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浙州被困在裏邊的人不是別人,正是浙州的巡撫,他的名字叫王有齡,一般來講,相當於省長的王有齡被困在裏邊,那正是高季出兵相救的時候,這要是做成功了,那高季不就是立功了嗎?
一出手就立功,這是多麽棒的一件事情,但是我們還得說,能這麽想問題的人,一定是心機不夠深的。
高季是這麽想的,範籬可不這麽看,他的心機、權術要比高季要再深一步,他覺得假如高季出兵救援,要是失敗的話,高季將承擔一個責任,叫救援不力!
你來救了,但是沒救出來,你為什麽沒救出來呀?你不行呀,你沒有能力呀,我範籬派出去的人,把頭一仗就失敗,救第一個人就沒救出來,那我不就落了個我的推薦也是沒有眼光的口實,所以不願意讓高季現在出兵。
那麽,假如高季你去救,拚了命的去救,營救成功了,那也不行,你要是把王有齡給救出來,更慘!
人一旦被你救出來了,本來人家被困在裏邊了,被弄出來了,那麽浙州的巡撫就不用換人了。那範籬給皇上上的那份奏折裏麵說的讓高季督辦浙州軍務,到底是個什麽職務呀?
所以從這個角度上來講,高季不管救不救得出來都對你不利。那在這種考慮下,大哥你還是別走啦,高季你就在那等著、待著,哪涼快你就在那歇著。
等到啥時候呢?一直等到十多天,消息傳出來,王有齡被圍困在浙州上吊自殺。這個時候範籬才密奏朝廷:能不能讓高季當上浙州的巡撫?
然後與此同時,馬上命令高季帶兵迅速出擊,衝入浙州,這麽一來的話,高季出兵必然有收獲,皇上這邊剛剛收到範籬舉薦的信,那邊又看到高季立功的捷報,當然心情大好。
於是在大概20多天左右,朝廷就下了個令,正式任命高季為浙州巡撫。你看看範籬這心機,範籬這權術。
當然,這其中可惜了王有齡,事實上,王有齡曾經在朝廷上幫範籬說過話,好不好使不知道,但怎麽說,人家幫你說過話,所以你怎麽評價範籬這個人?
高季任命巡撫後,多年來,他從一個假巡撫、二把手、師爺,這迴變成了一個真正的朝廷大員,成為了第一梯隊的大官。
當時他被人誣告,被人調查,投奔範籬的時候呢,他想的不過是:哎呀,我當一個小營官,我能活著就行了。
但是沒想到就這麽兩年,這麽快的時間,我居然能當上省長,而且是浙州的省長,那你說高季心裏是什麽感覺?
而範籬好人好事做到底,專門調了一些自個的勇兵就送給高季了,而且還給了高季給皇上的專奏權,有征收厘金權!
那麽我們說高季現在就像是被幸福擊昏頭腦的感覺,範籬等於說是超額滿足了自己的夢想,讓高季開心的不得了。
再迴頭一看,自己進入浙州的時候這麽著急,在時機的選擇上,照人家範籬的用心,差的遠去了。
所以,這個時候,高季是人生當中第一次佩服、感激、尊重範籬,在這段時間他和範籬的交往中畢恭畢敬,說話措辭都是把範籬托得非常的高。
當然範籬也會勉勵他,範籬也不跟他裝,不會以一個我把你提拔起來了,我就永遠是你的大哥,你永遠是我小弟,沒有這個意思。
反倒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最大限度的放權給高季,就說你去幹去吧,因為畢竟你是我的人,你是我提拔起來的,你做好了,我也有麵子,就讓高季放手去幹,不要有顧慮。
高季也沒有辜負範籬的信任,竭盡全力把浙州的事務處理得非常好,這是關於高季怎麽當上浙州巡撫的事,那迴過頭來,我們再說一說範籬。
皇上交給他的事:節治四省軍務。現在呢,這四個省的巡撫要麽是他的朋友,要麽是他曾經的幕僚,或者是他過去的門生和部下,等於說都是他自己的人,無論是調度還是分配都是非常的順心順意。
再加上此時此刻,又有錢又有人,招兵買馬特別的順暢,陸軍壯大,水師齊備,文武同心,上下協力,要爭取更大的戰功了。
還有什麽更大的戰功呢?就是範籬的弟弟範鳩一直在盯著的那個地方,津州!
