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立秋的話,看著日子尚且勉強自給自足的堯山城,徐遠心中不免升起一陣對任一秋的敬佩,在這個人人都在腐敗的時代,他卻用自己的努力讓堯山百姓不至於流落為災民,而今的大周國,積貧積弱,需要的就是這樣的人啊!他低頭對小小的立秋道:“你父親是一位英雄,當年兵變,若不是你父親及時穩定軍心,恐怕大周早就亡了,當年我在軍營中,有幸見到了你父親的英勇,隻不過被奸臣構陷,他才會變成現在的樣子。”立秋晃了晃腦袋,他滿眼是城外的春色,“我想象不出我爹做大將軍的樣子,我一出生我爹就貶官了,我舅舅說是我克我爹。”


    那個肥頭大耳的王員外說的話怎麽能信?徐遠戳了戳他的腦袋:“你舅舅的話也能信?你還不知道他是一個看不到長久的人嗎?不要聽他的,你爹呀,都是虧了你這小福星,才能全身而退,你是福星。”小立秋這才甜甜的笑起來:“遠哥哥,我就喜歡跟你說話,不像我爹,老是問我書卷。”徐遠眉毛一揚:“這麽喜歡我,要不你也認我當幹爹。”小孩兒隻是搖了搖頭就繼續看風景了,徐遠隻好暗暗的吃了輩分的這個暗虧。


    轉到天色將暗,冷風陣陣,立秋穿的單薄,在徐遠懷裏小幅度的打著哆嗦,徐遠感受到了他的變化,就解下了外衣給他披上,到了府上,隻見兆謙與任一秋已經落座,賓主盡歡,一片喜氣洋洋。席間,兆謙再次提起想要任一秋陪他造反,任一秋還是笑著推辭了,隻說喝酒,絕口不談和他一起造反。此時蔓草看不下去了,她掐了一把任一秋,掐的他臉色一陣難看,“你還在猶豫什麽?難道不造反還會有活路嗎?”任一秋驚訝的看著他的夫人“你知道什麽,我年近不惑,早就不是能陣前打殺的年紀了,我是為了個人的生死猶豫的人嗎?”


    席間瞬時變得有些尷尬,徐遠也不知道此時該誇任夫人果斷還是該說她魯莽,這事情擺到了明麵,其實大家都有些下不了台,再看兆謙,他似乎一點都不著急,笑眯眯的看著任一秋,似乎在等著他說什麽,但他又沒說“其實任兄也是擔心家中妻子,他哪裏會讓嫂嫂您和他一起搏命呢?”蔓草歪頭去看任一秋,他隻是別過了頭,沒有承認也沒有否認。“我王蔓草嫁給你十餘年,從沒想過有一天會成為你的累贅,既然你覺得有我在你無法專心事業,那我今日便攜了立秋先去找閻王報道,等你功成名就,再下來找我們!”


    這話說罷,便拔刀要自刎,任一秋嚇壞了連忙奪過那刀:“你這是做什麽,我們夫妻十幾年,我從沒想過拋下你,如今你竟想著棄我而去…你放下,放下匕首,你說什麽我都答應你。”蔓草眼中含著淚:“我知道你自貶官來到這縣城中後便一直悶悶不樂,我那沒用的弟弟也來找你尋官職你拒絕他後你們的關係就僵硬了,我知道!在這裏不高興,那你就應該去找你的戰場,何必在這裏浪費自己的抱負,你已經陪了我十年,我不要你這一輩子都這樣。”任一秋箭步上前奪過刀,夫妻二人抱頭痛哭起來。


    過了一會兒,二人流幹了這麽多年苦澀的淚水,任一秋站了起來:“王爺,臣願鞍前馬後,為王爺出征,滌蕩天下,還您一個清平盛世。”兆謙起身:“我一直在等將軍的這句話。”說罷,三人便一同來到書房當中,兆謙問二人:“兩位將軍,如今內丘,堯山已成為我城池,接下來,我們要攻哪裏?”任一秋問道:“我們有多少兵馬?”徐遠答道:“加上堯山城中兩千,我們隻有七千人馬,其中有兩千步兵,一千炮營,四千騎兵。”任一秋搖了搖頭,把手從地圖上挪了開:“這點兵馬,恐怕是攻下了城池,也並無力守。”


    燭影閃爍,映著消瘦少年的影子也被拉長:“將軍的意思是,我們現在不宜擴張。”任一秋點點頭:“既然如今王爺的心是要吞並天下,那便不能急功近利,天下雖多災難,但是氣數到底未盡,能征善戰之人並不是沒有,既然要打,那就一場都不能輸。”兆謙點了點頭:“你說的有道理,這樣吧,給我一晚上時間,我要看看你縣裏的賬本還有人口簿,你們兩個先去休息吧,天色也不早了,明日卯時,來房裏找我,我們繼續說接下來怎麽做。”


    清晨,天色剛亮,徐遠從被窩裏爬出來,就見立秋已經在練武了,便過去看他。隻見這小子一招一式之間都見淩厲,倒像是一個練武的好材料,他便出聲問道:“怎麽這麽早就起來練功了?”立秋迴頭看是他,小嘴就撅起來了:“爹說了,用功隻在少年時,我每日寅時便要起來練功,不像遠哥哥,睡到這個時候。”徐遠一看這尖牙利嘴的還敢說他懶,便咬牙切齒的威脅他:“你信不信我送你爹爹幾本兵書,我跟你打賭,他肯定讓你背書!”立秋一聽蔫了,憤憤的轉頭繼續練功。


    到了屋中,隻見兆謙趴在案上睡覺還沒醒,任一秋已經到了,徐遠胳膊肘戳了戳他:“立秋倒是很刻苦,看得出來是個練武的好苗子。”任一秋的眼睛停在院中的立秋身上:“他小時候體弱多病,好幾次生病差點沒熬過來,後來教他練武。我看得出來,他是下了大功夫的,我也希望他能有所作為,不要在個小城裏,庸庸碌碌一生。”說話間,案上的兆謙動了動,醒了。他睡眼惺忪的看著麵前的二人:“你們都來了,那我就直接說了。”


    麵前的賬本翻動,兆謙也在說著:“我看這幾年雖然天災,但是堯山城中並未因此餓死過人,縣內災害程度比較小,所以庫內還有餘糧,縣內壯丁五千,可征兩千新兵,內丘境內也可以征兩千兵士,這就一萬一千人了,將軍,你說,多少人能拿下隆平?”任一秋道:“隆平此地,交通便利,是直隸的一大糧倉,若要拿下此地,至少也需要兩萬人馬。”兆謙皺了眉:“去哪裏能找兩萬人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徐遠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任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任壹並收藏徐遠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