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三家家主進京
我,開局斬殺太子,起兵造反! 作者:龍虎道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至少這三家的家主可是很清楚張辰的為人的,一個敢直接斬殺太子起兵造反,一個憑借一己之力直接屠了整個雲蒙草原的猛人,這樣的人的心誌究竟得有多麽可怕?
三家家主知道自己這時候投奔張辰,起碼自己這三家還能從中分一杯羹,不至於直接落得身死族滅的下場。
而且張辰的態度表達的也很清楚,那就是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甚至對方都不惜對整個天下來一次徹底的清洗,再造乾坤,這樣的人絕對是天下之間所有的門閥世家的噩夢,尤其他還是你的敵人的時候。
“世兄,那我們就隻有這一條路了嗎?”王家和盧直一臉無奈地看向裴洪問道。
裴洪歎了口氣,“兩位賢弟,天下大勢在此啊,我等不可違抗天下大勢啊!而且隻要我們投奔他的話,前幾天聽他說的話似乎是對我們另有安排。”
盧直二人開始仔細思考迴想了一下,發現張辰似乎確實是對他們另有安排的。
既然已經決定下注梭哈了,那麽現在就是最好的機會,畢竟有句話叫做錦上添花容易而雪中送炭難。
很快裴洪喊道,“來人,馬上備車,我們要進京!”
........
張辰此刻正在緊張的備戰呢,畢竟這一次敵人雖然戰鬥力不算強,但是來勢洶洶,還是很唬人的。
張辰這邊馬上開始征調民夫,直接負責運糧。
而張辰的軍改也已經完成了,這一次軍改最主要的改進就是增加了工兵部隊還有後勤輜重部隊,這兩個部隊雖然不是一線戰兵,但是依然對戰局影響很大。
同時張辰的21萬水軍也全部出動了起來,開著幾百艘戰船也準備隨時出動。
此刻整個大秦天下的火藥味很濃的。
張辰把工作都交給了諸葛亮,蕭何與陳平等人去處理,他自己則相對清閑了一些。
很快他就接到了一些情報。
“你說什麽?裴家王家和盧家三家的家主進京了?”張辰對馬賀疑惑道。
“啟稟殿下,這三家的家主確實進京了,而且似乎是有很著急的事情!”馬賀小心地迴答道。
“行了,本王知道了,辛苦了!”張辰揮了揮手,馬賀識趣地退了下去。
“來人,馬上召集陳平大人前來!”張辰喊道。
很快陳平就到來了,“微臣見過殿下!”
“愛卿請起,本王今日請愛卿過來是有事要和愛卿商量,卿家請看這個情報!”
陳平接過情報後仔細閱讀了起來,情報很短,隻有一句話,看完後陳平笑了。
“微臣恭喜殿下,這三家的家主承受不住壓力,這是來選擇投奔殿下來了!”
張辰表情沒有任何變化,淡淡地說道,“陳愛卿,你應該知道本王對於門閥世家的態度是打壓的,他們也很清楚,他們為何還會選擇投奔本王呢?”
陳平摸了摸自己的胡子,笑道,“殿下,很顯然,這三家的家主已經看出來殿下您的勝算很大,所以才來投奔您!”
“如今天下大勢其實已經很明朗了,各方諸侯如今惟一的出路就是組成聯軍團結在一起來進攻我們,想趁著我們尚未徹底掌控京城和江淮等幾個州的時候來打垮我們,進而打斷我們崛起的勢頭。”
“因為這群諸侯很清楚我們已經開始在蓄大勢了,距離大勢已成已經很近了, 這次的大戰可以說是他們最後一次能打斷我們崛起的機會了。”
“但是對於這三家的家主來說,他們堅信殿下肯定能打贏這一仗,所以才會選擇進京,表態。”
“哦?愛卿為何說他們會認為本王肯定能打贏呢?”張辰似笑非笑道。
“殿下,時間是站在我們這一邊的,時間越久我們的實力增長的就會更加恐怖。所以這一仗各方諸侯肯定會選擇主動進攻我們的,我們防守是有很大優勢的。”
“而且這一戰我軍就算是戰敗不敵他們,我軍最差的結果也是可以退守黃河以北的,有黃河天險也可以保證我們有半壁江山。我們可以承受多次失敗,但是他們承受不了,這幾個家主也明白這個道理,所以才會投奔您。”
張辰點了點頭,“看來這門閥世家之中還是有聰明人的,相比之下,這崔家還有鄭家以及李家等幾家就是真的蠢了。居然舉族投奔那群人,看不清天下大勢,自尋死路!”
