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灑落在古老鹽田的每一寸土地上,陳海生引領著眾人來到了鹽田邊的一間小木屋前。這座小木屋略顯質樸,卻被巧妙地布置成了一個簡易而充滿韻味的鹽田文化展示區。踏入屋內,仿佛踏入了一條時光隧道,各種古老的製鹽工具一一呈現在眼前。有那看起來粗糙且笨重的鹽耙,每一根耙齒都仿佛在訴說著往昔鹽工們的辛勤勞作;破舊的木桶靜靜地佇立在角落,桶身的紋理猶如歲月的刻痕,見證了無數次海水的承載與運輸;還有形狀各異的鹽槽,它們或深或淺、或寬或窄,似乎在默默講述著鹽在其中逐漸蛻變的故事。牆壁上,則精心掛著一些圖片和文字介紹,那些圖片生動地展示了鹽田在曆史長河中的變遷,從最初的荒蕪灘塗到逐漸形成規模,再到如今成為承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地方;文字則如一位淵博的學者,詳細地闡述了製鹽工藝的逐步發展,從原始的簡單晾曬到後來日益精細的流程改進。
孩子們像一群歡快的小鳥,掙脫了束縛般一進屋就四散開來,好奇的目光如同探照燈,貪婪地打量著周圍的一切新奇事物。淩逸軒在爸爸淩星耀的陪伴下,眼睛睜得大大的,猶如兩顆明亮的星星,他的視線一下子就被一個巨大的鹽耙牢牢吸引住了。那鹽耙在他眼中仿佛是一件神秘的武器,帶著無盡的吸引力。他迫不及待地衝過去,雙手緊緊握住鹽耙的把柄,小臉憋得通紅,使出了渾身解數想要將其拿起,然而那鹽耙卻好似紮根在地上一般,紋絲不動。他無奈地轉過頭,求助的眼神望向陳海生:“陳爺爺,這個鹽耙好重啊,以前的鹽工叔叔們是怎麽用它的呀?”
陳海生臉上帶著和藹的笑容,不緊不慢地走過去。隻見他輕鬆地伸出手,穩穩地握住鹽耙,就像拿起一件輕巧的玩具。隨後,他開始熟練地示範起來,手臂有節奏地揮動著,鹽耙在鹽田模型上平穩地移動,他一邊示範一邊講解:“小朋友們,以前鹽工們每天都要拿著這個鹽耙在鹽田裏反複耙動,把鹽粒聚攏,讓海水能更均勻地蒸發。這可是個力氣活,也是個技術活呢。鹽耙的每一次揮動,力度和角度都得恰到好處,不然就無法達到理想的效果。”
楚悅瑤在爸爸楚梵宇的陪同下,像一隻被花蜜吸引的蝴蝶,輕盈地被牆上的一幅古老鹽田勞作圖吸引住了。她那白皙的手指指著圖上的鹽工,眼中充滿了疑惑:“陳爺爺,他們為什麽要穿著這麽奇怪的衣服呀?”陳海生微微抬起頭,看著那幅圖,眼神中流露出一絲懷念與敬意:“這是特製的工作服,可以保護鹽工們的皮膚不被鹽水侵蝕,而且在太陽下勞作,還能起到一定的防曬作用。這種衣服的材質很特殊,經過特殊處理,能夠抵禦長時間接觸鹽水帶來的傷害,同時又能透氣散熱,讓鹽工們在炎熱的鹽田裏稍微舒適一些。”
