯見著比6月的時候要短了,七點多鍾天也就黑了。
現在的太陽也就剛落到西邊地平線上,收斂了白天那刺眼的光芒,慢慢變成紅色。
江文峰使勁蹬著自行車的腳蹬子,兩條腿倒騰的快出殘影了,趕在天黑前到了家。
江母早就做好了晚飯,放在鍋裏溫著,等江文峰迴來。
從今天開始,家裏就剩下她和兒子兩個人了,這次換閨女長期外出求學了。
家裏人口還是太少了,江母想著等明年兒子正式畢業參加工作了,就該張羅著給他娶媳婦兒了。早早的娶了媳婦兒,多生幾個孩子,家裏才能熱鬧起來。趁著自己年齡還不是很大,還能幫著哄哄孫子孫女兒。
江文峰對江母腦中的想法是一無所知,他去壓水井旁簡單衝洗了一下,洗去了身上的汗和灰塵,這才進到裏屋和江母一起把飯菜端上桌。
坐到炕上的那一刻,江文峰這繃了一天的弦兒才鬆了下來。
雖然今天沒去做什麽驚天動地的大事,但是拜師這件事兒也是很重要的。
這一天能夠平平安安順順利利的把這件事兒走完流程,江文峰還是從心底鬆了一口氣,大石頭總算落地了。
其實他跟江文嵐性格差不多,都是能避免多和人交流就避免,更喜歡自己一個人看書做實驗。
但是真的遇到需要交流的場合也能說上那麽幾句,但是心裏還是不喜歡。
而且他都是鼓足了勇氣,克服自己心裏的那種不適感,才能把這種場合敷衍過去。
飯桌子上,江文峰跟薑母細細的訴說了今天的發生的事情。
當江文峰說到白家的眾人組成的時候,江母聽著羨慕極了,這才叫人丁興旺啊!不知道自己家什麽時候也能像白家一樣多幾個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