陳平卻有不同的意見,“殿下,其實並不是他們看不清天下大勢,而是您的各種政策對他們的利益損害太嚴重了。這才是大部分世家門閥選擇和您作對的主要原因。”
“因為他們很清楚一旦您統一天下,那麽他們的好日子絕對就到頭了,別的不說,光是那些土地就不是他們能舍棄的啊!”
“陳愛卿,那你說為何這三家就可以選擇投奔本王呢?”
陳平認真地說道,“很簡單,自古以來功高莫過於救駕和從龍之功。如今這局勢從表麵上看起來對我們很不利,所以他們深知雪中送炭的意義。他們考慮的不是眼下的利益,而是日後的長久。”
“畢竟殿下您在位再久也不過幾十年而已,您的繼任者就能肯定繼續執行您的政策嗎?他們在看以後。而且您的勝率很高,這樣的話全部投資給您的話,絕對不虧。利益損失一部分總比身死族滅要好得多啊。”
“哈哈哈,給本王幾十年時間,本王絕對會讓他們知道自己的想法錯的有多離譜,不過他們願意投奔本王,本王也不好趕盡殺絕。”
“那就對他們多做一些引導吧,他們本身還是很有價值的,本王也確實有用得上他們的地方,尤其是日後!”
陳平聽到後默然不語,直接躬身施禮,“微臣告退!”
“最近要開大戰,愛卿辛苦了!”
...........
很快三位家主就已經到達了邯鄲城附近,此刻的邯鄲城和之前大秦統治的時候的邯鄲城有很大的不同之處。
在經過沿途之處的時候,他們也發現了很大的變化.....
三家家主知道自己這時候投奔張辰,起碼自己這三家還能從中分一杯羹,不至於直接落得身死族滅的下場。
而且張辰的態度表達的也很清楚,那就是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甚至對方都不惜對整個天下來一次徹底的清洗,再造乾坤,這樣的人絕對是天下之間所有的門閥世家的噩夢,尤其他還是你的敵人的時候。
“世兄,那我們就隻有這一條路了嗎?”王家和盧直一臉無奈地看向裴洪問道。
裴洪歎了口氣,“兩位賢弟,天下大勢在此啊,我等不可違抗天下大勢啊!而且隻要我們投奔他的話,前幾天聽他說的話似乎是對我們另有安排。”
盧直二人開始仔細思考迴想了一下,發現張辰似乎確實是對他們另有安排的。
既然已經決定下注梭哈了,那麽現在就是最好的機會,畢竟有句話叫做錦上添花容易而雪中送炭難。
很快裴洪喊道,“來人,馬上備車,我們要進京!”
........
張辰此刻正在緊張的備戰呢,畢竟這一次敵人雖然戰鬥力不算強,但是來勢洶洶,還是很唬人的。
張辰這邊馬上開始征調民夫,直接負責運糧。
而張辰的軍改也已經完成了,這一次軍改最主要的改進就是增加了工兵部隊還有後勤輜重部隊,這兩個部隊雖然不是一線戰兵,但是依然對戰局影響很大。
同時張辰的21萬水軍也全部出動了起來,開著幾百艘戰船也準備隨時出動。
此刻整個大秦天下的火藥味很濃的。
張辰把工作都交給了諸葛亮,蕭何與陳平等人去處理,他自己則相對清閑了一些。
很快他就接到了一些情報。
“你說什麽?裴家王家和盧家三家的家主進京了?”張辰對馬賀疑惑道。
“啟稟殿下,這三家的家主確實進京了,而且似乎是有很著急的事情!”馬賀小心地迴答道。
“行了,本王知道了,辛苦了!”張辰揮了揮手,馬賀識趣地退了下去。
“來人,馬上召集陳平大人前來!”張辰喊道。
很快陳平就到來了,“微臣見過殿下!”
