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是戰爭,那麽就要遵守其中的規則,不要因為自己的一時之仁讓自己手底下的兄弟百姓跟著受苦,不要困於一時之不忍,一時之情不自禁,那就夠了。”任一秋看著徐遠,道。此時城內一片燒殺搶掠,火光衝天,保定巡撫衙門中,巡撫大人已經披上了甲胄,看著阜平的戰報:“兩千餘士,兵臨城下,竟能拿出寧可玉碎不為瓦全的精神來,吳某佩服啊,這才是國之重器。”幕僚看著他望著那戰報出神,忍不住提醒了一聲:“今日阜平失守,怕是明日叛軍就要來城下了,大人當真要降嗎?”
“上古之時,伯夷,叔齊誓死不食周粟,當為我輩之楷模,既然在大周為臣,那麽一生就不能再變節。如今局勢於我不利,庫中並無可用之器械,為今之計,隻有詐降,以我一己之身,殺了那個自立為王的反賊,那麽叛軍自然土崩瓦解。故此次隻能成功,不能失敗,若是我以身殉國,還請錢先生護我家小,不要被叛軍屠戮。”錢先生看著巡撫,眼中含滿熱淚:“一直以來,某都以為大人是叛國之人,以利可誘導之輩,故表麵侍奉您,心中卻一直有著別的打算,而今我來找您,是想要您一個態度,若是您下定決心降了叛軍,那麽今日,我也沒想著能和您一起活著出去,卻萬萬沒想到,大人竟是這般忠貞之士!大人放心,如若您遭遇不測,錢某定能護大人家小平安。”
“不知錢先生有何高策?”“當朝宰相牟帥,乃是大人恩師,他老人家三朝元老,德高望重,門生眾多,想必定是能護大人一家平安。”巡撫大人這才點了點頭,“既是如此,那麽從今以後,就多虧先生了。”
阜平城外,軍帳中
“將軍說要帶走五萬兵馬迴守邯鄲?”徐遠有些不可置信,“然。”任一秋道,“如今北方局勢已定,但是南方的軍隊也快要到了,隻要消息傳到了京畿,皇帝必然要下勤王令,天下軍隊前來勤王,那麽南境若無兵力駐守,則如入無人之境,難以抵擋,兩麵夾擊,則我軍必敗。”兆謙卻直接點了點頭說可以,還要任一秋自己選擇兵種數量。徐遠心中疑惑,他雖然知道兆謙不諳軍事,但是疑心還是很重的,輕易答應了任一秋的建議,顯得格外反常。伴君如伴虎,他當場並未發作,卻在任一秋走後,在他的親兵中看到了一個矮矮小小的身影,這不像是兆謙的風格,徐遠走近一看,這瘦弱的兵士正是任立秋!
所以兆謙才會那麽信任的讓任一秋領重兵去遠處,原來是因為他把立秋扣在了軍營中,有了這個唯一的兒子在手,任一秋自然會聽他的號令。徐遠拍著立秋的肩膀,“你怎麽留在了這裏,沒有隨父親出征呢?”“我年紀尚輕,隨著父親上戰場也是累贅,兄長放心,並非是殿下要我留下,是我自己想要留在殿下身邊侍奉,父親刀山血海中以命相搏,作為兒子,我應該為父親分憂。”徐遠點點頭:“真是慚愧,我在你這個年紀,還隻知道每日玩樂,同樣的將門,你看你就比我強,注意安全,你現在還是事事低調,不可為你父親惹是生非。”
第二日,兆謙在城外列好軍陣,等待著保定巡撫的投降,這天天氣很好,慎親王騎在馬上,沉重的盔甲壓得這個瘦弱的少年有些抬不起頭,但他還是端端正正的騎在馬上,事關皇家尊嚴,絲毫不能有差錯,他騎在馬上,城門大開,巡撫也是一身戎裝騎馬帶著一隊人出了城,徐遠認為事情沒有這麽簡單,於是對兆謙道:“殿下,請讓我同您一起進城,如果…”兆謙擺了擺手:“你留在城外接應。”
