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不太正規的方式
重生六零:帶著空間逆襲人生 作者:愛宅家的雲卿卿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其他的隻能慢慢的去踅摸了,現在需要開介紹信才能出遠門,動亂時期正規出行也需要開介紹信。
她突然想到有一個不太正規的出行方式,剛開始的時候,高校的學生們搞大串聯,全國各地都去,火車隨便坐都不給錢。
到時候她可以看看有沒有去東北的串聯團體,可以先假裝成自己也是跟他們一樣的人參加一下。
江文嵐在家裏擺爛了兩天,到了和栓子奶奶約定的日期她就又坐著公社的馬車搖搖晃晃的去縣城了。
到了縣城,她也沒有著急去找栓子奶奶,而是先去供銷社看看有什麽搶手貨還沒賣完。
萬一能搶到呢?該說不說,江文嵐這運氣還是不錯的,還剩下最後一條豬肉,大概有兩斤多。因為瘦的多肥的少,被眾人嫌棄剩下了。
江文嵐不嫌棄呀,她喜歡瘦肉!正好拿迴家,不管是做紅燒肉還是吃肉餡兒或者是做成炸醬都是非常好吃的。
江文嵐將最後一條豬肉收入背簍中,看了看其他的櫃台,暫時沒有需要的。
江文嵐嘴裏哼著小曲兒,邁著方步出了供銷社的大門。
現在還太早,她打算逛一逛書店再去找栓子奶奶。
到了書店,她先詢問了店員:“同誌,你好!請問有沒有介紹全國各地風物的書啊?”
店員白了江文嵐一眼,懶洋洋的說:“沒有。”
江文嵐壓著怒氣安慰自己【莫生氣,莫生氣,氣壞身體無人替!不跟這種人生氣!】
她沒再多問,直接自己去書架當中尋找。
江文嵐先找到了一套《中國藥用植物誌》,一套六冊,一冊兩塊五,買六本書得花十五塊錢。
江文嵐心疼的直嘬牙花子,好貴!
還有一套上下冊的《中國藥材學》,厚度和《本草綱目》有一拚,跟詞典似的。當然價格也比較貴,一本二十四塊錢。
想想自己好不容易賣藥材賺了點兒錢,這買書嘩嘩的跟流水一樣就出去了。
江文嵐發現這兩套書介紹的都挺詳細的,而且《中國藥材學》後麵還有如何種植和炮製藥材,這正是她所需要的。
不過寧可多花錢,也不想以後後悔買不著,江文嵐幹脆將那兩套書都從書架上拿了下來。
抱著這一大摞的書到櫃台結賬,店員上下打量一下江文嵐。現在各家各戶都把這一類書往外扔,他們書店因為前兩年進的書,擱那兒都落灰了也沒有人買。這姑娘倒挺勇,現在風聲這麽緊居然還敢買這種書。不過能賣出去就行,跟他也沒有關係。
店員扒拉著算盤,劈裏啪啦的一頓撥算盤珠子,告訴江文嵐一共六十三塊錢。
江文嵐從兜裏掏出手絹,打開手絹,開始給店員數錢。數了六張大團結,又數了三張一塊的。然後把剩下的錢又用手絹包好,裝進兜裏。
店員都驚呆了,沒想到真有人花這麽多錢買書。
這六十三塊錢都相當於普通工人兩個月工資了,看著小姑娘的穿著打扮,也不是什麽有錢人家的孩子,居然能拿出兩個月工資來買書。
哎呀,真是吃飽了撐的!店員心裏直撇嘴,麵兒上倒是不顯,收了錢。
江文嵐把書裝進背簍,就走出了書店。
有了這兩套書,不管是種植還是炮製藥材,她就都能自學了。
看時間差不多,快10點鍾了,江文嵐就慢慢的往鞋廠的家屬區走。
到了栓子家,江文嵐先拍了三下門,然後提高聲音喊著:“方奶奶,是我,小江啊。您在家嗎?”
隻聽院兒裏傳來方翠蘭的聲音:“等會兒,來了,來了,在家呢。”
院門打開,就看方翠蘭腰上係著圍裙,顯然剛才是在做飯。
方翠蘭把江文嵐讓進院兒裏,栓子正在旁邊兒玩兒水呢。
方翠蘭給他拿大澡盆裝了一盆水,把小皮球小鴨子扔水盆兒裏頭,正一個人擱那兒玩兒呢。
帶著江文嵐進到堂屋,讓了座,方翠蘭給江文嵐倒了一杯白開水。
江文嵐問栓子奶奶:“方奶奶,都有多少人換票據啊?”
