兆謙想了想,他臉上布滿疑惑,“是什麽樣子的虧空,能讓皇帝不顧人倫強行索要呢?”徐遠不慌不忙的問道:“殿下,自我們從京畿開始逃亡,總共用了三日當到此地,臨行前我將放置銀兩的袋子給了您,這一路過來,您看看還剩多少?”兆謙解開錢袋,對著月光往裏照了照,數了數,又拎了拎分量道:“這其中有錢三十文,金半兩,銀一兩。”徐遠道:“我們出發之時,我帶了金五兩,殿下,金銀兌換之比例您可知道?”兆謙搖了搖頭“慚愧,謙幼時隻知經綸,卻不識得金銀兌換。”
“這一兩黃金,可換十兩白銀,這便是五十兩白銀,去往京畿,一去一迴,總共十一日,中間日夜兼程,不敢有絲毫停歇,卻花了四十多兩白銀,足見如今之物價糧價,均已高到不可想象。”兆謙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徐卿所言不錯,我們日夜兼程隻吃幹糧過來況且花費如此,何況宮中和官吏,隻怕會巧立名目收取的更多。可見百姓之苦楚。”
徐遠借著收拾柴火進了樹林向善緣稟報了這一路以來發生的事情,善緣點了點頭:“天下苦周日久,對你就越有利,記住,不要做什麽出頭鳥,這位小爵爺倒是聰明,隻不過少了些定力。這樣吧,你們下山吧,找個地方住下來,等到祥瑞出現了,你再來找我,對了,帶上孟甲。”徐遠問道:“師父,如今天下災難頻頻,怎麽還會有祥瑞現世呢?”善緣冷冷一笑:“祥瑞?隻不過是他們自欺欺人的說法,僅此而已,永遠不要相信上天會給你帶來什麽好消息,上天永遠是想著怎麽犧牲你讓大局安定。”徐遠從宅子中退出來,卻發現整個入道宅子似乎不如從前那般冰冷,再細細看,地麵上似乎有小花長出來,晶晶瑩瑩的,真是好看。可惜徐遠此刻有心事在身沒有細看,不然他會發現花蕊的中央好像有一雙好奇的眼睛正在看著他。
出了樹林,徐遠看到三人都在那裏坐著等他,心裏也是歎了口氣,趕到三人身邊:“接下來可有什麽打算?”孟甲道:“無論如何,我都會追隨將軍,如今蒙古與周國和了親,短時間內不會再有戰事,如果此時再去投軍,等到報仇就不知是何時了!”徐遠點點頭,婷姐道:“我家爵爺如今還不到弱冠,我自是要遵呈王妃遺詔,好好照顧爵爺。”徐遠點點頭,看向兆謙,他想了一會兒道:“如今天下皆知皇帝苛待宗室,我斷斷沒有可能再去投奔皇兄,而今之計,我想要舉事奪權。”
徐遠這次並未再度要他噤聲,而是問他:“殿下想要舉事奪權,屏障為何?”兆謙頭上青筋暴起:“他們殺我父母,苛待宗室,又廣招災害,民不聊生,為何不能舉事?”徐遠又問:“何人會為殿下助?”兆謙道:“天下盼望有識之士久矣,若一唿,必有百應,何愁無人助力?”徐遠答道:“天下自是有災害,但是官吏嚴酷,他們不一定有膽量幫助您。官吏眼中隻有短利,斷斷不會放棄眼前的安逸去尋找一個可能會殺頭的勾當,如此一來,殿下欲起事的消息會傳到陛下耳中,殿下,還能活命嗎?”
兆謙皺眉,“我都已經這個地步了,還會怕史官筆伐,後人唾罵嗎?”徐遠道:“殿下還不明白嗎?如今我們萬事俱備,便隻缺少一個東風。”“如何東風?”“那便是從天而降,欲要蠱惑人心的祥瑞。”兆謙站起身來:“徐卿,我便信你一次,起事暫緩,那我們如今當如何?”徐遠看了看:“如今我們怕是要找個地方暫居起來。”
下山路上,他們一路上看到的災民便數不勝數,兆謙問道:“他們這麽多人沒有飯吃,朝廷竟是不管嗎?”婷姐道:“爵爺有所不知,如今大小官吏一見天災人禍便要發一發難民財,將這百姓的救命錢中飽了私囊,各個吃的肥頭大耳,苦了這些吃草根食樹皮的百姓。”兆謙大驚:“官吏們不是有監察嗎?怎麽敢如此大膽?”婷姐又道:“如若監察人員也被收買了呢?”兆謙便沉默著不說話了,徐遠拍拍他:“殿下,你所見的隻不過是蒼生一角而已,天下災害頻頻,易子而食早已不是什麽尋常事情,那些貪官不曾把百姓死活放在眼裏,你又何必在那裏看著徒增傷心呢?”