沐雲熙在爸爸沐辰風的注視下,宛如一位專注的小科學家,靜靜地站在一個展示鹽結晶過程的模型前,眼神緊緊地盯著模型中的每一個細節,看得入神,嘴裏還念念有詞,似乎在和模型中的鹽分子進行著一場無聲的對話。陳海生輕輕地走過去,生怕打擾到他的思考,隻是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小朋友,這個模型展示了鹽從海水中慢慢析出結晶的過程,你看,海水經過不斷蒸發,鹽的濃度越來越高,最後就變成了我們看到的鹽粒。這是一個神奇的自然變化過程,其中蘊含著許多科學原理。”沐雲熙像是從沉思中被喚醒,緩緩抬起頭,眼睛裏閃爍著熾熱的求知光芒:“陳爺爺,那這個過程需要多久呢?”陳海生微微皺了皺眉頭,思索片刻後迴答:“這要看天氣和鹽田的條件,一般來說,短則幾天,如果遇到陽光充足、風力合適的好天氣,鹽結晶的速度就會快一些;長則十幾天甚至更久,要是碰上陰雨連綿或者風平浪靜的日子,那這個過程就會變得漫長許多。”
陸心怡在爸爸陸宇翔的陪伴中,像一個發現寶藏的探險家,在一旁發現了一個裝滿不同種類鹽的盒子。她那小巧的手好奇地伸進盒子裏,拿起一粒粉色的鹽,鹽粒在她的掌心閃爍著淡淡的光芒,她的眼睛裏充滿了好奇與驚喜:“陳爺爺,這鹽為什麽是粉色的呀?”陳海生看著她手中的鹽,笑著解釋道:“這是玫瑰鹽,它裏麵含有一些礦物質,所以呈現出漂亮的粉色。鹽的種類可多了,除了我們常見的食用鹽,還有像這種有特殊顏色和功效的鹽。比如有些鹽含有豐富的碘元素,對人體的甲狀腺健康有益;還有些鹽具有特殊的風味,能夠為美食增添獨特的味道。”
韓晨陽在爸爸韓皓宸的帶領下,像個小大人一樣,邁著沉穩的步伐走到牆邊,認真地閱讀著牆上關於鹽田曆史的文字介紹。他的眼神專注而深邃,不時地微微點頭,仿佛在和曆史進行著一場深刻的交流。讀到關鍵之處,他還會停下思考,隨後提出問題:“陳爺爺,鹽田最早是什麽時候出現的呢?”陳海生的眼神變得悠遠起來,仿佛穿越迴了過去:“咱們這片鹽田的曆史啊,可以追溯到好幾百年前,那時候的祖先們就已經掌握了製鹽的技術,靠著鹽田的產出維持生計,一代又一代地傳承下來。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鹽作為重要的生活物資,鹽田的存在就如同生命的源泉,滋養著這片土地上的人們。”
葉梓萱拉著爸爸葉淩川的手,蹦蹦跳跳地來到一個小巧的鹽槽前,她的眼睛裏滿是好奇與疑惑:“爸爸,這個鹽槽是做什麽用的呀?”葉淩川剛要開口迴答,陳海生就笑著說道:“這個小鹽槽是用來收集初步提純的鹽的,把鹽田裏的鹽收集起來後,放在這裏進一步處理,去除雜質,才能得到更純淨的鹽。它就像是一個小小的過濾器,將鹽中的雜質一點點篩除,讓鹽的品質得到提升。”
這時,主持人蘇瑤清脆的聲音在屋子中央響起,她站得筆直,身姿優雅,清了清嗓子說:“小朋友們,接下來我們要進行一個小知識問答遊戲哦,看看誰對鹽田知識了解得最多。”孩子們一聽,原本就興奮的情緒瞬間被點燃,像一群小火箭般迅速圍了過來,臉上洋溢著期待與激動。
