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好好聊聊
重生非洲,我成了奧德彪 作者:臭臭在此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爺爺,別難過了。”
隻見一個紮著馬尾辮、頭戴遮陽帽的女孩走了過來。
老人抬起頭,勉強擠出一絲笑容:
“哎,看到這些寶貝流落在外,心裏總不是滋味。”
他重重地歎了口氣,目光依舊停留在那些文物上。
幾人在博物館裏逛了兩個多小時,雖然展品令人震撼,但長時間的步行也讓大家都有些疲憊。
柳寒珊揉了揉有些酸痛的腿,轉頭對導遊大媽說道:
“阿姨,我有點餓了。這附近有龍國的餐館嗎?實在不想再吃西餐了。”
大媽笑著點頭:
“當然有!紐約的唐人街可是美食天堂,我帶你們去嚐嚐正宗的龍國菜。”
柳寒珊一聽,眼睛頓時亮了起來:
“太好了!我都快饞死了!”
“我們去吃酸菜魚吧!還有宮保雞丁、麻婆豆腐……想想就流口水!”
奧德彪笑著點頭:“好,聽你的。”
他轉頭看向紮伊娜,“小家夥,你想吃什麽?”
紮伊娜歪著頭想了想:“我想喝珍珠奶茶!”
“沒問題!”奧德彪隨後拉起兩人的手,
“走吧,我們去唐人街大吃一頓!”
車子很快駛入了曼哈頓下城,街道兩旁的招牌逐漸變成了熟悉的中文。
唐人街的喧囂撲麵而來,街頭巷尾彌漫著各種美食的香氣。
大媽一邊開車,一邊笑著介紹:
“紐約的唐人街是美國最大、最古老的華人社區之一。這裏不僅有美食,還有很多華人開的商店、藥店,甚至還有寺廟。你們要是喜歡,待會兒可以逛逛。”
車子在一家裝修古樸的中餐館前停下。
幾人剛進門,服務員便熱情地迎了上來:“幾位想吃點什麽?”
奧德彪拿起菜單,熟練地點了幾道菜:“宮保雞丁、麻婆豆腐、酸菜魚,再來三杯珍珠奶茶。”
柳寒珊補充道:“再加一份炒青菜吧,解解膩。”
等菜的間隙,大媽端起茶杯,輕輕抿了一口,眼神有些恍惚:
“說起來,我剛來美國那會兒,就在這附近的一家餐館刷過碗。每天早上八點幹到晚上十二點,累得腰都直不起來。”
柳寒珊好奇地問:“那時候工資怎麽樣?”
大媽歎了口氣:“那時候我是黑工,一小時才5美元,每天隻有15分鍾的休息時間。不過,三十年前的5美元可比現在值錢多了。刷五天碗,掙的錢比龍國普通工人一個月的工資還多。”
“現在工資是漲了點,但根本趕不上物價和房價的上漲速度。這二十年來,紐約的生活成本越來越高,很多當年和我一起來美國打拚的人,最後都選擇迴去了。”
正說著,服務員端著一盤盤熱氣騰騰的菜走了過來。
紮伊娜迫不及待地夾起一塊雞肉,塞進嘴裏,滿足地眯起了眼睛:“好好吃!”
柳寒珊舀了一勺酸菜魚的湯,輕輕吹了吹,喝了一口,臉上露出滿足的笑容:
“這才是人吃的飯嘛!昨天的西餐真是受罪。”
就在這時,街道外傳來一道顫抖又激動的聲音:
“傑克,傑克,是你嗎?”
奧德彪順著聲音望去,隻見剛剛在博物館裏那位白發蒼蒼的老人正站在街邊,目光緊緊盯著一個坐在小板凳上給人刷皮鞋的白人老頭。
那白人老頭穿著一件褪色的工裝褲,膝蓋上搭著一條破舊的毛巾,手裏握著一把刷子,正低頭專注地擦拭著一雙皮鞋。
聽到有人叫自己的名字,白人老頭緩緩抬起頭,渾濁的眼睛裏閃過一絲迷茫:
“你是……?”
老人摘下眼鏡,用袖子擦了擦鏡片,聲音有些哽咽:
“是我呀!建國!龍國人,當年我們一起在滇緬公路上並肩作戰過,你不記得了嗎?”
白人老頭愣了一下,隨即瞪大了眼睛,嘴唇微微顫抖:
“建……建國同誌?”
他猛地站起身,膝蓋上的毛巾掉在地上,皮鞋刷也滾到了一旁。
他的眼眶瞬間濕潤,聲音沙啞激動:
“老戰友,真的是你嗎?我以為這輩子再也見不到你了!”
