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朝,今天天氣有點悶,陰沉的雨雲盤踞在天上像一隻黑色的蛟龍,是一個注定要載入史冊的日子,可惜上朝的眾人都還沒有意識到。“朕覺得翰林院的史玉柱,文茂才等三十餘人入仕幾十年來,並無作奸犯科之事,反倒是清清白白,從不拉幫結派,禍害朝政清白,打算把他們調到六部各司衙門,來做一些主管監察、主管核對的差事。諸位愛卿以為如何?”朝堂上昏昏欲睡的那些舊臣們,猛地睜開了眼睛,“陛下不可!”“翰林院裏麵的人,這麽多年與世隔絕從來不參與朝中事務,他們並不適合這些機要官職。”“這些人裏麵性格孤僻古怪,並不能與人為善,很好的協調差事,還請陛下三思。”
“朕看了他們修好的《與蒙古書》,修的十分的好,很多辭典用的有理有據,鏗鏘有力。朕以為,這樣的文書才配得上大國風範,怎麽?竟是入不了各位愛卿的眼嗎?”“修訂書刊,是這些翰林們的職責,職責所在,沒有什麽好炫耀的。”“職責所在,能夠做好,就是朕對你們的要求,難道各位真的以為自己做的很好嗎?”“陛下,敢問您那翰林院裏麵沒人了,修書的事情誰來做呢?”“朕最近收到好幾封老臣的書信,都說自己年紀大了,離開了京畿不能適應,朕也考慮到他們多年來為國鞠躬盡瘁,辛苦至極,還是召他們迴來,想必官至一品,學問肯定也很深,就去修書吧。”
這是一個很重要的信號,啟用翰林院的學士翰林來做六部的官員,那些勳爵的親朋則被發配著去修了書。其實爵位的繼承人大多數也都是被皇帝所忌憚的,權力過大,總是會被人懷疑。兆謙登基後,並沒有按照慣例對勳爵們進行封賞,一般條件下,新帝登基,都要拉攏這種在京畿紮根了幾百年甚至千年的家族。他們的祖先在多年前有了功勞,或深或淺,都為家族留下了世襲的爵位,這些勳爵們互相串通,勾結。嫡子繼承爵位接受封賞做官,庶子們隻能另尋出路,或是外出經商,或是留家裏做管家,再或是看著自己的兄長,甚至侄子的眼色過日子。
他們的好日子,完全是取決於勳爵們相互之間的袒護,府門繁華,沒有錢財是很難維持下去的,爵爺們通過自己的一些手段,和京畿中的一些商行勾結做靠山,令整個京畿派係林立,牽一發而動全身。此次柴兆謙雖然是折斷了他們的羽翼,對於根係深厚的勳爵來說,倒也算不上是傷筋動骨,但是對於朝堂大事的掌控能力來說,也是打了折扣。
一起共事多年,徐遠很是清楚兆謙此舉的意思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絕對不是單純的為了反對他的大臣們,要知道這些大臣們不會為了一點點的蠅頭小利就上來得罪新皇帝,一定是他們背後有著某種勢力在操控著這一切。會是什麽勢力呢?徐遠百思不得其解,現在的京畿總是環繞著一層迷霧,迷霧中間的人們,笑容裏帶著陰險狡詐,比在戰場上兇險萬分。他站在孟甲的房間門口,倚著門框看著正在穩穩地坐著品茶的孟甲:“我說師弟啊,你怎麽還這麽坐的住,就沒想過在朝廷裏尋個一官半職?”“師兄,急是沒有用的,你看,雖然說現在朝堂上看著一切都在正軌上,可是總還是有人沒有著落吧?”“誰?”“你啊。你看你,雖說是陛下眼前的大紅人,可是也並沒有安排什麽具體的官職,你還是定西將軍。”“我不明白你的意思。”“我的意思是,你現在心裏麵苦悶的問題,我怕是不能給你答案,要是你自己真的想知道,不妨去找一根老油條問一問?”“你是說羅伊?”“應該沒有別的人選了吧?”
