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真正的走近這首詩歌,首先我們應該了解作者在創作這首詩時的時代背景,這是一個漢末落魄文人創作的詩歌,有了這個大前提之後,我們理解起來就會更加容易。
慨歎著“何不策高足,先據要路津”的漢末文人,麵對的卻是一個君門深遠、宦官擋道的苦悶時代,所以對於那些壯誌難酬的文人來說,他們的內心是極度痛苦的。
這首詩的首聯,作者寫到了一座與浮雲齊高的高樓,這高樓是那樣堂皇,而且在恍惚之間又很眼熟:“交疏結綺窗,阿閣三重階”——刻鏤著花紋的木條,交錯成綺文的窗格;四周是高翹的閣簷,階梯有層疊三重,正是詩人所見過的帝宮氣象。所以首聯之中看似是對景物的描寫,實則是對自己“心有淩雲誌,不得廟堂門”心中的感慨和失落的一種映射。
頷聯寫到了那高樓之上有悲涼的弦聲,是誰在彈奏這首曲子呢?大概就是杞梁妻吧。在這裏,作者運用典故,以那杞梁之妻彈奏的淒涼的弦聲,提出了兩大思考:一、在這般巍峨壯闊的高樓之上,為何會傳出如此悲涼的曲子?二、那彈唱之人為何是那位因為夫君戰死沙場而哭塌城樓的杞梁之妻?
而在頸聯之中,寫到這彈琴之人啊,彈奏的曲子哀轉徘徊,還要一彈三歎,即使是彈奏那些慷慨激昂的樂曲,其中也會有餘悲穿插其中,可以說是極力營造了一種哀憤的氛圍。
於是,在尾聯之中,作者就開始直抒胸臆,為讀者解惑,那彈歌之人為何會如此憂傷?因為無人知道他內心的淒苦,也尋不到真正的知音,其實看到這裏,相信大家已經有一點明悟,其實這備個之人不是別人,正是作者自己,他的懷才不遇,他的知音難覓,都在這裏十分直接的表露了出來。但在最後一句,他還是表達了自己永遠不會放棄的信念,相信自己終有一天會成為那一隻鴻鵠,奮力的展翅高飛。
生活在三國時期的阮籍是一個迷茫、悲觀的人,對於儒家所提倡的“禮法”,他認為是“束縛下民”的可怕又可惡的東西,而他們所鼓吹的那些神聖的原則不過是“竭天地萬物之至,以奉聲色無窮之欲”。因此,他不願為這些原則奉獻自己,但又不知道生命的價值和意義究竟何在,這使他的詩歌經常顯示出一種焦灼的情緒和悲觀的色彩,這首詩也是如此。
在這首詩的前兩句,作者寫到像東園桃李般的嘉樹,人們在樹下都踩出來了一條小徑,這說明它原來的熱鬧。但是接下來兩句詩人又寫到,當那秋風一吹啊,桃李就會開始凋零,最終便隻能剩下光禿的樹枝了。
由此,詩人領悟到了一個真理:有盛必有衰,有繁華必有憔悴;今日的高堂大廈,不久就會倒塌,而成為長滿荊棘、枸杞等植物的荒涼之地。——這就是第五、六句的詩意。
既然一切都是轉瞬即逝,再大的繁華也都有落寞的那一天,那我還有什麽理由在乎這些俗世顯赫、名利呢?所以,作者才會在接下來的四句寫到:既然如此,那還是讓我騎馬到西山去隱居吧;這樣做雖然要拋妻撇子,但在這個世界上我連自身都保不住,又何必對妻子戀戀不舍?
