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瓜爾佳氏亡
宜修:這個皇後愛誰誰,我不當了 作者:半隻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溫實初以自己醫術不精,向熹貴妃說明想去給惠妃守陵,熹貴妃也以為溫實初是太過傷心,就同意在皇上麵前幫她說話。皇上也同意了,他也覺得是溫太醫醫術不精才導致惠妃死亡,本來要做懲處,但是既然他自己識趣,送去守陵就去了。
自從惠妃死了之後,皇上鬱鬱寡歡。宜修知道,惠妃死在了皇上最愛她的時候,此時靜靜等待熹貴妃對皇後發難就好。
皇後自從宜修又生了孩子之後就有濃濃的危機感不但是因為熹貴妃如今也成了貴妃,更是因為皇上將重視給了賢貴妃而將寵愛給了熹貴妃。
自從上次祺貴人告發熹貴妃失敗之後皇上再也沒來過她的翊坤宮,這是一個非常不好的兆頭。熹貴妃協理六宮,慢慢的眾人都靠到她那邊。
而熹貴妃帶著點心去養心殿看皇上,帶的還是惠妃最愛吃的藕粉桂花糖糕,皇上看到糕點又懷念起惠妃。
熹貴妃趁此求情,請皇上再賜眉姐姐一份哀榮。皇上當即下令追封惠妃為惠貴妃,說起了追封,就又想到了年氏,也追封了華貴妃為皇貴妃,齊妃為齊貴妃。
熹貴妃趁著此事說:“此事若不是瓜爾佳氏興風作浪,眉姐姐也不會受驚血崩,臣妾求皇上徹查。再說臣妾的孩子總不能有罪臣的外祖父吧。”
皇上也明白熹貴妃的意思,說道:“此事,朕自有決斷。”
沒過幾天前朝傳來消息,皇上以瓜爾佳氏不檢點為由,問罪她的母家,結果查出了瓜爾佳氏一族涉及到誣陷朝臣等一係列罪狀。皇上下狠手,抄家、落獄、流放一條龍,還順便平了甄遠道的反,封了個四品典儀的閑職。
冷宮的瓜爾佳氏聽說了前朝的事情,從冷宮裏麵跑出來,想要求皇後娘娘救救她的家族,可是皇後娘娘根本沒有讓她進翊坤宮的門。
瓜爾佳氏哭著跑到養心殿,皇上與熹貴妃正在擬旨,聽到瓜爾佳氏吵鬧,對蘇培盛吩咐到:“告訴瓜爾佳氏,朕不會賜死她,讓她迴冷宮。”
瓜爾佳氏不聽蘇培盛的勸告,還在大喊求情,蘇培盛直接讓侍衛對瓜爾佳氏動手,瓜爾佳氏死亡,蘇培盛還說:“此事不能汙了皇上的耳朵。”瓜爾佳氏就這麽沒了。
很快一個月過去了,宜修得到宮外的消息,知道安美已經調理好了,就悄悄將人接入宮中。看著完全變了一個人的樣子,宜修安心不少,調笑道:“你如今這樣,那位還能認出來嗎?”
安美經過一個月的調養,性格也變得活潑了些:“他,他說了不在乎我的樣貌,皮囊乃身外之物。”
宜修給了安美另一半藥丸:“他雖然這麽說了,但是女子的容顏還是要好好養護的,這是另半粒,你先服下,你們二人暫時不能以夫妻身份在外生活,委屈你了。”
安美:“臣女如今這樣我很知足了,多謝娘娘的照拂。”
宜修:“我還有些事情需要你幫忙,如今你這副模樣可還能讓熹貴妃認出來?”安美:“就算容顏改變,想必嬛兒也能認出臣女,娘娘有什麽吩咐。”
宜修:“我需要你去勸說熹貴妃,與我互通有無,但是麵上還得淡淡的。”
安美:“臣女明白了,謹遵娘娘吩咐。”
宜修假借請熹貴妃來看花樣,將熹貴妃叫入了景陽宮,看著四下無人,一女子從簾後走出。熹貴妃:“你是?”
安美:“嬛兒,我是眉姐姐啊,這件事情太大,我就長話短說。是賢貴妃娘娘救了我,但是我與實初的事你也知道,我也無意於宮中,現在的身份是烏拉那拉氏的一個小庶女,我容顏改變乃是實初他研製的藥丸,如今我終於擺脫了這深宮。”
甄嬛起初不信,於是她問到:“你如何能證明你是眉姐姐?”
