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為何打壓
我成並肩王,你知道後悔了? 作者:不玩鋼絲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麗貴妃趕緊說道。
“皇後娘娘,再怎麽說也應該等到皇上醒了之後再做定奪,更何況他是皇子,就算是犯下這樣的大案,也不應該用這樣的辦法將他活活打死。”
“您不光是太後還是太子的母親,太子日後名聲若因為此事有了什麽損害,難道皇後娘娘也無所畏懼嗎?”
皇後娘娘聽到這兒終於是把話聽進去了,她什麽都不在乎,甚至於皇上的寵愛她也不在乎。
可是她在乎的就是他的兒子,當今太子。
太子的名聲本來就不好,若不是這麽多年皇後娘娘苦心經營,不至於讓太子丟了剩下的幾個老臣的支持,隻怕太子現在也就是有名無實了。
麗貴妃聰明無雙,在後宮論起聰明來是力壓一眾群豔。
作為女人又懂得示弱分寸拿捏得極好,不僅聰明地讓陛下不覺得越界,也讓太後不覺得冒犯,誰人能不喜歡呢?
當然了,除了皇後娘娘。
皇後娘娘聽了麗貴妃如此說,便想到了自己的兒子。
是啊,自己這個當皇後的,做人家嫡母的,要是這個時候把永安王活活打死,還打八百板子打成肉泥的話,那也是會連累太子的。
畢竟太子若登基,那自己就是皇太後真如此狠辣,對內也就罷了,對外讓外臣們知道了,活活打死了一個天子血脈,那豈不是要人人自危?
誰會願意在一個暴君手底下活著呢?
想到此處,皇後娘娘也隻得作罷。
“死罪可免活罪難逃,那就讓宗人府褫奪了他的封號。”
麗貴妃又說道。
“皇後娘娘,還是等到皇上醒來之後再做定奪吧,這個宗人府曆來都是由皇上和宗氏宗親來共同管理的,您是皇後您隻怕就算是下定要奪了永安王的封號,將他關進宗人府隻怕他們也不會聽。”
“所以臣妾還是要說,還是等到皇上醒過來之後再做定奪吧。”
“你!”
就在皇後娘娘要發飆的時候,陛下咳嗽了一聲,韓素連忙喊道。
“陛下醒了,陛下醒了!”
皇後和麗貴妃急忙湊上來,雲泰帝醒了也不知道醒了多時了,此刻眼神清明。看得皇後娘娘心裏一空。
陛下開口便是水,韓素急忙端了杯溫水過來,陛下喝下之後這才覺得舒服了些。
“傳朕的旨意。”
“鹽稅一案,由大理寺、禦史台和刑部,移交到大內來審查審辦。”
“永安王關進宗人府圈禁半年,半年之後發往封地,他在京中的一切資產全部充公。”
“再罰他三年的俸祿,此生無詔,不得離開藩地更不得入京。”
皇後娘娘一聽這話,這個永安王犯下如此大錯了,皇上竟然還想著要保全他一條命。
正要開口說什麽呢?卻被雲泰帝那好似看穿一切的眼神給瞪迴去了。
雲泰帝掙紮著坐了起來。
“這次劉廣山、葉平安立了大功,但葉平安隻是輔佐,這一次的功勞,劉廣山占了大頭,封劉廣山金紫光祿大夫,官領正三品,賜黃金百兩。”
“魏王葉平安,本次查案本就是將功補過,不做嘉獎,不做獎賞。”
“朕最近要好好養病,太子的圈禁解了之後就讓太子替朕監國一段時間吧,等到朕的病養好了再說。”
皇後娘娘聽到這心下一喜,太好了,時隔這麽多年,陛下終於又讓太子重新監國了。
“陛下聖明請陛下放心,太子他一定能做好的。”
“這樣,臣妾在這伺候陛下,臣妾一會兒讓人給陛下熬藥,臣妾給陛下喂藥。”
雲泰帝搖了搖頭。
“你去東宮吧,上一次太子信口雌黃說出那麽多大逆不道的話來,朕如此圈禁他已經是法外開恩了,你這個做娘親的,在他監國之前好好地與他說一說教一教他,朕也能放心,不必在養病的時候繼續操心。”
皇後娘娘聞聽此言,稍有些落寞,不過隻要兒子能好,怎麽樣都行。
再者說了,兒子有朝一日登基了,自己的好日子他也就來了。
就算是麗貴妃她女兒嫁得好,可是這葉平安遲早有一日要戰死的沙場,等到他死了之後,這小六還是個什麽東西?
