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戰爭!不是她,也會有別人死。今日她死了,那隻是早了一點而已。你起兵造反沒想過她的下場嗎?她的夫婿她的兒女死在她麵前,她就能原諒你嗎?就能擦擦眼淚開開心心跟你去浪跡江湖嗎?徐遠,你太幼稚了吧?”兆謙死死的盯著徐遠,“你當年,為了你父母可以舍下她,現在,你也可以為了天下舍下她。你本來就是這麽自私的人,所以你才有了事業,現在天下之爭激烈,你呢,卻把自己陷進了忠義的境地。你什麽時候這麽有情有義了?你要是真的有情有義,又怎麽會來掌兵呢?”
“求殿下,讓我與她多待一個晚上,明日一早,就將她…送走。”徐遠握著她的手,輕輕的說道,好像是怕吵醒了她,好像她隻是睡著了。兆謙點點頭,轉身出了軍帳,他沒有經曆過男女之愛,也不感興趣,他隻是不希望自己的大業被一個女人妨礙。軍帳裏,一個白發男人道:“你看,那杆槍,是我師父送給我的,我用它殺了很多人。你還沒見過我殺人吧,他說的對,自古以來,打仗沒有不死人的。”他將她的手,放到嘴邊輕輕吻了一下。“你說你不想迴到京畿,可是我必須要送你迴去,對不起,琪琪格,我答應你的事情,什麽都沒有做到。我聽說,人有下輩子,要是真的,你就別再遇到我了,是我辜負了你。”
獨坐半宿,他又出了軍帳,正打算去找兆謙複命,隻見一個軍士飛奔而來:“加急軍報!都閃開!”軍報送到兆謙帳裏,徐遠跺著步子走進了兆謙的軍帳,燭火下兆謙眉頭緊皺,他看到徐遠進來,手上那份軍報遞了過去。“你看看。”徐遠接了過去,邯鄲告急,勤王大軍已經距離邯鄲五十裏了。他抬起頭來,看著兆謙:“這六十萬人,是大周的半條命啊。”兆謙點點頭:“不錯,以我們現在的二十萬人很難取勝,今晚就發兵攻京畿,不顧一切,也要攻下來。”徐遠卻搖搖頭:“殿下不可。”“現在都什麽時候了,你跟我說不可?不可就要等著人家刀放在你我脖子上麵了!”
“為何他們會發兵來勤王?”“當然是皇帝發的勤王令了。”“如若殿下攻下了京畿,勤王大軍會主動向我們低頭嗎?他們實力比我們強勁,如果一味強攻,那麽很有可能他們自立為王,到時候就亂成一鍋粥了。”“天下哪裏還有柴姓宗親?他們可是沒有別的選擇了。”“殿下,您自小聰明異常,可是您忘了一件事。”“什麽事?”“天下,上古之時,可不是姓柴啊。”“這,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百姓定會起來反抗他們的。”“誰統治他們,徭役,稅收都不會少,百姓為什麽擁立您呢?”
“就憑我應亂世而出,有真龍之象,可保天下太平。”“敢問天下哪一位皇帝不認為自己有本事呢?殿下出世太短,百姓不了解,是不會輕易跟隨您的。”“那我現在就去京畿城中把自己的頭顱獻給皇兄?讓他殺了我平憤?”“殿下可還記得當日同我一起一同救您出來的那個年輕人嗎?”“記得。”“他是我的師弟,他有辦法能讓殿下成為天下民心所向。”“他在何處?我該怎麽樣才能請到他?”