安美:“嬛兒,小時候我借住在外祖父家,與你家一牆之隔,有一次你想來找我,就在牆角想挖洞,悄悄的用勺子挖,結果不知怎麽還挖動了,挖出兩塊磚剛能看到個眼睛,結果就被你娘親發現了,直接將你關了半個月抄了好多遍女則女訓。”
甄嬛心裏一陣酸澀,就算賢貴妃能查到眉姐姐之前居住在外祖父家,但是這個事被母親嚴厲封了口,就連浣碧都不知道,隻有自己被關了之後向眉姐姐吐槽。她上前一步,眼角落淚:“姐姐,你害的嬛兒好苦啊,我日日自責,隻恨當時沒有辦法救你,就連你拚死生下的孩子也沒能保住。”
安美:“姐姐不怪你,我這身子剛好些,賢貴妃娘娘就將我宣入宮中,與你相認。嬛兒,你若是還信姐姐,聽姐姐的,賢貴妃此人深不可測,若是與她為敵不會有什麽好果子的。”
甄嬛:“姐姐,就憑她救了你這一點,我站在她這邊就不虧,賢貴妃娘娘可曾托你囑咐我什麽。”
安美:“娘娘說,她相信你,不用你依附於她,隻要你與她暗中互通有無,表麵上還和以前一樣就好。”甄嬛:“我明白了,姐姐,你在外要保重。”
宜修在隔壁看見兩人基本已經談完,走了進來,“熹貴妃妹妹對本宮的花樣子可是滿意?”
甄嬛向宜修行了大禮:“臣妾甚是欣喜,多謝娘娘,臣妾日後定當為娘娘馬首是瞻。”
宜修扶了甄嬛起身:“本宮不願理會六宮俗事,但是本宮的弘暉品行極佳,不知熹貴妃妹妹意下如何?”
甄嬛想了想,自己的孩子還太小,況且也不是皇上的親生血脈,扶持弘暉也是應當,便說“大阿哥自是聰慧,臣妾在禦前行走,經常聽皇上誇讚大阿哥,自是娘娘教子有方。”
二人明白彼此的心意,宜修就對甄嬛說:“安美是我家的族妹,不宜常常入宮,但是熹貴妃妹妹與她如此投緣,家中若有書信,以後必然也有妹妹的份了。”
甄嬛:“那便多謝娘娘了,臣妾不便久留 就先迴宮了,臣妾告退。”宜修看著甄嬛的表現就知道,這步棋走的沒錯,就將安美送迴了府。
自從惠妃死了之後,皇上鬱鬱寡歡。宜修知道,惠妃死在了皇上最愛她的時候,此時靜靜等待熹貴妃對皇後發難就好。
皇後自從宜修又生了孩子之後就有濃濃的危機感不但是因為熹貴妃如今也成了貴妃,更是因為皇上將重視給了賢貴妃而將寵愛給了熹貴妃。
自從上次祺貴人告發熹貴妃失敗之後皇上再也沒來過她的翊坤宮,這是一個非常不好的兆頭。熹貴妃協理六宮,慢慢的眾人都靠到她那邊。
而熹貴妃帶著點心去養心殿看皇上,帶的還是惠妃最愛吃的藕粉桂花糖糕,皇上看到糕點又懷念起惠妃。
熹貴妃趁此求情,請皇上再賜眉姐姐一份哀榮。皇上當即下令追封惠妃為惠貴妃,說起了追封,就又想到了年氏,也追封了華貴妃為皇貴妃,齊妃為齊貴妃。
熹貴妃趁著此事說:“此事若不是瓜爾佳氏興風作浪,眉姐姐也不會受驚血崩,臣妾求皇上徹查。再說臣妾的孩子總不能有罪臣的外祖父吧。”
皇上也明白熹貴妃的意思,說道:“此事,朕自有決斷。”
沒過幾天前朝傳來消息,皇上以瓜爾佳氏不檢點為由,問罪她的母家,結果查出了瓜爾佳氏一族涉及到誣陷朝臣等一係列罪狀。皇上下狠手,抄家、落獄、流放一條龍,還順便平了甄遠道的反,封了個四品典儀的閑職。
冷宮的瓜爾佳氏聽說了前朝的事情,從冷宮裏麵跑出來,想要求皇後娘娘救救她的家族,可是皇後娘娘根本沒有讓她進翊坤宮的門。
瓜爾佳氏哭著跑到養心殿,皇上與熹貴妃正在擬旨,聽到瓜爾佳氏吵鬧,對蘇培盛吩咐到:“告訴瓜爾佳氏,朕不會賜死她,讓她迴冷宮。”
瓜爾佳氏不聽蘇培盛的勸告,還在大喊求情,蘇培盛直接讓侍衛對瓜爾佳氏動手,瓜爾佳氏死亡,蘇培盛還說:“此事不能汙了皇上的耳朵。”瓜爾佳氏就這麽沒了。
很快一個月過去了,宜修得到宮外的消息,知道安美已經調理好了,就悄悄將人接入宮中。看著完全變了一個人的樣子,宜修安心不少,調笑道:“你如今這樣,那位還能認出來嗎?”