但是,作者終究是糾結的與痛苦的,他心中也很清楚他為自己找到的那條路並不是真正的明路,所以他才會在兩句寫到桃李開始凋零時,野草雖然仍很茂密,但到了年底,嚴霜覆蓋在野草之上,野草也就完結了。這是詩人否定了他自己找出來的那條解脫之路。
鍾嶸在《詩品》中曾經寫到:“曹植詩富有風骨,辭藻文采十分的華麗繁茂,情感上也兼有雅怨,身體被文化。”劉勰《文心雕龍.明詩》中說道:“(曹植詩)五言十分流調,是那麽的清麗宗旨;華實際用法不同,隻有才學才是安定。所以你得讓自己變得很公平,叔夜具有溫潤,茂先凝聚著清新,景陽振十分美麗。兼好那麽你就可以建、整,如果偏美的話就是太衝、公幹了。”
(2)
從上文提到的“骨氣奇高,辭采華茂”,我們就可以先得出一個小結論,曹植詩是很有文人風骨的,他的詩中尤其突出地表現著這股“慷慨“、“骨氣“,同時辭藻也十分的華麗。
曹植的詩大致可以分為兩個時期,前期主要是樂觀開朗、豪放俊逸,但到後期就變得隱曲深沉、哀怨憂憤,然而那種“慷慨““任氣“的風骨卻始終充溢侵人。
而造成曹植的詩風出現這種變化的原因,其實也並不複雜,甚至和大多數文人一樣,命途優渥時詩風便較為開闊,命途多舛時詩風自然也就變得深沉起來。
曹植前期生活在優裕的環境中,與曹丕一起,以貴公子的身份與曹操屬下的文人交往,所以也寫下不少記敘宴遊及唱和贈答之作,如《公宴》、《侍太子坐》、《鬥雞》等,大抵情調平和,辭采華麗,很有些貴族氣。這一類作品曹丕、王粲等也有,而以曹植為突出。這種詩當然很少具有深刻的內涵,但作為一種文學現象,它反映了建安時代詩歌題材不斷擴大,更多地反映人們的日常生活。同時,也反映了隨著文人文學集團的出現,詩歌的娛樂性與社交功能更加明顯了。曹植後期,在曹丕父子的猜忌、迫害下忍辱求生,心情極為悲憤苦悶,作品的內容與風格發生顯著變化。那種雍容華貴的詩作極少再出現,一些表達不甘閑置、要求施展才能的願望的作品,也不像早期之作那樣豪邁自信,而是顯得深沉悲涼。更多的作品,集中抒寫了對個人命運的失望,和對曹丕政治集團的怨恨。這些詩文中,充滿受壓迫的痛苦,對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預感生命將在屈辱與碌碌無為中消耗、失去其應有價值而產生的悲哀。
陶淵明是一位田園詩人,他的詩具有樸實無華和平淡自然的特點,“風格即人”這條藝術的規律,在陶淵明身上得到了很好的證明。讀陶淵明的詩總有一種讀詩如見其人的感覺。他的詩不是吟風弄月的文字遊戲,而是詩人的生活及真情實感的抒發。從其作品看他對自己作品意象的塑造,率真、任情,不掩飾、不做作,不為世俗所左右,我行我素。詩人一生不斷追求的是樸實、自然、率真、耿直。這種求真的思想,是對自然主義的追求與向往。例如他在《飲酒》中所描繪的,就是他的日常生活,又是“采菊”,又是“飛鳥”,最後提到一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說明他是真的發自內心的喜歡現在的這種生活,短短幾句,就將他的率真、自然表達了出來。
而謝靈運正如作者在上文中所提到的一樣,他寫的詩“在新在俊”。謝靈運所開創的山水詩,把自然界的美景引進詩中,使山水成為獨立的審美對象。他的創作,不僅把詩歌從淡乎寡味的玄理中解放了出來,而且加強了詩歌的藝術技巧和表現力,並影響了一代詩風。
慨歎著“何不策高足,先據要路津”的漢末文人,麵對的卻是一個君門深遠、宦官擋道的苦悶時代,所以對於那些壯誌難酬的文人來說,他們的內心是極度痛苦的。
這首詩的首聯,作者寫到了一座與浮雲齊高的高樓,這高樓是那樣堂皇,而且在恍惚之間又很眼熟:“交疏結綺窗,阿閣三重階”——刻鏤著花紋的木條,交錯成綺文的窗格;四周是高翹的閣簷,階梯有層疊三重,正是詩人所見過的帝宮氣象。所以首聯之中看似是對景物的描寫,實則是對自己“心有淩雲誌,不得廟堂門”心中的感慨和失落的一種映射。
頷聯寫到了那高樓之上有悲涼的弦聲,是誰在彈奏這首曲子呢?大概就是杞梁妻吧。在這裏,作者運用典故,以那杞梁之妻彈奏的淒涼的弦聲,提出了兩大思考:一、在這般巍峨壯闊的高樓之上,為何會傳出如此悲涼的曲子?二、那彈唱之人為何是那位因為夫君戰死沙場而哭塌城樓的杞梁之妻?
而在頸聯之中,寫到這彈琴之人啊,彈奏的曲子哀轉徘徊,還要一彈三歎,即使是彈奏那些慷慨激昂的樂曲,其中也會有餘悲穿插其中,可以說是極力營造了一種哀憤的氛圍。
於是,在尾聯之中,作者就開始直抒胸臆,為讀者解惑,那彈歌之人為何會如此憂傷?因為無人知道他內心的淒苦,也尋不到真正的知音,其實看到這裏,相信大家已經有一點明悟,其實這備個之人不是別人,正是作者自己,他的懷才不遇,他的知音難覓,都在這裏十分直接的表露了出來。但在最後一句,他還是表達了自己永遠不會放棄的信念,相信自己終有一天會成為那一隻鴻鵠,奮力的展翅高飛。
生活在三國時期的阮籍是一個迷茫、悲觀的人,對於儒家所提倡的“禮法”,他認為是“束縛下民”的可怕又可惡的東西,而他們所鼓吹的那些神聖的原則不過是“竭天地萬物之至,以奉聲色無窮之欲”。因此,他不願為這些原則奉獻自己,但又不知道生命的價值和意義究竟何在,這使他的詩歌經常顯示出一種焦灼的情緒和悲觀的色彩,這首詩也是如此。
在這首詩的前兩句,作者寫到像東園桃李般的嘉樹,人們在樹下都踩出來了一條小徑,這說明它原來的熱鬧。但是接下來兩句詩人又寫到,當那秋風一吹啊,桃李就會開始凋零,最終便隻能剩下光禿的樹枝了。
由此,詩人領悟到了一個真理:有盛必有衰,有繁華必有憔悴;今日的高堂大廈,不久就會倒塌,而成為長滿荊棘、枸杞等植物的荒涼之地。——這就是第五、六句的詩意。
既然一切都是轉瞬即逝,再大的繁華也都有落寞的那一天,那我還有什麽理由在乎這些俗世顯赫、名利呢?所以,作者才會在接下來的四句寫到:既然如此,那還是讓我騎馬到西山去隱居吧;這樣做雖然要拋妻撇子,但在這個世界上我連自身都保不住,又何必對妻子戀戀不舍?
