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北帶著陸尋歡,向前走去。
他對陸尋歡說道:“就跟你在地圖上畫的圈一樣,北蠻,來攻北山城,南梁攻破了玉嶺關。”
“所以,我們要盡快驅逐北蠻,迴師南下,抗擊南梁入侵。”
兩人走了幾十步,士兵們帶著一位六十多歲的大伯走了過來。
燕北問那大伯道:“當時是什麽情況,北蠻人是怎麽渡過城西那條河的?”
那大伯說道:“北蠻人大軍從山口衝下來,到了城西外,我們都看見了,他們的騎兵跑得好快,迅速去搶占了下遊水閘,把水給放了。”
“北山城守軍跟北蠻人在水閘那個地方搶奪了許久,但最終沒有搶迴來。”
“守軍見無法阻擋敵軍過河,便讓百姓趕緊逃,我們就逃了。”
燕北聽後,說道:“水閘如此重要,竟然不派重兵防守嗎?”
那大伯說道:“多年沒有戰事了,可能大家鬆懈了吧。”
陸尋歡接過話去:“敵人突如其來,確實有些防不勝防的。”
“關鍵是水閘那個地方,防禦陣地是否合理,是否能重重阻擊敵軍,讓敵軍壓根就無法靠近水閘。”
燕北對那大伯說道:“你去吧。”
等那大伯走了,燕北說道:“不歇了,走吧。”
一千騎兵又迅速開拔,馬蹄聲聲,向西急進。
跑了大約三百裏,過了涼沙城,馬兒跑得有些累了。
有去探報的士兵迴來了:“報,北蠻已經攻占了北山城,部分騎兵正在向東推進,下一個目標,應該是石頭城。”
燕北問道:“先前去的援軍呢?”
那士兵報告道:“石頭城前去馳援北山城的將士,犧牲了一部分,退迴來一部分,靖陽城和涼沙城馳援的將士,都進入了石頭城,目前石頭城有守軍七萬。”
燕北對陸尋歡說道:“快馬加鞭,咱們盡快到達石頭城。”
陸尋歡建議道:“殿下,我去吧,你等待後軍。”
燕北問道:“為何?”
陸尋歡說道:“我守城有經驗,我去守,你等著後軍來了,再向石頭城推進。”
“注意不要撲得太猛,要穩紮穩打,步步為營。”
“北蠻騎兵數量多,戰力強,盡量不要給他們靠近的機會,能遠程射殺盡量遠程。”
燕北想了想,掏出了虎符,交給了陸尋歡。
而後,他將先前去太清門請陸尋歡那將領叫了過來。
“你跟著陸乘龍先行趕往石頭城,由陸乘龍統帥全軍,組織守城,本王子等後軍來了,再與你們會合。”
那將領施禮:“遵命。”
陸尋歡對燕北說道:“你這一千騎兵,別歇著,就地砍樹,立即製作拒馬,隨軍帶上,到時候抵擋敵軍騎兵,說不定能起到大作用。”
燕北點頭:“好,你去吧,務必堅守十日。”
一個時辰之後,陸尋歡和那將領一路狂奔,進入了石頭城。
而等他們進入石頭城不過一炷香的時間,滾滾塵土之中,北蠻的騎兵,鋪天蓋地的就來了。
但對方騎兵來了之後,並未立即圍城,而是遠遠的集中於西門之外。
陸尋歡站在西城牆上看了片刻,對那將領說道:“敵軍先頭部隊到達,見我們防守嚴密,所以也不敢貿然進攻,他們在等後麵的攻城器械。”
那將領問道:“我們如何應對?”