“他應當快來了,臣以為應當以及馳援邯鄲。”現在已經說開了,可兆謙仍然有些不死心:“若是分兵,我留一半攻打京畿,你帶著騎兵去馳援邯鄲呢?”“那會被人分批擊破,到那時我們隻剩下兵敗這一條路了。”“你如何確定,京畿中的禁軍不會趁我們撤退,狠狠的打我們一個落花流水呢?”“殿下,我們現在有兩張底牌,一張是秦啟秦將軍,現在禁軍不知道秦將軍是否已經投靠了我們,他們不敢輕易動兵;第二張底牌就是,是,皇後娘娘。”“不錯,但秦啟雖然有本事,但隻是一個將領,皇帝不會為了他改變自己的意誌,皇後雖然現在在我們手裏,但是很難說他們會不會臨時改變主意將她看作棄子。所以,我們要快。”
第二日清晨,兆謙親自扶皇後梓宮出了軍營,一路護送到距離京畿城十五裏處。劉輝祖騎著高頭大馬已經在那裏等待多時了。“怎麽,反賊,你以為你有資格碰娘娘的梓宮嗎?”“我乃是慎親王…”“你有陛下封你的詔書嗎?自封為王,臉皮不薄呀!”身旁的親兵看不下去了,拔刀正要砍過去,兆謙一把攔住了他,“你官位再尊貴,也不過一個外戚,能把持多久的朝政呢?皇後娘娘梓宮在此,你卻如此怠慢,傳揚到朝中,我看你的好日子快要到頭了。”
“一個毛頭小子,你有什麽見識,不過是跟著一幫亂民胡鬧而已,我奉勸你,早日懸崖勒馬,我還能放你一具全屍。”“那這種恩典我也會為你留著,直到我攻克京畿的那一天。”兆謙看著劉輝祖,眼睛裏寫滿了毫不掩飾的恨意。劉輝祖毫不在意地瞥了他一眼:“就憑你?跟你手下的仨瓜倆棗?下輩子吧。”話音未落就調轉馬頭走了迴去,倨傲至極。兆謙的雙手握緊了拳頭又鬆開,他迴頭問道:“如今什麽時辰了?”“巳時了。”“掐著點,應該已經拔了寨子了,我們趕快迴去,趕上他們。”徐遠帶著先頭五萬騎兵馳援邯鄲,兆謙則帶著後頭部隊慢慢趕上,期間還要防備著劉輝祖醒過神來偷襲。
這邊劉輝祖羞辱了一番兆謙誌得意滿的迴了京畿,到了府中便對自己的父親劉老國舅道:“我說呀,這個慎親王不過如此,垂著個頭,喪著個氣,好像打了敗仗一樣。”老國舅看了他一眼,“我今天約了一個謀士,一會兒你陪著我見見。”“得了吧父親,圍城這麽久了,什麽自稱有本事的人我沒有見過,這種人都是謊稱自己有本事,就是想混點虛名。”
“求殿下,讓我與她多待一個晚上,明日一早,就將她…送走。”徐遠握著她的手,輕輕的說道,好像是怕吵醒了她,好像她隻是睡著了。兆謙點點頭,轉身出了軍帳,他沒有經曆過男女之愛,也不感興趣,他隻是不希望自己的大業被一個女人妨礙。軍帳裏,一個白發男人道:“你看,那杆槍,是我師父送給我的,我用它殺了很多人。你還沒見過我殺人吧,他說的對,自古以來,打仗沒有不死人的。”他將她的手,放到嘴邊輕輕吻了一下。“你說你不想迴到京畿,可是我必須要送你迴去,對不起,琪琪格,我答應你的事情,什麽都沒有做到。我聽說,人有下輩子,要是真的,你就別再遇到我了,是我辜負了你。”
獨坐半宿,他又出了軍帳,正打算去找兆謙複命,隻見一個軍士飛奔而來:“加急軍報!都閃開!”軍報送到兆謙帳裏,徐遠跺著步子走進了兆謙的軍帳,燭火下兆謙眉頭緊皺,他看到徐遠進來,手上那份軍報遞了過去。“你看看。”徐遠接了過去,邯鄲告急,勤王大軍已經距離邯鄲五十裏了。他抬起頭來,看著兆謙:“這六十萬人,是大周的半條命啊。”兆謙點點頭:“不錯,以我們現在的二十萬人很難取勝,今晚就發兵攻京畿,不顧一切,也要攻下來。”徐遠卻搖搖頭:“殿下不可。”“現在都什麽時候了,你跟我說不可?不可就要等著人家刀放在你我脖子上麵了!”
