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拜訪師兄
四合院:火紅年代享受生活 作者:恭禧發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劉平安挎著包順著前門大街又走了一段路,就看到了廣和堂的招牌。鋪子門麵不大,門口掛著一塊褪色的布簾,隨風輕輕擺動。
走進鋪子,牆壁四周擺滿了木質藥櫃,一格一格密密麻麻。(前門大街長845米,行車道寬20米。明、清至民國時皆稱正陽門大街,民眾俗稱前門大街,1965年正式定名為前門大街,本書統稱為前門大街,省的後麵又改。)
師兄李天順從櫃台後抬起頭,驚喜道:“平安!幾時來的京城?我爹娘身體還好吧?”
“下午剛到,師父師娘身體好著呢。我這次進城買些書,順便來看看師兄。”劉平安也高興的說著
“這幾天先別迴去了,好好逛逛北平城。等你嫂子迴來,咱們一起去吃全聚德。”說著,李天順帶著劉平安參觀了鋪子,倆人坐在鋪子的一角,泡上一壺茶又聊起了醫術。
“李掌櫃,快看看小女怎麽迴事?下午迴到家就一直發愣,就像缺了魂一樣。”門簾被掀開,中年男領著一個發呆的小女孩走了進來。
“陳老板別著急,讓雪茹先坐下。”這個陳老板扶著閨女坐在凳子上。
“平安,你過來。陳老板,這是我爹的關門弟子,醫術比我好,讓他來診斷下。”李天順介紹著說道。
“那敢情好,麻煩小兄弟了。”陳老板拱著手客氣說道。
劉平安給這個叫雪茹的小姑娘號了號脈,又撐開眼皮看了看說道:“應該是被嚇著驚風了,等下我用針灸推拿一下,在開一劑羚角鉤藤湯,喝完藥睡一覺就沒事了。”
說著劉平安從挎包裏拿出金針開始針灸,針灸完又推拿了一陣,小姑娘的眼神漸漸恢複了神采。李天順也抓好了藥,陳老板付完診金離去。
“平安,你多留些日子,在這裏坐堂吧,你現在正是需要大量累積經驗的時候。”李天順笑著說道
“行,聽師兄安排。”
“我寫封信明天讓人捎迴李家莊,省的老爺子擔心。等你嫂子下課迴來,讓她在收拾出一間房出來。”李天順放下手中茶杯。
接著又說道:“平安你如果買書的話,讓誌文帶著你去琉璃廠的文奎堂和來薰閣瞧瞧。”
這兩個地方在民國時期,一般是文人買書的首選之地。
文奎堂始建於光緒七年(1881年),創建人王雲端,河北束鹿人,是一家以刻印、出售古、舊書籍為業的老字號書肆。(建國後由福隆寺街遷到西琉璃廠,本書提前遷移)。
來薰閣開業於清鹹豐年間,當時是個古琴店,經營不善轉租與他人,後來來薰閣陳氏本族後人陳質卿又將來薰閣贖了迴來,並在民國元年(1912年),開辦了來薰閣書店。
“誌文,誌文出來下。”李天順對著店鋪的後門喊道。
李天順的這個鋪子是臨街倒座房改建而來,穿過店鋪後門就是院子,兩邊是東西廂房,中間是三間正房,整體占地兩百平方左右。
李誌文腰間係著圍裙,手裏還拿著切好的鹿茸,從東廂房走了出來:“爹,什麽事兒?”