羅伊笑著看著徐遠,手中反複的撚著一個玉佩:“徐將軍可是稀客啊,怎麽會想到來我的小草窩呢?”“來到您這裏,自然是想要向大人您討教一些事情。”“將軍請講,羅某一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為什麽會有這麽多的官員都站出來反對陛下迎娶民間女子呢?按照一般的道理來說,陛下登基不久,且又是身後有著軍權,一般的前朝老臣不會貿然的在此時露頭反對陛下的決策,應該是沒有好果子吃的呀。”
“所以呢?我怎麽知道他們是不是燒壞了腦子,反正這種事情我也不會去做,我也不清楚徐將軍您的話是什麽意思。”“羅侍郎,您怎麽會不知道呢?”“我知道什麽呢?”“您急匆匆從蒙古趕迴來,第一時間可不是去見了陛下。”周圍的空氣似乎凝固了起來,兩個人冷靜的對峙著,羅伊的手緊張的攥住了自己的衣角。“當然,我跟您開玩笑的,當時還是陛下還沒有登基隻能稱為殿下。你看你,緊張了不是?我呢,沒有惡意的,我就是對現在的局勢有些看不明白,所以才想請教您。”攥著衣服的手緩緩地鬆開了,羅伊的臉色也有所緩和:“當然,徐將軍的話,羅某一定如實迴答。”“那就隻怕,這裏還不是說話的地方。”
幾天以來,神秘的男人都隻是帶著天驕在直隸的各個村落中討生活,他總說要收天驕為徒,可是每天也隻是教天驕一些打雜的事情,唱戲的技藝,他從來都是隻字不提。辛辛苦苦的走在這片大地上,也從來不願意在一個地方久留,漸漸的,他的腳上的水泡破了長,長了破,鞋子早就磨穿了,他赤著腳,灰頭土臉,活生生一個小乞丐。他的師父對自己的木偶都很是看重,平時不表演的時候就把它們放到一個大木箱裏。天下初平定,到處都是邯鄲之戰跑出來的流兵寇匪,他們打家劫道,無惡不作。每次楚為民都會準確的錯過流兵,他們兩個都是瘦瘦弱弱不禁風寒,當然要繞著他們一些。
“師父,您是怎麽知道哪裏會有流兵的呢?”深林裏,隻有一堆火圍繞著天驕,給他溫暖,這個孩子實在想不出來,楚為民是怎麽繞過的那些賊人。“是你路通師叔告訴我的。”他從懷中拿出了一個木偶,溫柔地說。“路通師叔是誰,師父,你能不能給我講講?”
“朕看了他們修好的《與蒙古書》,修的十分的好,很多辭典用的有理有據,鏗鏘有力。朕以為,這樣的文書才配得上大國風範,怎麽?竟是入不了各位愛卿的眼嗎?”“修訂書刊,是這些翰林們的職責,職責所在,沒有什麽好炫耀的。”“職責所在,能夠做好,就是朕對你們的要求,難道各位真的以為自己做的很好嗎?”“陛下,敢問您那翰林院裏麵沒人了,修書的事情誰來做呢?”“朕最近收到好幾封老臣的書信,都說自己年紀大了,離開了京畿不能適應,朕也考慮到他們多年來為國鞠躬盡瘁,辛苦至極,還是召他們迴來,想必官至一品,學問肯定也很深,就去修書吧。”
這是一個很重要的信號,啟用翰林院的學士翰林來做六部的官員,那些勳爵的親朋則被發配著去修了書。其實爵位的繼承人大多數也都是被皇帝所忌憚的,權力過大,總是會被人懷疑。兆謙登基後,並沒有按照慣例對勳爵們進行封賞,一般條件下,新帝登基,都要拉攏這種在京畿紮根了幾百年甚至千年的家族。他們的祖先在多年前有了功勞,或深或淺,都為家族留下了世襲的爵位,這些勳爵們互相串通,勾結。嫡子繼承爵位接受封賞做官,庶子們隻能另尋出路,或是外出經商,或是留家裏做管家,再或是看著自己的兄長,甚至侄子的眼色過日子。