“為何他們會發兵來勤王?”“當然是皇帝發的勤王令了。”“如若殿下攻下了京畿,勤王大軍會主動向我們低頭嗎?他們實力比我們強勁,如果一味強攻,那麽很有可能他們自立為王,到時候就亂成一鍋粥了。”“天下哪裏還有柴姓宗親?他們可是沒有別的選擇了。”“殿下,您自小聰明異常,可是您忘了一件事。”“什麽事?”“天下,上古之時,可不是姓柴啊。”“這,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百姓定會起來反抗他們的。”“誰統治他們,徭役,稅收都不會少,百姓為什麽擁立您呢?”
“就憑我應亂世而出,有真龍之象,可保天下太平。”“敢問天下哪一位皇帝不認為自己有本事呢?殿下出世太短,百姓不了解,是不會輕易跟隨您的。”“那我現在就去京畿城中把自己的頭顱獻給皇兄?讓他殺了我平憤?”“殿下可還記得當日同我一起一同救您出來的那個年輕人嗎?”“記得。”“他是我的師弟,他有辦法能讓殿下成為天下民心所向。”“他在何處?我該怎麽樣才能請到他?”
“他應當快來了,臣以為應當以及馳援邯鄲。”現在已經說開了,可兆謙仍然有些不死心:“若是分兵,我留一半攻打京畿,你帶著騎兵去馳援邯鄲呢?”“那會被人分批擊破,到那時我們隻剩下兵敗這一條路了。”“你如何確定,京畿中的禁軍不會趁我們撤退,狠狠的打我們一個落花流水呢?”“殿下,我們現在有兩張底牌,一張是秦啟秦將軍,現在禁軍不知道秦將軍是否已經投靠了我們,他們不敢輕易動兵;第二張底牌就是,是,皇後娘娘。”“不錯,但秦啟雖然有本事,但隻是一個將領,皇帝不會為了他改變自己的意誌,皇後雖然現在在我們手裏,但是很難說他們會不會臨時改變主意將她看作棄子。所以,我們要快。”
第二日清晨,兆謙親自扶皇後梓宮出了軍營,一路護送到距離京畿城十五裏處。劉輝祖騎著高頭大馬已經在那裏等待多時了。“怎麽,反賊,你以為你有資格碰娘娘的梓宮嗎?”“我乃是慎親王…”“你有陛下封你的詔書嗎?自封為王,臉皮不薄呀!”身旁的親兵看不下去了,拔刀正要砍過去,兆謙一把攔住了他,“你官位再尊貴,也不過一個外戚,能把持多久的朝政呢?皇後娘娘梓宮在此,你卻如此怠慢,傳揚到朝中,我看你的好日子快要到頭了。”
“一個毛頭小子,你有什麽見識,不過是跟著一幫亂民胡鬧而已,我奉勸你,早日懸崖勒馬,我還能放你一具全屍。”“那這種恩典我也會為你留著,直到我攻克京畿的那一天。”兆謙看著劉輝祖,眼睛裏寫滿了毫不掩飾的恨意。劉輝祖毫不在意地瞥了他一眼:“就憑你?跟你手下的仨瓜倆棗?下輩子吧。”話音未落就調轉馬頭走了迴去,倨傲至極。兆謙的雙手握緊了拳頭又鬆開,他迴頭問道:“如今什麽時辰了?”“巳時了。”“掐著點,應該已經拔了寨子了,我們趕快迴去,趕上他們。”徐遠帶著先頭五萬騎兵馳援邯鄲,兆謙則帶著後頭部隊慢慢趕上,期間還要防備著劉輝祖醒過神來偷襲。
這邊劉輝祖羞辱了一番兆謙誌得意滿的迴了京畿,到了府中便對自己的父親劉老國舅道:“我說呀,這個慎親王不過如此,垂著個頭,喪著個氣,好像打了敗仗一樣。”老國舅看了他一眼,“我今天約了一個謀士,一會兒你陪著我見見。”“得了吧父親,圍城這麽久了,什麽自稱有本事的人我沒有見過,這種人都是謊稱自己有本事,就是想混點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