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後倆人來到編輯部,人們已經陸續上班了。京城工作時間是朝九晚五,所以,很多人中午是不休息的。
古翊按照慣例,先拜訪了主任,然後再到各室寒暄了一遍,最後才到陳副主任那裏報到,準備接受任務。
沒想到的是,葉一萍趁古翊拜訪主任的間隙,跑到各屋,添油加醋地把古翊與明星唐藝菁的事說了一遍。把古翊說成唐的弟弟,搞得滿編輯部的人都跑過來看熱鬧。
古翊是有嘴說不清了。最讓他感到有點別扭的是,編輯部這位老主任,已經是快退休的人了,居然提出想讓古翊給引薦一下,認識認識唐藝菁,說他是唐藝菁多年的鐵忠粉絲。葉一萍更是在一邊起哄,說唐藝菁那可是全體男士的夢中情人。搞得古翊像是如果不答應,就對不起全體編輯部的人了。
古翊想吃了這個葉一萍的心都有了。葉一萍是一臉的壞笑,幸災樂禍地看著古翊。古翊知道,她這是在報當電燈泡之仇。這個小女子,難纏,惹不起。
塵埃落定之後,陳主任給古翊派了點任務,一部圖書稿子的初審;順帶著,也給他詳細介紹了一下京城編輯部的情況。
這個編輯部,還真不是表麵看的那麵簡單。它其實還兼著“能源與地質情報中心站”的工作。也就是說,編輯部分為情報站和編輯部兩個部分;編輯部又分為圖書出版和期刊出版。除了行政科室以外,財務、印製、發行、倉儲和編務,樣樣齊全,規模比總部都大。
總部隻出版三個核心期刊,分三個編輯室,沒有圖書出版,更沒有業務情報工作;經費也是上級劃撥的,旱澇保收。這個京城編輯部就不同了,他們是自負盈虧,自主經營,本質上是一家文化公司,所以,收入比總部那邊高一些。
由於這些人員是從部委剝離出來的,很多人都是幹部的家屬,所以,與蘇北總部的關係有些微妙。
雖然當時下放靠掛時,上級明確規定要“四統一”,即財務、人事、機構和經營。但實際上,蘇北總部根本管不了他們,後台也沒人家硬。所以,與其說是上下級關係,到不如說是合作關係。
故而,陳主任對古翊也挑明了,他想幹活,工作有的是,可以計件取酬;不願意幹,也沒人真管他。
這樣安排讓古翊心裏感到很滿意。因為,他可以把稿子拿迴家去看,這樣就不用天天來報到了。而名義上,他也可以對總部那邊有個交待。
他還有一個想法,就是計劃到唐楓那邊學習一陣子異次元能力。唐楓昨天打電話過來說,有些心得,讓他有時間過去一趟。
唐楓的任何進展,都是古翊所向往的。姑且不說古翊與唐楓這個人性格很投緣,真誠,說話不累。更為重要的,是他們有著共同的目標:探索維度空間,向更高的維度摸索。
古翊對唐楓那套識人斷相的技術,很感興趣,總希望能學一學,這樣以後出門在外,就再也不用費心揣摩人的心思了。
古翊自從將天珠給了唐藝菁,他明顯感覺到記憶力在恢複著。所以,他有些懷疑那個天珠,很可能具有兩麵性:一方麵確實能保佑他的平安,功能肯定不會次於金簪;另一方麵,也有可能對他有封印記憶中的情愫的作用。
如果是他猜測的那樣,那麽這個上師怎麽定位,就是個關鍵的問題。他的能量很大,又不表明其意圖。這對古翊來講,心中難免生出一些擔憂。這個問題,還要去問一問唐楓。他們或許早就認識。
第二天,古翊沒再去編輯部,而是直奔唐楓的智能公司。二堂兄是專車接送,他也享受一把老板的待遇。