蘇瑤微微揚起嘴角,開始提問:“第一個問題,鹽田製鹽主要依靠什麽自然力量?”淩逸軒就像一隻敏捷的小猴子,第一個高高地舉起手,大聲搶答:“我知道,是太陽和風!”他的聲音充滿了自信與自豪。蘇瑤看著他,臉上綻放出燦爛的笑容,點頭稱讚:“答對了,淩逸軒小朋友真棒!太陽提供熱量,讓海水蒸發,風則加速了蒸發的過程,兩者相輔相成,是鹽田製鹽不可或缺的自然助力。”
“第二個問題,鹽工們穿特製衣服的目的是什麽?”楚悅瑤也不甘示弱,連忙舉起她那白皙的小手:“是為了防鹽水侵蝕和防曬!”她的迴答幹脆利落。“非常正確。”蘇瑤再次誇讚道,“鹽工們在鹽田勞作,長時間接觸鹽水和陽光,這種特製衣服能夠很好地保護他們的身體。”
接著,蘇瑤又接連問了幾個問題,如“鹽田中的溝渠有什麽作用?”“鹽在結晶過程中為什麽要不斷翻動?”孩子們都積極參與,小手如林般舉起,現場氣氛熱烈非凡。導演張華站在一旁,眼神中滿是滿意與欣慰,他輕聲對攝影師說:“把這些精彩的畫麵都好好拍下來,這都是很珍貴的素材。這些孩子們天真無邪的模樣,對知識的渴望以及他們在鹽田中的點點滴滴,都將成為這個節目中最動人的部分。”攝影師則像一位專注的狙擊手,眼睛緊緊盯著鏡頭,靈活地調整著焦距、角度和光線,捕捉著孩子們每一個興奮的表情、每一次積極的搶答以及人與人之間互動的精彩瞬間,生怕錯過任何一個珍貴的畫麵。
問答遊戲結束後,陳海生帶著大家走出小木屋,重新迴到鹽田之中。他帶領眾人來到一個製鹽區域,這裏的鹽田在陽光的照耀下微微泛著波光。他指著正在蒸發的鹽田說:“小朋友們,現在我們看到的這片鹽田,海水已經引入了一段時間,正在慢慢蒸發。你們看,鹽田表麵已經有了一層薄薄的鹽膜,這就是鹽開始析出的跡象。這層鹽膜就像是鹽田給予我們的一個小小信號,告訴我們鹽正在逐漸形成。”
孩子們紛紛蹲下身子,如同探尋寶藏的探險家,仔細觀察著鹽膜。淩逸軒更是大膽地用手指輕輕觸碰了一下鹽膜,然後放到嘴裏嚐了嚐,瞬間他的五官皺成一團:“哇,好鹹啊!”他那誇張的表情和動作引得大家哄堂大笑。陳海生也被逗笑了,他笑著說:“這鹽還沒有完全提純,裏麵還有很多雜質,所以味道會比較複雜。等經過後續的加工處理,就會變成我們平時吃的純淨的鹽了。就像人生一樣,需要經過不斷地磨礪和篩選,才能變得更加美好和純粹。”
在陳海生的耐心講解下,孩子們對古老鹽田的製鹽工藝有了更深入、更全麵的了解,他們的眼中充滿了對接下來鹽田勞作體驗的期待,仿佛已經看到自己在鹽田中揮灑汗水,收獲知識與成長的畫麵。
孩子們像一群歡快的小鳥,掙脫了束縛般一進屋就四散開來,好奇的目光如同探照燈,貪婪地打量著周圍的一切新奇事物。淩逸軒在爸爸淩星耀的陪伴下,眼睛睜得大大的,猶如兩顆明亮的星星,他的視線一下子就被一個巨大的鹽耙牢牢吸引住了。那鹽耙在他眼中仿佛是一件神秘的武器,帶著無盡的吸引力。他迫不及待地衝過去,雙手緊緊握住鹽耙的把柄,小臉憋得通紅,使出了渾身解數想要將其拿起,然而那鹽耙卻好似紮根在地上一般,紋絲不動。他無奈地轉過頭,求助的眼神望向陳海生:“陳爺爺,這個鹽耙好重啊,以前的鹽工叔叔們是怎麽用它的呀?”