但是,作者終究是糾結的與痛苦的,他心中也很清楚他為自己找到的那條路並不是真正的明路,所以他才會在兩句寫到桃李開始凋零時,野草雖然仍很茂密,但到了年底,嚴霜覆蓋在野草之上,野草也就完結了。這是詩人否定了他自己找出來的那條解脫之路。
鍾嶸在《詩品》中曾經寫到:“曹植詩富有風骨,辭藻文采十分的華麗繁茂,情感上也兼有雅怨,身體被文化。”劉勰《文心雕龍.明詩》中說道:“(曹植詩)五言十分流調,是那麽的清麗宗旨;華實際用法不同,隻有才學才是安定。所以你得讓自己變得很公平,叔夜具有溫潤,茂先凝聚著清新,景陽振十分美麗。兼好那麽你就可以建、整,如果偏美的話就是太衝、公幹了。”
(2)
從上文提到的“骨氣奇高,辭采華茂”,我們就可以先得出一個小結論,曹植詩是很有文人風骨的,他的詩中尤其突出地表現著這股“慷慨“、“骨氣“,同時辭藻也十分的華麗。
曹植的詩大致可以分為兩個時期,前期主要是樂觀開朗、豪放俊逸,但到後期就變得隱曲深沉、哀怨憂憤,然而那種“慷慨““任氣“的風骨卻始終充溢侵人。
而造成曹植的詩風出現這種變化的原因,其實也並不複雜,甚至和大多數文人一樣,命途優渥時詩風便較為開闊,命途多舛時詩風自然也就變得深沉起來。
曹植前期生活在優裕的環境中,與曹丕一起,以貴公子的身份與曹操屬下的文人交往,所以也寫下不少記敘宴遊及唱和贈答之作,如《公宴》、《侍太子坐》、《鬥雞》等,大抵情調平和,辭采華麗,很有些貴族氣。這一類作品曹丕、王粲等也有,而以曹植為突出。這種詩當然很少具有深刻的內涵,但作為一種文學現象,它反映了建安時代詩歌題材不斷擴大,更多地反映人們的日常生活。同時,也反映了隨著文人文學集團的出現,詩歌的娛樂性與社交功能更加明顯了。曹植後期,在曹丕父子的猜忌、迫害下忍辱求生,心情極為悲憤苦悶,作品的內容與風格發生顯著變化。那種雍容華貴的詩作極少再出現,一些表達不甘閑置、要求施展才能的願望的作品,也不像早期之作那樣豪邁自信,而是顯得深沉悲涼。更多的作品,集中抒寫了對個人命運的失望,和對曹丕政治集團的怨恨。這些詩文中,充滿受壓迫的痛苦,對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預感生命將在屈辱與碌碌無為中消耗、失去其應有價值而產生的悲哀。
陶淵明是一位田園詩人,他的詩具有樸實無華和平淡自然的特點,“風格即人”這條藝術的規律,在陶淵明身上得到了很好的證明。讀陶淵明的詩總有一種讀詩如見其人的感覺。他的詩不是吟風弄月的文字遊戲,而是詩人的生活及真情實感的抒發。從其作品看他對自己作品意象的塑造,率真、任情,不掩飾、不做作,不為世俗所左右,我行我素。詩人一生不斷追求的是樸實、自然、率真、耿直。這種求真的思想,是對自然主義的追求與向往。例如他在《飲酒》中所描繪的,就是他的日常生活,又是“采菊”,又是“飛鳥”,最後提到一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說明他是真的發自內心的喜歡現在的這種生活,短短幾句,就將他的率真、自然表達了出來。
而謝靈運正如作者在上文中所提到的一樣,他寫的詩“在新在俊”。謝靈運所開創的山水詩,把自然界的美景引進詩中,使山水成為獨立的審美對象。他的創作,不僅把詩歌從淡乎寡味的玄理中解放了出來,而且加強了詩歌的藝術技巧和表現力,並影響了一代詩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