其實拿下安慶之後,勇兵們的目標就自然而然都盯著津州了,但是有一個問題,你打津州,你總是需要一些資本的,你拿什麽打呀。
之前你打安慶的時候,把勇兵消耗的差不多了,所以之前範籬說讓範鳩你迴去招人,正趕上範鳩迴去招人的時候,海州來人說讓範籬出兵相救,然後範籬讓弟弟去,弟弟不去,這才讓李富荃去了海州。
所以現在來看,已經沒有什麽障礙了,範鳩就帶著新招募的6000勇兵,就迴到範籬的身邊,加上自己以前原有的人,基本上已經有兩萬人左右了。
人也齊啦,水軍、陸軍也已經差不多了,範籬開始召開會議,召集勇兵的高級將領,和全體參與軍機的幕僚們,就天天開會,說我們怎麽樣才能拿下津州。
因為津州是起義軍的大本營,這是他們的首都,據說至少要20萬的守軍,而且這個地方自打建都以來,一直和朝廷的南北大營進行對壘,他們的戰鬥經驗是非常的豐富,和別的其他碰到的起義軍完全不一樣,再加上津州的城牆一直不斷的被加固加高,它是非常堅固的,更何況這是人家的都城,你想它難攻到什麽樣。
而且我剛剛講的那幾個優勢,它是疊加的,它並不是單獨存在的,他是相互影響的,因為你人多,再加上長時間在這裏打仗,對城池和戰場非常的熟悉,城防的設備也在不斷的改進,這幾種優勢集結到一塊的時候,無論是範籬也好,還是驕傲的範鳩,都覺得這都不是一件非常好幹的事。
所以大夥在那開會主要就是商量這個仗由誰來打,到底怎麽打的一個先後順序,結果商量來商量去,還是使用勇兵最常用的招數,也就是範鳩賴以成名的辦法:圍!就是圍城!
一出手就立功,這是多麽棒的一件事情,但是我們還得說,能這麽想問題的人,一定是心機不夠深的。
高季是這麽想的,範籬可不這麽看,他的心機、權術要比高季要再深一步,他覺得假如高季出兵救援,要是失敗的話,高季將承擔一個責任,叫救援不力!
你來救了,但是沒救出來,你為什麽沒救出來呀?你不行呀,你沒有能力呀,我範籬派出去的人,把頭一仗就失敗,救第一個人就沒救出來,那我不就落了個我的推薦也是沒有眼光的口實,所以不願意讓高季現在出兵。
那麽,假如高季你去救,拚了命的去救,營救成功了,那也不行,你要是把王有齡給救出來,更慘!
人一旦被你救出來了,本來人家被困在裏邊了,被弄出來了,那麽浙州的巡撫就不用換人了。那範籬給皇上上的那份奏折裏麵說的讓高季督辦浙州軍務,到底是個什麽職務呀?
所以從這個角度上來講,高季不管救不救得出來都對你不利。那在這種考慮下,大哥你還是別走啦,高季你就在那等著、待著,哪涼快你就在那歇著。
等到啥時候呢?一直等到十多天,消息傳出來,王有齡被圍困在浙州上吊自殺。這個時候範籬才密奏朝廷:能不能讓高季當上浙州的巡撫?
然後與此同時,馬上命令高季帶兵迅速出擊,衝入浙州,這麽一來的話,高季出兵必然有收獲,皇上這邊剛剛收到範籬舉薦的信,那邊又看到高季立功的捷報,當然心情大好。
於是在大概20多天左右,朝廷就下了個令,正式任命高季為浙州巡撫。你看看範籬這心機,範籬這權術。
當然,這其中可惜了王有齡,事實上,王有齡曾經在朝廷上幫範籬說過話,好不好使不知道,但怎麽說,人家幫你說過話,所以你怎麽評價範籬這個人?