唐楓見麵,除了向古翊講述了他對維度空間新的認識以外,還向他展示了一批他新研製的設備,以及一些智能最新軟件。這些東西可都是當前國內最領先的高新科技。古翊對能探測物理場的新設備,還進行了操作,長了不少見隻。
迴到唐楓的辦公室,古翊便將那天在白塔寺遇到上師的情況,向唐楓說了一遍。當然,他沒有過多的提到阿蝶。唐楓也沒有去問。這是唐楓讓古翊感到舒服的一麵。他從不來在隱私上與人難堪。
唐楓很嚴肅地聽完古翊的話,然後才說,這名上師他們早就認識,算不上是朋友。唐楓在白塔寺獲得很大的感悟,主要就是來源於這位上師。唐楓有空常去聽他講經布道,每次都有很大的收獲。這個人能量很大,境界甚至超過了峨眉山伏虎寺的那個老僧人。
唐楓對上師懷有很深的敬意,視以為師。這一點他與古翊不同。唐楓也是不知道上師承載著什麽樣的使命。
在高能的人之間周旋,立場絕對是最關鍵的。搞不好,身死道消,隻在一念之間,你還不知道為什麽。
對於上師為什麽會給古翊一枚上能天珠,唐楓認為,很有可能是因為他負有某種關於古翊的使命。這種上能聖物存世量極少。
普通的天珠,是一種常見的寶石,很多人都會擁戴。但那些全都不是真正的聖物。它們隻是聖物的仿製品,即使開過光,本質上也不是一個能級。這個能級,不是能量的級差問題,而是豪華轎車與模型的關係。
聖物,唐楓判斷是上師的專屬之物,屬於高維產品,不能用三維時空的能量和概念來稱量它。所以,輕易不以示人。隻有在關鍵的時刻,才能現世。從它的致密性狀來看,應該蘊含著極大的超時空研究價值。
怪不得唐藝菁看到這枚天珠,會激動成這個樣子。不過,唐楓認為她未必能用得上。因為,高能的東西大都有專屬性,否則,早就天下大亂了。唐藝菁如果真跟上師學習過,應該能感悟到這一點。
看來,要不是她真的遇到了什麽不便於示人的難事,也不會輕易接受本不屬於她的上能天珠的。這麽看來,光鮮靚麗的大明星背後,其實也有不少不為人所知的煩惱。
古翊對天珠給了唐藝菁,一點也不後悔。這東西對他是有限製作用的。這是他所不能接受的。古翊沒敢向唐楓說出他的猜想,他懷疑這枚天珠的使命,或許就是想控製他的思想。所以,他一點也不喜歡那東西。
唐楓對暫時失去這枚天珠,卻深感遺憾。從他的表情看來,他是非常想立即得到這枚天珠。這種上能天珠,其紋理,在他看來,很可能藏著超自然的高維線路圖,或許就是打開通往高維的鑰匙。
所以,唐楓恨不得馬上看到天珠,甚至於想讓古翊給唐藝菁打電話要迴來。
在唐楓看來,這種上能之物,如果能與現代科技相結合,或許能一舉突破高能的時空通道。因為,人類的能量無論怎麽發展,在唐楓的研究中,都是不可能突破三維天障的。這是天則鐵律。
三維世界,有一個看不見的天障。可感,卻不可知。
古翊是學地質的。天珠,在地質人的眼裏,其實就是二氧化矽的聚合物。古翊第一眼看到它,就是以地質人的眼光分析它的。
純粹的二氧化矽,如果是單質,就是我們常見的水晶。而天珠屬於瑪瑙,是高溫水溶性的二氧化矽,當遇到地質空洞時,會緩慢地富集在空洞內部的表麵;因水溶會夾帶不同的雜質,這樣,就會在富集中形成一層層流紋狀的瑪瑙圖案。
古翊的這個地質看法,簡直是把天物看成紀念品了。在唐楓看來,矽材料本身,就是現代集成電路的基礎性材料。高維人使用矽材料生產天珠,以作為能量的介質,是完全有可能的。二氧化矽這種有極高硬度,又不易被腐蝕改性的物質,是上好的高維基礎材料。它的內含,絕對不像古翊理解的那樣簡單。