陳海生臉上帶著和藹的笑容,不緊不慢地走過去。隻見他輕鬆地伸出手,穩穩地握住鹽耙,就像拿起一件輕巧的玩具。隨後,他開始熟練地示範起來,手臂有節奏地揮動著,鹽耙在鹽田模型上平穩地移動,他一邊示範一邊講解:“小朋友們,以前鹽工們每天都要拿著這個鹽耙在鹽田裏反複耙動,把鹽粒聚攏,讓海水能更均勻地蒸發。這可是個力氣活,也是個技術活呢。鹽耙的每一次揮動,力度和角度都得恰到好處,不然就無法達到理想的效果。”
楚悅瑤在爸爸楚梵宇的陪同下,像一隻被花蜜吸引的蝴蝶,輕盈地被牆上的一幅古老鹽田勞作圖吸引住了。她那白皙的手指指著圖上的鹽工,眼中充滿了疑惑:“陳爺爺,他們為什麽要穿著這麽奇怪的衣服呀?”陳海生微微抬起頭,看著那幅圖,眼神中流露出一絲懷念與敬意:“這是特製的工作服,可以保護鹽工們的皮膚不被鹽水侵蝕,而且在太陽下勞作,還能起到一定的防曬作用。這種衣服的材質很特殊,經過特殊處理,能夠抵禦長時間接觸鹽水帶來的傷害,同時又能透氣散熱,讓鹽工們在炎熱的鹽田裏稍微舒適一些。”
沐雲熙在爸爸沐辰風的注視下,宛如一位專注的小科學家,靜靜地站在一個展示鹽結晶過程的模型前,眼神緊緊地盯著模型中的每一個細節,看得入神,嘴裏還念念有詞,似乎在和模型中的鹽分子進行著一場無聲的對話。陳海生輕輕地走過去,生怕打擾到他的思考,隻是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小朋友,這個模型展示了鹽從海水中慢慢析出結晶的過程,你看,海水經過不斷蒸發,鹽的濃度越來越高,最後就變成了我們看到的鹽粒。這是一個神奇的自然變化過程,其中蘊含著許多科學原理。”沐雲熙像是從沉思中被喚醒,緩緩抬起頭,眼睛裏閃爍著熾熱的求知光芒:“陳爺爺,那這個過程需要多久呢?”陳海生微微皺了皺眉頭,思索片刻後迴答:“這要看天氣和鹽田的條件,一般來說,短則幾天,如果遇到陽光充足、風力合適的好天氣,鹽結晶的速度就會快一些;長則十幾天甚至更久,要是碰上陰雨連綿或者風平浪靜的日子,那這個過程就會變得漫長許多。”
陸心怡在爸爸陸宇翔的陪伴中,像一個發現寶藏的探險家,在一旁發現了一個裝滿不同種類鹽的盒子。她那小巧的手好奇地伸進盒子裏,拿起一粒粉色的鹽,鹽粒在她的掌心閃爍著淡淡的光芒,她的眼睛裏充滿了好奇與驚喜:“陳爺爺,這鹽為什麽是粉色的呀?”陳海生看著她手中的鹽,笑著解釋道:“這是玫瑰鹽,它裏麵含有一些礦物質,所以呈現出漂亮的粉色。鹽的種類可多了,除了我們常見的食用鹽,還有像這種有特殊顏色和功效的鹽。比如有些鹽含有豐富的碘元素,對人體的甲狀腺健康有益;還有些鹽具有特殊的風味,能夠為美食增添獨特的味道。”
韓晨陽在爸爸韓皓宸的帶領下,像個小大人一樣,邁著沉穩的步伐走到牆邊,認真地閱讀著牆上關於鹽田曆史的文字介紹。他的眼神專注而深邃,不時地微微點頭,仿佛在和曆史進行著一場深刻的交流。讀到關鍵之處,他還會停下思考,隨後提出問題:“陳爺爺,鹽田最早是什麽時候出現的呢?”陳海生的眼神變得悠遠起來,仿佛穿越迴了過去:“咱們這片鹽田的曆史啊,可以追溯到好幾百年前,那時候的祖先們就已經掌握了製鹽的技術,靠著鹽田的產出維持生計,一代又一代地傳承下來。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鹽作為重要的生活物資,鹽田的存在就如同生命的源泉,滋養著這片土地上的人們。”