“哎呦喂!平安你也來北平了。”走進來的李誌文看到劉平安高興的說道
“啪~”
“沒規矩,平安是你喊的嗎?在小也是你師叔。”李天順一巴掌打在李誌文的後腦勺說道
“小師叔!”李誌文不甘情願的又喊了一聲,看的劉平安直樂。
“等下陪你師叔去趟琉璃廠,他要買些書,然後你們就去全聚德,晚上給你師叔接風。”李天順對著李誌文吩咐著。
“好嘞!爹,您瞧好吧,我一定帶著小師叔琉璃廠好好轉轉。”李誌文應道。
。。。。。。。。
琉璃廠距離廣和堂也就幾裏路,邊走邊逛不一會就到了。
琉璃廠,本來隻是遼代京城的一個小鄉村,元代在這裏建窯燒琉璃瓦,這才有了琉璃廠的名字。
清乾隆三十八年,為了編纂《四庫全書》,一大批文人學者匯聚於此,正因為這件重大的文化事件,使得琉璃廠空前繁榮。
不過當時的琉璃廠,開得最多是書店,賣的也是文章典籍,後來經過時間推移,逐漸演變成了一條專門售賣古董字畫、文玩玉器、金石名章的街道。
劉平安看著這條承載著曆史文化的老街,濃鬱的文化氣息彌漫在空氣之中。
街道古色古香,那明清風格的建築,飛簷鬥拱,青磚灰瓦,狹窄而蜿蜒的街道,在人來人往中略顯擁擠,卻充滿著生活氣息和文化的活力。
兩人走進來薰閣,書架上擺滿了各式各樣的書籍。
一個學徒模樣的少年走了過來,恭敬的對兩人說:“兩位先生,您要是想看哪本書,我給您取下來。”
“中醫方麵的書籍在哪邊?”劉平安問道。
“先生,請跟我來。”小夥計引著劉平安兩人走向了東麵書架。
許久,劉平安選了三本,兩本宋版的《太平聖惠方》《史載之方》,一本明版的《傷寒全生集》,付了八十大洋。
兩人又去了文奎堂淘換了葉天士的《溫熱論》和《幼科要略》,還有一本趙汝珍著寫的《?古玩指南》?。
倆人看著天色還早,又去了槐蔭山房、茹古齋、萃文閣、榮寶齋轉了轉。
在榮寶齋買了幾幅齊白石、吳昌碩的字畫,讓李誌文抱著,幾十年後這些可是值老鼻子了。
有李誌文跟著不好大量的買,隻能等下次了,關於山也得利用上,讓他給自己淘換點古董,後麵北平圍城不信那些遺老遺少不拿出來換吃的,劉平安暗暗想著。
李誌文抱著字畫鬱悶的說道:“平安啊,你買這些幹什麽?不當吃不當喝的,擦屁股都嫌硬。有這錢,不如我帶你去吃八大樓呢。”
這貨學聰明了,私下叫平安,當著長輩的麵叫師叔。
劉平安也沒當迴事,打著啞謎的說道:“誌文,如果信我的話,你這幾年也買上幾幅,保存好藏起來。”
李誌文滿臉不信的說道:“屁,這琉璃廠我一個月來八趟,也沒人見誰說這是寶貝。”
劉平安也懶的解釋,倆人邊走邊聊,很快到了全聚德。
“喲~小李掌櫃,您今個怎麽有空過來了?”剛走進店裏,一個夥計的聲音就傳了過來,這小夥計明顯認識李誌文。
“嘿,小六子你胖了,是不是在後廚又偷吃了?趕緊的安排個包間,等下我爹也要來。”李誌文打趣著這個叫小六子的夥計說道
“那可不敢。”接著又吆喝道:“樓上雅間一位”“小李掌櫃請您移步二樓”。
兩人跟著夥計上了樓,找了一個靠窗的包間坐下。選好兩隻鴨子,做好記號,又點了全聚德的幾個傳統涼菜。讓夥計沏好茶。
過了不多會,包間的門被推開,師兄李天順走了進來,後麵跟著嫂子曹萍、李誌武還有一個穿著中山裝陌生男子。
“平安,來,給你介紹下,這是咱們的大師兄王建章,在協和醫院上班。”李天順拉著中山裝男子介紹道。
劉平安連忙起身問候道:“大師兄好。”
“哈哈,你就是師父的關門弟子劉平安吧。師父他老人家前些日子來信提起過你,可惜一直無緣見到咱們的小師弟。最近醫院工作太忙,也沒抽出時間去李家莊看望師父他老人家。”王建章對著二人直爽著說道,幾人打完招唿分開落座。
這時,夥計還是上菜,配鹵鴨什件、白糟鴨片、拌鴨掌、醬鴨膀四個涼菜,油爆鴨心、燴四寶、炸鴨肝、炒鴨腸四道炒菜,另一個夥計端上甜麵醬、?蔥段、?荷葉餅和芝麻燒餅等配料,開始將烤鴨切片並擺盤。
“客官您慢用,有事您招唿。”夥計片完烤鴨退出房間。
“王師兄,您學中醫的,怎麽在協和上班了?”劉平安說出心中疑惑。
“我年輕的時候跟著師父學中醫,他老人家對西醫也不排斥,很多時候西醫治療更快,所以後麵就轉學了西醫。至於是西醫好還是中醫好,我認為師父說的很對,隻要是能救人,都是好醫術,沒必要分那麽清,相對來講中醫學精更難。”王建章笑著說道。
“是啊,西醫治的是病,中醫治的是人。中醫不像西醫,分內外婦兒等分科,中醫是大方科。西醫有標準,中醫......哪怕同一個醫院同一個科室的不同醫生,開出的方子都有可能完全不同,但也不能說誰對誰錯,因為吃兩個方子的藥都有可能好。所以說,真想學好中醫確實是難。”李天順也讚同的說道。
師兄弟三人邊吃邊探討,李誌文李誌武插不上話,悶著頭吃著烤鴨,時間不知不覺過去了.......