反正現在也看不到,接下來的日子,唐楓一直向傳授古翊,怎樣控製他身體內的異次波。
這也是古翊來此的主要目的。
搞電子高科技古翊幫不上忙,但是如果他提高了異次波能力,或許在某些時候,能幫上唐楓一些忙。
唐楓對古翊的傳授很有耐心,這是令古翊非常感動。畢竟,上市公司的老板日常工作,是十分繁忙的。
掌握異能力這種事急不得,需要用意念去琢磨領會。
古翊天生自帶異次波,而且強於唐楓。隻是他不會用。唐楓的目的,就是教會他怎麽使用和收斂這股異次能量。
由於唐楓是過來人,用了整整兩年,才慢慢斟酌總結出一套心得。可是,如果將這兩年的心得真正總結出理論,其實並不複雜,套路隻有那幾條。他盡數將其傳授給古翊,這讓古翊少走了很多的彎路,很快就能掌握使用要訣了。
前麵說過,異次波是一種物理的場,表現形式是一股感知的流。
換句話說,異次波的本質,是異次元的感知能。比如一個人假定生活在四維次元,他運用四維次元的眼光,去看古翊生活的三維世界,那就會出現一幅十分奇妙的景象。
這個人會像上帝一樣,能俯瞰著人類的全部。每個人的思想和肉體,都能一目了然;他還能控製時間,控製空間。可以說,他將無所不能。
也正因為如此,四維次元與三維次元的界限,是絕對不能互通的。這是一條鐵則,否則,三維次元在四維次元的壓迫下,將不複存在。這也是阿蝶,為什麽必須被法則排斥的主要原因。
唐楓教給古翊的,就是在局部操控異次元波,造成一個有限範圍內的區域局,在局部來操控時空。
如果這麽說,還不太好理解的話。可以簡單地,先用三維次元的人,如何看待二維次元的生命來作比喻。
比如,一個圓形人和一個方形人,都生活在二維次元的世界裏。他們眼中的對方,其實隻是一小段直線,並不能感知到對方的全部。他們互相不知道對方是圓的,還是方的。但是,這在三維人看來,是一目了然的事情。
如果三維人拿走了圓形人,方形人會認為圓形人忽然消失了。而其實,在三維人看來,圓形人隻是換了一個地方,並沒有消失。
這就是維度不同,對時空的感知和認知就不同,控製力和感受力,都不會相同的原因。
唐楓之所以擁有有識人斷相的本領,並不是四維人看三維人,那樣他也會遭到法則的排斥。唐楓本身就是三維人無疑,但他卻感悟出了,用局部控製四維的次元波,在三維局部區域形成四維異次元的影象,從而能夠拆解和感知三維世界裏人的信息素。
正常的普通人,並不具備異次波,所以,如果靠學習是無法掌握這種本領的。隻有天生具備異次波的人,才能有條件控製這種波能,形成區域四維的控製局,來達到自己的超能感應和控製能力。
這個道理,古翊很容易領悟。畢竟大學沒有白上。
三維世界裏具備這種能力的人,到底有多少,誰也說不清。
柳婆、上師、唐楓和伏虎寺的僧人,顯然是其中的一員。但是,他們分散到世界的芸芸眾生之中,淹沒在人海裏,是毫不起眼的極少數人,不會對三維世界產生任何影響。
更何況,擁有這種能力的人,都心照不宣的會藏匿這種技能。否則,生活中隨意展示,必會給他們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而且,一旦人擁有並掌握了這種能力,他自然會感知天則的警示和壓力。天則無處不在,隻是普通人無法感知罷了。