巡撫恭恭敬敬陪著兆謙進城,等他走到城門之下時,忽然聽到有人叫道:“殿下!”兆謙猛地勒了一下馬頭,隻見城門之上忽然落下了一塊大石頭,正好砸在了他的馬頭上,巡撫大人驚呆了,就連兆謙本人都愣住了不知如何是好,正在這時,親兵隊中衝出了一個矮小的士兵,將兆謙接上了馬,轉身就往迴走,巡撫大人也迴過神來,大叫道:“快追上去!別讓他跑了!”這時候陣前的徐遠發現不對,趕緊率著大軍衝了進來,當場擊殺巡撫及其衛隊,救下了兆謙,趁著城門還沒關嚴,一舉奪下了保定城。
戰畢,徐遠前往兆謙軍帳中,毫無疑問,這次的遭遇使兆謙並不純潔的心靈受到了傷害,他可能不會再輕易相信這幫投降的人。徐遠問道:“殿下,此次戰役中共有降卒五萬,該當如何處置?”兆謙咬了咬牙,他很想把這些騙過他的人一起殺了,但是現在擴張力量才是最主要的,“這五萬人訓練度怎麽樣?”徐遠點了點頭:“都是有過一定時間訓練經曆的,並非是臨時湊數才充軍的。根據他們自己講,朝廷已經有半年多沒有發糧餉了。”兆謙點了點頭:“你去辦吧。”
保定淪陷的戰報很快八百裏加急傳到京畿,朝野震驚,本來徐遠攻陷邯鄲的時候,因為巡撫自己的私心導致上傳到兵部的軍報是不痛不癢的,隻說是兵士之間的摩擦,劉輝祖認為最多不過是一兩百人的群架,沒有太過在意,一心隻撲在北境的軍事調動上;現在他又自作主張,居然不思禦敵大開城門迎敵,導致保定府基本上沒怎麽抵抗就被攻陷了,這簡直令人不可置信!劉輝祖跪在勤政殿門口,已經一個時辰了,皇帝還是沒有召見他的意思。
“為何這一個巡撫便有如此膽量,敢欺上瞞下,明明是造反,他居然說是兵士之間的衝突,此人居心何在?現在好了,有軍情不與兵部上報,他又不是離著京畿多遠,幾個時辰都等不得?朕簡直難以置信,這樣的學生,牟相也教的出來?現在好了,京畿暴露在了人家刀底下,牟相!朕要是你,朕現在就撞死在地上!”
“上古之時,伯夷,叔齊誓死不食周粟,當為我輩之楷模,既然在大周為臣,那麽一生就不能再變節。如今局勢於我不利,庫中並無可用之器械,為今之計,隻有詐降,以我一己之身,殺了那個自立為王的反賊,那麽叛軍自然土崩瓦解。故此次隻能成功,不能失敗,若是我以身殉國,還請錢先生護我家小,不要被叛軍屠戮。”錢先生看著巡撫,眼中含滿熱淚:“一直以來,某都以為大人是叛國之人,以利可誘導之輩,故表麵侍奉您,心中卻一直有著別的打算,而今我來找您,是想要您一個態度,若是您下定決心降了叛軍,那麽今日,我也沒想著能和您一起活著出去,卻萬萬沒想到,大人竟是這般忠貞之士!大人放心,如若您遭遇不測,錢某定能護大人家小平安。”
“不知錢先生有何高策?”“當朝宰相牟帥,乃是大人恩師,他老人家三朝元老,德高望重,門生眾多,想必定是能護大人一家平安。”巡撫大人這才點了點頭,“既是如此,那麽從今以後,就多虧先生了。”
阜平城外,軍帳中
“將軍說要帶走五萬兵馬迴守邯鄲?”徐遠有些不可置信,“然。”任一秋道,“如今北方局勢已定,但是南方的軍隊也快要到了,隻要消息傳到了京畿,皇帝必然要下勤王令,天下軍隊前來勤王,那麽南境若無兵力駐守,則如入無人之境,難以抵擋,兩麵夾擊,則我軍必敗。”兆謙卻直接點了點頭說可以,還要任一秋自己選擇兵種數量。徐遠心中疑惑,他雖然知道兆謙不諳軍事,但是疑心還是很重的,輕易答應了任一秋的建議,顯得格外反常。伴君如伴虎,他當場並未發作,卻在任一秋走後,在他的親兵中看到了一個矮矮小小的身影,這不像是兆謙的風格,徐遠走近一看,這瘦弱的兵士正是任立秋!
