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就這樣不緊不慢的到了八月底,地裏的玉米開始拔節了,已經長到齊胸高了,江文嵐兄妹倆也即將迎來新學期。


    開學前一天,所有的學生都帶著薅鋤和抹布,迴學校打掃衛生,還有鏟除這一個月校園裏瘋長的野草。


    正好是月底,江母跟著兩個孩子一起早起吃過早飯後,步行去鎮上。整個鎮隻有一所中學,下麵各村隻有小學。鎮中學就在公社旁邊,兩個孩子去返校幹活兒,江母去公社領這個月的撫恤金。


    雖然每個月隻有二十元,但是對於江母來說,卻是她養孩子的底氣。除了每月的二十元錢,每半年發一斤糖票,五尺布票,五斤肉票。當時公社的負責人問需要的時候,江母覺得油票用不上,自己用肥肉煉油就夠用了,就隻要了這三種票。錢是國家統一發的,票據是公社補貼的,公社也是盡力解決這些烈屬的困難,可惜能力有限。


    江母領完了錢和票,就慢慢走出公社,來到旁邊中學的校門口,找個樹蔭,再踅摸了一塊大點兒的石頭,用手擦了擦灰,坐在上麵等兩個孩子下學。


    返校就半天,交暑假作業,然後一部分人被分配到教室外劃分的各班責任區除草,打掃衛生。一部分人留在教室,整理桌椅,擦玻璃,掃地拖地,整理室內衛生。


    江文嵐的班主任陳老師是個新畢業的女大學生,戴著黑框眼鏡,圓圓的臉,白皙的皮膚,臉上總是帶著溫柔的笑意。陳老師帶了他們班兩年了,跟孩子們都熟悉了,就把女生都留在教室裏打掃衛生,把男生都派出去清理責任區了。


    班裏女生隻有十個人,男生卻有二十多人。很多家庭都是不送女孩兒上學的,一個是沒錢交學費,另一個是少了一個人幹活,分糧的時候工分少,糧食不夠吃。像他們年級,也隻有兩個教學班,每個班不過三十來人。很多人是上不起學的,江家兄妹倆都讀書,村裏人也隻會偷偷議論江母不知道攢錢過日子,以後給兒子娶媳婦用。他們不能理解讀那麽多書幹嘛,最後還不是迴家種地嗎?


    江母心知肚明,卻從不和人理論。她做過婦聯主任,知道有學問的人不管是工作還是生活,處理問題的能力都比文盲強。她自己沒上過學,隻上了掃盲班,但是她的孩子,她一定會讓他們有更好的選擇!


    江文嵐在二班,幫著陳老師收完暑假作業,放到老師辦公室,就迴到教室,和孟詠梅,李紅英一起擦玻璃,一組的還有個隔壁雙河村的王秋雲。


    兩人一組,擦高處的時候,一個用抹布擦,一個投抹布,然後用報紙再擦最後一遍。低處的時候,一個用抹布擦,一個後麵跟著用報紙擦。江文嵐和王秋雲一組,二人忙完自己這組窗戶,發現教室裏已經煥然一新的感覺。


    桌椅擺放整齊,擦過的桌麵泛著水光,地麵幹淨,還灑了一些水,防止起塵。大家忙完自己的任務,已經開始三三兩兩的坐下開始聊天了。


    陳老師讓江文嵐去責任區看看男生完成任務沒有,完成了就趕緊都迴來。


    江文嵐去到操場找班上的男生,現在的操場還是泥土地,頂多在跑道上鋪點兒煤渣墊一墊,防止積水太多。經過一個月的暑假,操場上的野菜野草長得超過膝蓋了。


    來到操場的東北角,看著責任區已經清理幹淨了,就剩下把拔下來的野草野菜運到學校統一指定的位置了。作為班長的江文嵐,在男生中的威信還是可以的。


    看著旁邊偷懶的幾個同學,江文嵐提高聲音,“你們幾個別呆著了,都趕緊把野草抱到西邊統一收集的地方!然後趕緊迴班,陳老師催呢!”


    眾人聽到班主任催了,抓緊時間,把掃尾工作完成。唿啦啦一大群人就往教室跑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六零:帶著空間逆襲人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宅家的雲卿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宅家的雲卿卿並收藏重生六零:帶著空間逆襲人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