他們的好日子,完全是取決於勳爵們相互之間的袒護,府門繁華,沒有錢財是很難維持下去的,爵爺們通過自己的一些手段,和京畿中的一些商行勾結做靠山,令整個京畿派係林立,牽一發而動全身。此次柴兆謙雖然是折斷了他們的羽翼,對於根係深厚的勳爵來說,倒也算不上是傷筋動骨,但是對於朝堂大事的掌控能力來說,也是打了折扣。
一起共事多年,徐遠很是清楚兆謙此舉的意思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絕對不是單純的為了反對他的大臣們,要知道這些大臣們不會為了一點點的蠅頭小利就上來得罪新皇帝,一定是他們背後有著某種勢力在操控著這一切。會是什麽勢力呢?徐遠百思不得其解,現在的京畿總是環繞著一層迷霧,迷霧中間的人們,笑容裏帶著陰險狡詐,比在戰場上兇險萬分。他站在孟甲的房間門口,倚著門框看著正在穩穩地坐著品茶的孟甲:“我說師弟啊,你怎麽還這麽坐的住,就沒想過在朝廷裏尋個一官半職?”“師兄,急是沒有用的,你看,雖然說現在朝堂上看著一切都在正軌上,可是總還是有人沒有著落吧?”“誰?”“你啊。你看你,雖說是陛下眼前的大紅人,可是也並沒有安排什麽具體的官職,你還是定西將軍。”“我不明白你的意思。”“我的意思是,你現在心裏麵苦悶的問題,我怕是不能給你答案,要是你自己真的想知道,不妨去找一根老油條問一問?”“你是說羅伊?”“應該沒有別的人選了吧?”
羅伊笑著看著徐遠,手中反複的撚著一個玉佩:“徐將軍可是稀客啊,怎麽會想到來我的小草窩呢?”“來到您這裏,自然是想要向大人您討教一些事情。”“將軍請講,羅某一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為什麽會有這麽多的官員都站出來反對陛下迎娶民間女子呢?按照一般的道理來說,陛下登基不久,且又是身後有著軍權,一般的前朝老臣不會貿然的在此時露頭反對陛下的決策,應該是沒有好果子吃的呀。”
“所以呢?我怎麽知道他們是不是燒壞了腦子,反正這種事情我也不會去做,我也不清楚徐將軍您的話是什麽意思。”“羅侍郎,您怎麽會不知道呢?”“我知道什麽呢?”“您急匆匆從蒙古趕迴來,第一時間可不是去見了陛下。”周圍的空氣似乎凝固了起來,兩個人冷靜的對峙著,羅伊的手緊張的攥住了自己的衣角。“當然,我跟您開玩笑的,當時還是陛下還沒有登基隻能稱為殿下。你看你,緊張了不是?我呢,沒有惡意的,我就是對現在的局勢有些看不明白,所以才想請教您。”攥著衣服的手緩緩地鬆開了,羅伊的臉色也有所緩和:“當然,徐將軍的話,羅某一定如實迴答。”“那就隻怕,這裏還不是說話的地方。”
幾天以來,神秘的男人都隻是帶著天驕在直隸的各個村落中討生活,他總說要收天驕為徒,可是每天也隻是教天驕一些打雜的事情,唱戲的技藝,他從來都是隻字不提。辛辛苦苦的走在這片大地上,也從來不願意在一個地方久留,漸漸的,他的腳上的水泡破了長,長了破,鞋子早就磨穿了,他赤著腳,灰頭土臉,活生生一個小乞丐。他的師父對自己的木偶都很是看重,平時不表演的時候就把它們放到一個大木箱裏。天下初平定,到處都是邯鄲之戰跑出來的流兵寇匪,他們打家劫道,無惡不作。每次楚為民都會準確的錯過流兵,他們兩個都是瘦瘦弱弱不禁風寒,當然要繞著他們一些。
“師父,您是怎麽知道哪裏會有流兵的呢?”深林裏,隻有一堆火圍繞著天驕,給他溫暖,這個孩子實在想不出來,楚為民是怎麽繞過的那些賊人。“是你路通師叔告訴我的。”他從懷中拿出了一個木偶,溫柔地說。“路通師叔是誰,師父,你能不能給我講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