到那時候這麗貴妃怎麽死還不是自己說了算,是投井而死,還是上吊而死,還是自斟毒酒而死,那就是自己說了算了。
皇後娘娘起身瞥了麗貴妃一眼,而後又向皇上行禮,道了一句臣妾告退便退出去。
皇後娘娘直奔東宮。
太子此刻正在秉燭讀書,聞聽母親來了,急忙起身恭迎母親。
“兒臣參見母後。”
皇後娘娘看著太子歎了口氣。
“我的兒啊,你可算是熬出頭來了,你父皇這次被氣得怒火攻心,終於是讓你重新拿迴了這監國大權。”
太子一聽父皇被氣病了,連忙問道。
“母後,父皇病了?兒臣並未接到消息,而臣這就去看望父皇。”
“你給我站住。”
皇後娘娘叫住了太子。
“你父皇現在誰都不想見,你去了,隻怕不會有所表現,還會讓你父皇不悅,你就老老實實地在這待著,明日再去看望。”
“你監國之後,母後有幾件事要交代一下,第一,永安王已經定下來了,要趕出京去迴他的封地。”
“他不能活著,去就藩的路上,要是碰到什麽意外也是理所應當。”
“這事兒本宮替你安排,至於另一件事,就是最為重要的事,南羅一戰,現在最緊要的關頭已經拿下來了,這葉平安的地位不能繼續穩固,挑其他人去把南羅這事接著辦好,開疆拓土之功已經給了他了,這滅國的功勞不能再給他,必須得是咱們自己人。”
“你表哥現在在軍中威望不錯,治軍也比較嚴明,萬事開頭難,這一關葉平安已經替咱們過去了,那就讓你表哥去把這個果子摘下來,這樣你的地位也會更加穩固。”
“至於葉平安得想個辦法,把他的兵權都奪了,南中兵馬大都督他不能再做了。”
太子聞言,低垂著眼眸。
“母親,這葉家與二弟不和,這對咱們來說是好事,當年若葉光武大將軍沒戰死漠北,那現在兒子的地位還有誰能撼動?”
“如今葉平安如日中天,正是我們結交他的好機會啊,為何還要打壓他?”
“皇後娘娘,再怎麽說也應該等到皇上醒了之後再做定奪,更何況他是皇子,就算是犯下這樣的大案,也不應該用這樣的辦法將他活活打死。”
“您不光是太後還是太子的母親,太子日後名聲若因為此事有了什麽損害,難道皇後娘娘也無所畏懼嗎?”
皇後娘娘聽到這兒終於是把話聽進去了,她什麽都不在乎,甚至於皇上的寵愛她也不在乎。
可是她在乎的就是他的兒子,當今太子。
太子的名聲本來就不好,若不是這麽多年皇後娘娘苦心經營,不至於讓太子丟了剩下的幾個老臣的支持,隻怕太子現在也就是有名無實了。
麗貴妃聰明無雙,在後宮論起聰明來是力壓一眾群豔。
作為女人又懂得示弱分寸拿捏得極好,不僅聰明地讓陛下不覺得越界,也讓太後不覺得冒犯,誰人能不喜歡呢?
當然了,除了皇後娘娘。
皇後娘娘聽了麗貴妃如此說,便想到了自己的兒子。
是啊,自己這個當皇後的,做人家嫡母的,要是這個時候把永安王活活打死,還打八百板子打成肉泥的話,那也是會連累太子的。
畢竟太子若登基,那自己就是皇太後真如此狠辣,對內也就罷了,對外讓外臣們知道了,活活打死了一個天子血脈,那豈不是要人人自危?
誰會願意在一個暴君手底下活著呢?
想到此處,皇後娘娘也隻得作罷。
“死罪可免活罪難逃,那就讓宗人府褫奪了他的封號。”
麗貴妃又說道。
“皇後娘娘,還是等到皇上醒來之後再做定奪吧,這個宗人府曆來都是由皇上和宗氏宗親來共同管理的,您是皇後您隻怕就算是下定要奪了永安王的封號,將他關進宗人府隻怕他們也不會聽。”
“所以臣妾還是要說,還是等到皇上醒過來之後再做定奪吧。”
“你!”
就在皇後娘娘要發飆的時候,陛下咳嗽了一聲,韓素連忙喊道。
“陛下醒了,陛下醒了!”