生活中,異能人也有極少數的,走入到了人們的神野,甚至見諸報端,比如“開天眼”。但是,這種行為普通人很難理解,從而遭到科學知識的批駁,自然就會漸漸的消聲匿跡了。
唐楓真心的傳授,古翊用心的試練。大約一周多的時間,古翊已經能夠領會和掌據唐楓30%的能力了。
他用這種眼光再去看周圍生活中的人或事物,已會有不同的信息素。
而正是由於這種感知能力的提高,使他認為,放棄天珠或許是正確的。否則,天珠不一定允許他這樣做。甚至,有可能古翊還沒有修練成,天則就已經提前感知到了。
這期間,唐藝菁給古翊打過一個電話,問那個天珠還能不能再讓她使用一個星期,因為,她的麻煩還沒有解決完。
雖然唐楓很想要過來,但是古翊因曾經說過送給她的話,實在不好意思這樣講,就同意她繼續使用著。
一晃,又過了一周的時間。這期間,古翊每天都由堂兄車接車送,就像是入職了智能公司一樣。
唐楓經過兩周多的時間集訓,對古翊算是盡授其能。至於古翊能領會和發揮多少次元波的能力,這就要看古翊的自我修練和領悟了。他現在差不多,能掌握唐楓40%的能力。
唐楓由於教授古翊,的確也耽誤了不少生意,搞得古翊實在不好意思再打擾人家了。便提出告辭,倆人約好以後有事,再行電話聯係。
已經是到了唐藝菁按約定時間歸還天珠的時間了。唐藝菁果然來了電話,說是要親自上門拜訪古翊,還說是有事相商。
古翊心裏麵估計,她的麻煩可能還沒有完。天珠都解決不了,估計這個麻煩不小,或者她無法操控天珠。
古翊便約好唐藝菁,請她下周一到京城編輯部相見。同時又向編輯部主任請示,說周一要借用一下會議室,請唐小姐過來談一些事情。
古翊這樣安排,主要也是想還了部老主任的願。他不是想認識唐明星嗎?行,人家上門來讓你認識一下。
古翊按照慣例,先拜訪了主任,然後再到各室寒暄了一遍,最後才到陳副主任那裏報到,準備接受任務。
沒想到的是,葉一萍趁古翊拜訪主任的間隙,跑到各屋,添油加醋地把古翊與明星唐藝菁的事說了一遍。把古翊說成唐的弟弟,搞得滿編輯部的人都跑過來看熱鬧。
古翊是有嘴說不清了。最讓他感到有點別扭的是,編輯部這位老主任,已經是快退休的人了,居然提出想讓古翊給引薦一下,認識認識唐藝菁,說他是唐藝菁多年的鐵忠粉絲。葉一萍更是在一邊起哄,說唐藝菁那可是全體男士的夢中情人。搞得古翊像是如果不答應,就對不起全體編輯部的人了。
古翊想吃了這個葉一萍的心都有了。葉一萍是一臉的壞笑,幸災樂禍地看著古翊。古翊知道,她這是在報當電燈泡之仇。這個小女子,難纏,惹不起。
塵埃落定之後,陳主任給古翊派了點任務,一部圖書稿子的初審;順帶著,也給他詳細介紹了一下京城編輯部的情況。
這個編輯部,還真不是表麵看的那麵簡單。它其實還兼著“能源與地質情報中心站”的工作。也就是說,編輯部分為情報站和編輯部兩個部分;編輯部又分為圖書出版和期刊出版。除了行政科室以外,財務、印製、發行、倉儲和編務,樣樣齊全,規模比總部都大。
總部隻出版三個核心期刊,分三個編輯室,沒有圖書出版,更沒有業務情報工作;經費也是上級劃撥的,旱澇保收。這個京城編輯部就不同了,他們是自負盈虧,自主經營,本質上是一家文化公司,所以,收入比總部那邊高一些。
由於這些人員是從部委剝離出來的,很多人都是幹部的家屬,所以,與蘇北總部的關係有些微妙。