方翠蘭說:“他們覺得全都親自來的話,人多太打眼了。就把所有的票據都放在我這兒,做了個記錄。反正你換票據的價格他們都知道,大家又都相信我,所以就統一把錢交給我,我再按照記錄的數量把錢給他們。”方翠蘭說完,臉上露出一副驕傲的神情。
江文嵐趕緊把話接上:“那說明您為人正直,而且深得大家的信任。”還衝著方翠蘭豎起大拇指。
反正好話不要錢,多說兩句讓老人家高興高興唄。
方翠蘭把所有的票據拿出來,二十斤糧票,十斤的油票,肥皂票二十張,糖票5斤,點心票12斤,工業券27張。
“總共一百六十一塊錢,你再算算對不對?”
江文嵐心算了一下,發現沒問題,就把錢點好交給了方翠蘭。
交易完畢,江文嵐也不多做停留,跟方翠蘭還有栓子告別之後離開了栓子家。
既然今天買到了肉,江文嵐就不打算去飯店買現成的了。現在她得省著點兒花錢了,本來想著假期裏攢個兩三千塊錢能支撐幾年。
沒想到這錢太不禁花了,她還是要省吃儉用過日子呀。
江文嵐在路上走路的時候不喜歡東張西望,就目視前方或者低頭走自己的路。這就導致她身邊感覺都是路人npc,跟她毫無關係。
直到她走到供銷社這條街的時候,正低頭走路呢,就聽見有人叫她名字。
抬頭一看是小梅,小梅去年家裏給定了一門親,好像是今年準備結婚。
小梅問江文嵐:“文嵐,你幹嘛呢?怎麽從那邊兒過來呀?”
江文嵐禮貌微笑,先跟小梅打招唿,“小梅呀,你這是來買結婚的東西嗎?”
小梅點點頭,話題就被引到了小梅感興趣的部分,忘了剛才的問題。興奮的向江文嵐展示自己剛買的暖壺還有紅布。
即將嫁人的喜悅,讓她急於跟好朋友分享。
小梅跟江文嵐說:“我媽說讓我扯一塊兒紅布,到時候她給我做一件紅褂子,結婚那天穿。這個暖壺是我哥他們從別人手裏換了兩張工業券買的,到時候當成陪嫁。”
江文嵐聽到小梅幸福的說著這些,也為她感到高興。家裏人沒有把她當成搖錢樹而是用心的為她準備嫁妝和籌劃結婚的事情。看樣子小梅全家對男方也很滿意,希望她以後會幸福吧。
她突然想到有一個不太正規的出行方式,剛開始的時候,高校的學生們搞大串聯,全國各地都去,火車隨便坐都不給錢。
到時候她可以看看有沒有去東北的串聯團體,可以先假裝成自己也是跟他們一樣的人參加一下。
江文嵐在家裏擺爛了兩天,到了和栓子奶奶約定的日期她就又坐著公社的馬車搖搖晃晃的去縣城了。
到了縣城,她也沒有著急去找栓子奶奶,而是先去供銷社看看有什麽搶手貨還沒賣完。
萬一能搶到呢?該說不說,江文嵐這運氣還是不錯的,還剩下最後一條豬肉,大概有兩斤多。因為瘦的多肥的少,被眾人嫌棄剩下了。
江文嵐不嫌棄呀,她喜歡瘦肉!正好拿迴家,不管是做紅燒肉還是吃肉餡兒或者是做成炸醬都是非常好吃的。
江文嵐將最後一條豬肉收入背簍中,看了看其他的櫃台,暫時沒有需要的。
江文嵐嘴裏哼著小曲兒,邁著方步出了供銷社的大門。
現在還太早,她打算逛一逛書店再去找栓子奶奶。
到了書店,她先詢問了店員:“同誌,你好!請問有沒有介紹全國各地風物的書啊?”
店員白了江文嵐一眼,懶洋洋的說:“沒有。”
江文嵐壓著怒氣安慰自己【莫生氣,莫生氣,氣壞身體無人替!不跟這種人生氣!】
她沒再多問,直接自己去書架當中尋找。
江文嵐先找到了一套《中國藥用植物誌》,一套六冊,一冊兩塊五,買六本書得花十五塊錢。
江文嵐心疼的直嘬牙花子,好貴!