街道上的喧囂仿佛在這一刻靜止,隻剩下兩位老人顫抖的唿吸聲。
老人身邊的女孩——那個紮著馬尾辮、戴著遮陽帽的年輕姑娘——驚訝地睜大了眼睛:
“爺爺,你們認識?”
老人點點頭,目光依舊停留在傑克臉上,仿佛在透過歲月的皺紋尋找當年的影子:
“他是美國飛虎隊的飛行員,傑克。當年我們一起在滇緬公路上抗擊日本人,他是我的戰友,也是我的兄弟。”
女孩捂住嘴,難以置信地說道:
“可現在已經是2021年了,那豈不是……他也已經90多歲了?”
傑克擦了擦眼角的淚水,露出一絲苦澀的笑容:
“是啊,我今年93了。沒想到,還能在這裏遇見建國同誌。”
老人拍了拍傑克的肩膀,示意他坐下,自己也拉過一張小板凳,坐在他旁邊:
“傑克,你怎麽會在這裏刷皮鞋?你的家人呢?”
傑克低下頭,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膝蓋上的毛巾,聲音低沉:
“前兩年我做了心髒搭橋手術,為了支付手術費,我的積蓄全花光了。
雖然我還有房子,但每個月要繳納3800美元的房產稅,再加上醫藥費和生活費,我根本負擔不起。所以,我隻能出來做點零工,勉強維持生活。”
老人聽得眉頭緊鎖,眼中滿是心疼:
“你的子女呢?他們不照顧你嗎?”
傑克苦笑了一聲,搖了搖頭:
“我的兒子和女兒都已經去世了。唯一的孫子移民去了新西蘭,很少迴來。偶爾打個電話,也隻是問問我的身體狀況。”
“現在的美國,和三十年前完全不一樣了。物價飛漲,生活成本越來越高,我這把老骨頭都快撐不住了。過段時間,我可能就得把房子賣掉,搬去養老院住了。”
老人拍了拍他的肩膀,語氣中帶著關切:
“傑克,別說這些了。你吃午飯了嗎?我們好久沒一起吃飯了,今天正好敘敘舊。”
傑克點點頭,露出一絲難得的笑容:
“好啊,就在這家中餐館吃吧。我記得你以前最愛吃龍國的紅燒肉。”
老人哈哈一笑,眼中閃過一絲懷念:“你還記得啊!那今天咱們就點一份紅燒肉,再來幾個小菜,好好聊聊。”
兩個老人顫顫巍巍地站起身,互相攙扶著走進餐館。
隻見一個紮著馬尾辮、頭戴遮陽帽的女孩走了過來。
老人抬起頭,勉強擠出一絲笑容:
“哎,看到這些寶貝流落在外,心裏總不是滋味。”
他重重地歎了口氣,目光依舊停留在那些文物上。
幾人在博物館裏逛了兩個多小時,雖然展品令人震撼,但長時間的步行也讓大家都有些疲憊。
柳寒珊揉了揉有些酸痛的腿,轉頭對導遊大媽說道:
“阿姨,我有點餓了。這附近有龍國的餐館嗎?實在不想再吃西餐了。”
大媽笑著點頭:
“當然有!紐約的唐人街可是美食天堂,我帶你們去嚐嚐正宗的龍國菜。”
柳寒珊一聽,眼睛頓時亮了起來:
“太好了!我都快饞死了!”
“我們去吃酸菜魚吧!還有宮保雞丁、麻婆豆腐……想想就流口水!”
奧德彪笑著點頭:“好,聽你的。”
他轉頭看向紮伊娜,“小家夥,你想吃什麽?”
紮伊娜歪著頭想了想:“我想喝珍珠奶茶!”
“沒問題!”奧德彪隨後拉起兩人的手,
“走吧,我們去唐人街大吃一頓!”
車子很快駛入了曼哈頓下城,街道兩旁的招牌逐漸變成了熟悉的中文。
唐人街的喧囂撲麵而來,街頭巷尾彌漫著各種美食的香氣。
大媽一邊開車,一邊笑著介紹:
“紐約的唐人街是美國最大、最古老的華人社區之一。這裏不僅有美食,還有很多華人開的商店、藥店,甚至還有寺廟。你們要是喜歡,待會兒可以逛逛。”
車子在一家裝修古樸的中餐館前停下。
幾人剛進門,服務員便熱情地迎了上來:“幾位想吃點什麽?”
奧德彪拿起菜單,熟練地點了幾道菜:“宮保雞丁、麻婆豆腐、酸菜魚,再來三杯珍珠奶茶。”
柳寒珊補充道:“再加一份炒青菜吧,解解膩。”
等菜的間隙,大媽端起茶杯,輕輕抿了一口,眼神有些恍惚:
“說起來,我剛來美國那會兒,就在這附近的一家餐館刷過碗。每天早上八點幹到晚上十二點,累得腰都直不起來。”
柳寒珊好奇地問:“那時候工資怎麽樣?”