雖然當時下放靠掛時,上級明確規定要“四統一”,即財務、人事、機構和經營。但實際上,蘇北總部根本管不了他們,後台也沒人家硬。所以,與其說是上下級關係,到不如說是合作關係。
故而,陳主任對古翊也挑明了,他想幹活,工作有的是,可以計件取酬;不願意幹,也沒人真管他。
這樣安排讓古翊心裏感到很滿意。因為,他可以把稿子拿迴家去看,這樣就不用天天來報到了。而名義上,他也可以對總部那邊有個交待。
他還有一個想法,就是計劃到唐楓那邊學習一陣子異次元能力。唐楓昨天打電話過來說,有些心得,讓他有時間過去一趟。
唐楓的任何進展,都是古翊所向往的。姑且不說古翊與唐楓這個人性格很投緣,真誠,說話不累。更為重要的,是他們有著共同的目標:探索維度空間,向更高的維度摸索。
古翊對唐楓那套識人斷相的技術,很感興趣,總希望能學一學,這樣以後出門在外,就再也不用費心揣摩人的心思了。
古翊自從將天珠給了唐藝菁,他明顯感覺到記憶力在恢複著。所以,他有些懷疑那個天珠,很可能具有兩麵性:一方麵確實能保佑他的平安,功能肯定不會次於金簪;另一方麵,也有可能對他有封印記憶中的情愫的作用。
如果是他猜測的那樣,那麽這個上師怎麽定位,就是個關鍵的問題。他的能量很大,又不表明其意圖。這對古翊來講,心中難免生出一些擔憂。這個問題,還要去問一問唐楓。他們或許早就認識。
第二天,古翊沒再去編輯部,而是直奔唐楓的智能公司。二堂兄是專車接送,他也享受一把老板的待遇。
唐楓見麵,除了向古翊講述了他對維度空間新的認識以外,還向他展示了一批他新研製的設備,以及一些智能最新軟件。這些東西可都是當前國內最領先的高新科技。古翊對能探測物理場的新設備,還進行了操作,長了不少見隻。
迴到唐楓的辦公室,古翊便將那天在白塔寺遇到上師的情況,向唐楓說了一遍。當然,他沒有過多的提到阿蝶。唐楓也沒有去問。這是唐楓讓古翊感到舒服的一麵。他從不來在隱私上與人難堪。
唐楓很嚴肅地聽完古翊的話,然後才說,這名上師他們早就認識,算不上是朋友。唐楓在白塔寺獲得很大的感悟,主要就是來源於這位上師。唐楓有空常去聽他講經布道,每次都有很大的收獲。這個人能量很大,境界甚至超過了峨眉山伏虎寺的那個老僧人。
唐楓對上師懷有很深的敬意,視以為師。這一點他與古翊不同。唐楓也是不知道上師承載著什麽樣的使命。
在高能的人之間周旋,立場絕對是最關鍵的。搞不好,身死道消,隻在一念之間,你還不知道為什麽。
對於上師為什麽會給古翊一枚上能天珠,唐楓認為,很有可能是因為他負有某種關於古翊的使命。這種上能聖物存世量極少。
普通的天珠,是一種常見的寶石,很多人都會擁戴。但那些全都不是真正的聖物。它們隻是聖物的仿製品,即使開過光,本質上也不是一個能級。這個能級,不是能量的級差問題,而是豪華轎車與模型的關係。
聖物,唐楓判斷是上師的專屬之物,屬於高維產品,不能用三維時空的能量和概念來稱量它。所以,輕易不以示人。隻有在關鍵的時刻,才能現世。從它的致密性狀來看,應該蘊含著極大的超時空研究價值。
怪不得唐藝菁看到這枚天珠,會激動成這個樣子。不過,唐楓認為她未必能用得上。因為,高能的東西大都有專屬性,否則,早就天下大亂了。唐藝菁如果真跟上師學習過,應該能感悟到這一點。
看來,要不是她真的遇到了什麽不便於示人的難事,也不會輕易接受本不屬於她的上能天珠的。這麽看來,光鮮靚麗的大明星背後,其實也有不少不為人所知的煩惱。