從全聚德迴到廣和堂天已漆黑,劉平安睡在收拾好的西廂房,打理著空間,慢慢睡去。
走進鋪子,牆壁四周擺滿了木質藥櫃,一格一格密密麻麻。(前門大街長845米,行車道寬20米。明、清至民國時皆稱正陽門大街,民眾俗稱前門大街,1965年正式定名為前門大街,本書統稱為前門大街,省的後麵又改。)
師兄李天順從櫃台後抬起頭,驚喜道:“平安!幾時來的京城?我爹娘身體還好吧?”
“下午剛到,師父師娘身體好著呢。我這次進城買些書,順便來看看師兄。”劉平安也高興的說著
“這幾天先別迴去了,好好逛逛北平城。等你嫂子迴來,咱們一起去吃全聚德。”說著,李天順帶著劉平安參觀了鋪子,倆人坐在鋪子的一角,泡上一壺茶又聊起了醫術。
“李掌櫃,快看看小女怎麽迴事?下午迴到家就一直發愣,就像缺了魂一樣。”門簾被掀開,中年男領著一個發呆的小女孩走了進來。
“陳老板別著急,讓雪茹先坐下。”這個陳老板扶著閨女坐在凳子上。
“平安,你過來。陳老板,這是我爹的關門弟子,醫術比我好,讓他來診斷下。”李天順介紹著說道。
“那敢情好,麻煩小兄弟了。”陳老板拱著手客氣說道。
劉平安給這個叫雪茹的小姑娘號了號脈,又撐開眼皮看了看說道:“應該是被嚇著驚風了,等下我用針灸推拿一下,在開一劑羚角鉤藤湯,喝完藥睡一覺就沒事了。”
說著劉平安從挎包裏拿出金針開始針灸,針灸完又推拿了一陣,小姑娘的眼神漸漸恢複了神采。李天順也抓好了藥,陳老板付完診金離去。
“平安,你多留些日子,在這裏坐堂吧,你現在正是需要大量累積經驗的時候。”李天順笑著說道
“行,聽師兄安排。”
“我寫封信明天讓人捎迴李家莊,省的老爺子擔心。等你嫂子下課迴來,讓她在收拾出一間房出來。”李天順放下手中茶杯。
接著又說道:“平安你如果買書的話,讓誌文帶著你去琉璃廠的文奎堂和來薰閣瞧瞧。”
這兩個地方在民國時期,一般是文人買書的首選之地。
文奎堂始建於光緒七年(1881年),創建人王雲端,河北束鹿人,是一家以刻印、出售古、舊書籍為業的老字號書肆。(建國後由福隆寺街遷到西琉璃廠,本書提前遷移)。
來薰閣開業於清鹹豐年間,當時是個古琴店,經營不善轉租與他人,後來來薰閣陳氏本族後人陳質卿又將來薰閣贖了迴來,並在民國元年(1912年),開辦了來薰閣書店。
“誌文,誌文出來下。”李天順對著店鋪的後門喊道。
李天順的這個鋪子是臨街倒座房改建而來,穿過店鋪後門就是院子,兩邊是東西廂房,中間是三間正房,整體占地兩百平方左右。
李誌文腰間係著圍裙,手裏還拿著切好的鹿茸,從東廂房走了出來:“爹,什麽事兒?”
“哎呦喂!平安你也來北平了。”走進來的李誌文看到劉平安高興的說道
“啪~”
“沒規矩,平安是你喊的嗎?在小也是你師叔。”李天順一巴掌打在李誌文的後腦勺說道
“小師叔!”李誌文不甘情願的又喊了一聲,看的劉平安直樂。
“等下陪你師叔去趟琉璃廠,他要買些書,然後你們就去全聚德,晚上給你師叔接風。”李天順對著李誌文吩咐著。
“好嘞!爹,您瞧好吧,我一定帶著小師叔琉璃廠好好轉轉。”李誌文應道。
。。。。。。。。
琉璃廠距離廣和堂也就幾裏路,邊走邊逛不一會就到了。
琉璃廠,本來隻是遼代京城的一個小鄉村,元代在這裏建窯燒琉璃瓦,這才有了琉璃廠的名字。
清乾隆三十八年,為了編纂《四庫全書》,一大批文人學者匯聚於此,正因為這件重大的文化事件,使得琉璃廠空前繁榮。
不過當時的琉璃廠,開得最多是書店,賣的也是文章典籍,後來經過時間推移,逐漸演變成了一條專門售賣古董字畫、文玩玉器、金石名章的街道。
劉平安看著這條承載著曆史文化的老街,濃鬱的文化氣息彌漫在空氣之中。
街道古色古香,那明清風格的建築,飛簷鬥拱,青磚灰瓦,狹窄而蜿蜒的街道,在人來人往中略顯擁擠,卻充滿著生活氣息和文化的活力。