所以兆謙才會那麽信任的讓任一秋領重兵去遠處,原來是因為他把立秋扣在了軍營中,有了這個唯一的兒子在手,任一秋自然會聽他的號令。徐遠拍著立秋的肩膀,“你怎麽留在了這裏,沒有隨父親出征呢?”“我年紀尚輕,隨著父親上戰場也是累贅,兄長放心,並非是殿下要我留下,是我自己想要留在殿下身邊侍奉,父親刀山血海中以命相搏,作為兒子,我應該為父親分憂。”徐遠點點頭:“真是慚愧,我在你這個年紀,還隻知道每日玩樂,同樣的將門,你看你就比我強,注意安全,你現在還是事事低調,不可為你父親惹是生非。”
第二日,兆謙在城外列好軍陣,等待著保定巡撫的投降,這天天氣很好,慎親王騎在馬上,沉重的盔甲壓得這個瘦弱的少年有些抬不起頭,但他還是端端正正的騎在馬上,事關皇家尊嚴,絲毫不能有差錯,他騎在馬上,城門大開,巡撫也是一身戎裝騎馬帶著一隊人出了城,徐遠認為事情沒有這麽簡單,於是對兆謙道:“殿下,請讓我同您一起進城,如果…”兆謙擺了擺手:“你留在城外接應。”
巡撫恭恭敬敬陪著兆謙進城,等他走到城門之下時,忽然聽到有人叫道:“殿下!”兆謙猛地勒了一下馬頭,隻見城門之上忽然落下了一塊大石頭,正好砸在了他的馬頭上,巡撫大人驚呆了,就連兆謙本人都愣住了不知如何是好,正在這時,親兵隊中衝出了一個矮小的士兵,將兆謙接上了馬,轉身就往迴走,巡撫大人也迴過神來,大叫道:“快追上去!別讓他跑了!”這時候陣前的徐遠發現不對,趕緊率著大軍衝了進來,當場擊殺巡撫及其衛隊,救下了兆謙,趁著城門還沒關嚴,一舉奪下了保定城。
戰畢,徐遠前往兆謙軍帳中,毫無疑問,這次的遭遇使兆謙並不純潔的心靈受到了傷害,他可能不會再輕易相信這幫投降的人。徐遠問道:“殿下,此次戰役中共有降卒五萬,該當如何處置?”兆謙咬了咬牙,他很想把這些騙過他的人一起殺了,但是現在擴張力量才是最主要的,“這五萬人訓練度怎麽樣?”徐遠點了點頭:“都是有過一定時間訓練經曆的,並非是臨時湊數才充軍的。根據他們自己講,朝廷已經有半年多沒有發糧餉了。”兆謙點了點頭:“你去辦吧。”
保定淪陷的戰報很快八百裏加急傳到京畿,朝野震驚,本來徐遠攻陷邯鄲的時候,因為巡撫自己的私心導致上傳到兵部的軍報是不痛不癢的,隻說是兵士之間的摩擦,劉輝祖認為最多不過是一兩百人的群架,沒有太過在意,一心隻撲在北境的軍事調動上;現在他又自作主張,居然不思禦敵大開城門迎敵,導致保定府基本上沒怎麽抵抗就被攻陷了,這簡直令人不可置信!劉輝祖跪在勤政殿門口,已經一個時辰了,皇帝還是沒有召見他的意思。
“為何這一個巡撫便有如此膽量,敢欺上瞞下,明明是造反,他居然說是兵士之間的衝突,此人居心何在?現在好了,有軍情不與兵部上報,他又不是離著京畿多遠,幾個時辰都等不得?朕簡直難以置信,這樣的學生,牟相也教的出來?現在好了,京畿暴露在了人家刀底下,牟相!朕要是你,朕現在就撞死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