葉梓萱拉著爸爸葉淩川的手,蹦蹦跳跳地來到一個小巧的鹽槽前,她的眼睛裏滿是好奇與疑惑:“爸爸,這個鹽槽是做什麽用的呀?”葉淩川剛要開口迴答,陳海生就笑著說道:“這個小鹽槽是用來收集初步提純的鹽的,把鹽田裏的鹽收集起來後,放在這裏進一步處理,去除雜質,才能得到更純淨的鹽。它就像是一個小小的過濾器,將鹽中的雜質一點點篩除,讓鹽的品質得到提升。”
這時,主持人蘇瑤清脆的聲音在屋子中央響起,她站得筆直,身姿優雅,清了清嗓子說:“小朋友們,接下來我們要進行一個小知識問答遊戲哦,看看誰對鹽田知識了解得最多。”孩子們一聽,原本就興奮的情緒瞬間被點燃,像一群小火箭般迅速圍了過來,臉上洋溢著期待與激動。
蘇瑤微微揚起嘴角,開始提問:“第一個問題,鹽田製鹽主要依靠什麽自然力量?”淩逸軒就像一隻敏捷的小猴子,第一個高高地舉起手,大聲搶答:“我知道,是太陽和風!”他的聲音充滿了自信與自豪。蘇瑤看著他,臉上綻放出燦爛的笑容,點頭稱讚:“答對了,淩逸軒小朋友真棒!太陽提供熱量,讓海水蒸發,風則加速了蒸發的過程,兩者相輔相成,是鹽田製鹽不可或缺的自然助力。”
“第二個問題,鹽工們穿特製衣服的目的是什麽?”楚悅瑤也不甘示弱,連忙舉起她那白皙的小手:“是為了防鹽水侵蝕和防曬!”她的迴答幹脆利落。“非常正確。”蘇瑤再次誇讚道,“鹽工們在鹽田勞作,長時間接觸鹽水和陽光,這種特製衣服能夠很好地保護他們的身體。”
接著,蘇瑤又接連問了幾個問題,如“鹽田中的溝渠有什麽作用?”“鹽在結晶過程中為什麽要不斷翻動?”孩子們都積極參與,小手如林般舉起,現場氣氛熱烈非凡。導演張華站在一旁,眼神中滿是滿意與欣慰,他輕聲對攝影師說:“把這些精彩的畫麵都好好拍下來,這都是很珍貴的素材。這些孩子們天真無邪的模樣,對知識的渴望以及他們在鹽田中的點點滴滴,都將成為這個節目中最動人的部分。”攝影師則像一位專注的狙擊手,眼睛緊緊盯著鏡頭,靈活地調整著焦距、角度和光線,捕捉著孩子們每一個興奮的表情、每一次積極的搶答以及人與人之間互動的精彩瞬間,生怕錯過任何一個珍貴的畫麵。
問答遊戲結束後,陳海生帶著大家走出小木屋,重新迴到鹽田之中。他帶領眾人來到一個製鹽區域,這裏的鹽田在陽光的照耀下微微泛著波光。他指著正在蒸發的鹽田說:“小朋友們,現在我們看到的這片鹽田,海水已經引入了一段時間,正在慢慢蒸發。你們看,鹽田表麵已經有了一層薄薄的鹽膜,這就是鹽開始析出的跡象。這層鹽膜就像是鹽田給予我們的一個小小信號,告訴我們鹽正在逐漸形成。”
孩子們紛紛蹲下身子,如同探尋寶藏的探險家,仔細觀察著鹽膜。淩逸軒更是大膽地用手指輕輕觸碰了一下鹽膜,然後放到嘴裏嚐了嚐,瞬間他的五官皺成一團:“哇,好鹹啊!”他那誇張的表情和動作引得大家哄堂大笑。陳海生也被逗笑了,他笑著說:“這鹽還沒有完全提純,裏麵還有很多雜質,所以味道會比較複雜。等經過後續的加工處理,就會變成我們平時吃的純淨的鹽了。就像人生一樣,需要經過不斷地磨礪和篩選,才能變得更加美好和純粹。”
在陳海生的耐心講解下,孩子們對古老鹽田的製鹽工藝有了更深入、更全麵的了解,他們的眼中充滿了對接下來鹽田勞作體驗的期待,仿佛已經看到自己在鹽田中揮灑汗水,收獲知識與成長的畫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