高季任命巡撫後,多年來,他從一個假巡撫、二把手、師爺,這迴變成了一個真正的朝廷大員,成為了第一梯隊的大官。
當時他被人誣告,被人調查,投奔範籬的時候呢,他想的不過是:哎呀,我當一個小營官,我能活著就行了。
但是沒想到就這麽兩年,這麽快的時間,我居然能當上省長,而且是浙州的省長,那你說高季心裏是什麽感覺?
而範籬好人好事做到底,專門調了一些自個的勇兵就送給高季了,而且還給了高季給皇上的專奏權,有征收厘金權!
那麽我們說高季現在就像是被幸福擊昏頭腦的感覺,範籬等於說是超額滿足了自己的夢想,讓高季開心的不得了。
再迴頭一看,自己進入浙州的時候這麽著急,在時機的選擇上,照人家範籬的用心,差的遠去了。
所以,這個時候,高季是人生當中第一次佩服、感激、尊重範籬,在這段時間他和範籬的交往中畢恭畢敬,說話措辭都是把範籬托得非常的高。
當然範籬也會勉勵他,範籬也不跟他裝,不會以一個我把你提拔起來了,我就永遠是你的大哥,你永遠是我小弟,沒有這個意思。
反倒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最大限度的放權給高季,就說你去幹去吧,因為畢竟你是我的人,你是我提拔起來的,你做好了,我也有麵子,就讓高季放手去幹,不要有顧慮。
高季也沒有辜負範籬的信任,竭盡全力把浙州的事務處理得非常好,這是關於高季怎麽當上浙州巡撫的事,那迴過頭來,我們再說一說範籬。
皇上交給他的事:節治四省軍務。現在呢,這四個省的巡撫要麽是他的朋友,要麽是他曾經的幕僚,或者是他過去的門生和部下,等於說都是他自己的人,無論是調度還是分配都是非常的順心順意。
再加上此時此刻,又有錢又有人,招兵買馬特別的順暢,陸軍壯大,水師齊備,文武同心,上下協力,要爭取更大的戰功了。
還有什麽更大的戰功呢?就是範籬的弟弟範鳩一直在盯著的那個地方,津州!
其實拿下安慶之後,勇兵們的目標就自然而然都盯著津州了,但是有一個問題,你打津州,你總是需要一些資本的,你拿什麽打呀。
之前你打安慶的時候,把勇兵消耗的差不多了,所以之前範籬說讓範鳩你迴去招人,正趕上範鳩迴去招人的時候,海州來人說讓範籬出兵相救,然後範籬讓弟弟去,弟弟不去,這才讓李富荃去了海州。
所以現在來看,已經沒有什麽障礙了,範鳩就帶著新招募的6000勇兵,就迴到範籬的身邊,加上自己以前原有的人,基本上已經有兩萬人左右了。
人也齊啦,水軍、陸軍也已經差不多了,範籬開始召開會議,召集勇兵的高級將領,和全體參與軍機的幕僚們,就天天開會,說我們怎麽樣才能拿下津州。
因為津州是起義軍的大本營,這是他們的首都,據說至少要20萬的守軍,而且這個地方自打建都以來,一直和朝廷的南北大營進行對壘,他們的戰鬥經驗是非常的豐富,和別的其他碰到的起義軍完全不一樣,再加上津州的城牆一直不斷的被加固加高,它是非常堅固的,更何況這是人家的都城,你想它難攻到什麽樣。
而且我剛剛講的那幾個優勢,它是疊加的,它並不是單獨存在的,他是相互影響的,因為你人多,再加上長時間在這裏打仗,對城池和戰場非常的熟悉,城防的設備也在不斷的改進,這幾種優勢集結到一塊的時候,無論是範籬也好,還是驕傲的範鳩,都覺得這都不是一件非常好幹的事。
所以大夥在那開會主要就是商量這個仗由誰來打,到底怎麽打的一個先後順序,結果商量來商量去,還是使用勇兵最常用的招數,也就是範鳩賴以成名的辦法:圍!就是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