大媽歎了口氣:“那時候我是黑工,一小時才5美元,每天隻有15分鍾的休息時間。不過,三十年前的5美元可比現在值錢多了。刷五天碗,掙的錢比龍國普通工人一個月的工資還多。”
“現在工資是漲了點,但根本趕不上物價和房價的上漲速度。這二十年來,紐約的生活成本越來越高,很多當年和我一起來美國打拚的人,最後都選擇迴去了。”
正說著,服務員端著一盤盤熱氣騰騰的菜走了過來。
紮伊娜迫不及待地夾起一塊雞肉,塞進嘴裏,滿足地眯起了眼睛:“好好吃!”
柳寒珊舀了一勺酸菜魚的湯,輕輕吹了吹,喝了一口,臉上露出滿足的笑容:
“這才是人吃的飯嘛!昨天的西餐真是受罪。”
就在這時,街道外傳來一道顫抖又激動的聲音:
“傑克,傑克,是你嗎?”
奧德彪順著聲音望去,隻見剛剛在博物館裏那位白發蒼蒼的老人正站在街邊,目光緊緊盯著一個坐在小板凳上給人刷皮鞋的白人老頭。
那白人老頭穿著一件褪色的工裝褲,膝蓋上搭著一條破舊的毛巾,手裏握著一把刷子,正低頭專注地擦拭著一雙皮鞋。
聽到有人叫自己的名字,白人老頭緩緩抬起頭,渾濁的眼睛裏閃過一絲迷茫:
“你是……?”
老人摘下眼鏡,用袖子擦了擦鏡片,聲音有些哽咽:
“是我呀!建國!龍國人,當年我們一起在滇緬公路上並肩作戰過,你不記得了嗎?”
白人老頭愣了一下,隨即瞪大了眼睛,嘴唇微微顫抖:
“建……建國同誌?”
他猛地站起身,膝蓋上的毛巾掉在地上,皮鞋刷也滾到了一旁。
他的眼眶瞬間濕潤,聲音沙啞激動:
“老戰友,真的是你嗎?我以為這輩子再也見不到你了!”
街道上的喧囂仿佛在這一刻靜止,隻剩下兩位老人顫抖的唿吸聲。
老人身邊的女孩——那個紮著馬尾辮、戴著遮陽帽的年輕姑娘——驚訝地睜大了眼睛:
“爺爺,你們認識?”
老人點點頭,目光依舊停留在傑克臉上,仿佛在透過歲月的皺紋尋找當年的影子:
“他是美國飛虎隊的飛行員,傑克。當年我們一起在滇緬公路上抗擊日本人,他是我的戰友,也是我的兄弟。”
女孩捂住嘴,難以置信地說道:
“可現在已經是2021年了,那豈不是……他也已經90多歲了?”
傑克擦了擦眼角的淚水,露出一絲苦澀的笑容:
“是啊,我今年93了。沒想到,還能在這裏遇見建國同誌。”
老人拍了拍傑克的肩膀,示意他坐下,自己也拉過一張小板凳,坐在他旁邊:
“傑克,你怎麽會在這裏刷皮鞋?你的家人呢?”
傑克低下頭,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膝蓋上的毛巾,聲音低沉:
“前兩年我做了心髒搭橋手術,為了支付手術費,我的積蓄全花光了。
雖然我還有房子,但每個月要繳納3800美元的房產稅,再加上醫藥費和生活費,我根本負擔不起。所以,我隻能出來做點零工,勉強維持生活。”
老人聽得眉頭緊鎖,眼中滿是心疼:
“你的子女呢?他們不照顧你嗎?”
傑克苦笑了一聲,搖了搖頭:
“我的兒子和女兒都已經去世了。唯一的孫子移民去了新西蘭,很少迴來。偶爾打個電話,也隻是問問我的身體狀況。”
“現在的美國,和三十年前完全不一樣了。物價飛漲,生活成本越來越高,我這把老骨頭都快撐不住了。過段時間,我可能就得把房子賣掉,搬去養老院住了。”
老人拍了拍他的肩膀,語氣中帶著關切:
“傑克,別說這些了。你吃午飯了嗎?我們好久沒一起吃飯了,今天正好敘敘舊。”
傑克點點頭,露出一絲難得的笑容:
“好啊,就在這家中餐館吃吧。我記得你以前最愛吃龍國的紅燒肉。”
老人哈哈一笑,眼中閃過一絲懷念:“你還記得啊!那今天咱們就點一份紅燒肉,再來幾個小菜,好好聊聊。”
兩個老人顫顫巍巍地站起身,互相攙扶著走進餐館。