陸尋歡摸著下巴,轉頭看了看城北崇山峻嶺:“吩咐下去,山上那些哨所,守嚴實了,不要給敵軍偷襲的機會。”
那將領點頭應了聲“好”,便轉身去安排去了。
城北山上,關鍵山口,險峻之處,都有守軍。
就是防備敵軍從山上而來,居高臨下,所以是不容有失的。
還好石頭城這地方的山上,基本都是石頭,極少有樹木。
敵軍想要借道上山,毫無遮攔,很難做到不被發現的。
城牆上一片忙忙碌碌,士兵們來來往往,搬運箭矢和石頭。
陸尋歡又看了一陣,等那將領迴來了,他對那將領說道:“你安排人去通知全城所有鐵匠鋪,打造幾萬隻鐵芒刺,撒到城外去。”
那將領一聽,立即領會了,立即轉身:“好,馬上安排。”
從北山城到石頭城,有一百五十裏的距離,騎兵跑得快,最多兩個時辰就到了。
但步兵帶著攻城器械,都是些沉重的玩意。
另外還有北蠻大軍的糧草要隨軍運來,並不是那麽快的,最起碼得兩天。
陸尋歡算定今晚甚至明天整個白天,北蠻人都不會攻城。
騎兵沒有攻城器械,是沒法爬城的。
所以,他們要麽等,要麽繞過石頭城,去往下一個城池。
但去往下一個城池,他們也會麵臨同樣的情況。
所以,自然就得等攻下石頭城之後,再東進了。
西城門外,遠處,北蠻的騎兵將領們大概商量了一陣,便集體移動,去田野裏安營紮寨去了。
如果靠近山邊安營,是很有可能被東燕將士從山上放箭偷襲的。
所以他們遠離山邊,去了原野,不給東燕大軍偷襲的機會。
敵方暫時不攻城,石頭城的守軍便也沒動。
城牆上以及北麵的山上,嚴陣以待。
城內,一片忙忙碌碌,到處都是奔來跑去的人。
石頭城原本就隻是一座屯軍的小城,百姓人數不超過十五萬。
但一下子來了幾萬大軍,再加上從北山城撤退的大批百姓,大多留在了石頭城,使得石頭城人口暴漲。
陸尋歡在城牆上看了一陣之後,便帶著幾位將領,下了城牆,去視察城中的情況。
“燕北要我們堅守十天,城中糧食夠嗎?”
有將領答道:“城中屯糧,夠十萬大軍吃三個月,就算如今來了許多民眾,堅持十天,完全沒有問題。”
陸尋歡點點頭:“水夠用嗎?”
那將領答道:“城中有水井三百多口,應夠了。”
陸尋歡抬頭看了看天:“幸虧如今是化雪季節,雪山的水源源不斷滲入底下,若是在最嚴寒的冬季,怕是隻能吃雪了。”
他又問道:“箭矢有多少?”
那將領答道:“弓五萬張,箭矢五百萬支。”
陸尋歡走到一家裁縫鋪跟前,停下了腳步:“我們不但要驅逐北蠻人,還要爭取將入侵者全殲,讓他們二十年內無力再侵犯我們。”
那將領說道:“他們大多為騎兵,來得快,去得快,若是戰鬥失利,他們跑得風快,我們想追都難,要全殲不容易啊。”
陸尋歡摸了摸布匹:“騎兵靠的是馬……”
“古人雲,射人先射馬……”
他問道:“我們城中有病馬嗎?”
那將領答道:“有,春季,冷暖交替,有一些馬得了風寒。”
陸尋歡點點頭道:“挑選五十匹得了風寒的病馬,病得越嚴重越好。”
“而且都要公馬,用布包住馬蹄,悄悄的帶出城,放於原野之中,讓它們去跟北蠻的馬交個朋友。”
那將領點頭:“好,立即去辦。”
石頭城,漸漸夜深。
城牆上,依然守衛森嚴。
城中,百姓們大多入睡了,隻有各個鐵匠鋪還在通宵奮戰,打造鐵芒刺。
而城東門,無聲無息的開了。
五十名士兵悄悄的帶了五十匹得了風寒的病馬,出城,向著原野而去。
這批馬,都用布包了馬蹄,不讓走路發聲,嘴上帶著嘴籠,不讓馬叫。
士兵們帶著馬偷偷摸到原野,距離北蠻人的營寨大約百丈地方。
這才取了嘴籠,去掉四蹄上包著的布,把馬兒給放了。
馬兒被放了之後,聽得北蠻營寨那邊馬兒的叫聲,自動的就過去了。
北蠻放哨的士兵,在黑暗裏看到來了一群馬。
他們還以為是那些東燕人逃得狼狽,連馬都跑丟了,所以有一批無主的馬來了。
他們並未意識到有危害,反而還挺高興的。
因為他們來得太快,後麵軍糧未能跟上。
現在來了一群馬,太好了,明日找出來,宰了就有肉吃了。
他們不但沒有驅趕,反而還主動的上前,趕緊把馬都趕進了營寨。
這五十匹病馬進入北蠻的幾萬馬群之後,興奮異常。
它們都是公馬,盡管得了很嚴重的風寒,卻不妨礙它們一個勁去找北蠻的那些母馬。
不大一會,它們便全部融入北蠻馬群了。
他對陸尋歡說道:“就跟你在地圖上畫的圈一樣,北蠻,來攻北山城,南梁攻破了玉嶺關。”
“所以,我們要盡快驅逐北蠻,迴師南下,抗擊南梁入侵。”
兩人走了幾十步,士兵們帶著一位六十多歲的大伯走了過來。
燕北問那大伯道:“當時是什麽情況,北蠻人是怎麽渡過城西那條河的?”