皇後和麗貴妃急忙湊上來,雲泰帝醒了也不知道醒了多時了,此刻眼神清明。看得皇後娘娘心裏一空。
陛下開口便是水,韓素急忙端了杯溫水過來,陛下喝下之後這才覺得舒服了些。
“傳朕的旨意。”
“鹽稅一案,由大理寺、禦史台和刑部,移交到大內來審查審辦。”
“永安王關進宗人府圈禁半年,半年之後發往封地,他在京中的一切資產全部充公。”
“再罰他三年的俸祿,此生無詔,不得離開藩地更不得入京。”
皇後娘娘一聽這話,這個永安王犯下如此大錯了,皇上竟然還想著要保全他一條命。
正要開口說什麽呢?卻被雲泰帝那好似看穿一切的眼神給瞪迴去了。
雲泰帝掙紮著坐了起來。
“這次劉廣山、葉平安立了大功,但葉平安隻是輔佐,這一次的功勞,劉廣山占了大頭,封劉廣山金紫光祿大夫,官領正三品,賜黃金百兩。”
“魏王葉平安,本次查案本就是將功補過,不做嘉獎,不做獎賞。”
“朕最近要好好養病,太子的圈禁解了之後就讓太子替朕監國一段時間吧,等到朕的病養好了再說。”
皇後娘娘聽到這心下一喜,太好了,時隔這麽多年,陛下終於又讓太子重新監國了。
“陛下聖明請陛下放心,太子他一定能做好的。”
“這樣,臣妾在這伺候陛下,臣妾一會兒讓人給陛下熬藥,臣妾給陛下喂藥。”
雲泰帝搖了搖頭。
“你去東宮吧,上一次太子信口雌黃說出那麽多大逆不道的話來,朕如此圈禁他已經是法外開恩了,你這個做娘親的,在他監國之前好好地與他說一說教一教他,朕也能放心,不必在養病的時候繼續操心。”
皇後娘娘聞聽此言,稍有些落寞,不過隻要兒子能好,怎麽樣都行。
再者說了,兒子有朝一日登基了,自己的好日子他也就來了。
就算是麗貴妃她女兒嫁得好,可是這葉平安遲早有一日要戰死的沙場,等到他死了之後,這小六還是個什麽東西?
到那時候這麗貴妃怎麽死還不是自己說了算,是投井而死,還是上吊而死,還是自斟毒酒而死,那就是自己說了算了。
皇後娘娘起身瞥了麗貴妃一眼,而後又向皇上行禮,道了一句臣妾告退便退出去。
皇後娘娘直奔東宮。
太子此刻正在秉燭讀書,聞聽母親來了,急忙起身恭迎母親。
“兒臣參見母後。”
皇後娘娘看著太子歎了口氣。
“我的兒啊,你可算是熬出頭來了,你父皇這次被氣得怒火攻心,終於是讓你重新拿迴了這監國大權。”
太子一聽父皇被氣病了,連忙問道。
“母後,父皇病了?兒臣並未接到消息,而臣這就去看望父皇。”
“你給我站住。”
皇後娘娘叫住了太子。
“你父皇現在誰都不想見,你去了,隻怕不會有所表現,還會讓你父皇不悅,你就老老實實地在這待著,明日再去看望。”
“你監國之後,母後有幾件事要交代一下,第一,永安王已經定下來了,要趕出京去迴他的封地。”
“他不能活著,去就藩的路上,要是碰到什麽意外也是理所應當。”
“這事兒本宮替你安排,至於另一件事,就是最為重要的事,南羅一戰,現在最緊要的關頭已經拿下來了,這葉平安的地位不能繼續穩固,挑其他人去把南羅這事接著辦好,開疆拓土之功已經給了他了,這滅國的功勞不能再給他,必須得是咱們自己人。”
“你表哥現在在軍中威望不錯,治軍也比較嚴明,萬事開頭難,這一關葉平安已經替咱們過去了,那就讓你表哥去把這個果子摘下來,這樣你的地位也會更加穩固。”
“至於葉平安得想個辦法,把他的兵權都奪了,南中兵馬大都督他不能再做了。”
太子聞言,低垂著眼眸。
“母親,這葉家與二弟不和,這對咱們來說是好事,當年若葉光武大將軍沒戰死漠北,那現在兒子的地位還有誰能撼動?”
“如今葉平安如日中天,正是我們結交他的好機會啊,為何還要打壓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