兆謙把手裏的幹糧分給麵前的災民小孩,“我還有點吃的,你先吃吧,我個子比你大,我不怕餓的。”小孩子見了幹糧便一口撲上去,三下兩下吃完之後還要,兆謙攤攤手表示沒有了,那孩子一把抱住了兆謙的大腿,向著災民喊道:“快來人啊,他這裏有吃的。”瞬間十幾個災民將兆謙團團圍住,要他把吃的交出來,徐遠看不下去了,鑽進人群中拽住了兆謙的手腕把他帶了出來。
兆謙被救出來之後,明顯驚魂未定,婷姐連忙過來安慰他“那幫人不識好歹,爵爺何必與他們一般計較。”徐遠沒有好氣的說:“你以為你的一點點善心能救多少人?天下多少災民?”兆謙看著他,眼神異常堅定:“就算是隻能救一個人,我也要救。”徐遠問他:“一個人的生死殿下掛在嘴邊,打仗便是千萬人生死,就在一念之間,您不會以為造反是您帶著幾個人去皇宮跟您皇兄說幾句話就能讓他拱手讓位吧?慎親王府的慘劇你終究是沒記住!”
兆謙道:“他們不同!他們是我的仇人,災民是我的子民,怎麽能相同呢?”徐遠道:“災民早已沒有了身份,才會流離失所。您賞賜了他這一頓飯,他的下一頓去哪裏找?這是一點點的憐憫之心能解決的問題嗎?”兆謙無語,轉過頭繼續往山下走,隻見原先的小鎮上店鋪大多已關門,婷姐停了買賣,租了輛牛車,他們四個往一處村裏走去。
婷姐買下了兩處地勢高的田地,打算種點莊稼,徐遠和孟甲見狀,正要告辭,兆謙問道:“種莊稼這麽累的活,難道要一個女子去做嗎?”徐遠看著他“殿下也可以去幫忙,如果不想餓死的話,還是一起種的好。”說完拉著孟甲就走了出去。孟甲問道:“此時天下大亂,將軍何以丟下他們二人肚子去尋清淨?”徐遠道:“小爵爺身上聖賢味太重,需要幹點累的磨一磨,否則遲早惹人懷疑。我們兩個就在鄰村種地,按照今年這個天,估計也收不了多少東西,我們就等著祥瑞就可以。”孟甲點了點頭,他們就去旁邊的村子買下了三畝地種。
京畿,皇宮,勤政殿
內侍總管上氣不接下氣的跑了過來,此時皇帝正在為浙江地震一事頭疼,便訓斥他:“慌慌忙忙的跑什麽?”總管叩頭不止:“萬歲!桂林知州劉輝祖為您上貢了一隻純白色的麋鹿!祥瑞啊!陛下!”皇帝站起身來,用手指向那內侍:“在那裏?快…快帶朕去看!”出了門,隻見一隻巨大的籠子裏關著雪白的麋鹿,它看到了皇帝,忽然仰天大吼。皇帝大喜:“這便是了!這便是了!天佑我大周,來人!朕要大赦天下,讓天下人與朕同樂!”
“這一兩黃金,可換十兩白銀,這便是五十兩白銀,去往京畿,一去一迴,總共十一日,中間日夜兼程,不敢有絲毫停歇,卻花了四十多兩白銀,足見如今之物價糧價,均已高到不可想象。”兆謙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徐卿所言不錯,我們日夜兼程隻吃幹糧過來況且花費如此,何況宮中和官吏,隻怕會巧立名目收取的更多。可見百姓之苦楚。”
徐遠借著收拾柴火進了樹林向善緣稟報了這一路以來發生的事情,善緣點了點頭:“天下苦周日久,對你就越有利,記住,不要做什麽出頭鳥,這位小爵爺倒是聰明,隻不過少了些定力。這樣吧,你們下山吧,找個地方住下來,等到祥瑞出現了,你再來找我,對了,帶上孟甲。”徐遠問道:“師父,如今天下災難頻頻,怎麽還會有祥瑞現世呢?”善緣冷冷一笑:“祥瑞?隻不過是他們自欺欺人的說法,僅此而已,永遠不要相信上天會給你帶來什麽好消息,上天永遠是想著怎麽犧牲你讓大局安定。”徐遠從宅子中退出來,卻發現整個入道宅子似乎不如從前那般冰冷,再細細看,地麵上似乎有小花長出來,晶晶瑩瑩的,真是好看。可惜徐遠此刻有心事在身沒有細看,不然他會發現花蕊的中央好像有一雙好奇的眼睛正在看著他。
出了樹林,徐遠看到三人都在那裏坐著等他,心裏也是歎了口氣,趕到三人身邊:“接下來可有什麽打算?”孟甲道:“無論如何,我都會追隨將軍,如今蒙古與周國和了親,短時間內不會再有戰事,如果此時再去投軍,等到報仇就不知是何時了!”徐遠點點頭,婷姐道:“我家爵爺如今還不到弱冠,我自是要遵呈王妃遺詔,好好照顧爵爺。”徐遠點點頭,看向兆謙,他想了一會兒道:“如今天下皆知皇帝苛待宗室,我斷斷沒有可能再去投奔皇兄,而今之計,我想要舉事奪權。”
徐遠這次並未再度要他噤聲,而是問他:“殿下想要舉事奪權,屏障為何?”兆謙頭上青筋暴起:“他們殺我父母,苛待宗室,又廣招災害,民不聊生,為何不能舉事?”徐遠又問:“何人會為殿下助?”兆謙道:“天下盼望有識之士久矣,若一唿,必有百應,何愁無人助力?”徐遠答道:“天下自是有災害,但是官吏嚴酷,他們不一定有膽量幫助您。官吏眼中隻有短利,斷斷不會放棄眼前的安逸去尋找一個可能會殺頭的勾當,如此一來,殿下欲起事的消息會傳到陛下耳中,殿下,還能活命嗎?”
