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文嵐和江母在學校門口等了半個小時左右,才看見江文峰匆匆忙忙的往校門口走來。


    江文嵐遠遠的看到自己的哥哥,伸著胳膊,揮舞著手臂,衝他大喊,“哥,我們在這兒,快過來。”


    江文峰疾步向自己的母親和妹妹走過去,三人終於匯合到了一起。


    江母看著大概中午時分了,可是鎮上也沒有飯店,現在這個年代,隻有縣城或市裏才會有國營飯店。像他們這些下邊的鎮子和村子(現在叫公社和生產隊),基本上是沒有的,各家各戶都是自己迴家吃,農民手裏沒錢沒票,也吃不起飯店。


    母子三人早有準備,因為還有其他安排,知道中午是迴不去家的,所以在背簍裏,帶好了三人的午飯。


    這樹蔭下也比較涼快,幹脆就不動地方了,拿出準備好的野菜團子,一人一個直接吃。背簍裏還剩了幾個,主要是給江文峰準備的,他吃的多。


    罐頭瓶裏的水在江文峰出來前,江文嵐已經又蓄滿了。對江文峰的說法就是,從學校的水井裏灌的,喝完了還可以再去灌。


    吃著野菜團子,覺得幹了就喝口水,母子三人草草地把這頓的午飯解決掉了。


    接著就向鎮東頭的加工廠走過去,江文峰背著背簍,江文嵐扶著江母。到了加工廠,三間房大小的磚瓦房。


    江母進去跟負責人說要磨麥子,加工廠的負責人姓董,五十歲上下,也沒抬頭,一邊忙著操作機器,一邊問:“磨多少斤?”


    江母說:“20斤。”


    老董說:“磨麥子,一斤1分錢,20斤的話兩毛。嗯,如果沒有錢的話,用兩斤麥子來抵也行。”


    江母說:“有錢,我們有錢。”江母掏出口袋裏的手絹兒,一層一層打開,從裏麵找了一張2毛錢的毛票,遞給負責人。


    然後讓江文峰從背簍裏取出裝著20斤麥子的口袋,拿出來遞給老董。老董接過這20斤麥子,倒在一個馬口鐵做的槽子裏,加了一些水攪拌,讓麥子濕潤。


    然後江母跟兄妹倆說:“你們倆在門口等吧,這裏邊兒粉塵大,太嗆了。文峰去外邊兒等著,那個出麩子的口兒在房前那個麩子房裏。你把背簍裏邊富裕的那個口袋拿出來,等會兒把麩子裝好。”


    江文峰聽到江母的吩咐,點頭應了一聲兒,“嗯,知道了。”


    江文嵐說:“媽,我在裏邊兒陪您吧。”江母說:“也行,你看看這個大爺有啥需要幫忙的,你搭把手兒。”


    江母看著邊兒上有個小馬紮兒,就勢坐下了。麥子洗了一遍,又浸泡了一會兒,老董看差不多了,就把攪拌好的麥子放到了機器裏。隨著機器的啟動,老董拿著剛才裝麥子的麵口袋,放在出麵粉的出口處接麵粉。


    老董把磨好的麵粉都接到了麵口袋裏,然後對江母說:“磨完了,外麵兒的麩子也可以裝了。”


    20斤麥子這麽快就磨完了,江文嵐覺得有一種猝不及防的感覺。這麽快就完了?她當初一個人拉扯三個孩子的年代,都已經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了,那個時候磨麥子一磨就磨兩蛇皮袋兒的麥子。一袋沒裝滿的情況下,怎麽著也得有八九十斤了,一般都是半天工。


    所以這20斤的麥子這麽快就磨完了,她覺得有點兒太快了。


    “嗯,磨完啦!”老董語帶笑意,“外邊兒那個出麩子的小磚房兒裏頭,能下去了,裏麵有個搓子,裝袋裏就能走了!”


    江文嵐就衝著外邊兒的江文峰喊:“哥,可以裝啦!”江文峰聽到聲音,就進到那個小磚房裏,把機器吹出來的麩子用搓子裝袋,拿著裏麵一把掃帚清掃幹淨,沒剩一點兒,確認都裝進袋子了,江文峰就出來了。


    江文峰找出背簍裏的係口袋用的繩子,把麩子口袋和麵粉口袋都係好,兩樣都裝到了背簍裏。還是由江文峰背著,江母看完事了,就帶著兄妹二人慢慢的往家走去。


    鎮上的主路還好,至少鋪的碎石子路。雨天不會積水,也不至於起那麽大的塵土。但田間小路是黃泥路,走到村子邊兒上,整個南陽村的一條東西主道是黃土路。江文嵐看著灰撲撲的村莊,滿心的無奈。要想過上以前的好日子,未來的路還很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六零:帶著空間逆襲人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宅家的雲卿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宅家的雲卿卿並收藏重生六零:帶著空間逆襲人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