古翊對天珠給了唐藝菁,一點也不後悔。這東西對他是有限製作用的。這是他所不能接受的。古翊沒敢向唐楓說出他的猜想,他懷疑這枚天珠的使命,或許就是想控製他的思想。所以,他一點也不喜歡那東西。
唐楓對暫時失去這枚天珠,卻深感遺憾。從他的表情看來,他是非常想立即得到這枚天珠。這種上能天珠,其紋理,在他看來,很可能藏著超自然的高維線路圖,或許就是打開通往高維的鑰匙。
所以,唐楓恨不得馬上看到天珠,甚至於想讓古翊給唐藝菁打電話要迴來。
在唐楓看來,這種上能之物,如果能與現代科技相結合,或許能一舉突破高能的時空通道。因為,人類的能量無論怎麽發展,在唐楓的研究中,都是不可能突破三維天障的。這是天則鐵律。
三維世界,有一個看不見的天障。可感,卻不可知。
古翊是學地質的。天珠,在地質人的眼裏,其實就是二氧化矽的聚合物。古翊第一眼看到它,就是以地質人的眼光分析它的。
純粹的二氧化矽,如果是單質,就是我們常見的水晶。而天珠屬於瑪瑙,是高溫水溶性的二氧化矽,當遇到地質空洞時,會緩慢地富集在空洞內部的表麵;因水溶會夾帶不同的雜質,這樣,就會在富集中形成一層層流紋狀的瑪瑙圖案。
古翊的這個地質看法,簡直是把天物看成紀念品了。在唐楓看來,矽材料本身,就是現代集成電路的基礎性材料。高維人使用矽材料生產天珠,以作為能量的介質,是完全有可能的。二氧化矽這種有極高硬度,又不易被腐蝕改性的物質,是上好的高維基礎材料。它的內含,絕對不像古翊理解的那樣簡單。
反正現在也看不到,接下來的日子,唐楓一直向傳授古翊,怎樣控製他身體內的異次波。
這也是古翊來此的主要目的。
搞電子高科技古翊幫不上忙,但是如果他提高了異次波能力,或許在某些時候,能幫上唐楓一些忙。
唐楓對古翊的傳授很有耐心,這是令古翊非常感動。畢竟,上市公司的老板日常工作,是十分繁忙的。
掌握異能力這種事急不得,需要用意念去琢磨領會。
古翊天生自帶異次波,而且強於唐楓。隻是他不會用。唐楓的目的,就是教會他怎麽使用和收斂這股異次能量。
由於唐楓是過來人,用了整整兩年,才慢慢斟酌總結出一套心得。可是,如果將這兩年的心得真正總結出理論,其實並不複雜,套路隻有那幾條。他盡數將其傳授給古翊,這讓古翊少走了很多的彎路,很快就能掌握使用要訣了。
前麵說過,異次波是一種物理的場,表現形式是一股感知的流。
換句話說,異次波的本質,是異次元的感知能。比如一個人假定生活在四維次元,他運用四維次元的眼光,去看古翊生活的三維世界,那就會出現一幅十分奇妙的景象。
這個人會像上帝一樣,能俯瞰著人類的全部。每個人的思想和肉體,都能一目了然;他還能控製時間,控製空間。可以說,他將無所不能。
也正因為如此,四維次元與三維次元的界限,是絕對不能互通的。這是一條鐵則,否則,三維次元在四維次元的壓迫下,將不複存在。這也是阿蝶,為什麽必須被法則排斥的主要原因。
唐楓教給古翊的,就是在局部操控異次元波,造成一個有限範圍內的區域局,在局部來操控時空。
如果這麽說,還不太好理解的話。可以簡單地,先用三維次元的人,如何看待二維次元的生命來作比喻。
比如,一個圓形人和一個方形人,都生活在二維次元的世界裏。他們眼中的對方,其實隻是一小段直線,並不能感知到對方的全部。他們互相不知道對方是圓的,還是方的。但是,這在三維人看來,是一目了然的事情。