安美經過一個月的調養,性格也變得活潑了些:“他,他說了不在乎我的樣貌,皮囊乃身外之物。”
宜修給了安美另一半藥丸:“他雖然這麽說了,但是女子的容顏還是要好好養護的,這是另半粒,你先服下,你們二人暫時不能以夫妻身份在外生活,委屈你了。”
安美:“臣女如今這樣我很知足了,多謝娘娘的照拂。”
宜修:“我還有些事情需要你幫忙,如今你這副模樣可還能讓熹貴妃認出來?”安美:“就算容顏改變,想必嬛兒也能認出臣女,娘娘有什麽吩咐。”
宜修:“我需要你去勸說熹貴妃,與我互通有無,但是麵上還得淡淡的。”
安美:“臣女明白了,謹遵娘娘吩咐。”
宜修假借請熹貴妃來看花樣,將熹貴妃叫入了景陽宮,看著四下無人,一女子從簾後走出。熹貴妃:“你是?”
安美:“嬛兒,我是眉姐姐啊,這件事情太大,我就長話短說。是賢貴妃娘娘救了我,但是我與實初的事你也知道,我也無意於宮中,現在的身份是烏拉那拉氏的一個小庶女,我容顏改變乃是實初他研製的藥丸,如今我終於擺脫了這深宮。”
甄嬛起初不信,於是她問到:“你如何能證明你是眉姐姐?”
安美:“嬛兒,小時候我借住在外祖父家,與你家一牆之隔,有一次你想來找我,就在牆角想挖洞,悄悄的用勺子挖,結果不知怎麽還挖動了,挖出兩塊磚剛能看到個眼睛,結果就被你娘親發現了,直接將你關了半個月抄了好多遍女則女訓。”
甄嬛心裏一陣酸澀,就算賢貴妃能查到眉姐姐之前居住在外祖父家,但是這個事被母親嚴厲封了口,就連浣碧都不知道,隻有自己被關了之後向眉姐姐吐槽。她上前一步,眼角落淚:“姐姐,你害的嬛兒好苦啊,我日日自責,隻恨當時沒有辦法救你,就連你拚死生下的孩子也沒能保住。”
安美:“姐姐不怪你,我這身子剛好些,賢貴妃娘娘就將我宣入宮中,與你相認。嬛兒,你若是還信姐姐,聽姐姐的,賢貴妃此人深不可測,若是與她為敵不會有什麽好果子的。”
甄嬛:“姐姐,就憑她救了你這一點,我站在她這邊就不虧,賢貴妃娘娘可曾托你囑咐我什麽。”
安美:“娘娘說,她相信你,不用你依附於她,隻要你與她暗中互通有無,表麵上還和以前一樣就好。”甄嬛:“我明白了,姐姐,你在外要保重。”
宜修在隔壁看見兩人基本已經談完,走了進來,“熹貴妃妹妹對本宮的花樣子可是滿意?”
甄嬛向宜修行了大禮:“臣妾甚是欣喜,多謝娘娘,臣妾日後定當為娘娘馬首是瞻。”
宜修扶了甄嬛起身:“本宮不願理會六宮俗事,但是本宮的弘暉品行極佳,不知熹貴妃妹妹意下如何?”
甄嬛想了想,自己的孩子還太小,況且也不是皇上的親生血脈,扶持弘暉也是應當,便說“大阿哥自是聰慧,臣妾在禦前行走,經常聽皇上誇讚大阿哥,自是娘娘教子有方。”
二人明白彼此的心意,宜修就對甄嬛說:“安美是我家的族妹,不宜常常入宮,但是熹貴妃妹妹與她如此投緣,家中若有書信,以後必然也有妹妹的份了。”
甄嬛:“那便多謝娘娘了,臣妾不便久留 就先迴宮了,臣妾告退。”宜修看著甄嬛的表現就知道,這步棋走的沒錯,就將安美送迴了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