兆謙皺眉,“我都已經這個地步了,還會怕史官筆伐,後人唾罵嗎?”徐遠道:“殿下還不明白嗎?如今我們萬事俱備,便隻缺少一個東風。”“如何東風?”“那便是從天而降,欲要蠱惑人心的祥瑞。”兆謙站起身來:“徐卿,我便信你一次,起事暫緩,那我們如今當如何?”徐遠看了看:“如今我們怕是要找個地方暫居起來。”
下山路上,他們一路上看到的災民便數不勝數,兆謙問道:“他們這麽多人沒有飯吃,朝廷竟是不管嗎?”婷姐道:“爵爺有所不知,如今大小官吏一見天災人禍便要發一發難民財,將這百姓的救命錢中飽了私囊,各個吃的肥頭大耳,苦了這些吃草根食樹皮的百姓。”兆謙大驚:“官吏們不是有監察嗎?怎麽敢如此大膽?”婷姐又道:“如若監察人員也被收買了呢?”兆謙便沉默著不說話了,徐遠拍拍他:“殿下,你所見的隻不過是蒼生一角而已,天下災害頻頻,易子而食早已不是什麽尋常事情,那些貪官不曾把百姓死活放在眼裏,你又何必在那裏看著徒增傷心呢?”
兆謙把手裏的幹糧分給麵前的災民小孩,“我還有點吃的,你先吃吧,我個子比你大,我不怕餓的。”小孩子見了幹糧便一口撲上去,三下兩下吃完之後還要,兆謙攤攤手表示沒有了,那孩子一把抱住了兆謙的大腿,向著災民喊道:“快來人啊,他這裏有吃的。”瞬間十幾個災民將兆謙團團圍住,要他把吃的交出來,徐遠看不下去了,鑽進人群中拽住了兆謙的手腕把他帶了出來。
兆謙被救出來之後,明顯驚魂未定,婷姐連忙過來安慰他“那幫人不識好歹,爵爺何必與他們一般計較。”徐遠沒有好氣的說:“你以為你的一點點善心能救多少人?天下多少災民?”兆謙看著他,眼神異常堅定:“就算是隻能救一個人,我也要救。”徐遠問他:“一個人的生死殿下掛在嘴邊,打仗便是千萬人生死,就在一念之間,您不會以為造反是您帶著幾個人去皇宮跟您皇兄說幾句話就能讓他拱手讓位吧?慎親王府的慘劇你終究是沒記住!”
兆謙道:“他們不同!他們是我的仇人,災民是我的子民,怎麽能相同呢?”徐遠道:“災民早已沒有了身份,才會流離失所。您賞賜了他這一頓飯,他的下一頓去哪裏找?這是一點點的憐憫之心能解決的問題嗎?”兆謙無語,轉過頭繼續往山下走,隻見原先的小鎮上店鋪大多已關門,婷姐停了買賣,租了輛牛車,他們四個往一處村裏走去。
婷姐買下了兩處地勢高的田地,打算種點莊稼,徐遠和孟甲見狀,正要告辭,兆謙問道:“種莊稼這麽累的活,難道要一個女子去做嗎?”徐遠看著他“殿下也可以去幫忙,如果不想餓死的話,還是一起種的好。”說完拉著孟甲就走了出去。孟甲問道:“此時天下大亂,將軍何以丟下他們二人肚子去尋清淨?”徐遠道:“小爵爺身上聖賢味太重,需要幹點累的磨一磨,否則遲早惹人懷疑。我們兩個就在鄰村種地,按照今年這個天,估計也收不了多少東西,我們就等著祥瑞就可以。”孟甲點了點頭,他們就去旁邊的村子買下了三畝地種。
京畿,皇宮,勤政殿
內侍總管上氣不接下氣的跑了過來,此時皇帝正在為浙江地震一事頭疼,便訓斥他:“慌慌忙忙的跑什麽?”總管叩頭不止:“萬歲!桂林知州劉輝祖為您上貢了一隻純白色的麋鹿!祥瑞啊!陛下!”皇帝站起身來,用手指向那內侍:“在那裏?快…快帶朕去看!”出了門,隻見一隻巨大的籠子裏關著雪白的麋鹿,它看到了皇帝,忽然仰天大吼。皇帝大喜:“這便是了!這便是了!天佑我大周,來人!朕要大赦天下,讓天下人與朕同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