如果三維人拿走了圓形人,方形人會認為圓形人忽然消失了。而其實,在三維人看來,圓形人隻是換了一個地方,並沒有消失。
這就是維度不同,對時空的感知和認知就不同,控製力和感受力,都不會相同的原因。
唐楓之所以擁有有識人斷相的本領,並不是四維人看三維人,那樣他也會遭到法則的排斥。唐楓本身就是三維人無疑,但他卻感悟出了,用局部控製四維的次元波,在三維局部區域形成四維異次元的影象,從而能夠拆解和感知三維世界裏人的信息素。
正常的普通人,並不具備異次波,所以,如果靠學習是無法掌握這種本領的。隻有天生具備異次波的人,才能有條件控製這種波能,形成區域四維的控製局,來達到自己的超能感應和控製能力。
這個道理,古翊很容易領悟。畢竟大學沒有白上。
三維世界裏具備這種能力的人,到底有多少,誰也說不清。
柳婆、上師、唐楓和伏虎寺的僧人,顯然是其中的一員。但是,他們分散到世界的芸芸眾生之中,淹沒在人海裏,是毫不起眼的極少數人,不會對三維世界產生任何影響。
更何況,擁有這種能力的人,都心照不宣的會藏匿這種技能。否則,生活中隨意展示,必會給他們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而且,一旦人擁有並掌握了這種能力,他自然會感知天則的警示和壓力。天則無處不在,隻是普通人無法感知罷了。
生活中,異能人也有極少數的,走入到了人們的神野,甚至見諸報端,比如“開天眼”。但是,這種行為普通人很難理解,從而遭到科學知識的批駁,自然就會漸漸的消聲匿跡了。
唐楓真心的傳授,古翊用心的試練。大約一周多的時間,古翊已經能夠領會和掌據唐楓30%的能力了。
他用這種眼光再去看周圍生活中的人或事物,已會有不同的信息素。
而正是由於這種感知能力的提高,使他認為,放棄天珠或許是正確的。否則,天珠不一定允許他這樣做。甚至,有可能古翊還沒有修練成,天則就已經提前感知到了。
這期間,唐藝菁給古翊打過一個電話,問那個天珠還能不能再讓她使用一個星期,因為,她的麻煩還沒有解決完。
雖然唐楓很想要過來,但是古翊因曾經說過送給她的話,實在不好意思這樣講,就同意她繼續使用著。
一晃,又過了一周的時間。這期間,古翊每天都由堂兄車接車送,就像是入職了智能公司一樣。
唐楓經過兩周多的時間集訓,對古翊算是盡授其能。至於古翊能領會和發揮多少次元波的能力,這就要看古翊的自我修練和領悟了。他現在差不多,能掌握唐楓40%的能力。
唐楓由於教授古翊,的確也耽誤了不少生意,搞得古翊實在不好意思再打擾人家了。便提出告辭,倆人約好以後有事,再行電話聯係。
已經是到了唐藝菁按約定時間歸還天珠的時間了。唐藝菁果然來了電話,說是要親自上門拜訪古翊,還說是有事相商。
古翊心裏麵估計,她的麻煩可能還沒有完。天珠都解決不了,估計這個麻煩不小,或者她無法操控天珠。
古翊便約好唐藝菁,請她下周一到京城編輯部相見。同時又向編輯部主任請示,說周一要借用一下會議室,請唐小姐過來談一些事情。
古翊這樣安排,主要也是想還了部老主任的願。他不是想認識唐明星嗎?行,人家上門來讓你認識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