那大伯說道:“北蠻人大軍從山口衝下來,到了城西外,我們都看見了,他們的騎兵跑得好快,迅速去搶占了下遊水閘,把水給放了。”
“北山城守軍跟北蠻人在水閘那個地方搶奪了許久,但最終沒有搶迴來。”
“守軍見無法阻擋敵軍過河,便讓百姓趕緊逃,我們就逃了。”
燕北聽後,說道:“水閘如此重要,竟然不派重兵防守嗎?”
那大伯說道:“多年沒有戰事了,可能大家鬆懈了吧。”
陸尋歡接過話去:“敵人突如其來,確實有些防不勝防的。”
“關鍵是水閘那個地方,防禦陣地是否合理,是否能重重阻擊敵軍,讓敵軍壓根就無法靠近水閘。”
燕北對那大伯說道:“你去吧。”
等那大伯走了,燕北說道:“不歇了,走吧。”
一千騎兵又迅速開拔,馬蹄聲聲,向西急進。
跑了大約三百裏,過了涼沙城,馬兒跑得有些累了。
有去探報的士兵迴來了:“報,北蠻已經攻占了北山城,部分騎兵正在向東推進,下一個目標,應該是石頭城。”
燕北問道:“先前去的援軍呢?”
那士兵報告道:“石頭城前去馳援北山城的將士,犧牲了一部分,退迴來一部分,靖陽城和涼沙城馳援的將士,都進入了石頭城,目前石頭城有守軍七萬。”
燕北對陸尋歡說道:“快馬加鞭,咱們盡快到達石頭城。”
陸尋歡建議道:“殿下,我去吧,你等待後軍。”
燕北問道:“為何?”
陸尋歡說道:“我守城有經驗,我去守,你等著後軍來了,再向石頭城推進。”
“注意不要撲得太猛,要穩紮穩打,步步為營。”
“北蠻騎兵數量多,戰力強,盡量不要給他們靠近的機會,能遠程射殺盡量遠程。”
燕北想了想,掏出了虎符,交給了陸尋歡。
而後,他將先前去太清門請陸尋歡那將領叫了過來。
“你跟著陸乘龍先行趕往石頭城,由陸乘龍統帥全軍,組織守城,本王子等後軍來了,再與你們會合。”
那將領施禮:“遵命。”
陸尋歡對燕北說道:“你這一千騎兵,別歇著,就地砍樹,立即製作拒馬,隨軍帶上,到時候抵擋敵軍騎兵,說不定能起到大作用。”
燕北點頭:“好,你去吧,務必堅守十日。”
一個時辰之後,陸尋歡和那將領一路狂奔,進入了石頭城。
而等他們進入石頭城不過一炷香的時間,滾滾塵土之中,北蠻的騎兵,鋪天蓋地的就來了。
但對方騎兵來了之後,並未立即圍城,而是遠遠的集中於西門之外。
陸尋歡站在西城牆上看了片刻,對那將領說道:“敵軍先頭部隊到達,見我們防守嚴密,所以也不敢貿然進攻,他們在等後麵的攻城器械。”
那將領問道:“我們如何應對?”
