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孚就說了:大人,我啊,不是不要錢,而是不要眼前這點錢,我雲遊到此,發現了一個絕好的陰宅的地方,但是一般人配不上,也不能跟別人亂說,但您這正合適,我跟您講,就您這個發跡啊,幾年裏官位竄了好幾級這個事,就是祖墳冒青煙了,葬得好!你祖宗這個墓啊葬的真是太好了,好在哪……嘰裏呱啦就一通講!


    但是不管陳孚怎麽講,範籬心裏還是有戒備的,因為畢竟是官員,而且是京官,你一個平頭老百姓到底是出於一個什麽樣的目的來接近自己,範籬總是要考慮考慮的。


    你說你不為錢我就更得考慮了,你若為錢,那還有個價碼,你不為錢跟我談感情,對不起,談感情更傷錢。


    可是一聽,這陳孚真不想要錢,那行吧。我就看你有幾斤幾兩,肚子裏到底有沒有貨!


    之所以這麽說,是因為範籬他也懂一點風水玄學,既會算卦,也會看麵相,也看風水,他有病的時候還練過氣功,請氣功大師給他治過病,結果沒治好,他就不信這個了。


    但是玄學風水這東西,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它不是非常客觀的東西,而是非常主觀抽象的東西,它讓人既不能全信,也不能完全不信。


    所以範籬這一掂量,不錯,這大哥真有東西!不是江湖騙子,說這陳孚有本事。


    那是自然的,如果沒有點本事,郭子筠和高季怎麽能讓陳孚來弄範籬呢?沒有點本事你是不可能在人家知識分子麵前嘚瑟的。


    所以範籬一個是看陳孚是真不要錢,二呢是看人家真有玩意、真有東西,這心裏邊的戒心就放下了不少!


    放下戒心後,陳孚又幹了一件讓範籬順心的事,說:大人,您跟我來,我看您多少也懂一點風水啊、堪輿之類的東西!


    陳孚呢就帶著範籬來到自己先前相中的那塊福地,指著就跟範籬講,說哪塊哪塊像鳥、像大鵬,引了莊子《逍遙遊》裏邊的那隻鯤鵬。


    風水這東西,剛才不是說了嘛,主觀抽象居多,就靠臆想,特別是那些半懂不懂的人,就像範籬這樣的,你就引著他聯想,絕對是讓他越看越像。


    就像我們去旅遊的時候,導遊指著前邊那山頭說道:大家看,前邊像不像一頭駱駝!然後編個故事給你講講它的來曆。


    大家一看:真像!其實像啥啊,就靠聯想!


    所以,陳孚他是一個跑江湖的人,再加上範籬半懂不懂的樣子,這種人最好忽悠!而且人家陳孚也不是順便挑的地,這麽一說、一看,還真就是個好地方!


    把母親葬在這樣的風水寶地裏,範籬覺得這是一個很棒的選擇!


    所以陳孚首先就解決了範籬首要的一個問題,說是範籬迴來守孝,一時還沒找到合適的地方下葬,這問題解決了,心裏沒負擔了。


    我看你還能不能以自己母親還沒有下葬為理由,拒絕那個、拒絕這個,我現在把你母親葬了,我看你還怎麽拒絕!這個孝就不像以前說得那麽大義凜然了,所以沒葬和葬了那是兩個概念!


    這個問題解決了,辦完了下葬這事後,陳孚一點要錢的意思都沒有,範籬對陳孚的戒心更是沒有了,兩人就開始嘮嗑、聊天。


    人啊,最怕交流,一交流的時候,人就容易把自己的想法給透露出來。所以陳孚在跟範籬嘮嗑的時候,是有目的的往某個方麵去引的,並且去刺激範籬,往範籬內心深處最痛的地方戳!


    怎麽引?怎麽刺激呢?陳孚就說了:你們湖州這個地方啊,看起來都是文弱的書生,你看高季高先生,鍾源鍾將軍,他們都是書生,但是怎麽就那麽厲害啊,在起義軍來圍的時候,他們死死的守住了湖州城,哎喲,這、這……真是太厲害了,還有那個張亮卿張大人,真是運籌帷幄啊,你們這湖州人真是,雖然都是士子,都是文人,但是有氣魄,我佩服!


    陳孚這話說到範籬耳朵裏,他心裏能得勁嗎?心裏邊就在想了:我差他們了嗎?我哪裏差他們了?我哪裏都不差他們啊!隻是我沒去幹而已,我要去了,那還有他們啥事?


    所以陳孚這話說的範籬心裏酸溜溜,但也不能反駁說:唉,他們啥也不是!就隻能言不由衷嗯啊的應付了下陳孚。


    而陳孚察言觀色,見火候引得差不多了,就說了:您看他們都那樣了,大人,您是湖州的榜樣啊,您是傳說啊,如果要是換做您去幹這事,您肯定能幹的出類拔萃,幹的頂呱呱!


    先抑後揚嘛,先刺激刺激,然後在捧起來,就是這招!


    陳孚這一捧,範籬還能說啥,隻能謙虛著說:我就是再怎麽滴,但我也沒幹過這事啊!


    陳孚緊接著就講了:其實,我不怕告訴您,我還會看麵相!大人,您的這種麵相啊,我看非常適合幹儒將這樣的事。為什麽呢?因為我剛見你的時候,你眉目平和,有一種文人雅士的風度,但是我跟您一談軍事上的事,您的眉目之間馬上有一股威嚴,有一股淩厲的氣息。我覺得您要幹這事,將來肯定能成就一番功業!


    範籬一聽:哎呀,你也會看麵相是吧,我也覺得我麵相就挺好的,既然你也會看麵相,那咱兩就交流交流吧!


    兩人一交流,範籬對陳孚真是越來越佩服了:這小子說的理論真是深得我心!


    但其實什麽深得你心啊?關於麵相這東西,書裏寫的就那幾步,你隻要把它讀透了就行了,什麽麵相它好壞都有幾種說法,就看你怎麽說。


    而且相比於陳孚,你範籬再喜歡、再研究,你也隻是個發燒友,你也是個業餘的!人家陳孚就是靠這玩意闖蕩江湖的,人家吃的就是這碗飯。你學是一迴事,但做起來又是另一迴事。(打賞請加微信號:sksm44)


    所以這一交流,範籬就順著陳孚的思路掉進了陳孚的坑裏,就被陳孚帶著走了。套著套著,陳孚就把範籬內心深處一個特別特別不願意說出來的心事給說了出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範籬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九塊九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九塊九毛並收藏範籬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