還有一套上下冊的《中國藥材學》,厚度和《本草綱目》有一拚,跟詞典似的。當然價格也比較貴,一本二十四塊錢。
想想自己好不容易賣藥材賺了點兒錢,這買書嘩嘩的跟流水一樣就出去了。
江文嵐發現這兩套書介紹的都挺詳細的,而且《中國藥材學》後麵還有如何種植和炮製藥材,這正是她所需要的。
不過寧可多花錢,也不想以後後悔買不著,江文嵐幹脆將那兩套書都從書架上拿了下來。
抱著這一大摞的書到櫃台結賬,店員上下打量一下江文嵐。現在各家各戶都把這一類書往外扔,他們書店因為前兩年進的書,擱那兒都落灰了也沒有人買。這姑娘倒挺勇,現在風聲這麽緊居然還敢買這種書。不過能賣出去就行,跟他也沒有關係。
店員扒拉著算盤,劈裏啪啦的一頓撥算盤珠子,告訴江文嵐一共六十三塊錢。
江文嵐從兜裏掏出手絹,打開手絹,開始給店員數錢。數了六張大團結,又數了三張一塊的。然後把剩下的錢又用手絹包好,裝進兜裏。
店員都驚呆了,沒想到真有人花這麽多錢買書。
這六十三塊錢都相當於普通工人兩個月工資了,看著小姑娘的穿著打扮,也不是什麽有錢人家的孩子,居然能拿出兩個月工資來買書。
哎呀,真是吃飽了撐的!店員心裏直撇嘴,麵兒上倒是不顯,收了錢。
江文嵐把書裝進背簍,就走出了書店。
有了這兩套書,不管是種植還是炮製藥材,她就都能自學了。
看時間差不多,快10點鍾了,江文嵐就慢慢的往鞋廠的家屬區走。
到了栓子家,江文嵐先拍了三下門,然後提高聲音喊著:“方奶奶,是我,小江啊。您在家嗎?”
隻聽院兒裏傳來方翠蘭的聲音:“等會兒,來了,來了,在家呢。”
院門打開,就看方翠蘭腰上係著圍裙,顯然剛才是在做飯。
方翠蘭把江文嵐讓進院兒裏,栓子正在旁邊兒玩兒水呢。
方翠蘭給他拿大澡盆裝了一盆水,把小皮球小鴨子扔水盆兒裏頭,正一個人擱那兒玩兒呢。
帶著江文嵐進到堂屋,讓了座,方翠蘭給江文嵐倒了一杯白開水。
江文嵐問栓子奶奶:“方奶奶,都有多少人換票據啊?”
方翠蘭說:“他們覺得全都親自來的話,人多太打眼了。就把所有的票據都放在我這兒,做了個記錄。反正你換票據的價格他們都知道,大家又都相信我,所以就統一把錢交給我,我再按照記錄的數量把錢給他們。”方翠蘭說完,臉上露出一副驕傲的神情。
江文嵐趕緊把話接上:“那說明您為人正直,而且深得大家的信任。”還衝著方翠蘭豎起大拇指。
反正好話不要錢,多說兩句讓老人家高興高興唄。
方翠蘭把所有的票據拿出來,二十斤糧票,十斤的油票,肥皂票二十張,糖票5斤,點心票12斤,工業券27張。
“總共一百六十一塊錢,你再算算對不對?”
江文嵐心算了一下,發現沒問題,就把錢點好交給了方翠蘭。
交易完畢,江文嵐也不多做停留,跟方翠蘭還有栓子告別之後離開了栓子家。
既然今天買到了肉,江文嵐就不打算去飯店買現成的了。現在她得省著點兒花錢了,本來想著假期裏攢個兩三千塊錢能支撐幾年。
沒想到這錢太不禁花了,她還是要省吃儉用過日子呀。
江文嵐在路上走路的時候不喜歡東張西望,就目視前方或者低頭走自己的路。這就導致她身邊感覺都是路人npc,跟她毫無關係。
直到她走到供銷社這條街的時候,正低頭走路呢,就聽見有人叫她名字。
抬頭一看是小梅,小梅去年家裏給定了一門親,好像是今年準備結婚。
小梅問江文嵐:“文嵐,你幹嘛呢?怎麽從那邊兒過來呀?”
江文嵐禮貌微笑,先跟小梅打招唿,“小梅呀,你這是來買結婚的東西嗎?”
小梅點點頭,話題就被引到了小梅感興趣的部分,忘了剛才的問題。興奮的向江文嵐展示自己剛買的暖壺還有紅布。
即將嫁人的喜悅,讓她急於跟好朋友分享。
小梅跟江文嵐說:“我媽說讓我扯一塊兒紅布,到時候她給我做一件紅褂子,結婚那天穿。這個暖壺是我哥他們從別人手裏換了兩張工業券買的,到時候當成陪嫁。”
江文嵐聽到小梅幸福的說著這些,也為她感到高興。家裏人沒有把她當成搖錢樹而是用心的為她準備嫁妝和籌劃結婚的事情。看樣子小梅全家對男方也很滿意,希望她以後會幸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