陸尋歡摸著下巴,轉頭看了看城北崇山峻嶺:“吩咐下去,山上那些哨所,守嚴實了,不要給敵軍偷襲的機會。”
那將領點頭應了聲“好”,便轉身去安排去了。
城北山上,關鍵山口,險峻之處,都有守軍。
就是防備敵軍從山上而來,居高臨下,所以是不容有失的。
還好石頭城這地方的山上,基本都是石頭,極少有樹木。
敵軍想要借道上山,毫無遮攔,很難做到不被發現的。
城牆上一片忙忙碌碌,士兵們來來往往,搬運箭矢和石頭。
陸尋歡又看了一陣,等那將領迴來了,他對那將領說道:“你安排人去通知全城所有鐵匠鋪,打造幾萬隻鐵芒刺,撒到城外去。”
那將領一聽,立即領會了,立即轉身:“好,馬上安排。”
從北山城到石頭城,有一百五十裏的距離,騎兵跑得快,最多兩個時辰就到了。
但步兵帶著攻城器械,都是些沉重的玩意。
另外還有北蠻大軍的糧草要隨軍運來,並不是那麽快的,最起碼得兩天。
陸尋歡算定今晚甚至明天整個白天,北蠻人都不會攻城。
騎兵沒有攻城器械,是沒法爬城的。
所以,他們要麽等,要麽繞過石頭城,去往下一個城池。
但去往下一個城池,他們也會麵臨同樣的情況。
所以,自然就得等攻下石頭城之後,再東進了。
西城門外,遠處,北蠻的騎兵將領們大概商量了一陣,便集體移動,去田野裏安營紮寨去了。
如果靠近山邊安營,是很有可能被東燕將士從山上放箭偷襲的。
所以他們遠離山邊,去了原野,不給東燕大軍偷襲的機會。
敵方暫時不攻城,石頭城的守軍便也沒動。
城牆上以及北麵的山上,嚴陣以待。
城內,一片忙忙碌碌,到處都是奔來跑去的人。
石頭城原本就隻是一座屯軍的小城,百姓人數不超過十五萬。
但一下子來了幾萬大軍,再加上從北山城撤退的大批百姓,大多留在了石頭城,使得石頭城人口暴漲。
陸尋歡在城牆上看了一陣之後,便帶著幾位將領,下了城牆,去視察城中的情況。
“燕北要我們堅守十天,城中糧食夠嗎?”
有將領答道:“城中屯糧,夠十萬大軍吃三個月,就算如今來了許多民眾,堅持十天,完全沒有問題。”
陸尋歡點點頭:“水夠用嗎?”
那將領答道:“城中有水井三百多口,應夠了。”
陸尋歡抬頭看了看天:“幸虧如今是化雪季節,雪山的水源源不斷滲入底下,若是在最嚴寒的冬季,怕是隻能吃雪了。”
他又問道:“箭矢有多少?”
那將領答道:“弓五萬張,箭矢五百萬支。”
陸尋歡走到一家裁縫鋪跟前,停下了腳步:“我們不但要驅逐北蠻人,還要爭取將入侵者全殲,讓他們二十年內無力再侵犯我們。”
那將領說道:“他們大多為騎兵,來得快,去得快,若是戰鬥失利,他們跑得風快,我們想追都難,要全殲不容易啊。”
陸尋歡摸了摸布匹:“騎兵靠的是馬……”
“古人雲,射人先射馬……”
他問道:“我們城中有病馬嗎?”
那將領答道:“有,春季,冷暖交替,有一些馬得了風寒。”
陸尋歡點點頭道:“挑選五十匹得了風寒的病馬,病得越嚴重越好。”
“而且都要公馬,用布包住馬蹄,悄悄的帶出城,放於原野之中,讓它們去跟北蠻的馬交個朋友。”
那將領點頭:“好,立即去辦。”
石頭城,漸漸夜深。
城牆上,依然守衛森嚴。
城中,百姓們大多入睡了,隻有各個鐵匠鋪還在通宵奮戰,打造鐵芒刺。
而城東門,無聲無息的開了。
五十名士兵悄悄的帶了五十匹得了風寒的病馬,出城,向著原野而去。
這批馬,都用布包了馬蹄,不讓走路發聲,嘴上帶著嘴籠,不讓馬叫。
士兵們帶著馬偷偷摸到原野,距離北蠻人的營寨大約百丈地方。
這才取了嘴籠,去掉四蹄上包著的布,把馬兒給放了。
馬兒被放了之後,聽得北蠻營寨那邊馬兒的叫聲,自動的就過去了。
北蠻放哨的士兵,在黑暗裏看到來了一群馬。
他們還以為是那些東燕人逃得狼狽,連馬都跑丟了,所以有一批無主的馬來了。
他們並未意識到有危害,反而還挺高興的。
因為他們來得太快,後麵軍糧未能跟上。
現在來了一群馬,太好了,明日找出來,宰了就有肉吃了。
他們不但沒有驅趕,反而還主動的上前,趕緊把馬都趕進了營寨。
這五十匹病馬進入北蠻的幾萬馬群之後,興奮異常。
它們都是公馬,盡管得了很嚴重的風寒,卻不妨礙它們一個勁去找北蠻的那些母馬。
不大一會,它們便全部融入北蠻馬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