“愛卿請起,本王今日請愛卿過來是有事要和愛卿商量,卿家請看這個情報!”
陳平接過情報後仔細閱讀了起來,情報很短,隻有一句話,看完後陳平笑了。
“微臣恭喜殿下,這三家的家主承受不住壓力,這是來選擇投奔殿下來了!”
張辰表情沒有任何變化,淡淡地說道,“陳愛卿,你應該知道本王對於門閥世家的態度是打壓的,他們也很清楚,他們為何還會選擇投奔本王呢?”
陳平摸了摸自己的胡子,笑道,“殿下,很顯然,這三家的家主已經看出來殿下您的勝算很大,所以才來投奔您!”
“如今天下大勢其實已經很明朗了,各方諸侯如今惟一的出路就是組成聯軍團結在一起來進攻我們,想趁著我們尚未徹底掌控京城和江淮等幾個州的時候來打垮我們,進而打斷我們崛起的勢頭。”
“因為這群諸侯很清楚我們已經開始在蓄大勢了,距離大勢已成已經很近了, 這次的大戰可以說是他們最後一次能打斷我們崛起的機會了。”
“但是對於這三家的家主來說,他們堅信殿下肯定能打贏這一仗,所以才會選擇進京,表態。”
“哦?愛卿為何說他們會認為本王肯定能打贏呢?”張辰似笑非笑道。
“殿下,時間是站在我們這一邊的,時間越久我們的實力增長的就會更加恐怖。所以這一仗各方諸侯肯定會選擇主動進攻我們的,我們防守是有很大優勢的。”
“而且這一戰我軍就算是戰敗不敵他們,我軍最差的結果也是可以退守黃河以北的,有黃河天險也可以保證我們有半壁江山。我們可以承受多次失敗,但是他們承受不了,這幾個家主也明白這個道理,所以才會投奔您。”
張辰點了點頭,“看來這門閥世家之中還是有聰明人的,相比之下,這崔家還有鄭家以及李家等幾家就是真的蠢了。居然舉族投奔那群人,看不清天下大勢,自尋死路!”
陳平卻有不同的意見,“殿下,其實並不是他們看不清天下大勢,而是您的各種政策對他們的利益損害太嚴重了。這才是大部分世家門閥選擇和您作對的主要原因。”
“因為他們很清楚一旦您統一天下,那麽他們的好日子絕對就到頭了,別的不說,光是那些土地就不是他們能舍棄的啊!”
“陳愛卿,那你說為何這三家就可以選擇投奔本王呢?”
陳平認真地說道,“很簡單,自古以來功高莫過於救駕和從龍之功。如今這局勢從表麵上看起來對我們很不利,所以他們深知雪中送炭的意義。他們考慮的不是眼下的利益,而是日後的長久。”
“畢竟殿下您在位再久也不過幾十年而已,您的繼任者就能肯定繼續執行您的政策嗎?他們在看以後。而且您的勝率很高,這樣的話全部投資給您的話,絕對不虧。利益損失一部分總比身死族滅要好得多啊。”
“哈哈哈,給本王幾十年時間,本王絕對會讓他們知道自己的想法錯的有多離譜,不過他們願意投奔本王,本王也不好趕盡殺絕。”
“那就對他們多做一些引導吧,他們本身還是很有價值的,本王也確實有用得上他們的地方,尤其是日後!”
陳平聽到後默然不語,直接躬身施禮,“微臣告退!”
“最近要開大戰,愛卿辛苦了!”
...........
很快三位家主就已經到達了邯鄲城附近,此刻的邯鄲城和之前大秦統治的時候的邯鄲城有很大的不同之處。
在經過沿途之處的時候,他們也發現了很大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