兩人走進來薰閣,書架上擺滿了各式各樣的書籍。
一個學徒模樣的少年走了過來,恭敬的對兩人說:“兩位先生,您要是想看哪本書,我給您取下來。”
“中醫方麵的書籍在哪邊?”劉平安問道。
“先生,請跟我來。”小夥計引著劉平安兩人走向了東麵書架。
許久,劉平安選了三本,兩本宋版的《太平聖惠方》《史載之方》,一本明版的《傷寒全生集》,付了八十大洋。
兩人又去了文奎堂淘換了葉天士的《溫熱論》和《幼科要略》,還有一本趙汝珍著寫的《?古玩指南》?。
倆人看著天色還早,又去了槐蔭山房、茹古齋、萃文閣、榮寶齋轉了轉。
在榮寶齋買了幾幅齊白石、吳昌碩的字畫,讓李誌文抱著,幾十年後這些可是值老鼻子了。
有李誌文跟著不好大量的買,隻能等下次了,關於山也得利用上,讓他給自己淘換點古董,後麵北平圍城不信那些遺老遺少不拿出來換吃的,劉平安暗暗想著。
李誌文抱著字畫鬱悶的說道:“平安啊,你買這些幹什麽?不當吃不當喝的,擦屁股都嫌硬。有這錢,不如我帶你去吃八大樓呢。”
這貨學聰明了,私下叫平安,當著長輩的麵叫師叔。
劉平安也沒當迴事,打著啞謎的說道:“誌文,如果信我的話,你這幾年也買上幾幅,保存好藏起來。”
李誌文滿臉不信的說道:“屁,這琉璃廠我一個月來八趟,也沒人見誰說這是寶貝。”
劉平安也懶的解釋,倆人邊走邊聊,很快到了全聚德。
“喲~小李掌櫃,您今個怎麽有空過來了?”剛走進店裏,一個夥計的聲音就傳了過來,這小夥計明顯認識李誌文。
“嘿,小六子你胖了,是不是在後廚又偷吃了?趕緊的安排個包間,等下我爹也要來。”李誌文打趣著這個叫小六子的夥計說道
“那可不敢。”接著又吆喝道:“樓上雅間一位”“小李掌櫃請您移步二樓”。
兩人跟著夥計上了樓,找了一個靠窗的包間坐下。選好兩隻鴨子,做好記號,又點了全聚德的幾個傳統涼菜。讓夥計沏好茶。
過了不多會,包間的門被推開,師兄李天順走了進來,後麵跟著嫂子曹萍、李誌武還有一個穿著中山裝陌生男子。
“平安,來,給你介紹下,這是咱們的大師兄王建章,在協和醫院上班。”李天順拉著中山裝男子介紹道。
劉平安連忙起身問候道:“大師兄好。”
“哈哈,你就是師父的關門弟子劉平安吧。師父他老人家前些日子來信提起過你,可惜一直無緣見到咱們的小師弟。最近醫院工作太忙,也沒抽出時間去李家莊看望師父他老人家。”王建章對著二人直爽著說道,幾人打完招唿分開落座。
這時,夥計還是上菜,配鹵鴨什件、白糟鴨片、拌鴨掌、醬鴨膀四個涼菜,油爆鴨心、燴四寶、炸鴨肝、炒鴨腸四道炒菜,另一個夥計端上甜麵醬、?蔥段、?荷葉餅和芝麻燒餅等配料,開始將烤鴨切片並擺盤。
“客官您慢用,有事您招唿。”夥計片完烤鴨退出房間。
“王師兄,您學中醫的,怎麽在協和上班了?”劉平安說出心中疑惑。
“我年輕的時候跟著師父學中醫,他老人家對西醫也不排斥,很多時候西醫治療更快,所以後麵就轉學了西醫。至於是西醫好還是中醫好,我認為師父說的很對,隻要是能救人,都是好醫術,沒必要分那麽清,相對來講中醫學精更難。”王建章笑著說道。
“是啊,西醫治的是病,中醫治的是人。中醫不像西醫,分內外婦兒等分科,中醫是大方科。西醫有標準,中醫......哪怕同一個醫院同一個科室的不同醫生,開出的方子都有可能完全不同,但也不能說誰對誰錯,因為吃兩個方子的藥都有可能好。所以說,真想學好中醫確實是難。”李天順也讚同的說道。
師兄弟三人邊吃邊探討,李誌文李誌武插不上話,悶著頭吃著烤鴨,時間不知不覺過去了.......
從全聚德迴到廣和堂天已漆黑,劉平安睡在收拾好的西廂房,打理著空間,慢慢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